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好吧,张斌的确不知道,他这些天都在城墙上呢,根本就没去内阁值房。

    他只能估摸道:“或许是没人处理,奏折都积压在内阁了吧,这些天大家不都去城墙上值守了吗”

    黄道周却是摇头道:“没有啊,大人,您不知道啊,杨嗣昌那小子故意耍你的,您和黄大人是被派城墙上值守去了,他和薛国观却没有去,还有首辅徐大人也没去,他们一直都在处理奏折呢,再说,这非常时期奏折也不是很多,其他人都奏折皇上大多都做出了批示,唯独属下的,皇上一直没有批示啊。”

    原来是这么回事,张斌还真没注意这些,他这几天注意力都集中在城防上呢,哪有闲心去管杨嗣昌耍什么花招。

    他只能劝解道:“行了,行了,杨大人后面不是亲自率军去对付建奴了吗。”

    这时候黄道周却是看着远处,冷哼道:“就他,能对付的了建奴,只不过是跑过去被建奴耍了半个月而已。”

    张斌不由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原来,杨嗣昌已经在一众党羽的簇拥下意气风发的走过来了,那样子,着实有点张狂。

    “哼。”黄道周再次冷哼一声,撸起袖子,就待上前喝骂,张斌连忙拉住他,劝阻道:“幼玄,别冲动啊,朝堂有朝堂的规矩,你如果坏了规矩,再有理也变成没理了。”

    黄道周闻言,倒没再硬上,他性子直归性子直,但并不是什么莽夫,刚他之所以想上去喝骂杨嗣昌只是气晕了头,这会儿张斌一劝,他反而冷静下来,不再言语,只是冷冷的盯着杨嗣昌。

    杨嗣昌貌似也听人说了,黄道周这家伙在骂他呢,所以,他也冷冷的看了过来。

    两人就如同两只斗鸡一样,盯着对方不放,午门外的空气都好像变得紧张了。

    还好,没过多久,午门上便响起了鼓声,这是要文武百官排好队列准备进宫了,这两人才同时冷哼一声,各自走入自己的班列。

    张斌见状,不由松了口气,要自己的下属跟另一个内阁大学士在午门外吵起来甚至是打起来了,那可就麻烦了。

    这杨嗣昌也着实有点过于张狂了,一开始,他主张和建奴和谈的时候还没有到处张扬,但是,建奴从辽阳撤兵以后他便抖起来了,好像辽东的大捷都是他的功劳,建奴撤兵正是和谈的结果。

    从此,他便将和谈的想法挂在嘴边,天天宣扬他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几乎逢人便说,你看,我说的攘外必先安内没错吧,和谈成功了,建奴罢兵了,所以,我们才能全力去剿灭反贼!

    特别是他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




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次黄道周的确把崇祯给惹怒了,不过黄道周这个人为官清正,在朝堂上还是颇有名望的,崇祯也不好因为一句话就把他拖出去砍了,最后,杨嗣昌给崇祯出了个馊主意,直接将黄道周一撸到底,调任江西按察司照磨,做了个正九品的小吏!

    杨嗣昌这是在警告那些妄图“诋毁”他的直臣,让他们好好掂量掂量,如果敢对他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之策指手画脚,那就做好被一撸到底的准备,不管你三品、四品、五品,全给你撸到九品!

    这家伙,这招的确够狠,很多直臣并不怕死,也不怕坐牢,更不怕廷杖,因为这些说出去都不丢人,当个正九品的小吏那就丢人了,官声全完了不说,还要听命于那些七品、八品的小吏,这羞辱,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所以,黄道周被收拾了之后,再也没人敢跳出来指责杨嗣昌了,这家伙太狠了,惹不起啊,惹不起。

    朝臣都收声了,崇祯终于能静下心来和杨嗣昌商讨接下来的“大计”了,具体来说就是京城外面的二十多万大军该何去何从。

    如果按杨嗣昌的想法,那就是拉到大别山去,收拾革左五营,彻底完成剿贼大业。

    他还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必须先将反贼剿灭干净再去对付建奴。

    崇祯的看法却不一样,攘外必先安内是没错,不过,没必要那么追求完美,反贼已经差不多剿灭干净了,建奴却是猖狂的很,革左五营并没有多大的威胁,建奴却是悬在大明头上的利刃,不将建奴打败,他总感觉寝食难安,所以,他想先收复辽东再去收拾革左五营。

    杨嗣昌一如既往的贱,他说什么都不容别人反驳,崇祯说什么他却一句都不反驳,既然皇上想先收拾建奴,那就先收拾建奴,他马上转变立场,跟崇祯商议起收拾建奴的大计来。

    这会儿才三月份,辽东的冰雪四月份才会开始融化,一直要等到五月份才适合大军行进,所以,崇祯和杨嗣昌都没有着急,反正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准备充分一点再出发更好。

    这二十多万大军真调到辽东去,那么辽东明军就将达到恐怖的四十多万,如果是张斌指挥,绝对能收复辽东,打得皇太极找不着北,问题崇祯根本就没考虑张斌,他还是想让杨嗣昌这个能臣去督师蓟辽,一举干翻建奴,收复辽东!

    杨嗣昌如果真的去了辽东,凭他蹩脚的计谋和坑害张斌亲信的想法,把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和戚元功全坑死,那么,大明很有可能会重复萨尔浒惨败的悲剧,被皇太极打的找不着北,还好,杨嗣昌督师蓟辽的美梦并没有成真,因为反贼果然如同黄道周说的一般,又复起了。

    历史上,李自成是被杨嗣昌剿的只剩十七骑仓惶逃入商洛附近的秦岭当中,窝了将近一年,才集合了几千手下从山里面冲出来。

    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是先抢了福王的财富才被熊文灿逼的逃入秦岭当中的,他有东山再起的资本,而且,他并不是仓惶逃窜,而是从容潜逃,所有起义军的骨干都被他带走了。

    所以,熊文灿大军刚离开关中赶往湖广,他便开始派人秘密联络旧部了,熊文灿刚刚率军进京勤王,他都已经把旧部联系好,准备复起了。

    话说他十多万大军不都被熊文灿给歼灭了吗,又哪里来的旧部呢

    这个就不得不说朝廷对反贼的处置措施了,反贼头子逮住了,那自然是千刀万剐,就算反贼中的小头目被逮住了,那也是杀头的罪。

    但是,普通反贼却不能杀,因为数量太多了,而且他们大多是农民,你全杀光了,谁去种地啊,朝廷也没粮食养着他们,所以,普通反贼如果被逮住了,朝廷一般都会尽最快的速度将其遣回原籍。

    如果这次是张斌挂帅,还可以将所有反贼俘虏全部迁移到东番去,由东番九卫镇守,他们想跑都跑不掉,问题这次是熊文灿挂帅,而且他还急着去湖广收拾张献忠,他根本就没时间处理,只能把所有俘虏全部交给陕西巡抚郑崇俭处置。

    郑崇俭就一个巡抚,哪来的粮食养十多万俘虏,所以他接手俘虏之后便一股脑将这些俘虏全部遣送回去了,甚至连押送的人都没有,就是让他们报了一下姓名和籍贯,然后便让他们自己走路回去了。

    郑崇俭这边是一天一万一天一万的“遣送”,十余天就把所有俘虏处置完了。

    李自成这边是一天几千一天几千的接收,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把所有旧部全联络好了,很多人都是走到半路上就被原来的管队和老管队找上了,直接就跟着人进山了。

    这就有点奇怪了,李自成等农民军首领对手下可严厉的很,面对官兵的时候,如果他们敢不听号令,督战队上去就砍,没一点情面可讲,这些人为什么还要跟着李自成造反呢

    他们也是没办法啊,若不是穷的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饿的吃草根啃树皮,谁会去造反啊,跟着闯王好歹有饭吃,回去之后还是要面对饿死还是造反的选择,还不如半路“出家”来得爽快。

    总之,这次,李自成的复起速度相当惊人。

    熊文灿刚率军赶到京城,他就跑到临潼附近的骊山北麓取出埋藏的财宝,开始集结旧部,招兵买马了;

    杨嗣昌还在皇太极屁股后面吃灰呢,他就集结了十余万人马,开始整编操练了;

    崇祯还在和杨嗣昌商量怎么收拾建奴呢,他已经率军从骊山里面冲出来,直取临潼!

    这会儿整个陕西才一万驻军,守西安都有点捉襟见肘,哪里来的兵力镇守其他城池,所以,他攻取临潼县城根本就没遇到多少抵抗,也就临潼知县临时组织了几百乡勇,稍微意思了一下,临潼很快就被他给占领了。

    紧接着,他便挥军向东,一路攻占渭南、华州、华阴、潼关等地,不到十天时间,整个西安府便有大半地区落入他手中,而且他还占领了西北重镇潼关,进可攻取河南、山西,退可围困陕西首府西安,整个西北形势顿时岌岌可危。

    消息传回京城,整个朝堂一片哗然,这是怎么回事,杨阁部不是说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大计卓有成效,反贼已经差不多被剿灭了吗,怎么反贼又又又复起了,而且复起的这么快,声势还这么大!

    崇祯收到郑崇俭的八百里加急奏报更是惊骇莫名,惊慌失措,他竟然不召集群臣廷议,反而招来杨嗣昌这个宠臣密议起来。

    杨嗣昌也被李自成这一手骇的魂都快掉了,黄道周的话依然在他耳边回荡。

    “你以为你就把反贼剿灭干净了吗”。

    “你为了你那个什么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拙计不惜横征暴敛,加征剿饷和练饷,多少老百姓因此活不下去,你看后面老百姓会不会反。”

    “现在朝廷大军在京城,在顺天府,不在西北五省,反贼为什么不敢再反”。

    反贼真的又反了,他又被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nb



第八卷 第十四章 不归路
    崇祯和杨嗣昌都已经商议好了,由杨嗣昌亲自督师率二十六万大军前去剿灭反贼李自成部,这廷议也就是个形式而已,他们都不相信还有人敢跳出来唱反调。

    你们跳啊,你们跳啊,谁敢蹦跶,黄道周就是榜样,不管你几品,直接给你撸到九品,有种就跳出来试试!

    满朝文武果然“没种”,任由他们两个唱双簧,又是把所有罪责推熊文灿身上,又是让杨嗣昌督师前去剿灭反贼李自成部,没一个人敢跳出来反对的。

    正当崇祯准备拍板的时候,内阁首辅徐光启却“跳”出来了,不过,他不是跳出来唱反调的,他只是提醒崇祯,要小心建奴再次入寇。

    这事崇祯还真有点害怕,建奴每次入寇京城虽然都有惊无险,京畿地区却成了坟场,方圆数百里之内几乎荒无人烟,到处都是坟墓!

    他也不是不顾老百姓死活,他还想当明君呢,这巨大的坟场对他来说的确是个巨大的讽刺,这事还真得提防一下,要再让建奴冲进来,那整个北直隶估计都要变成坟场了,他这当皇上的,脸面何在

    他犹豫了一下,目光慢慢转向杨嗣昌,他这是在征询杨嗣昌的意见。

    杨嗣昌当然不想留下一部分人驻守京畿,他的计划从来都“庞大恢宏”,这二十六万人马去收拾李自成他还觉得有点不够用呢,徐光启还想留下一部分来守京城,这不拆他台吗。

    他一看崇祯投来询问的目光,立马从班列里走出来,跪道御道中间朗声道:“皇上,微臣曾多次谏言攘外必先安内,朝廷兵力有限,无法支持两线作战,所以,微臣以为,还是先派使者稳住建奴方为上策,如若分兵防守,围剿反贼恐因兵力不足而旷日持久,还请皇上三思。“

    崇祯闻言,不由微微点了点头,貌似又信了杨嗣昌的鬼话。

    徐光启却有点恼火了,就你个蠢材会相信建奴,与虎狼之辈和谈,亏你想的出来,别人怕一撸到底,他可不怕,他都七十多了,早就该回家养老了,要不是为了张斌的大计,要不是为了大明能迎来中兴的机会,他何必在这里苦苦坚持,有种,你们撸了我啊!

    他忍不住嘲讽道:“杨大人,你这是去通知建奴前来入寇吧他们会听你的不来入寇吗,京城附近都没有人驻守了,老百姓任他们欺凌,粮食钱财随他劫掠,他们为什么不来上次你派熊文灿去围剿反贼的时候也派使者去通知建奴了吧,所以,他们才会来的这么及时!”

    这话说的,简直让人无地自容啊,杨嗣昌脸皮再厚也隐隐透出了红光,他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憋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崇祯见状,连忙解围道:“嗯,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不过,建奴背信弃义之举不能不防,朕感觉还是该留下点人马在京城附近驻守。”

    徐光启貌似发现自己口气有点不对,令得这杨大人下不了台了,他“慌忙”顺势吹捧道:“皇上英明,微臣也觉得杨大人说的有道理,为了不影响杨大人的剿贼大计,这人马不能留下太多,但是,建奴凶猛,又不是一般人能顶的,所以,微臣以为,宜留下部分精锐镇守各处险要,其余大部分人马还是随杨大人去围剿反贼。“

    这话简直与自己陷害卢象升和戚元功那会儿说的话如出一辙啊,杨嗣昌心里咯噔一下,他已经知道徐光启要说什么了,这怎么行,他还想趁此次围剿反贼之机弄死卢象升和戚元功呢。

    这话怎么反驳呢

    他正在那里急急的思索呢,崇祯却是欣慰的点头道:“嗯,有道理,有道理,子先,你说,留下那些精锐比较合适呢”

    崇祯可不知道这两个家伙在暗斗,他还以为徐光启真是在为杨嗣昌考虑呢,所以,毫不犹豫的便点头应允了。

    杨嗣昌闻言,脸色一变,心中暗道,完了!

    果然,徐光启紧接着便拱手道:“微臣建议,留河南巡抚卢象升率一万天雄军驻守宣府镇,总兵戚元功率一万戚家军驻守大同镇,总兵马祥麟率三万川军驻守蓟州镇,有这三支精锐镇守,建奴想称京畿兵力空虚入寇是不可能的,而这三支精锐加起来才五万人,对杨大人的剿贼大计影响应该不大。熊文灿那等奸佞小人都能率二十多万大军围歼反贼李自成部主力,相信二十余万人马对于智计百出的杨大人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从简单的数字来看,五万对二十一万,才抽调了不到两成的人马,影响的确不是很大,但是,二十六万朝廷大军中也就这三支精锐最能打了,其他二十一万人就是杂牌军,加起来都不是这五万人马的对手!

    崇祯貌似被简单的数字给蒙蔽了,竟然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嗯,那行,就这样吧,留下五万人马驻守,其他人马全部随文弱去围剿反贼。”

    杨嗣昌闻言,好悬没一个血喷出来,徐光启,你个老不死的,我跟你有仇还是怎么了,你竟然建议皇上把所有精锐全部调走!

    但是,徐光启一句话就把他给捧的下不来了,他总不能说自己比熊文灿那个奸佞小人还不如吧。

    再说了,崇祯都已经发话了,他也不好再反驳了,这可是早朝,文武百官都看着呢,如果自己当面反驳,让皇上收回成命,皇上心里肯定不爽,要是因此惹得皇上不高兴,不再宠信自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皇上的恩宠可比剿贼还重要,他连忙随着徐光启大赞了一通皇上英明,赞的崇祯是眉开眼笑,他自己心里却跟吃了只苍蝇般难受。

    徐光启这么一搅和,五万精锐全部被调走了,杨嗣昌只能带着二十一万杂牌军出发了。

    崇祯为了以示恩宠,竟然令人在南门外搭了个平台,亲自带着文武百官为杨嗣昌践行。

    这种恩宠,真是没谁了,杨嗣昌都为此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崇祯也眼含泪水,依依不舍,搞的跟生离死别一般。

    这些年出征前去剿贼的将帅多了去了,没见谁回不来的,有必要搞的跟生离死别一样吗

    崇祯或许是真的不舍这个知己离开自己远赴西北,杨嗣昌或许真的是感激涕零,在场的只有张斌明白,这次,恐怕是真正的生离死别,因为历史上杨嗣昌离开京城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他直接被张献忠玩死在四川!

    这个时候,张献忠都还没出手呢,李自成就蹦出来了,他是前有猛虎后有饿狼,不死才怪。
1...184185186187188...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