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从其装备以及任务性质而言,目前大唐新军的这些骑兵,其实和同时期欧洲的骠骑兵非常的类似,或者干脆说,他们就是一种骠骑兵。
之前和明军的冲锋作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骠骑兵作战例子,利用速度前后两次撕破敌军骑兵的防线,并在冲锋的过程中不停留,而是持续保持快速机动,然后大量杀伤敌军。
当然了,要玩这种战术,最好是保持密集队形,以墙式冲锋的队形展开!
而且如果说单纯要肉搏冲锋的话,其实还是专门用于冲锋作战的披甲骑兵好一点,这些披甲骑兵可以装备马刀和火枪,也可以装备马刀和骑兵长枪。
火枪的发展,使得全身甲对骑兵的防护效果越来越差,最后干脆是放弃了全身甲,改用胸甲了,这个时候,大名鼎鼎的胸甲骑兵就出现了,嗯,其实等到燧发枪出现的时候,其实胸甲的防护能力近似于无,其作用只是对士兵增加一点心里安慰而已。
所以等到了近代后期,大概是十九世纪左右,骑兵基本上演化为轻骑兵为主,盔甲彻底成为过去式!
然而这种骑兵的发展历程,是和步兵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目前大唐新军的主要敌人,也就是明军,他们的火器水平可不怎么样,骑兵穿上盔甲的话,还是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的,只是目前大唐新军拿不出这么多盔甲来给骑兵装备,同时骑兵如果披甲的话,那可就是重骑兵了,而这对马匹的要求可是相当相当的高。
很不辛,目前大唐新军里根本就没有适合重骑兵使用的战马!
而骑兵长枪这种武器,短时间内也可以装备,不过只能是小规模装备,不适合目前大范围推广,因为如果从近代的骑兵发展历程来看,随着步兵大量装备长矛以及步兵的火枪也配属刺刀后,骑兵长枪在战场上的作用会快速降低。
为什么,因为骑兵长枪比步兵长矛要短得多,欧洲枪骑兵的长枪,标准是两米七左右,太长的话难以有效作战。
不过近代里枪骑兵的最大作用,是用来对抗火枪步兵方阵,因为步兵的火枪哪怕装上了刺刀也没有骑兵长枪那么长,然而如果用来对付纯长矛步兵方阵,那就作用就不太大了,人家明军没有火枪,难不成还能没有长矛不成?
这种情况下,骑兵放弃长枪,改用马刀作为主要冷兵器,同时开始逐步换装火枪,尤其是手枪作为主要武器也就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未来李轩心中的骑兵,还是以骠骑兵以及火枪骑兵为主,前者侦查骚扰快速冲锋。
火枪骑兵的作战方式则是采用半回旋式战术,简单来说就是:冲锋射击撤退再冲锋射击撤退,如此反复。
和东方骑兵的骑射在作战方式上有些类似,不过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兵种概念,这种区别不仅仅是两者所用的武器不同,而是战术理念都不同。
考虑到大唐王朝自身的情况以及明军的情况,李轩认为目前大唐新军要大规模发展骑兵,最好就是发展骠骑兵以及火枪骑兵。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两种骑兵对马匹的要求不太高,即便是西南地区的马匹也能够勉强用,如果以后能够得到大量的蒙古马的话就更好了。
如果以后马匹多了,还可以玩一玩龙骑兵,嗯,也就是骑马行军的步兵,这种龙骑兵唯一的好处就是拥有快速机动能力,有这么一支龙骑兵的话,能够极大的提高大唐新军的快速机动能力。
只是即便是这几种骑兵和其他骑兵一比堪称廉价了,但是大唐新军要想把骑兵的规模扩大,依旧是困难重重!
这不仅仅是价格上的问题,而是大唐新军就没办法弄到太多的马匹,哪怕只是西南马。
李轩此时想着,等这一仗打完了,兴许能够缴获个几百匹马匹,再俘虏个几百个明军骑兵什么的,到时候兴许还能再扩充几百个骑兵。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嘛,他手头上依旧没有骑兵可用,曹明达率领的骑兵目前正在追击溃逃的明军骑兵,虽然还没有走出视线范围之外,但是也跑出去一千多米了,短时间内不可能回来支援步兵作战。
而且李轩也需要曹明达的骑兵部队持续追击明军的骑兵,不给明军骑兵停下来整合的机会。
要不然的话,那支明军骑兵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威胁,这好不容易才把这支明军骑兵给击溃,绝对不可能给他们重新整合的机会。
纵然没有骑兵,但是第一步兵团和中军突击队也没有让李轩失望,他们所组成的方阵已经是极大的动摇了明军的防线,而这种动摇距离彻底崩溃已经是一步之遥。
当第一步兵团里的第一步兵营也发起刺刀冲锋之后,这支大唐新军里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没有丝毫停顿的击穿了明军的防线,率先在整条战线上取得了突破。
而第一步兵营的突破,也就宣告着明军侧翼防线的彻底崩溃开始了!
一个方阵接着一个方阵开始崩溃,然后明军的士兵就是开始转身逃跑,以至于让高空俯视的话,就会发现漫山遍野都是明军的溃逃士兵。
在这些溃逃士兵的后方,则是队形已经有些散乱,不过还是保持着整齐队形的大唐新军的步兵方阵。
此时,肉搏中坚的长矛手已经行动不便,无法快速追击,逐渐已经是被火枪手甩下,以至于后续的追击作战里,火枪手成为了主力。
然而,此时落在后面的长矛手们,也是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任务,他们撕开了明军的防线,造成了明军防线的彻底崩溃,后续追杀的任务就不是他们的了。
当明军的侧翼崩溃之后,很快就是影响到了明军的中军以及后方的部队!
当你看到身边的友军都开始逃跑的时候,你是很难保持勇气继续抵抗的!
于是乎,崩溃的明军方阵是一个接着一个!
明军中军方位,鼠须老年千户看着己方的大军已经是开始彻底崩溃,而且这种崩溃态势根本就无法阻挡的时候,忍不住道:大人,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虽然心中很想说,但是他还是没敢说出来撤退逃跑的话来。
然而此时龙大人的却是突然深深地叹了口气!
自从骑兵部队溃败,被伪唐贼军的两三百骑兵追着跑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了现在的情况,但是即便是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他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他甚至都不能下令进行撤退!
因为当时双方已经是正式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撤退的命令下达后,虽然可能会有什么交替掩护,断后之类的策略,但是要能够实现那才见鬼了。
从古至今,就没有几支部队在大规模交战的时候,还能够安全有序的撤出战场的,往往撤退命令下达后,不用多久就会变成全军大崩溃。
这比敌人撕破防线后所造成的溃败还要恐怖!
所以那个时候开始,虽然他预料到了眼前的这一幕,但是他却是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因为他知道,现在做什么都迟了!
深深地叹了口气后,他道:传令各部撤退,能不能逃出去听天由命吧!
言罢,他也是摆开了鼠须老年千户的搀扶,然后在亲兵的帮忙下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带着他的数百亲兵率先离开战场。
身后的鼠须老年千户一看,那里还敢停留啊,当下也是连忙上马追了上去,其他的明军将领们也是一个个毫不犹豫的追了上去。
此战可以败,但是他们却不能死在这里,而且他们也的确是不太可能死在这里。
他们所处的位置在战场后方呢,哪怕是部队崩溃了,但是他们现在就走的话,那也是第一次撤出战场的。
等他们安全离开战场后,再收拢溃兵,说不准还能再战。
至于说能够收拢多少溃兵,那就要看老天给不给面子了,又或者是要给大唐新军给不给面子了!
第四百零一章 滚,别挡着本官逃跑
龙大人带着亲兵以及其他的中军将领撤出战场后,这也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剩下的明军就是彻底失去了指挥中枢。
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里作战,部队的作战,尤其是这种大规模的作战,是极度依赖于旗帜的,而双方主将的帅旗则是更为重要。
这不仅仅是用来激励士气,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指挥作用,帅旗在,代表着下属的将领和士兵们能够找到主心骨,他们回头看的时候能够看到自家的主帅,但是如果回头看不到帅旗了,那么就代表着主将已经跑了。
是的,并不是死,而是跑了!
因为在古代军队里,可没有什么斩杀了主将后,来一个句大吼某某已死,然后敌军就会崩溃的,人家是看是帅旗作战,至于主将死不死,下面的普通士兵还真不知道,不可能你说敌人的主将死了就真的死了。
但是帅旗倒下了,那可就真代表着主将死了或者跑了。
这个时候,部队也就相当于失去了指挥,而一支没有统一指挥的部队,其下场是可以预知的。
就和之前的明军骑兵一样,他们就是缺乏了统一的指挥,数十股骑兵基本是各打各的,打起来混乱无比,谁都不听谁的,而这,还是他们实际上有一个名义上的指挥官。
然而这个指挥官只是临时的,那些骑兵不信任甚至不服他,战斗的时候这个明军骑兵将领根本就指挥不动下属的其他明军骑兵,只能是指挥本部以及少部分骑兵而已。
有了名义指挥官进行统一指挥的明军骑兵都这样了,如今明军的主力步兵彻底失去了统帅,接下来会发生何等的混乱是可想而知的。
而且很关键的是,龙大人身为一个文官,他根本就没有和其他职业将领那样,对撤退做出详细的安排,比如说先撤出那支部队,后撤出那支部队。
他只是简单的下了一个撤退命令而已,至于怎么撤退?拜托,本官可是科举天才,你让我背四书五经,写一片八股文章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你问我怎么撤退,脑子秀逗了你,老子怎么可能去学那些粗鲁武夫的东西,简直是有辱斯文!
滚一边去,别碍着本官逃跑!
龙大人伤心绝望的走了,留下接近两万防线已经崩溃的明军!
而这支明军的防线已经是彻底崩溃,并且是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好几个前线的将领都试图重新组织起来,不管是抵抗也好逃跑也好,但是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把赵子龙张飞之类的名将拿出来,怕也是无法挽回局面了。
部分前线明军高级将领的努力变成了徒劳,最后眼看着局势已经是彻底无法挽回,他们也只能是紧随龙大人之后,带着亲兵们先行撤退了,至于那些普通将士,这个时候他们也是管不了这些人的死活了。
反正对于这些高级将领而言,实际上普通士兵就是炮灰,更别提部队里过半都是临时征召的青壮和民夫了,把真正的核心,也就是他们各自的亲兵带走就行了。
随着众多明军高级将领率领亲兵撤退,明军的全面大崩溃就是上演了。
片刻时间不到,整条战线上已经是看不到明军有组织的抵抗,不管是高级将领们还是普通士兵,一个个都是恨爹妈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跑的不够快。
明军的全线崩溃,对于大唐新军来说也是一场考验,因为他们要尽可能的把这些明军给留下来,不管是把他们击杀还是把他们俘虏,都是需要尽可能的把他们给留下来,要不然的话,这些溃兵逃到北边之后,极有可能被明军将领重新组织起来。
到时候这些溃兵被重新组织起来,虽然士气不会太高,但总归是麻烦。
所以明军彻底崩溃的时候,大唐新军也是做出了相应的战术改变,从之前的密集无比,以步兵营为基本单位的步兵方阵迅速散开,组成以队为基本单位的小方阵,然后开始猎杀并俘虏明军士兵。
恩,基本上就是一边追上去一边喊着;缴械不杀,跪下不杀之类的话。
在大军彻底崩溃的情况下,很多已经跑不掉的明军士兵,为了保全性命会相当果断的扔下刀剑,然后跪跪在地上选择投降。
甚至会有一些中低级军官,率领着数十数百人不等集体选择投降,甚至投降的过程之中以及后续,他们还会帮忙大唐新军维持俘虏的秩序。
这得益于大唐新军一向来优待俘虏的传统,众多明军投诚俘虏在大唐新军里都是混的好好的,不少大唐新军的军官,实际上就是早期投诚的明军军官。
而这种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曾子文了!
在明王朝的高级官员的口里,曾子文已经是成为了大大的明奸,竟然背叛朝廷投靠了伪唐贼军,而且还掉过头来成为伪唐贼军的一份子对明军作战,更关键的是,曾子文竟然还在伪唐贼军那边混的好好的,据说都被封爵了。
这样的曾子文,在很多有心思投诚,或者是被迫投降的明军军官眼里,就是最耀眼的指路明灯。
有了曾子文的例子在,他们会想着,投诚伪唐贼军兴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当不了朱家王朝的将军,当李家王朝的将军也是不错的嘛,兴许还能混一个爵位,过一过开国功臣,富贵家族几百年的瘾头。
溃败后投降,然后投身敌军反过头来和往日的友军作战,这对于诸多明军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嗯,不仅仅是对于明军这样,实际上对于绝大部分古代军队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事。
大唐新军也不例外!
大唐新军之所以还没有出现大规模投降的事,那是因为大唐新军还没有遇到这种大溃败的事,一旦遇上了,而且明军那边也能保证他们的性命的话,转投明军也是分分钟的事。
随着一队又一队的明军开始投降,大唐新军俘虏的明军数量也是开始不断的刷新记录。
两千三千
等到投降的明军总数超过了五千人的时候,大唐新军甚至已经是分不出足够的人手来看押这些俘虏了,因为此时大唐新军还是处于战斗状态呢。
部队正在追击前方溃逃的明军,不太可能分出太多人手来看押俘虏以及打扫战场!
最后只能是把收容看押俘虏,打扫战场的事交给了之前并没有怎么参加战斗的第第五步兵团。
而其他的部队,则是持续追击溃逃明军,同时开始向其他方向散开,以保持对周围的警戒防备。
追击敌军收容俘虏,打扫战场,同时还得保持对周边地区的境界,以至于已经超过万人的大唐新军都是觉得自己人手不够用了,而且场面一度混乱!
没办法,部队已经是分的太散,而且任务繁重,这个时候即便是李轩这个全军统帅,也是忙的晕头转向,指挥起来都是觉得麻烦无比,甚至出现了同一个命令,传递给了两支部队的尴尬事。
也好在如今是处于战场收尾阶段,而不是最激烈的交战时期,所以才没有出现太过严重的后果。
不过这样混乱情况下指挥困难的情况,也是让李轩生出了想办法改善指挥体系,尤其是通讯方式的想法。
这个时候,他是无比怀念能够有一个无线电指挥体系,如果有几十个对讲机的话,那么该多么美妙啊,就算没有对讲机,但是如果有无线电报机的话也好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