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三号渡口距离澜江渡口差不多十里地,这十里地如果只是快马的话,顶多就是两刻钟的路程而已,如果是普通人行走,走的稍微快一点,也就是半个时辰的事。

    然而大军行军,哪怕是轻装急行军也得一个时辰以上!

    如果需要准备的更充分,路上谨慎一些,耗时两个时辰甚至更多都是有可能的。

    这一两个时辰过去后,估计三号渡口那边的伪唐贼军已经是尽数登陆了,这种情况下派去的兵力少了,根本就打不过,只能是白白徒增伤亡,派的多了,这澜江渡口还要不要守了?

    要知道澜江渡口这边也在爆发着战斗呢,虽然说大唐新军的正面进攻为了控制伤亡,进攻强度并不大,但是明军如果说敢抽调两三千人走,只剩下一千多人的话,李轩二话不说立即就会全力展开强攻。

    至于现在抽调二号渡口那边的部队回来,那就更不靠谱了,虽然可以这么做,但是等二号渡口的部队回来,恐怕伪唐贼军的主力就已经杀到己方的背后来了。

    如今的宋志文,可以说是面临着上一次澜江战役之中李轩所面临的麻烦。

    当时的明军分三路进攻,李轩也是因为兵力不足从而感到无力,最后还是咬着牙派遣了八百主力到二号渡口。

    幸运的是,当时郝柏年没有让他失望,率领八百主力击溃了两千五百明军募兵主力,从而确保了第二次澜江战役的胜利。

    但是如今,宋志文可没有和李轩一样,有信心派出几百人就挡得住伪唐贼军的近两千主力。

    自家部队是什么货色他可是非常清楚的,卫所兵战力羸弱,青壮更是只能壮声势,他们依托澜江渡口这边的防御工事还能打一打,真要拉到野外去和伪唐贼军进行决战,会死的很惨的。

    这兵不能派,派了就是送死!

    但是如果不派兵的话,固守澜江渡口也是等死啊,等到伪唐贼军主力绕到自己的背后之后,自己还是会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想了一圈后,宋志文深吸了一口气,当即传令道:走,我们立即退回兴泉府城!

    派兵拦截伪唐贼军是不可行的,固守澜江渡口同样也是不可行的,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撤退,带着残余兵力退回兴泉府城,最后依托兴泉府城的城墙来抵抗伪唐贼军的攻势。

    尽管这样就等于把澜江天堑放弃,等伪唐贼军度过澜江之后,兴泉府东部的地方也会落入伪唐贼军之手,但是放弃澜江固守兴泉,已经成为了他宋志文唯一的选择。

    听到宋志文的命令下,那些明军将领们没有露出意外之类的表情,也没有人劝宋志文继续死守澜江渡口这边的话,反而是齐齐松了一口气。

    这和伪唐贼军打了几仗之后,他们可已经是深刻的认识到了伪唐贼军的可怕之处。

    那些伪唐贼军,绝对不是他们现有的这些卫所兵和青壮能够抵抗的了。

    如果不想死,唯一的办法自然就是撤退了。

    等退回了兴泉府城,凭借兴泉府的坚固城墙,守住的机会就会大很多,等到省城里的巡抚大人率领大人来到兴泉府的时候,在朝廷数万乃至更多大军的碾压下,伪唐贼军自然就会灰飞烟灭。

    明军撤退了,而且撤退的相当干脆,宋志文的命令刚传达下去,宋志文自己就已经是先带着五百亲卫先撤退了,后续的明军将领们也是顾不上和伪唐贼军交战了,一个个都是争先恐后的朝后逃跑。

    河对岸的李轩虽然隔着几百米,但是依旧是一眼就看到了河对岸明军的异样!

    明军撤退了?难道郝柏年他已经率军到了明军的背后?李轩可没有预料到,郝柏年还没率军绕到明军后背呢,这些明军就已经是开始逃跑了。

    但是虽然没有预料到,但是如今明军既然撤退了,把澜江渡口拱手相让,他自然是不会客气。

    先把澜江渡口拿下来再说。

    再说了,敌军既然撤退了,那么自己就有责任和义务,把明军的撤退变成一场溃败!

    所以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传令:传令前线各部立即追击残敌,务必缠住他们!

    这些明军撤退了,他们往哪里撤退?

    绝对会是兴泉府城,而李轩可不能让这些人顺利的逃回兴泉府城,要不然的话会给后续大唐新军攻打兴泉府城造成大麻烦的。

    就在宋志文带着人逃跑的时候,郝柏年也是从侦骑口中得知了澜江渡口的明军已经撤退,开始朝着兴泉府城逃跑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后,郝柏年立即就是拿出了地图仔细观看,虽然这地图很抽象,但是大概的地形和路线还是能够看的出来的。

    心中默算了一番明军撤退的速度和距离后,他把视线放在了地图上的兴泉府城所在,然后指着地图上的兴泉府标志道:传令,全军轻装急行军,我们去兴泉府城!

    虽然一开始的计划是去澜江渡口,但那是建立在明军没有撤退的情况下,如果明军主动撤退了,那么自然是会改变计划。

    他的任务并不是说去那里,去澜江渡口和去兴泉府都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得把明军拦在兴泉府城外。

    不能让明军逃进城去!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郝柏年再一次抛下了大量辎重,甚至连大量粮草都是没有带上,士兵们只携带随身武器和五天所需的干粮,其他的一律抛弃。

    然后开始连续快速行军,他们距离兴泉府城大约六十里路,这六十里路如果是大军正常行军的话,需要走两天甚至三天。

    但是在这种轻装急行军的状态下,一天赶到也是有可能的。

    明军从那边往兴泉府城撤退,大概也是六十里路,也就是说双方的路程是差不多的,谁走的快,谁就能够先到兴泉府城。

    郝柏年为了赶在明军之前抵达兴泉府城,率领了一千三百余人轻装急行军,同时侦骑也是不断的侦查着明军的动向,并和明军的侦骑爆发了好几次的小规模交战。

    就当郝柏年朝着兴泉府城急行军的时候,澜江渡口这边,李轩亲自指挥的中军主力也是彻底攻占了澜江渡口。

    等前线部队肃清了一些残敌后,李轩也是率领着曾子文直接乘坐船只开始渡江,和他们一起渡江的还有炮兵队的火炮以及大量的辎重。

    弹药,备用的火枪以及弓箭长矛等大量的武器,还有非常重要的大批军粮,这些都是需要一一的渡江。

    用以随时满足前线作战部队的所需!

    当李轩乘坐船只抵达了澜江东岸的时候,踩着澜江东岸的土地,他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朝着东方兴泉府的方向一边远眺一边轻道:众位爱卿,这澜江东岸的景色多美啊!

    众人随着李轩的目光向东方看去,只见一片极其普通的小山头和原野,和澜江西岸那边差不多,有个毛的美景可言啊,

    有几个人心里头都嘀咕着,要说景色,我们的老巢大山里更美,险峰深涧多了去!

    不过也有人听出来了李轩话里透着的其他意思,马屁精王文华当即就是上前了两步,到了李轩身边后深吸了口气,就要发表一番长篇大论,大谈特谈澜江西岸多么美好,我大唐多么牛逼,陛下多么圣明。

    然而他刚准备开口呢,就听得兵部左侍郎马维道:陛下所言极是,兴泉府被澜江一分为二,澜江西岸为正泰,虽有百里之广,然土地贫瘠,民多有困苦。

    澜江东岸则是白林县和连和县,这两县虽然地方不大,两县之和尚不足正泰一县,然其境内地形平坦,土地肥沃,育民多达二十万,白林县尚是兴泉府府治之地,商家众多,这东岸百里之地,兵粮饷尽有之。

    如今我军度过了澜江天堑,这两县之地以及兴泉府城就是我大唐囊中之物,得之可为王霸基业!

    如此澜江东岸,自是美极!




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袭兴泉府城
    马维这一通话说出来,让几个一开始还以为李轩说的只是自然美景的人也是很快反应了过来,连忙是说陛下圣明之类的话。

    不过王文华倒是郁闷不已,因为他准备的马屁已经是说不出口了,拍马屁也得讲究时机的啊,这被马维抢先了,他再说类似的话自然也就是落了下风。

    然而这一路还长着呢,他王文华想要拍马屁,谁能够阻挡?

    果然,等他们走下山头的时候,正好遇上一队唐军将士押着一大群被捆绑着俘虏往前走,此时王文华是毫不犹豫的开口:我王师渡江一战俘获众多,全赖陛下洪福,这伪明贼军虽有万人之众,但也不敢抵挡陛下龙威啊!

    这一番话,他是用着感叹的语气说的,那表情就像是一个文人对着一片美景发出感叹一样。

    丝毫不见人间烟火的味道!

    李轩听到这话,在看看王文华,心中暗道,这王文华说话越来越长进了,这么刺骨的恭维话都能说的这么好听!

    听着就是舒服。

    而且他还觉得王文华的话可是说到他的心坎上了,因为李轩一直都认为,大唐王朝能够有今天,大唐新军能够多次击败明军,完全是靠自己。

    没有他搞出来的大唐新军,没有他搞出来的火枪,大唐王朝这个山沟王朝早就被灭掉了,何至于能够发展到今天啊。

    没错,李轩是把所有功劳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至于柳八苟方东全王单旭这些土匪头子们有什么功劳?他们有个屁的功劳,他们就是来负责搞笑的。

    他此时此刻的想法就是:没有我李轩,就没有大唐王朝,没有大唐王朝就没有新中国

    如果此时此刻有人看到了李轩的表情,并且了解到了他内心的想法,少不得会给他下一个狂妄的评语。

    少不得会有人劝谏一番:陛下不可自大啊!

    看着李轩面带微笑,王文华面色依旧不变,但是内心却是窃喜的,这个马匹拍的不错,把陛下拍的是心花怒放啊!

    只是他却是不经意的回头看了看柳八苟马维等人,并在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那是一丝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哼,偌大一个大唐王朝里,说起拍马屁,如果他王文华自诩第二,有谁敢说第一?

    谁敢?

    马维,不过是读傻了脑子的秀才而已,要不然的话之前怎么会家破人亡呢,纵然方才说出了一番美景之言,但那也不过是说大唐得到了霸业而已,根本就没有说到陛下的心坎上,没有抓住拍马屁的核心要点!

    柳八苟钱梦久之流,也不过是跳梁小丑,他们虽然经常恭维陛下,但是以王文华看来,他们就根本没有拍马屁这项伟大技能的天赋,说出来的话都不走心。

    而杨秀才谢老头等人就更不用说了,他王文华连正眼都懒得看他们。

    这一瞬间,王文华突然是忍不住轻叹了口气!

    看的其余众人莫名其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依旧在感叹着这一场战役的胜败呢,但是谁又能知道,他此时此刻是因为遍寻对手而不得而露出的感叹。

    遍数大唐英豪,竟无一合之敌!

    他寂寞啊!

    李轩自然是懒得理会后头文武大臣们的内心想法,现在的他的确是很自满了,能够带领一个山沟王朝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是多么伟大的功绩啊!

    自古往今,无数在山沟沟里玩造反的人,能够做到自己这样的可没有几个!

    兴许,不用多久自己就能率军拿下数省之地,然后挥兵东进江南繁华之地,饮马秦淮河!

    到时候,自己要不要举办一个花魁比赛,选出这个时代的秦淮八艳来呢?

    选出来后全部排成一排,然后自己挨个上!

    嗯,不给钱!

    不过在横扫西南诸省,饮马秦淮河之前,得先把兴泉府城给拿下了,也不知道郝柏年他能不能敢在明军之前抵达兴泉府,把宋志文的那支残兵给拦下来。

    宋志文逃跑的非常干脆,而正面渡江的唐军一开始为了控制伤亡,也没敢派遣大量的部队登陆作战,宋志文逃跑的时候,很多唐军实际上都还在船只上呢。

    以至于宋志文率领部队撤退的时候,正面渡江的唐军无法及时的追上去并缠住他们,让宋志文带了足足两三千人逃走。

    至于剩下的一千多人,自然是成为了弃子,不是死伤就是成为了唐军的俘虏。

    在澜江渡口稍作休整后,李轩再一次带着后续部队追赶前线部队的步伐前往兴泉府城。

    在他之前,第二混成营和第三步兵营已经是追了上去,由王单旭指挥。

    而李轩在后续亲自率领的部队只有第四步兵营守备营炮兵队辎重营以及大量运输辎重的青壮。

    中午时分,率军赶路的李轩再一次得到了侦骑的报告,说是已经和郝柏年的部队联系上了,如今郝柏年的部队正在赶往兴泉府城,而且从行程上来看,要比明军快了不少。

    李轩在地图上看了看,然后计算了一番郝柏年的行军速度以及距离,最后在兴泉府城外划上了一个大大的叉,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郝柏年他们将会在今天傍晚时分抵达兴泉府城外,并迎战回撤的明军。

    只要郝柏年能够挡住回撤明军半个时辰,那么后续王单旭率领的第三步兵营和第二混成营就能够追上去,最后对这些明军形成前后夹击的包围姿态。

    宋志文,到时候即便算是距离兴泉府城不过数里之地,但是也无法进入兴泉府城。

    等歼灭了宋志文率领的残部后,兴泉府城除非出现奇迹,要不然的话是不可能挡得住唐军的进攻步伐的。

    因为根据唐军埋伏在兴泉府城内外的探子们汇报,兴泉府内的明军基本都已经被宋志文带到了澜江渡口,留守在城内的不过是数百正规明军而已,另外还有千余青壮。

    哪怕到时候守城明军把捕快什么的加起来,也发动城内的青壮进行守城。

    但是他们也不太可能挡得住唐军数千大军的进攻!

    唐军在澜江渡口连上万明军都击败了,还会惧怕数百明军加上一群青壮?

    不可能的事!

    李轩率军追赶前线部队的时候,郝柏年他们也是马不停蹄的朝着兴泉府城赶去。

    为了赶路,中午的时候他们只是稍微休息了半个时辰,匆匆吃过干粮后就是再一次全军启程赶路。

    一路上虽然将士们都非常疲惫,但是在各级军官们的鼓舞下,加上将士们也都知道,明军已经溃败了,他们这一次去兴泉府城是要拦截敌军的溃兵,并不是说要去硬啃兴泉府城这个坚城,而多次和明军交战获得胜利之后,他们也是对此战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1...159160161162163...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