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骑着快马的速度相当快,曾子文仅仅是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是找到了郝柏年他们。
这个时候,郝柏年还不知道曾子文为什么不在澜江渡口里待着,而要来他这里呢。
曾大人,您怎么来了?郝柏年对曾子文的到来还是挺好奇的,难道说陛下又有了什么新旨意,而且是众多的战略变化,所以才会让曾子文这个作战司郎中亲自过来传达?
然而等曾子文向他说明了来意后,郝柏年也是颇为无语。
他可是和曾子文李轩他们一样,都没有想到自己找了三天的对手竟然是曾子文的弟弟,而且听曾子文说,那家伙今年不过十六岁而已,而且这个岁数还是虚岁,真正属于乳臭未干的小屁孩。
他这么想的时候,很自觉的忘记了他自己的年龄也不过十九岁,他的一群近卫军出身的军官同僚们也大多十六七岁,甚至有几个还只有十四五岁而已,就没有一个人超过二十岁的。
如今的大唐新军里,其核心的队官阶层,可谓是清一色的少年军官。
郝柏年略微沉默了会后道:陛下有何旨意?
郝柏年并不关心曾子文自己是怎么想的,他更关心自己的老师,陛下是怎么想的。
曾子文道:陛下的意思是尽可能劝降,如果无法劝降就击溃这股明军,活抓领军将领!
郝柏年此时喃喃道:活抓吗?这倒不是什么问题!
这个时候他又看了眼曾子文:想必曾大人您来此地,就是为劝降而来的?
曾子文点头道:不错,本官前来正是为了此事!
既然如此,那么就一起走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明天早上我们就能够追上甚至包围他们了!
郝柏年说这话的时候,充满了自信!
曾子文并没有多说,而是点了点头,最后来了一句:那么后续就拜托郝大人了!
如果是往常,曾子文可不会叫郝柏年一句大人,而是会以职务相称,毕竟曾子文在大唐新军内的地位,还是要比郝柏年高的,哪怕李轩从来不让曾子文带兵,但是曾子文一直都是天子近臣,是给李轩当参谋的,对着李轩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大人这个词汇,一般都是郝柏年用来称呼他的。
但是今天为了弟弟的性命,曾子文是不得不拉下了面子!
郝柏年自然是无端端就得罪曾子文,只要是不影响到自己的任务,他并不介意卖曾子文一个人情。
当即就是道:好说!
当天,曾子文就是跟在郝柏年的部队一起行进,郝柏年率领部队行军的速度相当快,甚至为了加快速度,他都是扔下了辎重部队,只带着两百人的战斗部队行军。
不过为了防止意外,士兵们自身还是会携带作战所需的武器弹药以及粮食的。
当天晚上,曹明达的侦骑报告,他们追踪的明军就在五里之外,不过虽然敌军已经是近在迟尺了,郝柏年却是没有下令继续赶路进攻,而是早早就让部队扎营休息。
然而第二天天色还没有亮了,郝柏年就已经是率领着部队出发了,五里的路程不用一个时辰就走完了,而这个时候他们的敌人都还在埋锅造饭准备早饭呢!
等那些明军发现伪唐贼军已经追上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了,因为那个时候郝柏年已经是下令开始进攻了!
这不仅仅是一场突然袭击,而且对面不过百余明军,郝柏年率领的兵力则是达到了两百人,兵力占据优势,而且还有半队的火枪兵精锐充当核心,此战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第两百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
郝柏年并没有对面率军的将领是曾子文的弟弟就放松了进攻力度,相反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全力而付,而且还拒绝了曾子文提出的,让他先去劝降的要求。
理由很简单,如果说郝柏年兵力充足,四面包围了这股明军,那么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他并不介意让曾子文足够的时间去劝降,因为即便劝降失败了也影响不了什么,如果能劝降成功的话,还能够避免将士们的伤亡。
但是现在,他手中的兵力虽然比对面的明军多,但是也没有多到可以彻底包围对方的地步,因此他选择的却是清晨时分的突袭,而不是一场包围战,想要的就是利用突袭的效果最大程度的保证胜利,同时也是尽力避免战斗过程中的伤亡。
纵然打仗出现伤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保证胜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免伤亡还是大多将领都会考虑的事,这倒不是说将领们会怜惜士兵们的死活,成功成为一个将领的人,哪怕是不合格的将领,在他们的心中士兵的性命也只是一个个数据而已,郝柏年之所以这么干,那是因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怎么也没有己方以少数伤亡就歼灭对方更显得战功显赫。
郝柏年追求的是战功,足以送他坐上营官宝座的战功!
随着郝柏年下令发起突袭,后头的曾子文也是只能在心中祈祷自家的弟弟不要被倒霉到被火枪击中,不要被弓箭射中,不要被长刀长矛击中。
至于劝说郝柏年,他却是从来都没有考虑过!
身为一个前明军千户,如今的大唐王朝枢密院作战司郎中,他比大唐王朝的其他军官们更加清楚,军权这东西是不能乱插手的。
今天的这场战斗,指挥官乃是郝柏年,他曾子文只不过是一个因为私事随军的无关人员而已。
如果他敢劝阻郝柏年,郝柏年肯定是会用鄙视的神情看他,甚至嘴角还是露出一丝冷笑。
两军交战,岂能因你一己私情就改变计划,不客气的说,你曾子文算老几啊,敢多啰嗦的话,郝柏年都敢以扰乱军心,阻挠作战的名义直接砍了他。
曾子文自己就是从军多年的高级将领,自然是知道军中的将领顾忌什么,所以他哪怕是担心着自家的弟弟,也只能是干看着,祈祷着自家弟弟不要那么莽撞,直接冲到大唐新军的火枪队枪口下。
郝柏年率军发起进攻后,还在做饭,连早饭都还没有吃上的明军顿时就是乱成一团。
几个看似军官模样的人在大声叫喊着,试图组织士兵结阵。
在这个时代打仗,面对敌人的进攻,最重要的事就是要第一时间结阵对抗,要不然的话下场会很悲惨的。
这年头可不流行什么散兵战术,大军交战讲究的也不是个人的勇武,一方以严密的阵型推进,而另外一方是单兵各自为战,胜败几乎是可以百分百确定的。
个人的勇武只有在一些混战中,比如说登场作战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比较大的作用,其他时候,只要一方的队形一乱,基本上就和战败划上了等号。
此时此刻,还处于混乱之中的明军怎么能够抵抗突然冒出来,而且还以密集队形快速推进的大唐新军?
不可能的事!
哪怕这股明军的士兵一个个都是勇猛无比的猛将,但是没有阵型依托的他们面对大唐新军的火枪兵和长矛兵所组成的密集方阵,也得被打成马蜂窝!
一场突袭战,从开始到结束,前后持续了五分钟不到,百多明军当场就伤亡过半,剩下的是一哄而散。
等战斗稍微平息后,就是有士兵押着两个人走到了郝柏年和曾子文面前,这两个人都是穿着明朝武将的服饰,一看就知道是个明军军官。
这两人此时有些狼狈,衣服都没有穿整齐,而且那少年的衣服上还沾着血迹。
这人似乎被绑着都还不服气,正在挣扎着,这人看着年轻,但是身形却是极为粗,挣扎的力气还小,边上两个押着他的士兵都是费了好大劲才是按住他。
然而这人的挣扎却是在看到曾子文的那一瞬间就是停了下来,此刻他的嘴巴张得极大,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样,连忙闭上眼睛,然后睁开眼再看。
然后试探道:大哥?
曾子文这个时候也已经是走了几步上前:子松!
那被称之为子松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却是露出一副见鬼了一样的神色:你,你怎么还活着,你到底是人还是鬼?
曾子文这个时候却是拿出了兄长的脸色正色道:说什么话呢,为兄这活的好好的呢,怎么就是鬼了!
曾子文说罢后,那曾子松却是脸色再一次变化,然再问道:大哥你怎么会在这里?怎么会和伪唐贼军在一起?
曾子文道:为兄如今已经是为吾皇效力,任职大唐枢密院郎中一职。
曾子松这个时候却是脸色大变,然后露出一副愤怒表情道:我曾家世代忠良,你,你竟然从贼!
曾子文被他这么一说,脸色顿时就是变成了猪肝色,虽然他已经是加入了大唐新军,但是他加入大唐新军,绝对不是因为看到大唐王朝能够统一九州,而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方面是俘虏当久了想要重获自由,另外一方面李轩的诚心邀请也是打动了他。
哪怕大唐王朝最后还是覆灭了,但是如果能够干一票大的,也不枉自己活这么一遭了。
但是作为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却是知道外头人是怎么看待大唐王朝的,那就是贼,而且还是反贼!
甚至有时候,他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如今被曾子松这个亲弟弟直接说出来,而且又听到曾子松说:你这是给家门抹黑,你这是给族人招来灭族之祸,你从贼了,我们曾家这么办?不用几天就会被朝廷抄家灭族了!
听到这些话,曾子文的脸色就更难看了,不过是仗着兄长的名头,强自道:你懂什么,为兄这么做自然有为兄的道理!
一旁的郝柏年看到曾家兄弟争锋相对进行争吵,他也是懒得搭理人家的家务事,反正人他是活着抓回来了,也算是对得住曾子文了。
当即他就对曾子文道:曾大人您和令弟先聊着,我还有琐事要处理,就先走一步了!
曾子文对郝柏年道:郝大人你有事先忙,这里曾某自行处理就可以了!
郝柏年点了点头,然后就是先走了,他还真有事要处理,这战场的打扫也是需要安排的,而且除了曾子松之外,他们还俘虏了另外二二三十人呢,这些都需要一一安排。
至于曾子文怎么和他弟弟曾子松谈,最后结果如何,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第两百六十五章 生死大战将至
郝柏年不知道曾子文是怎么和曾子松说的,但是从他们两个人的神情来看,估计是谈的不太成功。
曾子松始终都摆着一副臭脸,甚至还特地扭转头去不看曾子文。
不过郝柏年对此也不怎么关心,打扫完战场后就是带着部队以押着俘虏朝着澜江渡口而回。
而这些俘虏中,自然就有曾子松。
只是这人似乎和他大哥曾子文谈的不怎么好,而且有闹翻的迹象,一直都是在挣扎,之前甚至还尝试过逃跑。
不久前曾子文给他解开了捆绑双手的绳索,而后此人竟然当场给看守他的士兵来了一拳,打完后就是起身逃跑。
看到这一幕后,旁边的几个士兵立马就是端起了火枪,有人甚至喊着:站住,再跑就开枪了!
一旁的曾子文看到这一幕,脸色数变,然后连忙对身旁的亲兵道:把他拦下来!
他身边的亲兵也是当初和他投诚的明军士兵,对他颇为忠诚,并且也知道自家大人为什么让自己去拦截,因为自己如果不去拦截,那些看守士兵可是真会开枪的。
一顿排枪打过去,曾子松不说会被打成马蜂窝,但是想要活命也是不太可能的。
曾子文的亲兵也是行动相当快速,连续几个加力助跑后就是追上了曾子松,然后没有多少犹豫,直接从后面扑了上去,把曾子松扑倒在地。
既然有人上前把曾子松扑倒了,后头的几个士兵自然也是不会再开枪了,而是快步上前。
数息后,还躺在地上的曾子松已经是被刺刀林围住了,先头被曾子松打了一拳的士兵更是怒火中烧,直接上去就是一个大巴掌摔下去,曾子松闷哼一声,嘴角都是被打出了血迹。
那士兵显然也是个暴脾气,打了一巴掌后还在骂骂咧咧着:妈的,竟然敢打老子,如果不是看在曾大人的份上,刚才老子就一枪打死你!
后头的曾子文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叹了口气,也没有说话,而是挥了挥手道:捆起来吧!
这个弟弟从小就是这么倔强,如果放着不管,他肯定还会第二次逃跑,而下一次,那些看守们可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大唐王朝抓了那么多明军俘虏,还从来没有活着放走一个呢,要么是反正投诚成为了大唐新军的一份子,要么是成为了苦力,种田或打造兵器,而顽抗不从或者是想要逃跑的,无一例外都成为了尸体。
要不然你以为白云奇是真的魅力大到能够收复这么多明军俘虏的心啊,人家的办法很简单,给那些俘虏们三条选择:要么加入大唐新军吃好喝好,要么干苦力活生生累死,要么现在就被打死。
三条路随你选!
而大部分人是不会自寻死路的,尤其是对于普通明军俘虏士兵而言,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还能够吃饱饭那就更好了。
当然了,这只是最表面上的办法,后头还会有一系列收心的举动,比如说选择一些最先投诚的明军们当排长,副排长之类的,以差别对待来分化这些明军俘虏。
以此来刺激他们的内部矛盾,当看着昔日的战友因为先投降,就成为了自己的上司,吃得满嘴流油,很多人的心里都会不服气的。
但是这些手段,只能是用在普通的明军士兵身上,对于明军里的军官们却是起不来太大的作用。
一方面是他们见识比较广泛,知道大唐王朝迟早都是要被朝廷剿灭的货色,加入大唐新军那不是找死嘛!
同时他们多少也会有一些忠君的思想,至少他们知道皇帝是谁,而不会和那些普通农奴士兵一样,谁是皇帝关他们屁事。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他们这些军官大多都是世袭的,背后都还有老有小的,一旦他们投诚了,家人可就都完蛋了。
他们虽然也怕死,但是他们更怕连累家族。
曾子文以及曾子松兄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郝柏年他们并没有在路上拖延太久,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是回到了澜江渡口,郝柏年自然是一脸兴奋的向李轩报告,说已经歼灭了袭扰后勤线的明军,并且俘虏了该军主将,也就是曾子文的弟弟曾子松。
对此,李轩是颇为欣喜,但是让人奇怪的是,即便郝柏年率领的临时部队已经是完成了任务回来了,但是李轩却是没有第一时间撤销该部队,让各部队回归原部队。
反而是继续保留着这支明显有些不伦不类的混成部队,而郝柏年也是继续身兼多职,第一步兵营副营官第一火枪队队官临时混成部队的指挥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