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备大变
因为智利公国大量硝石等矿产的存在,每年都能够给伊丽莎白带来数十万唐元的稳定收益呢。
这些钱后来又是被她投入了皇室投资基金里,这是白太后成立,董皇后亲自打理,募资对象为皇室成员的一支投资基金,除了投资一些香水,服饰之类的行业外,主要是搞一些稳健的投资。
这钱生钱后,伊丽莎白的私人资产,哪怕是在大唐后宫里,也足以进入前十之列。
而前十的皇室成员里都是谁呢,有白太后,董皇后,康贵妃,慧尘长公主……
腓力二世也是知道自家女儿私房钱不少,这不,就是找过来说要借一些。
接到电报后,伊丽莎白却是有些纠结。
不是她担心自己借钱后破坏帝国大局惹来什么麻烦之类的,而是,她不想借啊……
她虽然是西班牙王室公主理应帮助自己的娘家,但是现在她更是大唐贞妃,而且还是皇十九子的母妃,儿子更需要她的帮助。
而现在以及未来,她能够帮助儿子的,估计也就只有资金了。
她是西班牙王室出身,这个出身在欧洲地区看起来很高贵,但是在大唐人心中,也不过是土著而已,说的实际一些,伊丽莎白的出身在大唐宫廷里,甚至都不如普通人家出身的嫔妃。
因为哪怕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嫔妃,这混的好的话,娘家也能够逐步爬起来,并反过来为自己提供助力。
但是她伊丽莎白,不被拖后腿就不错了!
因此在政治上,她无法和大唐宫廷里的其他嫔妃们一样,能够给自家儿子带来帮助,看看人家康贵妃宋氏,背靠杭州宋家这个千年世家以及背后站在一群的士绅贵族呢。
所以,她的儿子,也就是皇六子郑王,其封地是五湖省,天底下最好的藩王封地之一。
而她的儿子,注定是无法从自己,在自己的娘家上面得到什么任何政治上的帮助的,甚至因此而受到一定的歧视呢。
所以,早几年的时候,她就是准备在其他方面为自己的儿子铺路!
政治资源她没有,但是她有钱啊!
放眼大唐宫廷,甚至整个大唐,私人身家超过千万唐元,拥有一整个公国的可没多少,而她伊丽莎白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这些年来,她在宫廷里是采取金元攻势,再加上姿态摆得很低,甚至聊天的时候还会自嘲自己的土著出身,不懂事之类的。
这样下来,她在大唐宫廷里日子还是过的可以的,她儿子的前途也是有的,有希望能够获得一个真正的亲王头衔,一块真正的封地。
不仅仅是从她这里继承的智利大公这个不伦不类的头衔,也不仅仅是只有从她这里继承的智利公国!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想法,实际上大唐宫廷里每一个女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尤其是生有皇子的那些嫔妃们,早早就开始为自己的儿子铺路了。
争夺皇位,她们倒是没这个胆子,至少现在没有。
圣天子早就确定下来了嫡长制,不仅仅是立了皇太子,早几年的时候,又册封了太子李暠之嫡长子为皇太孙。
甚至很多年前,圣天子就开始逐步培养太子李暠的执政能力了,太子李暠早早就有了白头发就是明证。
谁都可以看的出来圣天子对皇位继承上的坚持,谁要是敢在圣天子还活着的时候在储君之位上搞事,那是绝对的嫌命长。
但是储君之位不能争,不代表其他的就不能挣了啊。
大唐藩王一律就藩海外,而海外可是有好有坏的,有穷地方也有富地方,有远的有近的。
那么问题来了,地方不一,那么谁去好地方,谁去坏地方?
兴许这些问题对于圣天子而言,只是一念之间,或者自认为做出了最合理的判断。
但是,谁敢说圣天子的想法没有收到影响?
比如说,圣天子为什么就把皇六子郑王封到了北美五湖省?而不是其他皇子?
这个为什么,里面可做的文章多了去。
至于为什么要争夺封地,倒不是纯粹为了享受之类的,那么为什么?
自然是为以后的大变做准备!
何为大变?
圣天子驾崩!
圣天子活着的时候,没人敢动弹,但是圣天子死了以后呢?
就凭太子李暠,能够压得住他的那些兄弟们,让他们规规矩矩当藩王?
开玩笑!
现在获得一片好的封地,那么在未来的大变之中,不管做出何种选择,那么都拥有更大的战略回旋余地!
贞妃伊丽莎白,也是想要给自家儿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的未来,不仅仅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智利大公,而是一个真正的大唐藩王!
以古国国号为封号,拥有圣天子钦赐的大片富饶领地的大唐亲王!
而这些,是需要提前筹备的,也是很花钱的,同时更要考虑诸多影响的。
比如说在帝国稳步施行欧洲政策的时候,她贸然插手进去,这势必会造成帝国外务部预料之外的情况,到时候被捅到了圣天子面前,圣天子会怎么看待她?怎么看待十九皇子?
借钱什么的是不可能的,但是让伊丽莎白纠结的是,该如何拒绝!
想了半天后,最后她还是用了折衷的办法,说是自己也没钱了,十九皇子花销极大,腾不出手来,不过即便如此,她还是筹集了十万唐元帮助父亲,嗯,这是直接给的,不是借,不用还的。
想要借上百万之类的是别指望了,但是一点不给也不行。
所以才个小数目就行了。
十万唐元,这个数字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尤其是还在打仗的西班牙王国而言却是连塞牙缝都不够的。
之前西班牙王国为了凑集战争资金,可是把美洲殖民地整个卖了,这换回来的钱可是壹仟捌佰万外加两百万的低息贷款,而且还有五百万的订单呢。
对于西班牙王国这样体量的国家而言,其花销虽然远远不如大唐这边,但是爆发战争的时候,花钱那也是几百万上千万唐元的花。
区区十万唐元,塞牙缝都不够呢,基本无法影响欧洲局势。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奥斯曼的反攻
收到伊丽莎白回复,由大唐驻西班牙领事带过来的电报,以及外务部代为转交的十万唐元的资金后,腓力二世脸色不太好看。
他之前预料到女儿不可能会给予自己太大的助力,至少他就没指望过女儿会通过影响大唐决策来帮助自己,他想要的只是借给自己一些钱而已,也不用多,有个两三百万唐元就差不多了,利息就按照皇家银行那边的贷款利息。
但是,伊丽莎白依旧没借!
现在的她,只顾着自己以及她的儿子,完全没有顾忌到自己这个母亲以及她的其他几个兄弟姐妹们。
一旦鞑靼人真的打过来了,西班牙挡不住的话,整个王室都会完蛋的!
为此腓力二世再一次去信,这一次的言语更加的诚恳,甚至带着哀求的语气,借款金额也是降低到了一百万唐元。
不过这一次,他甚至连伊丽莎白的电文回信都没有收到!
这嫁出去的女儿,看上去是靠不住了。
虽然失望,虽然怨恨,但是腓力二世还是第三次去信,这一次倒是没说借钱了,只是写了一些琐事。
这钱借不到,但是感情还是需要维持的。
万一,万一以后西班牙王室真遇到了覆灭危机,他还得指望着大唐救自己呢,而该如何让大唐来救自己,伊丽莎白就是其中的关键了。
伊丽莎白和腓力二世之间的联系,大唐官方自然是知道的,因为这消息传递都是通过大唐外务部的通讯渠道进行的。
腓力二世写给伊丽莎白的信,其实就是通过大唐欧洲事务衙门的无线电通讯进行的。
自从无线电报研发成功,并能够实用后,大唐帝国就是开口式量产无线电报,用以装备官方机构以及军事机构了,虽然目前的产量还比较低,但是一些重要机构还是优先得到了装备。
基本上,目前海外的各地区,都会有至少一台的大型无线电报用以事实和本土取得联系,大唐欧洲事务衙门,红海事务衙门,非洲事务衙门,美洲的几个重要省份,此外海军驻外基地,比如锡兰军事基地,休达军事基地,新南军事基地等等。
目前大唐帝国的无线电报,是优先装备各重要几点,以组成全球通讯网络,和有线电报结合在一起,大唐可以勉强做到全球的通讯网络覆盖。
欧洲事务当天就能够通过电报传递回金陵。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大唐帝国对海外事务能够做出及时反映的缘故。
以往的时候,如果欧洲发生了什么事,哪怕是采用海军最先进的蒸汽通讯舰,也需要好几个时间才能够把消息传回本土。
但是自从有了电报后,消息的传递就非常迅速了。
通过大唐提供的电报线路,腓力二世才能够和儿女进行简便的通讯。
如此大唐官方,自然也就很清楚他们之间到底说了什么。
但是大唐官方对此没有进行任何的干涉,甚至对此都没啥反应。
十万唐元,这也影响不了大唐帝国在欧洲的政策,甚至都主动帮忙转交这十万的资金。
其实就算这个数字再大一些,大唐官也是不会在意的,甚至还会支持,因为大唐官方本来就打算支持西班牙方面。
鞑靼人拿下法兰西,这是帝国所允许的。
但是西班牙,暂时不在帝国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鞑靼人拿下法兰西之后,就能够多出来大片的领土安置他们的民众,如此也就可以把大量东欧地区移交给大唐了。
但是如果现在鞑靼人拿下了法兰西之余,直接就拿下了西班牙之后,那么后面的情况就不是那么好掌控了,难保这些鞑靼人会不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哪怕帝国不怕鞑靼人会有不该有的心思,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
所以,扶持西班牙人建立西班牙长城,把鞑靼人挡在西班牙之外,这是大唐帝国之前就决定下来的事。
要不然也不会有军事顾问提出修筑防线的建议,并且向西班牙出售一批修建防线的物资了,甚至还加快运输西班牙之前订购的武器弹药。
如果大唐不想要扶持西班牙,什么也不用干,直接把卖给他们的武器拖延几个月时间再交货,西班牙就得直接完蛋。
然而这种事帝国是不会干的。
而鞑靼金国那边也是摸到了大唐帝国的脾气,知道大唐帝国现在不想西班牙完蛋,所以他们很干脆的甚至都没有继续南下进攻西班牙的打算,而是把主要精力都是放在了掌控大片的法兰西土地上,顺便派遣大军包围了巴黎,准备把巴黎这个号称决不投降的城市给拿下来。
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局势看似风云涌动,但实际上已经归于平静。
法兰西彻底完蛋了,鞑靼人获得了法兰西的大片领土。
西班牙嘛,自保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要阻止兵力反攻鞑靼人,那也是没有可能的事。
倒是奥尔曼这边,最近有些麻烦。
随着鞑靼人开始从东欧撤离,这里头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随着鞑靼人逐步撤离后,鞑靼人的战略重心已经是完全从东线转移到西线,甚至连巴尔干半岛都是主动放弃了。
那啥,反正这些地方以后也保不住,都是要给大唐人的,还不如现在干脆直接放弃掉,从而脱离和奥尔曼人的接触。
这也就给大唐帝国方面制造了一些难题,是提前派兵去接受,还是让奥尔曼收复大片巴尔干半岛?
对此,内阁方面经过了十五分钟的讨论之后,正式决定:不要!
帝国在欧洲地区的扩张,依旧严格按照之前制定的逐步扩张计划走,短期内帝国在西线的扩张范围,只局限于乌克兰、立陶宛地区。
其他地方暂时不要。
为此,帝国方面很正式的通报了鞑靼人:不准提前从巴尔干地区撤离,过一段时间再说。
对此,鞑靼人也是很无奈!
不过虽然停止了撤离,但是打仗什么的是肯定不会在继续了,鞑靼人甚至都懒得在东南地区驻防太多的兵力,而是采取了兵力收缩政策。
这让奥尔曼王国方面看到了机会,竟然还主动发起了反攻!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乱战
当大唐帝国方面的观察人员发现,这奥尔曼王国的人竟然擅自发动了反攻,夺取了大片巴尔干地区的领土后,外务部的不少官员是相当不爽。
以前让你们打的时候拖拖拉拉,现在没让你打呢,你就主动的很,玩我呢?
当大唐帝国的这些负责外部事务的官员们不爽了,那么奥斯曼王国也就倒霉了。
为了敲打奥斯曼王国这种擅自发动战争,破坏和平的行为,帝国宣布承认奥斯曼内的多个大帕夏为奥斯曼内战交战团体,为了保障帝国利益,开始和他们进行公开的外交接触。
虽然帝国方面只是承认他们为交战团体,进行外交接触,但是这背后里却还有军事援助啊。
虽然不是免费的,但也是低息贷款啊,这种低息贷款和直接送钱也没啥去背了。
得到了低息贷款,得到了大唐提供的武器弹药,那几个帕夏们却是一个个都是跟打了鸡血一样,没有丝毫犹豫的就下令部队发动了战争。
欧洲西线战事暂告一段落,只剩下一个巴黎保卫战的时候,奥斯曼王国彻底爆发内战。
多个帕夏以及王室之间,足足五个交战团体进行了乱七八糟的战争,而这种内战,比欧洲西线的战争还要残酷。
眼看着奥斯曼乱了,东边的萨菲王朝也是忍不住了,他们悄悄的询问了大唐驻萨菲领事:大唐爸爸,如果,我说如果,我们出兵了奥斯曼王国的话,你们会反对吗,先说好,我们只是假设性的问一些,不管大唐爸爸说什么,我们都严格遵守!
大唐驻萨菲领事如此恢复:大唐从不干涉土著内部事务!
说完,他就拿出了一本大唐武器贸易公司的产品目录:“这是最大唐武器贸易公司西亚分公司的最新版产品目录,你们或许有兴趣的!
一听这话,萨菲王朝的人那是兴高采烈的准备采购武器弹药准备战争去了!
这一次,他们是下了决心的,要趁着奥斯曼王国内乱之际,打到地中海去!
萨菲王朝和奥斯曼王国之间的战争,是土著国家之间的战争,这种土著之间的事务,大唐是从来不干涉的,同样的道理。
当更东边的莫卧儿王朝看见萨菲王朝想要搞事,开始从东线抽调了很多部队走了后,也自认为看到了机会:
等萨菲王朝和奥斯曼王国干架无暇他顾的时候,自己来萨菲王朝背后来一刀子,岂不妙哉!
有了这想法后,莫卧儿王朝同样是例行公事的询问了大唐驻莫卧儿王国领事的意见,人家大唐领事才懒得管了。
大唐一向来都是很公平的,既然不管萨菲王朝和奥斯曼王国之间的战争,同样也不会管莫卧儿王国和萨菲王朝之间的战争。
同样的,对印度半岛上的诸多正在爆发的战争,也同样是一视同仁。
你们土著打仗,关我大唐屁事……
如果你们还买我们大唐的武器打仗,我们甚至能给你们鼓掌叫好……
随着这些土著国家们膨胀了野心,一个个都是想要搞事使坏的时候,大唐帝国全当没看见,往往还会送上一份的大唐武器贸易公司的最新产品目录。
这些土著国家们也都是有魄力的话,尤其是莫卧儿王国,这和大唐帝国本土相邻,早就想要往西扩张,然后好远离大唐了。
在大唐边上过日子,那种酸爽一般土著国家是难以体会的。
这睡觉都不安心,生怕哪天和大唐人冒出什么矛盾来,然后大唐的炮弹就落入王宫了。
因为莫卧儿王国的特殊性,就在大唐中亚本土的边上,大唐可不放心他们,所以除了边境部队外,还在莫卧儿王国的首都驻防了一个团。
确保莫卧儿王朝的高层发生任何对帝国不利的时候,直接把莫卧儿王国的高层一锅端了。
在土著腹地领地上,尤其是在首都里驻防这么多的兵力,这在大唐帝国里是很少见的事,或者说这是独一份的事。
众所周知,大唐人特别讨厌和土著人接触,这一点同样是体现在海外驻军上。
大唐帝国在海外的驻军,往往都是驻防在的沿海沿河的使馆区内,或者完全独立的军事基地上,普通情况下,是很少在他国腹地大量驻军的。
这意味着风险以及不可控。
那些土著们三天两头爆发传染病,这接触太多的话,说不准驻防部队就得被全部感染了。
以北非、欧洲地区为例子,帝国在欧洲地区的驻军主要是在休达、丹麦群岛、埃及地区。
至于其他地方,都是很少的。
比如西班牙加的斯,这里虽然有使馆区,但是只有区区一个营的使馆区卫队而已,再到马德里的话,也就只有一个连的领事馆卫队。
在英格兰王国,只在伦敦地区的泰晤士河下游地区建立了使馆区,在这里驻防了一个连的卫队以及一个小规模舰队。
在葡萄牙地区,法兰西地区以及联合省地区,都是这种模式。
没有说在莫卧儿王国这边一样,直接在人家首都里驻防一整个团的,而且还是步骑炮结合的混成团,总兵力超过三千人。
待在这个混成团边上,就可以知道莫卧儿王国的权贵们有多么的提心吊胆了,这反抗之类的是绝对不敢反抗的,甚至因为这混成团,还是以弹压地方,保护当地民众的名义过来协防的,这莫卧儿王朝每每年都得给十几万唐元的协防费呢……
莫卧儿王国的人,老早就想要改变现状了,想要离大唐人远一点,尤其是离大唐人的本土远一点。
早些年的时候,他们尝试过南下,但是很快被六七个南方王国联合起来抽了一个大嘴巴子,知道了南下是行不通的。
因为那七个南方的王国,部落,他们彼此间还在打生打死了。
但是他们当时却放弃了所有成见,最后联合起来对抗莫卧儿王国。
这个世界上谁能做到这些事?
大唐帝国!
傻子都能看的出来,这背后是大唐帝国在推动。
大唐帝国不想看到他们莫卧儿王朝朝着印度半岛中南部扩张!
最后没办法,只能是把目光瞄向了西边了的萨菲王朝了。
前几年莫卧儿王朝已经和萨菲王朝进行了一次中等规模的战争了,不过那一次谁都没讨好,打到最后变成了消耗战,最后不得不进行停战谈判。
但是现在,随着萨菲王朝那边想要对奥斯曼王国动手,莫卧儿王朝方面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打下萨菲王朝,迁都,离大唐本土远远的!
但是莫卧儿王朝的人并不知道,当他们想要打萨菲王朝的时候,南边的几个王国、部落已经是悄悄停下了彼此的战争,开始调集兵力北上了!
土著之间的乱战,随着大唐武器贸易公司的运输舰抵达世界各地,再一次爆发!
世界再一次乱套了!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应全球战争
大唐帝国本土,松江府,大唐武器贸易公司总部内。
多名高官正在齐聚会议室,其中的一名高官正拿着一份报告道:“目前海外各分部的报告已经送回来了,根据统计,今年我们公司的业绩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不管是枪支还是火炮,又或者是消耗类的弹药,军需物资等,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因为订单的提高,我们今年的业绩比去年至少能提升百分之一百八十左右。”
“这还是根据现有订单以及意向订单的推断,而按照我们市场部的同僚判断,我们的实际订单有可能还会更高,乐观一点预计,今年我们的销售额有可能达到去年的三倍以上!”
“当然了,订单的提升也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密集到来的订单,让部分供货的厂商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江南武器公司下属的镇江机械公司,其属下的甲三型火帽燧发枪生产线,已经是全面运转,但是想要交付目前的现有订单,怕是要加班加点一直生产到三年以后。”
“虽然江南武器公司以及其他几家我们的合作厂商已经陆续推动出口装备扩产,但是短时间内还是比较困难的!”
“同时三大武器公司也已经是表态,称他们不会因为短时间内的激增订单就片面的,无所顾忌的进行大规模的增产,他们必须考虑到这一批的订单结束以后,扩产的生产线维持情况,毕竟扩产后把人招进来了可就不好辞退了。”
“所以增产是会增产,但是规模没有我们之前预料的大,最多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产能增加!”
“这也就对我们后续供货,运输方面的工作行程了一定的挑战!”
“但是绝对不能出现某个客户提前大量到货,而其他客户却是无法供货的情况,尤其是交战双方的供货必须保持平衡!”
“外务部方面已经向我们正式发文,要求我们配合外务部的各项方针,交货时间以及数量,必须严格按照外务部制定的计划进行,必须保证公平公正,不得对某个客户采取特殊优待,或者是特殊苛待的情况,一视同仁,这是我们公司的基本原则!”
1...10401041104210431044...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