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乱臣贼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堕落的狼崽
“这就是陛下,古往今来最杰出的帝王,内纵横中原,外击强敌,也只有圣主才会有如此气魄。”朱松苦涩说道:“陛下一道圣旨,谁又能反抗,就算是殿下也是一样,不能反抗,那就只能是忍受。而且奋发图强,成为诸位皇子之中最英明的存在,必定受到陛下的信任。”
“先生,请坐。”李定北双眼一亮,指着一边的石凳说道:“听先生一席话,让定北茅塞顿开,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朱松对于李定北的礼遇倒是显得平静,只是拱手坐了下来,李定北又让内侍上了香茗,自己也坐在对面,稚嫩的脸上多了几分郑重,等待着朱松的解释。
“殿下,实际上,只要殿下坚持本心,就算是陛下也不敢将殿下如何,臣在来的时候,听说首辅大人以朝廷国库空虚,支持大军作战,不易对三王开衙建府,所以请皇上暂缓开衙建府的圣旨。”朱松低声说道。
李定北摇头说道:“首辅大人这么做没有什么用处,大唐王朝国库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就算是国库中没有,父皇的内府之中也有不少,也够孤那几个弟弟开衙建府了。”
朱松一笑,说道:“殿下,赵大人自然知道这一些,只是他这么说,并不是以此为借口,而是向陛下表明态度,政事堂或者说他赵大人是支持殿下,这就是殿下的优势,殿下监国多年,加上陛下自幼的悉心培养,在满朝文武面前实际上已经确定了殿下的储君之位,殿下也是陛下诸位皇子之中难得的贤德之辈,陛下不用殿下,难道还用其他的皇子不成”
李定北听了之后,连连点头,实际上他只是为了李突然册封诸子而担心,这个时候经过众人这么一说,顿时明白过来,脸上也恢复了正常面容,他站起身来,笑道:“幸亏先生前来解惑,不然的话,孤还会陷入疑虑之中。”
“殿下,不过,陛下此举固然是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分封诸王的,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帝王之家
御书房内,李璟喝着面前的冬虫夏草虎骨汤,兰蔻坐在一边,笑吟吟的看着李璟喝着汤,双目中尽是温柔之色,还有就是高湛站在一边,禀报着从秦王府得到的消息。只是他的言语在夫妻两人看来,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这冬虫夏草来之不易,是从吐蕃进贡来的,十分不错,皇后以后也食用一些。”李璟放下手中小瓷碗,笑呵呵的说道:“让宫里多准备一些。”
“陛下若是喜欢,臣妾每天都给您做一些。”兰蔻笑吟吟的说道。
“哪里有那么夸张,这玩意现在朕还用不到这些,等老的时候,也不必用了,倒是皇后体质虚弱,可以用上一些。”李璟摇摇头,他是练武之人,身强体壮,而且也过了打基础的时候,对于这些东西需要倒是少了许多。
“陛下,仆臣已经打探清楚了,朱松这个人虽然和刘子羽有些关系,但自从刘子羽死后,就没有照顾过刘子羽的家人了。甚至连书信都没有。”高湛低着头,好像没有听说过夫妻两人的聊天一样,只是自顾自的说道。
“这么说,这个朱松还是一个忠君之人,在友谊和忠诚面前,选择了忠君。”兰蔻低声说道。她这个时候来,不就是为了见李璟的吗
“忠君倒是忠君,表面上看对定北还是比较照顾的,能够帮定北分析一下,哪怕言语之中得罪了其他将军们也在所不惜,只是有些观点,与朕不同,朕听着不舒服。”李璟摇摇头,说道:“当年程颢、程颐兄弟两人创造了一门学说,叫做程学,实际上,也可以叫理学,他们主张的是道德文章,叫做存天理,灭人欲。看上去忠君,但实际上是禁锢他人的思想,将读书人变成一个读死书的人,对我们掌控人心倒是有些用处,但对治理天下用处不大。”
“虽然观点不一样,但陛下圣明,难道还不能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吗”兰蔻娇笑道,她知道李璟不会在乎这个,他高高在上,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根本不会在乎这些。朱松就算是有不同的观点,只要忠于朝廷,想来李璟也不会在乎的。
“若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或者说辅佐的不是定北,我也不会说什么的,但偏偏是定北,日后的皇帝,若是被他带成了一个读死书的人,那日后如何治理天下,我可不想将江山交给这样的一个人。”李璟摇摇头。
“所以陛下准备杀了他可惜,他对定北可是忠诚的很,杀了他,恐怕定北心里有其他的想法,毕竟他现在比较相信这个朱松。”兰蔻摇摇头,说道:“这个人到底是谁推荐给他的”
“是谁推荐已经是次要的了,这个家伙是一个忠臣,杀了可惜。”李璟摇摇头,最后摇头,说道:“眼下恐怕只能是让定北自己来辨别,来判断,你不会认为当一个皇帝很简单吧!谁是忠臣,谁是奸臣,都是需要自己辨别的,奸臣怎么用,忠臣怎么用,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定北若是忠奸不分,是非不分,你让我如何将江山交给他”
“他还年轻的很,如何能辨别忠奸”兰蔻摇摇头说道:“陛下难道不感觉到这样做不公平吗任何一个年轻人不都会犯错误吗陛下难道就没有犯过错误。”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逼降
燕京的冬天无疑是十分寒冷的,天地一片萧瑟,无论是大唐也好,或者是金人也好,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兴兵征讨,而李璟也只是收到李朝的一道道捷报,还有就是西南的战况,总体来说,大唐海晏河清,一片太平的局面,甚至连高湛的东厂也将赵怀抓住,可惜的是,对方在东厂到来之前,就已经自杀,好像是在隐瞒着什么,让李璟不得不将寻找叛逆硕鼠的事情放在一边。
“陛下,苏宪诚和杜英武两人联袂来京,两人都带来了李朝最美丽的女子,想要敬奉给天子。”礼部尚书虞祺笑呵呵的说道:“臣已经命人先将他们迎入馆驿之中,等待陛下的召见。”
“看来朕的一些爱好,这两人都是知道的。”李璟听了之后,并没有发怒,而是笑呵呵的说道:“李朝有美女吗”李璟并没有生气,而是笑道:“命画师画像,若是丑了,就不要进宫了。”
“遵旨。”虞祺笑了笑,能被李朝上下进贡入朝廷的,若是丑女的话,恐怕就不仅仅是挑衅那么简单了,而是羞辱,这些人是在羞辱大唐。
“来了之后,先让皇后见见,皇后若是不同意,就算了吧!嘿嘿,两个女人就想着让朕改变主意,若是如此,下面的那些大臣们恐怕都要闹事了。”李璟摇摇头,历史上不乏有这样的聪明人,他们总认为有了女人就可以解决许多事情,却不想想,真正的英雄,又岂是一个女子能左右的,除掉几个知根知底的人,对于其他的人,李璟的感情就淡了许多,甚至还有许多是在提防中享受。
“陛下圣明。”虞祺也明白其中的意思,莫说是其他的文臣武将,就算是虞祺也是这么想的,自己裂土封疆的可能性比较小,但还有自己的儿子啊,虞允文深受天子信赖,年纪轻轻就能主政一方,而且还是在中南半岛这样的地方,日后裂土封疆自然是不在话下。
“苏宪诚还在想着他们的李朝”李璟忽然想到了苏宪诚,这是一个人才,可以说是允文允武,和虞允文差不多的,无论是韩世忠或者是吴玠,都曾经在此人手下吃过亏的,这样的人才若是不收为己用,实在是可惜的很。
“回陛下的话,此人忠君爱国。”虞祺听出了李璟的言下之意,想了想还是有些惋惜的说道:“倒是杜英武,恐怕没有当初的念想了,大唐兵强马壮,臣与杜英武聊天的时候,感觉到对方需要的仅仅是权势,或许当初他想谋朝篡位,但现在或许已经没有这种想法了。”
“你的意思是说,可以利用一下杜英武”李璟目光闪烁。这个时候的李朝天气正好,正好是用兵的大好时机,吴玠在陆地上的行军打仗的能耐超过了韩世忠,若是这个时候配合杜英武,未必不能拿下整个李朝。
“臣的一点愚见。”虞祺有些紧张的说道。
“还是先见一下苏宪诚吧!”到底是爱惜人才,在李朝这样的地方,需要一个李朝的人来帮助李璟维持李朝的秩序,让虞允文实现完美过度,苏宪诚无疑就是一个最佳的人选。至于杜英武,或许有些作用,但对于稳定李朝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在苏宪诚等人的帮助下,杜英武在李朝上下可以说是声名狼藉了。
&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死人的作用
李璟听了之后顿时微微一笑,指着苏宪诚说道:“这就是你越国和我大唐的区别,越国上下只知道相互争斗,却不知道世界之大,就算我大唐也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大唐一直对外,为了扩大疆土,大家团结一致,只要一切有利于我大唐的,都会去做,就算是那些工匠们,也都想法设法,壮大我大唐,朕唤之中一日数百里的道路,叫做铁路,用钢铁打造出来的道路,你越国虽然比较远,但十万大军,在这种铁路的帮助下,很快就能杀入越国。”
苏宪诚嘴巴张的老大,一开始他是不相信的,但现在听了李璟的言语,就知道李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欺骗自己,也没有必要欺骗自己,想到十万大军如此迅速的到达战场,想必世上许多人都会感到震惊,大唐强大至此,又将如何抵挡
“苏先生在越国算是才俊之士,既然越国迟早就亡于我大唐之手,越国的百姓迟早也是我大唐的子民,先生爱民如子,为何不能为了这些子民,归顺大唐,帮助大唐治理越国子民,不过十余年,越国将是我大唐的一部分,那个时候,先生必定能为宰辅。”李璟很认真的望着苏宪诚,这句话倒是说的真心实意,毕竟在一定的时间内,用苏宪诚治理越地,可以让大唐在很短时间内,彻底的掌握越国。
苏宪诚听了之后勃然变色,忍不住怒目而视,望着李璟说道:“陛下说笑了,外臣身为越国臣子,生是越国的人,死是越国的鬼。对于大唐的子民而言,陛下是圣君明主,但对于越国上下而言,陛下则是敌人,让臣归顺于越国的敌人,还要为敌人卖命,陛下这是在侮辱臣。”
李璟听了面色复杂,望着苏宪诚一眼,见苏宪诚目光坚定,隐隐有怒火出现,顿时哈哈大笑,指着苏宪诚笑道:“先生刚烈让朕十分佩服,刚才之言是朕说笑了。先生,请,请用茶,此茶乃至摘自武夷山,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莫说生存,就是采摘也是十分困难。”
李璟又恢复了风轻云淡的模样,对苏宪诚介绍道,这倒不是他自夸,这茶的确是不错,进贡天子的茶叶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苏宪诚也是一个读书人,对于茶道也十分了解,喝了一口,也忍不住点点头。
“外臣在越国也喜欢,我越国上下久慕中原文明,文人墨客多喜欢茶道,外臣斗胆认为,此茶的冲泡方法略有瑕疵,这次外臣前来中原,倒是带来一位茶道高手,愿意为陛下奉茶。”苏宪诚想了想,略微有些尴尬的说道。
“郑秋草”李璟笑呵呵的说道。他知道苏宪诚指的是谁,就是这次跟随苏宪诚上京的女子,叫做郑秋草,是越国有名的美女,好茶道,本人泡得一手好茶。
“正是。”苏宪诚一阵牙疼,郑秋草是越国的顶尖美女之一,出身越国郑氏,难得的大族,在越国上下,许多青年才俊渴望见其一面而不可得,若是能娶回家中,且不说能青云直上,这红袖添香,足以羡煞世人。可惜的是,这次却只能跟随苏宪诚北上,服侍大唐天子。越国上下的读书人听闻之后,咒骂他苏宪诚者也不知道有多少。
李璟点点头。这郑秋草在越国就算有无上名声,可在李璟眼中又能如何,还不过是一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借刀杀人
杜英武身材高大,面色英武,虽然生的一头的银发,但双目开合之间,还有精光闪烁,到底是执掌越国权柄的权臣,就算是最近消息不妙,但行走之间还有龙行虎步。只是见到李璟之后,身上的气势弱了许多。
“外臣杜英武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杜英武早就知道李璟年轻,但看见李璟的真实相貌之后,心里面还是很惊讶,惊讶之余,还有一丝嫉妒,如此年轻的人物,却已经坐镇亿万里江山,麾下臣民也不知道有多少,更重要的是,杀的自己十分狼狈,越国上下无一不担心大唐再次兴兵。当然,他更加担心的是,大唐王朝改而支持苏宪诚,他可是知道,大唐若是占据越国,他有可能活命,但苏宪诚若是主掌越国,他是绝对不能活命的,这也是他这次北上中原的主要原因,寻求大唐皇帝的支持,所以,这个越国第一人,见到李璟之后,毫不犹豫的跪了下来。
“杜卿平身。”李璟声音很平静,让人摸不透他此刻的心情,只是态度和苏宪诚时期截然不同。虽然杜英武这样的权臣对于大唐来说,是很不错的利用对象,但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喜欢权臣,李璟也是如此。
“谢陛下圣恩。”杜英武心中惴惴不安,在外面的时候,他可是听说了,大唐皇帝亲自在滴水檐下迎接苏宪诚,可是到了自己这里,态度变的冷淡了许多。这让他心中生出一丝不妙来。
“听说李朝上下,以你为首不是皇帝胜似皇帝,杜大人可是威风的紧啊!”李璟望着杜英武说道:“整个李朝,不知道大定皇帝,只知道你杜英武。军权政权尽数掌握在你一人身上。”
杜英武听了之后,面色大变,这个时候才知道事情的缘故,赶紧苦笑道:“回陛下的话,外臣受先皇圣恩,只想着辅佐大定天子,哪里有谋朝篡位的心思,只是臣只是一个武将,这个时候,辅佐天子,那些文人们都不甘心政权旁落,故此说臣想谋朝篡位,外臣真是冤枉啊!试想,这越国上下,若不是外臣,越国恐怕早就战乱四起了,哪里还有今日”
杜英武一副冤枉的模样,看上去好像真的是受了委屈,但李璟却是在心中露出一丝冷笑,这厮还以为自己不知道李朝的情况,装着可怜的样子,不过是念在对方还有一点作用的份上,这个时候恐怕早就杀了他。
“你来中原感觉大唐如何”李璟不紧不慢的询问道。
“中原地大物博,大唐雄踞八方,乃是天下之主,陛下当为天可汗也。”杜英武想也不想的说道,且不说中原长久以来的霸主地位,就算是韩世忠和吴玠两人在越国的杀戮,就让杜英武这个时候生不出任何抵挡的心思,所以哪怕路途遥远,杜英武也亲自来到中原,请求得到李璟的谅解。
“你越国是我大唐的对手吗”李璟又询问道。
“不是,越国上下不敌大唐万一。”杜英武还是很老实的回答,这种事情
是骗不过明眼人的,谁都知道大唐的强悍之处,一个小小的越国根本就不是大唐的对手。
“朕要跟你说的明白,朕已经看上了越国的土地,越国的土壤肥沃,可以一年三熟,正好可以补充中原的粮食,
第1538章 前朝余孽
赵鼎和李甫两人退了出来,两人站在滴水檐下,两人朝身后的房间望了一眼,最后化成了一声长叹,赵鼎脸色上浮现一丝沉思。
虽然李璟下达了圣旨,但在圣旨的背后还有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足以将日益上扬的商人狠狠的教训一顿,可李甫和赵鼎两人脸上并没有任何高兴的神色,反而心中生出一丝担心来,或许南方大军粮草的事情还真的像李璟所说的那样,这件事情的背后另有奥秘,这才是天大的事情。
“平静的大唐下面,也是汹涌澎湃啊!”李甫轻轻的叹息了一声。若这件事情的背后真的有问题,那说明在平静的朝局下面,有一批人正在想着颠覆大唐江山,这是李甫最不能允许的。
“宗正,你说赵氏血脉基本上都被除的差不多了,为何还有人在背地里干一些阴司勾当”赵鼎忍不住低声询问道。他还真的想不清楚,现在大唐上下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各安其事,大唐繁荣昌盛,居然背后还有一群时刻想着兴兵造反的人,这显然是让人震惊的事情。难道赵宋的血脉还有吗
“赵家别的本事没有,血脉可是多的很。”李甫正待说什么,忽然想到了什么,面色微微一变,脸上更是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论子嗣之多,当今皇帝李璟丝毫不下于赵宋天子,赵家天子生孩子最多的大概就是赵佶了,按照李璟现在的步伐,恐怕等到退位的时候,孩子还会更多,日后李家血脉也不知道有多少,这个时候说赵宋,实际上也等于说了李璟。
“若是如此,那日后可就不妙了。”两人都知道,若这件事情的背后,真的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只能是赵家的后人,当年赵家列祖列宗也不知道播了多少种子,这些年过去了,皇家的宗谱恐怕都已经没了记载,但宗谱这东西可是深入人心的,在民间总是有人记得起来的。这些人一起闹事,事情可就不妙了。
“百余年过去了,赵家有些人都成为普通百姓了,这些人中,有多少人享受过荣华富贵,又有多少人以自己乃是皇室之后为荣又有多少人会有此野心”李甫摇摇头,说道:“刘秀、刘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陛下一样,中兴祖宗的基业,我倒是认为,是前朝的一些官员们,他们在新朝统治之下,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心有不甘,所以才会在背后使一些阴司勾当。”
李甫倒是了解很,并不是每个赵家宗室都能成为刘秀一般的人物,而且是主动成为刘秀的人物,赵家和刘家不一样,刘家在当年,在地方上可是掌权的,最起码也是当地的豪强,但是赵家不一样,赵家诸王多在京师圈养,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力,一生的富贵命,倒是那些在新朝中,没有得到什么利益的人,心有不甘,才会联合在一起,找一个没落宗室,打着恢复赵宋的旗号,干着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