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乱臣贼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堕落的狼崽
“大唐的剑总是保护大唐的犁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成为我大唐的旗帜。”李甫听了低声说道。大唐的血龙剑盾旗不就是这个意思的吗但他明白曹璟心中所想,进攻李朝,这恐怕是朝廷上下都想干的事情,暂时解决金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若是解决李朝,还是有可能的,这是一场很小的战争,大唐出动十万大军就足以解决李朝。可为了这些商人出面,朝廷上下恐怕有不少人都不会愿意的。
李甫知道,这些年商人的力量增大了许多,不光是那些文人士子,就算是当今皇帝,一向很重视商人的人物,对商人也有一丝忌惮,这些人在民间修桥铺路,享有一定的声誉,但同样的,他们接济那些读书人,让这些读书人一旦学有所成,就会帮助这些商人,这是最典型的官商勾结,甚至比一般的官商勾结更加牢固,这个时候大唐出兵,恐怕让这些商人心中的野心更大了。
“朝中恐怕有些官员是不会同意的。”曹璟不经意的看了赵鼎等人一眼,若不是商旅为国库的确是提供了不少的钱财,恐怕赵鼎等人早就吵着要抑商了,这个时候还为了商人出动军队,恐怕这些家伙就有些不满了。
“不管同意不同意,毕竟那些人是我大唐的子明,大唐的军队不就是为了保护大唐的子民吗”李甫想了想说道。这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想来必定是苏宪诚回到李朝之后,再次发现捕奴队,然后让人对捕奴队下手,至于那些商人,或许商人就是捕奴队。
“宗正言之有理。”曹璟苦涩的说道:“只是下官人微言轻,恐怕陛下不会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还请宗正美言一二。”
李甫看了一眼曹璟,这个家伙虽然是谨慎,但更多的还是有一些商人的狡猾,难怪能在政事堂呆上一两年,就算是王穆这些人都不能将他如此,若是没有一点本事也是不可能的。当下笑呵呵的点点头,曹璟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净鞭响起,文臣武将纷纷按照自己官位品级排列,随着政事堂和军机处的大臣们朝大殿而去,大殿很是空旷,数百人进入其中,也不感觉到拥挤,大唐洪武天子李璟登上龙椅,重复着每天浩大的政事,也就是因为李璟年轻,身强力壮,加上政事堂和军机处分担了许多工作,这才让他变得轻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南征
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没想到宗室之中,两位重臣都赞成出兵,李乔这个武将也就算了,连李甫这个当初曾经做过政事堂首辅的人居然也赞成出兵,众人顿时衡量起来。
“陛下,陛下乃是上天之子,抚育万民,在我大唐,无论是恶人也好,良善也好,都是陛下的子民,若陛下不能庇护自己的子民,让子民如何爱戴陛下呢那些商人固然有错,但他们只是一个商人,自己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就希望能得到陛下的帮助吗”李甫正容道:“他们远在异国他乡,能纵横万里之遥,为我大唐带来粮食和青壮,不就是因为自己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大唐吗”
李璟点点头,实际上他也不喜欢这些商人,居然如此胆大妄为,但李甫说的有道理,这些人都是大唐的子民,就算是犯了错误,也应该是自己来处罚他们,更重要的是,这正好是一个绝佳的理由,一个进攻李朝的理由,让李璟没有办法放弃。
“陛下,臣认为这个时候出兵,有些不妥,应该先让李朝的人将大唐商旅释放出来,若是不允许,再出兵也不迟。”赵鼎知道李璟已经做出了决定出兵,赶紧谏言道:“大唐出兵,乃是正义之师,应该师出有名,先警告一番,若是再犯,再出兵,天下就无人可说。否则的话,因为几个商人就出兵,小题大做,天下人认为我大唐实际上早就想吞并李朝。”
赵鼎的话让大殿内众人连连点头,只有李乔等武将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之色,这战争讲究的是效率和速度,如果能突然袭击,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这个时候还跑去警告别人一番,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哼,想战那就战,哪里有那么多的废话,陛下,臣愿意为先锋。”李大牛不屑的说道:“赵大人治国倒是可以,但是这军阵之说,还是算了吧!我大唐就是天下的霸主,这些人敢挑衅大唐,就应该做好死的准备,哪里需要去通知,这算什么人家搞不好还认为你懦弱,不敢进攻呢!陛下,臣认为,对付这样的逆贼,直接杀过去算了。”众人听了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怪异的笑容,赵鼎面色通红,浑身颤抖,却对李大牛无可奈何。这厮是李璟的亲信,从小玩到大的,还是一个浑人,难道他和一个浑人较真吗
“你乱说一些什么,赵卿的话,才是老成谋国之言,你一个浑人也能指点江山,还不向赵卿道歉。”李璟瞪了对方一眼。
“赵大人,俺是一个粗人,您也不要介意,俺回头拎上一壶好酒,去您那里向您赔礼道歉。”李大牛嘿嘿的傻笑起来。
“不敢当,不敢当。”赵鼎看见李大牛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顿时一阵苦笑。
“陛下,兵贵神速,既然此事是对方的错误,臣认为没有陛下再去警告李朝,直接派兵就是了。”吴玠站了出来,扫了众人一眼,低着头说道:“中南李朝,地处交通,最重要的是,是最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只能是落入我大唐之手。”
“咳咳!”上面的李璟顿时咳嗽了两声,扫了吴玠一眼,这家伙太实在了,居然在大殿之上,将这么重要的事情说出来,这哪里叫什么师出有名,分明就是看中了对方的位置
第一千五百章 南征之前
大唐即将出兵中南半岛李朝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燕京,燕京一片哗然,当初几个商人上奏天子,请天子出兵进攻李朝的事情,也在燕京范围内传遍开来,世人都认为这些商旅真是痴心妄想,赫赫大唐是何等强大,大唐皇帝高高在上,岂会因为几个商人之死,就擅自出兵。
要知道这兵马一动,也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粮草,多少钱财,大唐这个时候正在休养生息的时候,这个时候出兵无疑会打乱皇帝陛下的部署,至于那几个商人,只能算是倒霉了,谁让他们去李朝那个险恶的地方,活该如此。中原如此大的地方,难道还不够这些人赚钱的吗现在好了,出了事情,居然还想请大唐皇帝为他们做主,真是可笑。
但是这个时候,大唐皇帝居然准备派兵进攻李朝,就是为了几个商人这下整个商人阶层脸上顿时多了几分笑容,前段时间,甚至有传言,朝廷准备改变政策,削弱商人的力量,但转眼之间,就为了商人对自己的属国下手,看来前面的多是谣言。
“哼,你们真的以为这一切都是谣言吗陛下岂会因为你们几个人,就对李朝下手,你们真是看的起自己了。”户部尚书曹璟看着面前的十几个商人,这些都是北方的大商人,家财万贯,各自掌握各个行业的命脉,粮商、盐商、布商、茶商等等,在各自领域,谁不是跺脚就能让地面颤三抖的人物,但是在这里,各个都是低着头,脸上堆着笑容。
“陛下仁德爱民,小人等自然是敬仰的很,那李朝胆大包天,居然敢破坏陛下的万寿宴,十分可恶,如此逆贼,当诛之。”一个老者赶紧笑道。
别看曹璟在政事堂如履薄冰的模样,但是在这些商人面前,却是极具威严,以前大家都同样是商人,但现在不一样,曹璟平步青云,已经跳出商人这个范围了,对待这些人也不像以前那样随便了。一举一动之间,都有一丝威严,谁也不敢放肆。
“陛下曾经说了,不管你们这些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都是大唐的子民,就算说犯了错误,那也是大唐的法律来处罚你们,至于李朝算是什么东西,如何能处置我大唐的子民。陛下兴兵,不是因为你们,而是因为大唐的子民,只有如此震慑外邦,日后我大唐的子民前往他国,才不会有人敢将我大唐子民如何。”曹璟正容说道。
不管别人信不信,但是他自己是信了,大唐皇帝就是如此的英明神武,有这样的皇帝,日后谁还敢小觑了大唐子民,大唐子民前往别的国家,都是高人一等的存在,任何人都得小心伺候着,否则的话,就是有灭国之祸。
商人们听了脸色微红,不敢辩论,自己的手下是一群什么样的货色,众人都是知道的,这个时候说自己高尚,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索性的是,这些商人脸皮都比较厚,哪里还在乎这些事情,被曹璟说了一番之后,脸上仍然是堆满了笑容,没有丝毫的不悦。
“不过,虽然陛下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大唐的子民而出兵,但总体来说,大唐出兵对谁有利,这一点本官不说,你们也是知道的,常年出没在异国他乡,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你们这些商人,陛下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势
大殿之外,韩世忠、吴玠两人站在那里,身上披着盔甲,倒是显得十分威武雄壮,只是站在那里,动也不动,神情之间略有一丝紧张。
“两位将军,陛下有请。”半响就见高湛笑呵呵的走过来说道。
“谢高公公。”韩世忠点点头,就准备从怀里掏银子,却被高湛摇摇头,领着两人进入御书房。
“臣韩世忠(高湛)见过陛下。”两人进了御书房,见李璟正在观看着硕大的地图,不敢怠慢,赶紧行了一礼。
“看到没有,实际上隋唐之前,在升龙周围,分别是我中原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到后来,连钦州、邕州都被李朝骚扰,杀戮过了。”李璟指着眼前的地图叹息道:“后人无能,让先人的鲜血白白流失,这些都是我们的责任。”
“有陛下在,这些地方,迟早是要收回来的。”韩世忠大声说道。
“想要收回来很容易,但想要守住就比较难。我们先用蚕食,若是蚕食不行,那就不怪朕大开杀戒,将这些地方的青壮尽数斩杀。”李璟面色阴沉,他以前虽然早有这个心思,但不像今天这样。
“是,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会灭了李朝。”吴玠也大声表态。
“这一次,你们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击败李朝,让他们割让一块土地,割让这里,这里是一个入海口,土壤肥沃,适合耕种,也是适宜农桑。”李璟在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说道:“第二个目的,就是让李朝答应我们废除李朝货币,以后使用我们的货币;第三,让李朝使用我们的文字;第四任由我国的商人自由出入李朝。”
“是。”韩世忠对这一切很不在意,对于他来说,这一切很轻松,甚至一战而定李朝都是有可能的,那个时候,就是灭国,哪里需要这些东西。
“不要小瞧了李朝,李朝还是有一些人才的,苏宪诚、李公信就是如此,你们去了,人生地不熟,一切都要小心,是征是抚,都要谨慎从事,免得到时候,朕还真的将任城郡王派过去了,那个时候,恐怕就是血流成河了。”李璟看着两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微微摇摇头。
“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会谨慎行事。”两人赶紧应道。
“高湛,取虎符来。”李璟让高湛取过虎符,交给韩世忠,叹息道:“有的时候,朕都羡慕你们两人,能够统帅千军万马,驰骋疆场。”
“若是什么事情都让陛下出手,还要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有什么用处呢”韩世忠顿时笑道:“臣等领兵出征,陛下擅将将,岂不是更好”
“也就你会说话,去吧!朕在燕京等候你们的捷报。”李璟又让高湛取过美酒,亲自为两人倒上,韩世忠和吴玠两人都露出激动之色,做臣子者,能做到这样,已经是很难得了。
“谢陛下,臣等告退。”韩世忠两人饮了酒,缓缓退出了大殿,他们还要到军机处点将出兵,索性的是,大唐对于这种事情已经很熟悉了,军机处、兵部纷纷出动,大唐强大的战争机器瞬间启动。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躲在黑暗中的硕鼠
完颜晟已经等不下去了,他思索万千,猛然之间认为,这个时候突然放开菊儿汗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得到喘息机会的菊儿汗,见识了金人的强大之后,下一步弄不好会进攻大唐,两家未必没有联合的可能。草原各大部落之间的征战,经常是这样。想要覆灭对手,不得见非要用精锐的军队。
“李璟,想要一举击败我大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我和菊儿汗联合起来,朕倒要看看你如何面对烽烟四起的九边。”完颜晟低声笑了笑,转身回到自己的书案上,写下了召回完颜宗弼和准备议和的诏书,让人送到前线,而另外,却是让军队向西南方向运动。准备威胁大唐。
潘楼,老者静静的看着远处离开的军队,潘启年恭恭敬敬的站在后面,面色平静,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大唐猛然之间进攻李朝,是初花潘启年的意料之外的,没想到李璟真的会为几个商人进攻李朝。
“先生,没想到大唐居然如此厉害,为了几个商人,就敢出兵十几万人,进攻李朝。现在整个燕京的商人都为之鼓舞,盛赞大唐皇帝仁德爱民之心。听说已经有不少的商人,都愿意跟随大军南下,为大军提供粮草和各种支援的,京中的一些粮商、布商等等,都为朝廷捐了不少的钱财,用于大军征战。”潘启年有些感叹的说道。
“哼,你真的以为李璟这是为了这几个商人”老者不屑的说道:“他早就对李朝充满着觊觎之心,恨不得将那里的粮仓据为己有,只是担心天下人说话而已,所以一直不敢动手,现在总算是有了借口了。他只不过是想着占据粮仓,哪里是为了普通百姓”
潘启年顿时不说话了,他认同老者的观点,但同样的也不认同,就算李璟是为了自身的霸业又能如何,最起码那些商人受到了保护,天下的子民们都认为李璟是为了这些商人,而大动干戈,最后不管胜利或者失败,民心最起码在大唐。
“李朝虽然不错,但绝对不是大唐的对手,日后大唐恐怕又要多一个粮仓了,真是可恶。”老者面色阴沉,双目中闪烁着狠毒的目光。
潘启年小心翼翼地看着眼前的老者,看上去身躯干瘦,没有什么力量,但潘启年知道这个老者的恐怖之处,能在燕京这个地方立足,手中还掌握了强大的力量,若是没有一点本事,怎么可能呢想这燕京,大唐王朝的暗卫总部就是在这里,但就是这个地方,暗卫居然察觉不到老者存在,这让潘启年心中虽然有其他的想法,但绝对不敢乱动,相反,还将老者伺候的很舒坦。
“你可知道,我大宋几乎所有的王室血脉尽数为李璟所杀”老者忽然冷森森的说道:“想我大宋虽然是一个失败者,但对中原的天下并没有什么错误,这些王室子孙多是普通人而已,失败之后,心中对李璟有所怨恨,可从来没有表现出来,但现在呢都被李璟杀的干干净净,而且还找了一些可笑的借口。李璟真是狠毒啊!”
潘启年顿时不说话
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巡边
断粮道,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从中原到李朝也不知道有多少路程,每次转运粮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李璟为了这是十万人的出征,不仅仅让兵部转运粮草,甚至还动用了不少的商人,反正李璟已经发行了战争债券,用这次大战后的所得抵押,倒是有不少的商人纷纷出动,为大军运送粮草。
老者这个时候准备在李璟粮草上想办法,倒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只是对于潘启年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他自己也是六扇门的一员,老者的身份在燕京并无人知晓,剩下的一切都是需要潘启年来完成,老者没有将暗卫放在心上,但是他潘启年却不敢小觑了暗卫,谁知道自己的周围有没有暗卫侦探。
“放心,你只要准备南下就行了,你的作用很大,不能轻易暴露了。”老者阴森森的说道:“这段时间我会有消息传给你的,你坐镇潘楼就可以了。”
“是。”潘启年用敬畏的眼神望着对方,那老者却没有将对方放在心上,而是低着头,颤巍巍的身形出了潘楼后院,消失在燕京城中,好像是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
大唐皇帝并不知道有人已经盯上他的粮道了,他这个时候正在为草原上的情况而烦心呢!完颜宗弼在得到完颜晟的命令之后,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进攻菊儿汗的计划,转而派人通知菊儿汗,双方准备和谈,甚至准备一起平分草原。
菊儿汗虽然抵挡了完颜宗弼的进攻,但也不是傻子,也知道自己和完颜宗弼之间的差距,在得到完颜宗弼的承诺之后,毫不犹豫的放下了成见,并且退兵百里,显示自己的诚意,这战争打到了现在,也足以说明菊儿汗的厉害了,最起码,金人上下无人敢小觑了菊儿汗。
只是对于金人的提议,菊儿汗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不会因为金人的暂时妥协,自己就会得罪大唐,自己若是没有大唐的支援,恐怕早就被金人所灭,这个时候若是得罪了大唐,恐怕下次金人再次进攻的时候,再也不会有人援救自己。
完颜宗弼也没有强行要求,反而留下部分兵马防备菊儿汗之后,自己率领大军南下,他知道,相对于菊儿汗,大唐李璟才是金人最大的敌人,只要击败了李璟,小小的菊儿汗根本不算什么。
而随着完颜宗弼的南下,大唐北疆烽烟四起,九边重地多处看见金人的骑兵踪迹,边疆一日三警,连带着燕京也出现了混乱,长城边缘有不少的百姓开始内迁,避免被金人所屠戮。
这也给大唐君臣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政事堂、军机处已经连续三天被李璟喊到御书房,商议针对北境的事情,可惜的是,面对这种情况,众人也没有任何办法,除非能和金人在狠狠的激战一场,给金人一个教训,或许能让金人小心翼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