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士气如虹!”林峰从座位上站起来,对胡亥深深一躬,道:“军中将士一心复仇,恨不能立即出关收复失土。”
“士气如虹,朕就放心了!”胡亥悠悠一笑,道:“诸位都是朕的心腹爱将,在这里,朕也就不绕圈子了。”
“陛下请言之!”众将齐齐开口:“臣等万死不辞!”
“朕要你们死有何用!”胡亥深深看了一眼诸将:“大争之世,血气争先。当年武安君白起,也是从千夫长一职升迁而上。”
“如今大秦帝国将才凋零,人才荒芜。对于朕,对于大秦帝国这不是件好事,但是对于尔等,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大秦不吝啬赏赐,二十军功爵位,只要诸位有能力,战功赫赫,朕必赐之!”
……
随着秦帝胡亥这一番直抒胸臆,君臣们不禁欢喜了起来,大厅之上的气氛顿见轻松。
王贲一摆手,道:“奉茶,准备小宴,为陛下接风洗尘!”
“是——!”家老连忙离开,前去忙碌了。
一时茶来,饮得片刻,秦帝嬴斐眼底掠过一抹凝重,道:“传朕口谕:明日清晨三军齐聚,祭天誓师——”
“是!”点头答应一声,林峰默默记在了心头。
秦帝胡亥欲祭天誓师,理由很简单。那便是他要清楚秦军将士的士气如何,是否真如林峰等人所言,誓将东出。
“此番东出,陛下可有策略”一直都在沉默的王贲,突然开口问道。
一直以来,都是秦帝嬴斐在询问伐魏的长策大论。这一次,临近出兵的时候,通武候王贲终于忍不住了。
因为在心里,王贲对于胡亥依旧不放心。特别是这一次东出关系到大秦帝国是否能够重铸。
对于始皇极为敬畏的通武候王贲,自然不愿意胡亥此去丧军辱师,折戟沉沙,为天下笑。
由于胡亥的身份,以及目下大秦帝国的处境,这就要求胡亥东出,必须要一战而胜之。
否则不仅是
第240章 誓师(第一更)
对魏之战,不同于任何时候。秦魏之间有百年国恨,可以说是地熟人熟,也算是有利于大秦帝国。
这个时候的大秦与西魏,都可以说是处在最虚弱的时候,且自函谷关相王以来,两国皆从未有过大战。
如今秦军东出,自然要预谋战场战法,举国之兵东出,十万老秦人儿郎,胡亥舍弃不起。
这便是胡亥一直以来的担忧,偏偏这个担忧只能压在心里,不能说出来宣布于天下。
默然一阵,胡亥对着王贲笑了笑,道:“有道是兵贵神速,通武候提朕传令新军,朕将东出令他们做好准备。”
“是!”点头答应一声,王贲沉默了下去。
他清楚秦帝胡亥亲自东出,除了大秦帝国无将可用之外,那就是秦帝胡亥想要借助东出战事来洗白。
统治天下,一个劣迹斑斑的帝王,永远比一个平淡无奇亦或者好评如潮的帝王要艰难的多。
人的劣根性就在这里,坏一个人的名声,太过于简单了。只需要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自然而然白纸黑字也能够反转。
世间妖魔鬼怪虽然狠辣无情,残酷血腥,然而最狠毒的莫过于人心。能够掌控操纵民心民意的人,都是同一个时代最顶尖的政客。
而辽东王刘季就是这样的一个行家里手,对于人心把握的极其准确。故而,刘季才能够借助天下人心,逆势而动。
……
接下来的时间,秦帝胡亥一直没有说话。默然良久,胡亥这才恍然醒悟,一摆手:“诸卿都下去休息,明日还有大事要忙!”
“是——!”王贲等人站起身来,深深一躬走了。
胡亥连催王贲等人回府歇息,因为明日的祭天事宜,还需要通武候王贲等人齐心协力才行。
王贲等人一走,胡亥一摆手,道:“韩谈,你也下去休息,朕一个人等一会儿——!”
在通武候王贲离开之后,胡亥转头又催韩谈走。期待已久的战争,将会上演,秦帝胡亥心头忐忑不安。
“陛下,老臣守在廊下——”然而,韩谈说甚不走,无奈之下,胡亥只好一挥手径直坐了下来。
……
韩谈在廊下守候一夜,眼睁睁看着胡亥的身影隔着空阔的大殿之上晃悠了一夜。时而低头苦思,时而又风轻云淡。
期间,通武候王贲悄悄前来看到这一幕想问个究竟,瞄见是韩谈值夜,没有下去休息,他又连忙悄无声息缩了回去。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了,韩谈上了年纪,长时间的跋涉颠簸再加上彻底的熬夜,对于身体伤害极大。
此刻已经疲惫的熬不住了,一时间萎靡不振,一时间呵欠连天。,
有道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所有人的担忧中,在天亮时分,胡亥终于从书房出来。
胡亥走出书房,瞥了一眼众人,只吐出了六个字——摆驾广场之上。
所有人都清楚,大秦帝国之中只有逢大事,家国灭亡才会在大秦帝国大军出征之时,进行祭天誓师。
祭天誓师,这是一种礼节。只有在生死存亡之际才会祭天誓师,一旦国君誓师必将会意味着不死不休。
达不到目的,决不收兵。
在大秦帝国崛起的那些年里,大秦国君誓师的次数颇为频繁,这也是一旦誓师必将会举族之战的信号。
对于这一点,大秦帝国群臣各大武将都心知肚明。但是他们阻止不了,甚至于不想阻止。
目下大局,由着秦帝胡亥大闹一场,也是不错。
……
胡亥等人刚一踏出府邸大门,立即嗅到了一股异常的气息。
长街之上,国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着,他们低声议论着,仿佛声音一大会触怒秦法一般。
&nb
第241章 问天在上,以朕之名!(第一更)
在隆隆鼓声中,胡亥一步一步登上了高台,最终在祭台上站定。
这一刻,秦帝胡亥一人独站在巅峰,有一种无敌于天下的豪情。今日之后,他会让大秦帝国二世皇帝之名变得名副其实。
……
今日虽为祭天,实为誓师!
不管是秦帝胡亥还是通武候王贲,甚至于底下的大秦士卒,都心情沉重,有一丝激动,更有一丝渴望。
秦不守关,誓将东出!
这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种宿命。因为一旦东出,就意味着无数的老秦人将会埋骨中原大地之上。
曾经在秦孝公之后,以至于始皇帝,大秦帝国战争频繁,无数老秦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中原一统于秦,完全就是老秦人用鲜血与尸体换来的。
正因为如此,老秦人乃至整个大秦帝国,对于东出二字有些复杂的感情。大秦东出,代表着老秦人的荣耀,同样也是老秦人的痛苦开始。
在胡亥站定的刹那,司机大臣再一次高呼:“请陛下告天——”
胡亥从侍从小吏手中接过一卷竹简,打开来道:“昊昊上天,伏惟告之。中原大地,生灵涂炭,朕不忍之。今我嬴氏后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嬴胡亥祭祀上天,愿我大秦东出,还天下一个安定。”
“六国遗族,野心勃勃。野心家辈出,中原大地,局势越发浑浊。有语: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今日朕率军东出,誓为天下黎明百姓还一个公道。”
……
“秦不守关,誓将东出——”
“秦不守关,誓将东出——”
“秦不守关,誓将东出——!”三万大军高呼,士气空前高涨。
祭台之上,胡亥一摆手高声,道:“开祭——!”
随着秦帝胡亥下令,司机大臣高呼一声:“陛下有令,开祭,带祭品——!”
一头秦川黄牛沓沓出场,身披大红布罩,头戴青铜面具,狰狞威武如神兽一般。与此同时,一匹白色骏马,一只黑色山羊被驱赶而来,同样的打扮。
以往以来,祭祀一般都用牛羊猪头,以做祭品。今日秦帝嬴斐以骏马代替猪,以彰显大秦帝国的决心。
而且以往都是提前宰杀,今日却是活物。
看到这一幕,通武候王贲等人沉默了,他们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因为秦帝胡亥这是要生祭。
自古以来,生祭,代表着大不详!
而且生祭最好的祭品,不是牛羊马猪,而是人。在古老岁月曾有传言,人乃万灵之长,以人生祭上天,可以得到最大的庇佑。
这也是民间,为求雨水亦或者防止河水泛滥,以年轻貌美的处子,活祭河伯的原因。
只是人祭太过于丧心病狂,更是有伤天和。纵然是心有向往之,一般人也不敢以人为祭,那怕是秦二世胡亥也不行。
王贲正在思忖,他清楚幡然醒悟的秦帝胡亥,绝对不会如此不智。以牛马羊代替人,举行生祭,特别是在秦军东出之际,这是从未有过的。
一时间,王贲也搞不懂秦帝胡亥心头在想什么。这一刻的胡亥,竟然给他一种神秘,整个人就像是一个谜团一样。
“开祭——”默然良久,胡亥断然下令,道:“杀——”
……
早已经准备好的刀斧手,一刀下去,结束了它们的生命。鲜血喷出,广场之上瞬间弥漫着血腥味。
这一刻整个广场之上没有一丁点乱音,只有众人的呼吸声粗浅不一。胡亥站在祭台上环视一周,道:“今日朕以杀三牲祭天,意在东出。”
“尔等陷阵之士,乃大秦根基所在。”胡亥一摆手,道:“来人,给朕的勇士上酒——”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
第242章 良心与理智的斗争(第二更)
经过夜以继日的准备,胡亥终于发出号令,大秦帝国主力大军秘密向西魏进发。大战一触即发,秦魏之间的战争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大秦帝国二世皇帝五年五月十七日,胡亥终于发动了灭魏大战。
由于黑冰台传来的消息,以及胡亥一年多来做的准备,他对各国地形要塞及军力部署,历来非常清楚。
那怕是嘛哪国稍有变更,他都会在地图上做出记号。
因为他清楚,大秦帝国做不到一力降十会,只能就这样步步为营,精打细算。他只有做好一切准备,才能在天下诸王中脱颖而出。
对于西魏更是了如指掌,因为他清楚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的一半。
大军一出函谷关,秦帝胡亥便便下达了昼伏夜出的命令。在主力大军赶来之前,他不敢放肆。
风陵渡口。
秦帝胡亥站在一个山头,神色凝重。终究没有经历过一场又一场大战的锤炼,这一刻的胡亥有一丝慌张,远远做不到想象之中的从容不迫。
“韩谈,西魏目下有多少大军”秦帝嬴斐幽幽一叹:“都在各地”
闻言,韩谈连忙一拱手,道:“禀陛下,根据黑冰台以及我国在魏国的眼线传来消息,整个在一起得到的结论是——平阳城外有三万,城内两万。”
“大梁驻扎两万大军,上党郡长子驻扎三万大军,太原郡驻扎有五万大军。整个西魏有大军二十万,不过多为乌合之众,战斗力不高。”
……
“二十万大军么”
闻言,胡亥心头依旧是有些震惊。二十万大军,对于三郡之地,已经算是不少了。就算是乌合之众,数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便能够打破常规。
化腐朽为神奇,成就一切不可能!
二十万大军坐守魏国,对于大秦帝国而言,是一个极大的祸患。因为此战爆发在西魏,魏军随时都能得到补充。
不论是兵源,还是物资都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而秦军一旦东出,就意味着失去了支援成为了一支孤军。
除了能够得到粮草支援之外,不论是援军还是其他,都不可能再有。
默然良久,胡亥终于下达了命令:“中军司马,立即派出斥候传令:“两万未到守军立即北上与我军汇合。”
“与此同时,由林峰率领一万精锐步卒秘密堵截汾水上游,使平阳的护城河变成一条干沟。”
“下令蒙白担任新军五万骑兵主将,立即从桃林高地开出,夜出昼伏衔枚疾进,突然插进平阳城外的三万韩军与平阳之间,发动猛攻,将三万城外韩军一举击溃。”
“下令北上两万重甲步卒由子车恒为主将扼守平阳城外的三条要道,狙击有可能从周边要塞赶来救援的四万步骑大军。”
……
说到这里,秦帝胡亥目光如炬,瞥了一眼身边的各大千夫长,道:“朕亲自统率两万主力大军,百里守为副将从东面泰山压顶般猛攻平阳。”
“是——”点头答应一声,蒙白等人转身离开。
为了避免混乱以及军令不畅,胡亥没有等到大军逼近平阳再下命令,而是大军刚出函谷关就下大了作战命令。
这样做,乃是秦帝胡亥不得已而为之。五万新军骑兵,两万出征的守军,还都在桃林高地没有开出。
秦帝胡亥有过详细的查证,他清楚的是大军赶到平阳需要三天时间,为了避免泄露消息,秦军必须要昼伏夜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