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娇妻:小神医,有点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青地白




第七百零三章 各自安好吧!
    赵暖月挑了里面的两条黑鱼做了酸菜鱼,一条草鱼做了鱼丸,然后把剩下的鱼放在鱼篓里面,待会全部让潘晓祥带回去。

    潘灵儿看着这么多鱼,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每次过来都会带很多鱼回家,挺不好意思的。

    “呵呵,以前你带回去的是你和暖阳钓上来的!现在是孩子们钓鱼,是孩子们的一片孝心,而且这都是玉泉湖里面的,不用花钱!”赵暖月笑道,“如果想吃,什么时候就来钓!”

    后院的玉泉湖水底,赵暖月全部种上了龙智草。人可以吃,鱼也可以吃,所以这一片的鱼儿长得非常肥美,味道也非常好。

    中午的时候,赵暖月的手艺更好,吃得小孩眉开眼笑,大汗淋漓。

    等到下午他们离开的时候,赵暖月更是把这些活蹦乱跳的鱼儿全部让他们带走了。

    赵暖阳送潘灵儿和这些小孩子回潘家。

    临走之时,潘晓祥拉着小红鲤的手说道:“小红鲤呀,你有空跟姑父来我家玩哦!”

    “好的!”小红鲤站在家门口,挥挥小手,甜甜地回答。

    潘灵儿家的这些侄子们,现在跟小红鲤也已经非常熟悉了,成为了朋友。

    虽然见得面不多,但是都非常真诚,彼此留下很好的印象的事情。

    放寒假了,赵暖月还是像上学那样,周一到周五在仙草堂坐堂,把以前上课的时间用来工作了。

    过年冬天有很多人生病感冒之类,非常忙碌之时,唐凯旋,赵暖月都来医馆帮忙,一整天忙忙碌碌不得空。

    小红鲤跟着赵暖月来到仙草堂带着陈正一起玩耍。

    没有吴巧巧在面前像苍蝇一样嗡嗡的说她坏话,赵暖月觉得日子特别好过。

    越到年底,华裕森越忙碌。

    早晨一早就走,晚上很晚才回来。

    赵暖月从医馆里面带了很多中药回来,然后做一些固本培元,活血化瘀,提神醒脑的汤,炖在锅里面,等华裕森,晚上回来的时候给他喝一些。

    今年的冬天,照例他们提前过年,然后春节的时候,华裕森陪着顾老一起去视察。

    虽然华裕森,华志强都不在家里面,但是今年的除夕,赵暖月和冯婉茹有小壮壮的陪伴,并不觉得孤单。

    更让她们感到高兴的是,冯婉茹收到了从国外寄来的信,还有一张婴儿的照片。

    华裕芬在腊月二十生下了6斤9两的男孩,然后他们就立即给国内写信,而且在医院里面,医生还给他们拍了照片寄回来。

    冯婉茹看着照片,哽咽得说不出话。

    “妈,这是好事情!”赵暖月看着婆婆眼睛都哭红了,赶紧安慰说道,“既然是大喜事,你就不要哭了!”

    “我这是高兴的呀!”冯婉茹喜极而泣,“裕芬没有对象的时候,我担心着将来裕芬就找什么样的对象。结婚了之后,我又担心她一直不怀孕。怀孕了之后呢,我又担心在外面没人照顾,孕期凶险……”

    冯婉茹絮絮叨叨的把心里的忐忑和忧虑全部说出来了。

    赵暖月听了有片刻失神,婆婆对小姑子这一片慈爱之心就是母女之间的深厚情谊吧。

    再想想她和母亲夏莹玉之间的互动,赵暖月有片刻的惆怅,最后把心底里的那些负面情绪全部压了下去。

    赵暖月一遍遍地在心里面劝解自己,其实没有夏莹玉在身边,真得挺好的。

    母亲再婚之后,他和弟弟从来就不是最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赵暖月也不希望夏莹玉干预她的生活。

    于是她订婚,根本没有通知相遇,她结婚更是没有。

     



第七百零四章 衣锦还乡
    厂子虽然不大,但是因为吴巧巧的关系,所以制造出来的药丸也能够卖出去。

    才不过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能够盈利了。

    吴巧巧非常得意,或许她应该采购一些更好的机器,提高生产效率。

    不过吴巧巧一想到那些进口的机械非常昂贵,而且后期的维护也非常费事,他们只是一个小厂,完全没必要这样兴师动众。

    一切还是等有钱了再说,而且她现在刚来海市,很多情况并没有摸清楚,并不知道深浅。

    京城,她已经不能回去,所以在海市将来会成为它的发展基地,更要慎重以待。

    对于不能回到京城,跟家人一起过年,吴巧巧感到心遗憾,但并不后悔。

    她把所有的遗憾和怨恨全部加在赵暖月的身上,以对赵暖月的恨,鼓舞她在外面更加努力奋进,不断拼搏,抢回属于她的东西。

    赵暖月,等着吧!不分出胜负,不死不休。

    赵暖月的敌人恨她,但是赵暖月的朋友非常维护她,想念她,感念她的帮助。

    远在七桥村的李婶,带着儿子儿媳妇女儿和孙女从京城千里迢迢地坐火车赶往老家。这一次杨光辉并没有跟他们一起回去,而是坐火车回到了老家。

    这些年,杨光辉心里面一直憋着一股气。

    现在考上全国最高学府,而且成绩那么优秀,有几分衣锦还乡的感觉。

    对于此,李桂花也非常赞成的,担心杨光辉的钱不够,还偷偷的塞了一些钱在杨光辉的背包袋子里。

    平时裁缝铺里面卖货送货,很多时候,杨光辉都过来帮忙。

    李桂花给杨高辉发工资,但是杨光辉从来不要。

    这是杨光辉事隔好几年,回到老家,必然会见到很多亲朋好友。身上没有钱,岂不是很没面子

    拥挤的嘈杂的火车,终于停靠在大良县的火车站。

    不过这一切对于想要回家的李桂花等人来说,根本就一点不在意这些。

    回家,回家……

    听说他们带了很多东西,苗支书带了儿子过来过来迎接。

    通过关系,直接到站台上面帮他们拿东西。

    火车停靠下来,苗支书睁大眼睛看着火车上,希望可以早一点看到亲人。

    车里面的李建军,看到月台上的苗支书,从里面探出头,说道:“苗大叔,苗大叔,我们回来了。”

    苗桂花也非常激动,如果不是为了孩子,她也不会去京城。京城虽然繁华,但却少了七桥村的宁静和人情味。

    李明兰年纪最小,如果不是有母亲和哥哥嫂子,她一个人在京城读书,一定会哭鼻子。

    这次回来,她也非常激动。

    反倒是李琼,平静一些。她喜欢七桥村,但她更喜欢在京城。在那里,她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至于她自己的家,娘家那边,李琼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那边的信了,除了那年结婚,年底的时候,李建军陪她去了一趟,父母和哥哥嫂子除了要彩礼之外,也没有亲近的话。

    当时李建军身上带钱了,但李琼看到这样的家人,只有市侩的眼神,只有钱,对她根本就不关心。

    李琼当上就说没有彩礼,当时两个嫂子就不乐意了。父母即使想说什么,但也觉得女儿嫁给一个农村人没有出息。

    就在他们想办法想把李琼留下来,嫁给前面胡同里的派出所副局长的瘸腿侄子之时,李琼彻底对家人死心了。

    收拾东西带着李建军,连夜从家里逃走了。

    &nbs



第七百零五章 一家人,四牛车的东西
    苗大婶过来了,笑道:“我这里有房间呢,就让建国住在我这里吧。再说了,小云还小,不也会传染小云吗等他好了,再让他带着晓红,小雨回去。”

    李桂花心里感激,十分感念苗嫂子的好意,说道:“那就谢谢苗大嫂了,不过晓红怀孕了,可得当心啊。我这婆婆没有在晓红身边照顾,我这心里也不是滋味。这手心手背都是肉,走不开啊!”

    苗晓红听到这话,笑道:“妈,我在部队里还好,不用照顾,小雨长大了,也听话,有时候还帮我干活呢。”

    “我孙女就是乖!”李桂花夸奖说道,“奶奶给小雨带好看的衣服了,待会奶奶就给你换上。”

    “谢谢奶奶,奶奶之前给我和妈妈做得衣服,特别好看。大院里的那些婶子奶奶看到之后,问我们在哪里做的呢!”李小雨满脸得意,“我就骄傲地跟她们说,这是我奶奶亲自给我做的,在外面多少钱买不到的。”

    “恩,是的,奶奶专门给小雨和你妈妈做的。以后奶奶会给小雨做更多好看的衣服,把我们小雨打扮漂漂亮亮的。”李桂花笑呵呵说道,“好了,咱们进去,我带来很多东西,也该分分,给各家送过去。”

    “妈,别急了,先吃过饭再说。”苗晓红劝道,“大冷天的,空肚子可不好,就是您不饿,可弟妹和小云还饿肚子呢。”

    李琼拎着一个大包裹,里面都是给苗支书和苗家人准备的礼物,送过来,笑道:“哎呀,我在京城的时候,想念苗大婶的手艺。现在闻到香味,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喜欢吃,你就多吃点。”苗大婶笑道,热情地招呼大家。

    苗大婶听到李琼的话,也是眉开眼笑的,虽然对



第七百零六章 契合的人生观
    李桂花笑笑,也上来帮忙,把所有东西都放在门口,然后打开一个麻袋,说道:“我没文化,但我儿子,儿媳妇,女儿说,多读书总是好的。我想着咱们村子里现在建了小学,老师少,课本仅仅够用,但想看点其他的书籍,就没有了。我没有多少钱,但我就让孩子们到了周末的时候,去废品收购站去挑挑选选,果真找到了很多书,所以我准备把这些书放在我家的那三间空房子里,村子里的孩子来借书,免费借。”

    本来李桂花想捐献给学校的,但学校太小,跟着没有地方放置这么多书籍,所以李桂花想准备放在家里。

    苗支书听到这边很嘈杂,就过来看看,就看到麻袋里的书,顿时恍然大悟,笑呵呵说道:“怪不得你之前写信回来,说要在那三间屋子里准备一些书架,原来是准备开个图书馆啊!”

    “是啊,咱们村子偏远,但我们的心不能偏远,有了这些书,即使咱们不能出去,但也能燃起对外面的渴望,孩子们就会变得奋发图强,增长见识。”李桂花笑道,“如果,我有钱了,我一定会建造一所大的图书馆,等我老了,我就看着这些书,整理这些书,然后看着咱们村子里的孩子,来这边借书。”

    苗大海笑呵呵:“好啊,到时候我就给你的图书馆打扫卫生,也贡献一份力量。”

    众人七手八脚的,把这些麻袋搬进屋里。

    之前装在麻袋里的时候,李琼和李建军已经分好了,只要按照指定的位置放在架子上就好。

    看着三间大瓦房里,有这么多书架,书籍,李琼和李建军相视一看。

    他们的想法和李桂花一样,都希望为七桥村地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村子里的孩子们,听说可以借阅书籍,特别开心,排队过来登记。

    不过李琼也规定了,想要借书可以,但每次只能借阅一本。如果故意毁坏书籍,要赔偿的。

    最好李桂花又补充了一下,交五毛钱押金,办理借书证,按照城里的图书馆来,这样大家才能爱惜书本。

    现在七桥村地人对于孩子想看书,还是非常支持的,纷纷带着孩子过来办理图书证。

    人家都说是押金了,如果退还借书证的话,还能拿回钱。再者,七桥村的人,都觉得李桂花能教育那么多大学生,军人,一家子出息,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大家非常信任李桂花。

    一时间,村子里的小孩,都办理了图书证。

    赵寡妇带着儿子赵小海过来办理借阅证,当场赵小海就借阅了一本文学类的书籍。

    这些书籍的内容,都是李琼和李建军,李明兰审核过的,没有任何问题,老少皆宜。

    即使有一些专业类的书籍,也没有犯忌讳的。

    大冬天,孩子也会出来玩耍,溜冰,滑雪,但因为有了图书馆,七桥村的人,都会借阅书籍,拿回去看,大大丰富了精神生活。

    李琼和李建军空闲的时候,也会看书。

    “建军,你喜欢搞科研,那你就做你喜欢的工作。我学的是财务,与其给别人干,不如跟这暖月做事,到时候我能赚很多钱,我们就给村子里建造窗明几净的小学,初中,高高大大的图书馆”

    “好啊,只要你愿意,我们一起奋斗!”李建军点了点头,然后见身边没有人,轻轻地拥抱了李琼一下,亲吻她的额头,“人的一生不仅仅是要很多的钱,更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喜欢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加幸福!”

    &



第七百零七章 曾经共患难的小伙伴
    七桥村的人都佩服李桂花。

    “是啊,我婆婆的确是个厉害!”苗晓红点了点头说道,能让掐尖的母亲认为好的人可不多。

    因为婆婆的关心,所以苗晓红心里并没有意见。

    李桂花能够处理好家庭关系,所以安然地带着小孙女跟着儿子过挣大钱,也没有忘记大儿子这边,能做到这样已经实属难得了。

    即使好掐尖的苗大婶也找不出来毛病。

    李琼正在收拾行李,门口有个探头探脑的孩子,定睛一看,原来是赵小海。

    “赵小海,你有什么事啊进来!”李琼问道,这孩子特别乖,而且成绩也非常好,知道孝顺寡妇母亲在村子里面也彬彬有礼。

    因为儿子上进,所以赵寡妇在村子里面也多了几分脸面。

    赵小海腼腆地走进来,然后脸红红地小声说道:“李琼姐姐,我想问你小红鲤在京城好吗”

    李琼点了点头,说道:“小红鲤好着呢,长高了,也变得漂亮了!”

    “小红鲤一直很好看,一直很漂亮!”赵小海知道小红鲤非常喜欢别人夸奖她,以前跟小红鲤一起玩的时候,没少夸奖她。

    “是啊,小红鲤之前不是让我给你带信了吗你没看到信吗”李琼愤道,对于村子里的小伙伴,小红鲤特别重视,平时有书信来往,过年的时候还带了小礼物捎给几个小伙伴。
1...166167168169170...3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