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窦建德的神情也非常苦闷。他摆得一手好棋,在王小胡在潞州向北,曹湛以浍州向西,自己在以中路,沿着晋州向北,马上就可以冲到太原,将李渊的起家之地给拿下来。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陈应却威胁到了洺州。
作为一国之都,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此时窦建德还真有些后悔,如果当初不把都城从乐寿迁到洺州,他也不会如此被动。
窦建德苦笑道:“现在局势非常不利,将士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请愿回援河北,可是这回援容易,再想打回河东,恐怕就难了。”
凌敬叹了口气道:“将士们的心愿也不能置之不理,尽力而为吧,命令王大将军率领自潞州回援相州,能守住相州就可以把保证洺州的安危!”
窦建德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以八百里快骑的方向命令王小胡回援相州。
王小胡出奇的高效,仅仅用了一夜时间就完成了部署,他匆匆忙忙带着麾下膨胀到快要小十万人马的部队,一路浩浩荡荡杀向相州。
这一路上王小胡所部马不停蹄,可是当他赶紧相州的时候,发现董康买告诉他一个惊人的噩耗,陈应已经过抵达水冶,而殿后的后卫部队也已经过了漳丘。
紧赶慢赶,最终还是晚了。
&
第二六一章国之将亡必出妖孽(三更)
第二六一章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王小胡与窦建德的私交甚好,他为知道他的那个老嫂子曹氏的脾气,越是在这个时候,他越是不会走。当决定殊死一战的时候,王小胡把自己的亲兵叫来,他亲笔口述一封信:“儿啊,我是你爹,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马上带着家兵,冲进皇宫,把皇后和公主保护起来,护着他们去与你刘叔叔汇合”
刘叔叔,就是刘黑闼。
刘黑闼与窦建德有过命的交情。王小胡集合所部将士兵,命令道:“准备祭旗”
长牛角吹号呜咽的吹响,悲凉壮烈,打着赤膊的军士将祭旗的牲畜抬到香案前,王小胡登台祭旗,分派印信关防。
董康买对此行决战满心悲观,特别是王小胡的十万大军,只到了八千余人,后面如果持续收拢部队,哪怕是能收拢五六万人马,那个时候再战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可是现在,宋正本几乎是一天一个急报,把王小胡逼疯了。
今天,来他每日都要将宋正本祖宗十八辈都骂了个遍,夏国文武百官原本就不如唐朝冗繁,哪怕是强绑也可以绑着曹皇后离开洺州,现在陈应大军距离洺州还有三四百里,举城撤退也有时间,偏偏像叫魂一样求援。
事实上,仗还没有打。王小胡自认必败无疑。
算是勉强交代完后事,王小胡率领人困马乏的八千余生力军,沿永济渠的河堤追击陈应。
可是陈应的布置的恰恰是进攻中的两翼齐飞之阵,有罗士信与张士贵所部的上万名钩镰枪骑兵拱卫着陈应的中军。
经过七八次的试探,反反复复,王小胡麾下却没有摸到陈应大军的边儿。八千余大军,被报销了三分之一,此时的王小胡头发蓬乱,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狼狈到了极点,兀自凶性不改,挺着脖子吼道:“进攻,进攻!”
其实,在这个时候,王小胡所部根本就不像是在进攻,反而像飞蛾投火一般自杀。
面对密集的钩镰枪骑兵,装备粗劣的王小胡所部,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取胜的可能。
原本引有王小胡后援的董康买,实在看不下去的。
“老王,你醒醒,打仗没你这种打法!”董康买看着浑然如同血人的王小胡吼道:“你看看,你现在还有多少兵,他们的死,没有任何意义!”
“那你说怎么办”王小胡红着眼睛,瞪着董康买吼道:“你说怎么办”
“陈应麾下的骑兵不能在城内冲锋,咱们就绕过陈应的大军,先一步进入洺州,跟陈应打巷战!”董康买忿忿的道:“我就不相信了,他陈应还能给骑兵插上翅膀”
董康买的话算是让王小胡清醒了过来。他感觉也非常有道路,勇猛悲壮无济于事,胜者绝对不会怜悯失败者,守住洺州,夏国还有希望。
陈应接着夏军王小胡部撤退,罗士信与张士贵分别请示要不要追击
陈应出乎意料的道:“收兵!”
这让众将领非常奇怪,不过鉴于陈应在军的威信,哪怕是这个不同寻常的命令,也没有人提出质疑。不过淮安王李神通却奇怪的问道:“陈大将军,这正是一举歼灭夏军的最好机会,你为何要放弃这个机会”
“钓鱼,总得有鱼饵,如果把鱼饵丢了,空钩子是钓不到鱼的!”陈应微微笑道:“如今洺州就是鱼钩,而王小胡与董康买所部就是鱼饵,只是把鱼饵把在鱼钩上,才能钓到大鱼!”
事实上,陈应的用意很简单,那就是采取后世一个非常著名的战术——围点打援。
这其实就是最好的一个点,洺州是夏国的都城,夏队不能不救,可是,一旦夏军前来解围洺州,那就正落入陈应的圈套之中。
论野战,陈应所部的陌刀军也好,骁骑骑也罢,都属于冷兵器时代巅峰的军队,野战无敌。
更何况,早在陈应北上之初,背嵬军已经前一步离开,分批潜入洺州,一旦形成需要,与刘统和寻相所部配合,陈应要拿下洺州易如翻掌。
就在陈应大军还远在洺州三百余里之外的时候,整个洺州城已经暗流滚滚了。当然,暗流其实不止是洺州,而是
月底了求一下票
最后一天,这个月老程确实没有上个?
第二六二章 休兵罢战共抗突厥(一更)
第二六二章休兵罢战共抗突厥(一更)
窦建德打开奏报一看,猛吸一口凉气。凌敬看着窦建德脸色大变,心中有一股不妙的念头油然而生,可是当他还没看完,一股寒意就直涌上来!
“赵元恺、卢士睿、雷德备居然先后密派心腹前往陈应大营!”这几乎等于公然造反,虽然没有弄清楚这三个与陈应所商谈的细节,只是此时细节已经不重要了。
“到底还是缺乏底蕴啊!”窦建德到底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他不像凌敬如此惊惶。窦建德感叹道:“战场争胜,朕不惧任何人,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敌人已不在外头,而在我们内部。”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除了我朝太祖之外,无一例外,全部以失败告终。当然他们的失败,主要其实也不是军事原因,而是属于农民的秉性,小富且安,失去进取之心。可是逐鹿天下,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不慎就是覆亡之忧。
窦建德很有进取之心,也非常善于律已。他当了皇帝以后,不纳美女进入后宫,也不享受锦衣玉食,一切如以前一样。然而,他缺乏的,也是对于人心的把控。世族门阀,他们的高傲是高在骨子里,根本就不会认同草根出身的草莽英雄。
“陛下一语正中我大夏要害,当此时也,外人看我军煊赫无比,不敢违迎,但其实则内部空虚,无法支持战争。”凌敬道:“晋南三镇大败,为国家奠定三年强局,余威甚至可以福泽十年,至少需要三年的休养生息。当今之势,宜静不宜动。”
“朕就算想静,恐怕也静不下来啊!”窦建德苦笑道:“恐怕李渊老儿,不会让朕安静下来,他的大军正朝着洺州突进,王小胡和董康买,未必会是陈应的对手!”
“眼下,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凌敬夏国地位最高、资格最老的参谋,当然,凌敬的目光非常长远,每每关键时刻,他提出的意见都可以正中要害,可以解决窦建德的燃眉之急。
“哦!”窦建德笑道:“李渊老儿之心,与朕一样,志在天下,他绝对不会让朕可以有喘口气的机会。”
“其实,这也不尽然!”凌敬仿佛打好了腹稿,侃侃而谈道:“陛下,臣听闻突厥颉利可汗已经统领三十万突厥狼兵,挥师南下,意图吞并我华夏万里河山。三十万突厥狼骑,纵横万里,若攻李唐,李渊也难以招架,若攻大夏,大夏也……”
事实上,凌敬说得也是实情,窦建德也没有底气硬抗突厥的三十万狼骑。
凌敬道:“如今李唐诬蔑陛下与突厥眉来眼去,这其实是无稽之谈,然而,突厥乃我华夏生死劲敌,如两汉时期的之匈奴,南北朝之鲜卑。”
“计将安出”窦建德闻言大喜道。
凌敬道:“自隋末以来,华夏分崩离析,突厥加以挑拨,扶持傀儡,以裂中原,此已使我辈子孙,愧对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至于刘武周、薛举、杨师道、梁师都裂土以奉突厥,此尤其为汉家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陛下何不高举尊王攘夷,召令天下”
一听这话,窦建德恍然大悟。
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权威大大减弱,诸侯国内的篡权政变和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与此同时边境族群趁机入侵,华夏文明面临空前的危机。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尊崇周天子,并数次发动帮助诸侯国攘斥夷狄侵夺诸夷土地的战争而大获赞赏,其事迹被后世称为尊王攘夷。
事实上,这个核心思想,就与后世的统一战线差不多。就是地无分南北,人不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在世界的民族之林,华夏民族历经五千年的文明延续繁育至今。如今古巴比伦早已淹没滚滚黄沙之中,古印度也成了历史的名词,古埃及也仅仅剩下金字塔让人浮想联翩,唯有华夏屹立不倒。
华夏民族与其他三大闻名古国不同的是,一旦在遭遇外族入侵,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总有英雄才能的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当然最重要的是,华夏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认识,大敌面前,捐弃前嫌,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窦建德瞬间就明白了凌敬的意思,哪怕向李渊提出议和,如今有陈应大军突击,威胁到了夏国国都,夏国人心浮动,社稷都有了覆亡之忧。李渊肯定不会给他喘息之机。可是当窦建德提出休兵罢战,共抗突厥的提议时,李渊就算内心不同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否则,在这个时候一旦再与窦建德纠缠不休,那么李唐就会站到天下有志之士的对立面,正所谓大势所趋,逆天而行,肯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
当陈应大军抵达洹水(既今天魏县),此时陈应大军距离洺州已经只有一百六十余里了,只要陈应愿意,短短四个
第二六三章必死之战以殉社稷(二更)
第二六三章必死之战以殉社稷
“请大将军示下,进攻是否展开!”段志感看着陈应迟迟没有下达进攻命令,不由得提醒到。
陈应略嫌疲惫的目光,望了一眼段志感,他左右为难。然而,陈应也清楚,窦建德未必就是在联合天下诸侯,共抗突厥。这只是一句蛊惑人心的口号,比如后世的某静,打着环保的旗号,呼吁社会大众治理大气污染,百分之九十的民众呐喊,然而,自那个破记录片拨出以后,大量中下钢铁企业关停,至少上千万钢铁工人下岗,于是同时,钢铁价格(三级螺纹钢)也从两千一百七十元到目前四千四百元。
某静成功了,打着雾霾的旗号,把中国钢铁行业废掉了三分之一。百分九十的吃瓜群众被人卖了还在给人家数钱。某静蒙蔽百分之九十的大多数,因为智商高的总在百分之十以内。事实上,某静影响的不止是中国的一个钢铁行业,当然钢铁行业却是首当其冲。环境污染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某静却突出了危害。
大数据其实是最不靠谱的东西,比如亿万富豪和一个穷光蛋平均,人均五千万资产,可是穷光蛋依旧是连一分钱都没有。
凡事都有两面性,理性的分析才能看透事情的本质。一个某静,中国损失绝对不下数千亿,当然间接损失就是多达上千万的重工工人失业,上千万个家庭陷入危及。可是这些人,并没有人会去在乎。
在这个年代,舆论的影响,主要掌握在读书人手中,可是读书,大部分都是好的,可是却属于读书读傻的那一类,他们很容易会被窦建德的这个檄文感染。
同时,也会利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给李渊施加压力。事实上呢,这个问题解决,有两种方式,打服窦建德,由李唐统一天下,然后集合全天下之力,共抗突厥,一个方法就是让窦建德的诡计得逞。
李神通看着陈应迟疑,冲段志感道:“暂停……”
“不……”陈应回过神来,他摇摇头道:“继续进攻,拿下洹水城,段志感防守洹水,张怀威率领本部人马,进攻相州,把相州也拿下来!”
段志感闻言大喜。
李神通非常意外的望着陈应:“陈大将军想自绝于天下吗”
“非是自绝,而是窦建德还代表不了天下!”陈应道:“淮安王真以为窦建德一心为公,毫无私念”
“难道不是吗”李神通指着檄文道:“这里白纸黑字写着,还用了窦建德的真命符宝,这总不是假的吧”
“哈哈!”陈应笑而不语。
政客的承诺,其实就是最不可信的。谁相信谁死得最快,政客不以毁诺言为耻,反而以毁诺为荣,因为他们引以为豪的就是让敌人在自责和悔恨中死去。
当然,还有一个理由陈应并没有说明,如果窦建德真想抗击突厥,根本就不需要把王小胡派回来回师飞援洺州,如果不是王小胡三日五百里,把十万大军跑得只剩下八千,这十万大军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是让突厥人忌惮的一股力量。
然而,窦建德却让王小胡把这支军队消耗在了没有意义的路上。不过这却便宜了陈应,陈应让何月京所部,扼守着相州之西的荡阴,守株待兔,短短三天就俘虏了两万五千余人。
李神通满脸苦笑。
陈应郑重的道:“陈某乃大唐之臣,能号令陈应的可是太子殿下,也可以是大唐皇帝陛下,可以是陈相国、萧相国、裴相国,但是绝对不会是窦建德。”
陈应的理由很好,很是强大。
李神通也无可奈何。
陈应摇摇头,将脑袋中杂乱的念头抛出脑外。
他知道他绝对不是第一个看到这个檄文的人,当然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以窦建德的本意,只怕这篇檄文,已经像春风一样,快速吹遍天下,形成一股难以抗拒的洪流。
……
胜州城,重病中的杨信在长史周重勋的搀扶下,缓缓登上城墙。杨信猛烈地咳嗽了起来。周重勋上前一步,掏出一块白色丝帕递过去,杨信接过来捂住了嘴,随即撇开手。周重勋看得清楚,雪白色地丝帕之上,一抹鲜红惊鸿一瞥便被杨信握在了手中。
“总管,您下去歇息吧,此处有下官呢!”周重勋扶着重病中的杨信,满心酸楚地道。
杨信摇了摇头,站稳了身形,一把推开了周重勋,眼睛中闪动着神采,声音响亮地令道:“将大唐的旗帜升起来。”
随着一阵密集而雄壮的军鼓声,大唐的大
第二六四章以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三更)
第二六四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长安皇宫太极宫甘露殿,甘露殿是李渊的寝宫,在此批阅奏章,读书、用膳,以及宣招嫔妃侍寝的地方。
此时,甘露殿中,摆着丰富在菜肴,李渊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家宴,设宴款待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以及平阳公主李秀宁。看到儿子没事,洛阳也成功拿了下来,尽管又丢了河东晋南三镇,李渊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