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奶爸大文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肉都督

    拉里点了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

    ……

    两天之后,一则雨果奖的“丑闻”就流传了出来,说是世界科幻小说协会常驻委员会的成员林克因为泄露奖项消息已经被协会开除了。

    等到消息传开之后,世界科幻小说协会又跑出来再次道歉,承认了这件事情,并表示今年之所以停发雨果奖,也是因为这件事情,他们会吸取教训,争取尽快恢复雨果奖的颁发。

    一时间,似乎事情真相大白了。

    原来科幻小说协会之前那样苍白的谎言,是为了遮掩这样的丑闻。

    张重听到这则消息的时候,也是忍不住赞叹委员会主席希尔德心够黑的,这个时候竟然还能拉人顶包呢,虽然那个林克未必无辜,但是这个时候让他成为众矢之的,简直是将他推向了万丈深渊。

    当然,事情的真相张重已经清楚了,这次刷票的主力军是一个叫做“白色”的组织,这个组织由一群疯狂的科幻小说作家组成。

    看了陈青递过来的报告,张重也非常惊讶。

    “白色”的十三个主要成员竟然在去年一年发布了长中短总共两百七十二篇小说,平均每人一年写了二十多部小说,可谓极其高产。

    量变有时候就是能够产生质变,这次雨果奖参与第一轮投票的作品有一半都是这个组织的。

    如果不是雨果奖停发,那么最终获奖的作品也至少有一半都是他们的。到时候雨果奖的丑闻,恐怕不是现在这个小小的丑闻可以比的。

    星云奖跟雨果奖的两种评选方式,其实都有优点也都有弊端。

    前者作品获奖只由少数人决定,都是专业人士,而且便于控制,不会出现刷票的情况。但是问题也是便于控制,只要这几个人没有摆正位置,他们完全可以操控奖项,很容易出现贪污受贿的情况。

    后者虽然由很多人决定,尽量减少了贿赂的可能性,看似非常民主,但是事实上却增加了刷票的可能性。

    其实张重对这些奖项没有多少得失心,之前就不多,现在更少了。

    他最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才能抽到《三体》后续两部。

    这段时间,他又花了三万积分抽了一次奖,但是却抽到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

    这是一本极好的书,不仅市场表现好,而且还得过普利策文学奖。

    但是对于张重来说,这注定又是被丢进书库不会拿出来的书。

    之前张重还觉得自己的积分很够用,但是最近突然感觉积分有些不够,按照这个状况,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抽到《三体》剩下的两部。

    之前为了抽《三体》而抽到的《变形记》,这两天也要跟着新合集出版了。

    这本合集的名字,张重想来想去,最终还是用了“鸢尾集”三个字。

    ……

    跟张重其他书发售的情况不同,《鸢尾集》上架当天就显得平平淡淡了,去书店买这本书的,大多也都是张重的死忠粉丝。

    毕竟一般人看到“集”这个字就失去了购买的**。

    之前就有曝光,说这次的《鸢尾集》里面收录了《命若琴弦》、《断魂枪》这些作品。

    而这些作上看过,如果不是真爱,一般也不会再花钱特意去购买。

    ……

    王孟前些日子身体不适,这些天已经好转,不过毕竟年纪大了,岁月不饶人,这一次小小的感冒,让他忽然感觉身体大不如前。

    虽然是夏天,但是他总感觉自己的小屋有些清冷,但是又不能跑去外面,不然要被烈日晒掉一层皮。

    王克望进堂屋看到爷爷在发呆,便不作声,只是站在一旁静等。

    大概过了五六分钟,王孟的眼神重新聚焦,这才看到孙子在旁边候着。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王孟指着旁边的椅子,“坐吧。”

    王克望没急着坐,而是拿出一本书来,“今天张重出了本合集,我想爷爷你大概会感兴趣,所以就买了一本送来。”

    王孟接过书,“合集里面有新作么”

    “我还不知道,刚买了就送了过来。”王克望说。

    王孟点了点头,拆开塑封,翻到了目录,看到第一篇就挑眉道,“还真有新作,我没记错的话,这篇《变形记》之前他没有发过吧。”




第五零零章 割裂的叙事空间
    《变形记》被张重汉化,里面的格里高尔也变成了李高。

    看到有新作,王孟也就没有再看目录上的其他作品,直接翻到了第一篇的《变形记》。

    但是刚看了几行,他却皱起了眉毛,因为这个语言风格实在是有些——特别。

    以往张重的小说,要么优美如诗,读起来像是丝绸一样顺滑,要么简介明了,读起来跟打字机的声音一样清脆干净。

    但是这篇《变形记》却大有不同,明明是很简单的句子,读起来却很难进入到脑子里面去,似乎是因为语句中的要素过多,读的人如果不费点脑子,根本无法连贯地接收到字句表达的意思。

    难道是我老了么

    王孟甚至产生了这个念头,他想,难道是前些日子的那场病,让他的脑子也跟着生锈,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孙子王克望,决定把这篇文章读过之后,再给王克望看看。

    一篇刚刚够得上中篇的小说,拢共没有多少情节。

    李高变成甲虫--公司代表来找他--他被家人发现--妹妹照顾他--母亲吓晕--父亲拿苹果砸他--妹妹讨厌他--老妈子欺负他--家人找到工作--家里来了房客--房客看到了他--李高死。

    整篇小说就是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销售员李高某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甲虫,在此之前,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长子,父母夸奖他,妹妹爱戴他。但是当他变成甲虫之后,对这个家再没有物质贡献,甚至还带来羞辱的时候,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的面孔。

    王孟活了一白多岁,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早年闹饥荒的时候,易子而食的事情他都见过,但是在看到小说结尾的时候,还是感觉一股悲凉之气冲上头顶。

    当看到因为李高死了,家人们松了一口的时候;

    当看到他们用扫帚拨弄李高的尸体的时候;

    当看到一家人跑出去散心,畅想着美好未来的时候,王孟怒了。

    人性如斯,丑陋不堪!

    人与人之间是如此的冷漠,即便是亲人之间,也是利益相关的产物。人们都是自私的,一旦对方对自己没有用,反而形成拖累的时候,人们就会想方设法把这个拖累给弃掉。

    即便是道德约束着他们,但是内心深处,这些想法总会藏在一个阴暗的地方,等待着某一天的爆发。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已经有人异化到了这一步。

    王孟叹了口气,合上了书。

    王克望一直在旁边关注着他爷爷,看到他这副表情,便问道,“爷爷,新作如何”

    “克望,你知道悲剧除了失去之外,还有什么么”王孟没有回答孙子的问题,反而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王克望想了想,试着回答道,“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不,还有发现。”王孟说道。

    “发现”王克望不解道,他实在不明白这个词跟悲剧能产生什么联系。

    “有时候发现真相,比真相本身还要更加残忍。”王孟端着茶杯喝了口茶,却发现茶已经凉了,就又把茶杯放下。

    王克望见状,连忙又去泡了杯新茶。

    新茶泡好,王孟端着热气腾腾的茶杯,说道,“我记得早年间听过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母子。儿子患了一种终生只能躺在床上的病,母亲只能守在床边日夜照料。

    日累月积,母亲的爱和耐心似乎也被磨平了,她曾心态崩溃地趴在儿子的床边哭着说:你怎么还不去死。”

    王克望瞪大了眼睛,既因为故事中母亲的表现而惊讶,也同时疑惑为什么老爷子要告诉他这个故事。难道爷爷觉得自己时日无多,怕自己这些儿孙觉得他拖累了大家

    张了张嘴,王克望最终没有把这个疑问问出来。

    王孟却继续问道,“你觉得这个母亲可恶么”

    “可……”原本将要脱口而出的可恶两个字却突然被王克望吞了回去,指责别人固然容易,但是人心是如此复杂,他又凭什么去苛责别人。

    “我想她或许也情有可原。”

    “是啊,情有可原,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并不是一句虚话。但是正因为这种情有可原,恰恰证明了人性的不可拷问。”

    王孟还是不知道爷爷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是跟张重的新作有关么他现在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新书到底写了什么,以至于老爷子发此感慨,他觉得屋里面的空气都压抑了很多。

    “你也看看吧。”王孟把书递给孙子,“就在这儿看。”

    他也要看看王克望看这书的反应,以此来印证他自己到底是不是老了。

    ……

    如果罗伟听到了王孟那套关于“发现”的言论,肯定会拍案叫绝。

    因为他看过书后最大的发现就是,这篇小说的悲剧就在于发现,罗伟在看书的时候,发现李高的家人更多的只是利用他,发现他妹妹之前对他的万般好,只不过是因为她哥哥能给她好处,甚至他的父亲还一直欺骗他。

    这种发现让人感觉凄凉。

    “唉,看了这篇小说,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罗伟叹道。

    跟罗伟有同样感觉的人不在少数,虽然这篇小说读起来有些伤脑筋,但是只要看下去,读者就会发现,字里行间的映射会刻在他们的心中,挥散不去。

    ……

    除了普通读者,有一些文评人也跑了出来。

    “不说内容,这篇小说在叙事空间上跟张重以往的小说完全不同,这篇小说的叙事空间是断裂的,不完整的,看这篇小说的时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自己仿佛是从一片光明中忽然步入一间黑暗的屋子,需要经过一阵眩晕过后,才能最终适应,我怀疑有不少人都适应不了这种眩晕,最终迷失在这种叙事空间当中……”



第五零一章 我有铁头功
    “《变形记》中我看到了《许三观卖血记》和《边城》的影子。”

    这话是刘源说的,很多网友都很不解,因为他们怎么看都没感觉这三篇小说有什么共同之处,《变形记》哪里有其他两部小说的影子了

    不过很快刘源就详细解释了自己说的这句话。

    “我想张重是想借由新作向我们展现一种属于他的独特艺术风格,我姑且把这种艺术风格称为象征主义框架中细节的现实主义。这篇小说更像是一篇寓言小说,因为它不求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多彩,但求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包含其中。而且这篇小说是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所以我才说在其中我看到了《边城》和《许三观卖血记》的影子。除了人变甲虫可以称得上是浪漫主义手法外,其余情节,诸如李高变形后的内心活动,他全家人的生活,家人的举动和思想变化等等都是纯粹而严格的现实主义情节……我一直认为张重属于兼有老派古典文学家和当代新潮思想代表者两种气质的作家,所以他能够用天马行空的手法操控古典文学的叙述形式……”

    每次刘源这些大佬们吹张重的时候,都是张重粉丝最开心的时候,毕竟大佬们吹,总比他们吹要中听得多,而且有技术得多。

    ……

    其实除了新书之外,最近还有一条关于张重的消息,不过因为不太确定,所以很多人都没有在意。

    据说金陵大学跟江阳大学联合开办了一个学院,而这个学院也将由张重来出任院长。

    这是个小道消息,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不信的,因为没有人能把江阳大学跟金陵大学联想到一起去。

    最关键的是这个消息里面到处都是“据说”“传闻”这类的词,也让人不得不怀疑消息的真实性。

    大概人们也不会想到,这样的小道消息却是真的。

    学院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就会正式开课。

    今年金陵大学和江阳大学的文学相关专业都扩招了,到时候会采取自愿的形式抽调学生过来。

    如果这个学院能继续下去,那么明年会直接纳入招生简章,对外进行招生。

    前两天张重都在忙这个事情,这两天忙得差不多了,他正筹划着重启之前的多国旅游计划,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带着父母和芃芃他们好好玩玩。

    今天下午,张重带芃芃去了孟母小筑的分店。

    分店距离他们家不远,走路就几分钟的事情。

    父女俩到的时候,许雨涵正亲自教课,分校招了一个打杂的和一个老师兼店长,有些顾不上。

    原本分店刚刚开,没有多少学生,许雨涵以为短时间内一个老师应该是够了,所以没急着再招其他老师。

    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因为上次画展的事情,孟母小筑收获了一波声望值,再加上李文函妈妈给她从启航书画院拉了一批人,现在孟母小筑各时间段的学生加起来接近一百个,每天课都排满的,一个老师实在是太累了,所以她只能亲自上阵。

    新老师也在招,如果顺利的话,一个星期之内应该能搞定。

    不仅仅分店这边在招老师,总店那边现在学生也多了很多,老师也紧缺起来。

    “我已经联系了一些大学同学,有两个已经同意过来了。”课间的时候,许雨涵才有时间跟张重她们说话。

    看着许雨涵头上沁出来的汗珠,张重掏出纸巾递给她,她愣了一下,张重就直接上手给她擦起汗来。

    许雨涵顿时整张脸都红了起来,忙夺过张重手上的纸巾,嗔道,“学生都在看着呢。”

    旁边的芃芃指了指自己,说道,“我也在看着呢,爸爸你也给我擦擦汗。”
1...165166167168169...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