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卦妃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锦凰

    夜摇光在游船上,看着岸边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不由心生感叹:“果然,活动赛事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有效办法,恒古不变。”

    以往的渔民,深夜出海打个鱼,点油灯都要算计着,哪里会像现在这般舍得。

    “自此以后,只怕两江的官位都会成为肥差。”古灸也是望着远处的灯火。

    &nbs




第1872章 桃蓁叶蓁其意
    “你师娘说的没错,人生在世,谁能无过,更何况你尚且年幼。”温亭湛终于舍得开口,声音依然平淡,“既然知晓行为不当,便引以为戒,日后莫犯便是,不必耿耿于怀。”

    “谨记老师教诲。”荣寻诚诚恳恳的回答,小脸上的愁云终于散了。

    “爹娘最是宽容,你日后犯了错好生认错便是。”宣开阳因着荣寻的母亲是宣麟的堂妹,心里对聪明懂事的荣寻也很喜欢,见着荣寻释然一笑,他冷不防的问,“你做了何事”

    荣寻看着眼含关切,又带着点好奇的宣开阳,到了嘴边的话咽下去,装作难以启齿。

    他觉得他要说出来,老师和师娘不好揍他,是因为他是晚辈,这位表哥肯定会揍他。

    不过宣开阳也没有追问,夜摇光和温亭湛也是体会到了荣寻的小心思,不错,知道会挨揍,会害怕就好。

    一路上,一家人又和和乐乐起来,路经过一些名筑,博学的温亭湛会因材施教,直接对他们将其来源,并且从故事里说些通俗易懂的道理。有时候停下来歇息,温亭湛也会带着他们俩到附近的山野上走一圈,正是万物生机勃勃的夏季,不少药材都成熟,温亭湛会教他们如何辨别……

    至于夜摇光,就更加轻松了,芥子清理干净之后,夜摇光存了很多牛乳羊乳在里面,除了偶尔背着两个孩子给小家伙们喂奶,其余事情都不用她操心,哄小家伙,照顾小家伙拉撒睡,就连六岁的荣寻都做的有模有样,她乐得清闲。

    二十二日出发,二十六日他们抵达湖州府,当日傍晚抵达文赛地点。

    “这是谁的想法”夜摇光站在正门中间,从她的视角看过去,文赛的地方,建筑得像一本翻开的书,微微偏高的那一边窄一些是举行大赛的地方,另外一边则是住宿的地方。

    夜摇光惊叹的不仅仅是这建造的格局,还有对这里风水结合的极致运用。

    风水风水,将的就是顺风顺水,临近太湖而建,水流如带蜿蜒飘过,碧绿清澈没有任何阻断。前有路顺而畅,背后大山牢而固,左右护砂有情,要砂得砂要水得水;视野开阔,无乱石,无尖角煞、三角煞等煞星。

    “这是请了高人啊。”夜摇光惊叹道。

    就算给她来构建,也未必能够充分细致到这样恰然好处。

    夜摇光迫不及待的跑进去,巨大的石牌前两尊虎虎生威的石狮子镇守,石牌上空雕琢的是守护兽像,一条直桥连着后方,桥上的石墩都极具特色,数量和图案的雕琢……

    走完石桥正中央是一个巨大石头雕琢的日晷,背后是阴阳八卦的大空地,夜摇光站在这里,深吸一口气,都觉得神清气爽。

    “多谢温夫人的赞誉。”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夜摇光转过身,就对上坐在轮椅上,被一个高大魁梧的壮汉推出来的元奕。

    “这……这是你的手笔”夜摇光惊愕。

    她一直以为元奕是纯粹的修炼者,并没有深入的去了解风水堪舆。

    &n

    bsp;“多亏明睿候举荐。”元奕看向温亭湛,“能得温夫人如此青睐,也不枉元某费尽心力。”

    “摇摇莫要忘了,元大人可是任职钦天监。”温亭湛走到夜摇光的身侧。

    钦天监可不仅仅只是会看天象,奇门风水之术自然是不在话下,而且玉皇宫里的八十一理数铁柱,还有种种表现也是和奇门之术结合。

    “的确,是我误会了。”夜摇光轻笑。

    &nb



第1873章 古灸的贺礼
    作为这次文赛的招牌和主官,可以说没有温亭湛就没有这次空前盛大的文学盛宴。因而温亭湛一进入此地,就得到了最顶级的招待,是湖州知府,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福辉亲自招待。

    他们一家有个不大不小的院落,这种小院落有三十多个,基本都是一个书院一个,其他评审官员,四人一个,一人一方,温亭湛的院落居中。

    他们才刚刚安顿下来,温亭湛已经到达的消息就已经传遍,第一个登门拜访他们的,竟然是古灸。

    “之南,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夜摇光有些惊喜,自青海一别,他们也快一年没有见面,夜摇光往他的身后看了看。

    捕捉到这个小动作的古灸道:“昭哥儿那孩子还在西域,我们在西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魔窟,里面有着无数精美的画壁,全是以珍珠、玛瑙、宝石粉末为颜料绘制上去,实在是精美无比,若非陛下下旨,我是绝不舍得离开。”

    “陛下下旨让你来当评审”夜摇光觉得这会不会有些夸张,这评审都是自愿啊。虽然古灸的画技大元朝是巅峰的存在,可也不是没有平分秋色的人物。

    “陛下是让之南来将这个地方画下来,送到帝都,供陛下观赏。”温亭湛招待着古灸入门坐,替古灸向夜摇光解释,“虽则当代画家不少,可陛下喜欢之南的画风。”

    古灸的画风偏向于写实,看着格外的令人身临其境。兴华帝若是再年轻十岁,指不定要任性的赶来参加这一场文会,亲自来一看看这些热血飞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一腔报国凌云壮志的子民,看一看江山下一代的人才。

    可惜英雄迟暮,如今时局又微妙,兴华帝便没有办法来参加这一次盛会,心里定然落下了不少遗憾,听闻此地斥资两百万两,又云集天下顶尖学子,到底是有些心生向往,因而才特意下诏命令古灸赶来将这里画下来,担任画赛的评审不过是顺带罢了。

    “那你来了多久了”夜摇光了悟的颔首之后接着问。

    “我年初,你们还在温州府之际就已经来了此地,跟着元大人一块看着此地从一片荒凉,到高楼拔起。”古之南有些歉疚道,“陛下不但让我将之画下来,还要详解此地一草一木的妙用,我便无暇分身,只能时刻跟着元大人,因而你们家两个孩子满月礼,近在咫尺也不能亲自去一趟,这里给你们陪个不是。”

    说着,古灸就将一直拿在手里的长锦盒,一看就是装画轴的长锦盒递给温亭湛:“时间有限,实在是赶不上在满月礼送过去,好在昨儿画完,在你们到来之际能够第一时间奉上。”

    古灸的画那就算随便一朵花,那都可以做传家宝,更何况他送上来的是这样一大幅,夜摇光看着有他半人那么长的锦盒,非常好奇古灸画了什么。

    对上妻子期待探究的目光,温亭湛和古灸已经是这般深厚的交情,也就没有

    多顾忌,直接当着古灸的面拆开,古灸也是上前帮忙,两人握着两边的画轴,缓缓的展开。

    呈现出来的画面,让夜摇光目光呆滞。

    竟然是他们的水色桃夭全貌,在庭院一旁盛放的桃花树下,有双手合十盘膝而坐的广明,还有竹



第1874章 温亭湛重名
    用一条糖醋鱼换来了金子这个劳力,夜摇光的手脚更麻利,还取了从祖宅里送来的美酒。

    三个大人,领着宣开阳和荣寻两个孩子饱餐了一顿。

    吃的心满意足的荣寻,两眼亮晶晶:“师母做的饭菜真好吃!”

    这还是荣寻第一次吃到,他拜师温亭湛之际,夜摇光就是一个大肚子,后来生了孩子坐月子,养身子,愣是一次没有下过厨,他都不知道夜摇光还会做饭,而且味道这般好。

    “喜欢,以后有你吃的。”夜摇光对荣寻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喜爱。

    温亭湛的能够幽幽的扫过宣开阳和荣寻:“你们俩去消消食,带着弟弟妹妹去玩会儿。”

    两人自然是怪怪听话。

    等到屋子里没有小孩子了,夜摇光便问:“之南你的画完成没”

    “还差一点。”古灸喝了一口白水,放下杯子,“石牌上的匾,两侧的对联,都等着允禾提笔呢。”

    “我已经上书陛下,请御赐。”这种事情,温亭湛还是不想出风头。

    题字其上,那是万古流芳。

    每个人走到这里,看到字都会想到人。

    “我觉着陛下未必不会将这个机会给你。”古灸想了想之后道,“陛下是难得有胸怀之君,你是陛下的臣子,想到了你,又有谁会记不起陛下,题字于此于陛下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陛下的功绩,不在乎多不多这一两块牌匾。而你不同,陛下指望着你引领着将来千千万万的学子,让这里成为你的标志,成为所有学子的奋斗目标。陛下已经风烛残年,能够影响的时限不长,可你正值青年,还有大把的岁月,还可以用你的事迹和精神,教育出更多的人,这是有利于朝的事情,陛下定然会如此做。”

    没有明君,哪里来的贤臣

    “你还说漏了一点。”温亭湛淡声一笑,“还可以束缚住我。”

    “束缚”夜摇光没有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

    古灸笑意加深:“是啊,可以束缚制约于你。你若题字,自是千古留名。可如此一来,你的一言一行,不但成了日后文人志士争相标榜的点点滴滴,还是文武百官的镜子。你说错一句话,可比旁人说错千百句不可原谅;你若贪了一两银子,可比旁人贪了千百万两都罪不可赦;你若是判错一个人,可比旁人屠杀满门还罪孽深重……”

    夜摇光这才恍然大悟,这是名人效应。

    难怪兴华帝明知道这次江南文赛大兴土木,也一直支持着。明知道这次文赛因为温亭湛而起,依然纵容着,完全不在乎温亭湛名声大噪。相反,他还要再添一把火,将温亭湛推到那个声名鼎盛的位置,并不是源自于,他多么欣赏或者看好温亭湛。

    而是要让天下人的眼睛,都盯着温亭湛,让他永远做不出任何不该有的错事。

    “陛下也有看错人之时。”

    温亭湛唇角微扬。

    “难道不是你刻意迷惑陛下”古灸反问。

    这些年,温亭湛平步青云,他正直,清廉,睿智,德艺双馨,修身养性是最为人称颂。

    在温亭湛的身上,似乎寻不出一点瑕疵,他也从来没有任何值得人挑剔的不足。

    &n



第1875章 百舸争流
    夜摇光就是温亭湛的信仰,所以夜摇光想看到的,夜摇光期盼的,夜摇光坚持的,都成了温亭湛想要去实现的,去达成的,去捧到她面前的。

    古灸没有坐多久,温亭湛和古灸在一起是极其轻松的,因为他们俩不会聊及太多的朝堂之事,更多的是生活的趣事儿,以及古灸走南闯北的人文风土,古灸还说他画了好几副西域美图,今日没有带过来,改日拿来和温亭湛共赏。

    二十七日,陛下果然下了圣旨,让温亭湛给这个地方命名和题字。

    惠风和日,两岸杨柳依依;清风拂过湖面,落着日辉的水上粼粼波光,吹来的风也格外凉爽。

    温亭湛一袭湛蓝色的锦袍站在气势恢宏的精致石牌楼前,旁边有人捧着金色的墨,他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幽深的目光望着前方。许多人远远的围观着,因为他们都知道温亭湛今日是来题字,为这个地方命名,为着你落下对联。

    修长的手握住粗硕的毛笔,沾了鎏金的墨,温亭湛一个纵身而起,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抒写了两句话,成为了门联:

    万卷攻读,学海勤苦忘物我;千里奔行,云路清明报君恩。

    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上联是告诉学子,读书要勤勉刻苦到忘掉一切事物甚至和自己,专心的钻研学问,不受外物的影响和诱惑;下联是告诉学子,为官要清正廉明,要一心想着报效朝廷,惠及万民。

    就在所有人都在体味这两句之际,温亭湛又是一个飞跃,在最高处几个旋身,一气呵成的在石牌楼顶端写上了四个字:百舸争流。

    他飘然落地之际,福辉和几位山长都迎了上去。

    温亭湛放下笔:“《礼记中庸》曰:‘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此地既然是文赛,温某期愿所有学子,如大江千帆,奋发力争上游。”

    石牌之后,是广阔的太湖,虽然湖上船只并不多,但一眼望去,却因为温亭湛这句话,而格外的令人心潮澎湃。

    温亭湛在一片炙热、崇拜的目光和雷鸣般的掌声之中离开,从此这个地方被命名为:百舸争流。而自这一次文赛之后,往后每一次文赛都默认在这里举行,从此成为两江一场每三年两次的盛会,这都是后话。

    文赛在五月十日正式开始,包括天文地理这些学问,琴棋书画这些雅趣,香学医学茶道这些品鉴等等一共二十多项,历时要二十日,再五月的最后一日,落下尾声。

    五月初四是夜摇光的生辰,温亭湛带着夜摇光游赏了太湖风光,人多眼杂,温亭湛倒是没有做出什么惊人举动,就通知了古灸,加上他们一家人,在湖上的船内度过。

    这几日,太湖周边实在是太热闹,时常有学子结伴出游,乘船游山,可把岸边居住的渔民乐坏了,运气好的遇上家境富裕的学子,可以一顿饭赚足他们一年的积蓄。

    夜摇光在

    游船上,看着岸边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不由心生感叹:“果然,活动赛事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有效办法,恒古不变。”

    以往的渔民,深夜出海打个鱼,点油灯都要算计着,哪里会像现在这般舍得。

    “自此以后,只怕两江的官位都会成为肥差。”古灸也是望着远处的灯



第1876章 魔宫的壁画
    “哈哈哈哈,之南,你别把我想的太高尚。”温亭湛笑道,“我就是躲懒罢了。”

    对于这话,古灸相信温亭湛是真的这样想,因为他想更快更有效的改善朝廷的腐化,影响初出茅庐士子的心境,所以他才会有这样惊人的举动。但不是每个人都舍得做到这一步。

    “我也想之南的名字印在书上。”温亭湛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是你为我收集的信息,而是希望将你的画印在其上,以供参考,可以让读者有更深的领会。”

    “我定当尽我所能!”古灸这下也是豪情万丈。

    天下哪里有男人没有一腔报国的热血之心好男儿志在四方,只不过有些因为环境所限,因为性情所致,亦或者因为其他缘由,让他们无心再顾及,无能再多想,无力再伸手罢了。若是当真有个机会放在面前,很多人是会义无反顾的。

    “对了,我都忘了拿了几幅画来与你们一道观赏。”古灸突然想起这茬,上次就说他在西域画了几幅图,要拿来和温亭湛共赏,后来一直两边各自忙,今天好不容易应邀,又只有他们,古灸就带了画来。
1...250251252253254...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