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赤壁之崛起荆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硕鼠肥

    史阿的战马受此一撞,前冲的势头也猛地一顿,口鼻之中流出了鲜血,显然承受的冲撞之力绝对不少。

    史阿却顾不得心疼战马,眼见冲开了缺口,当下手中骑矛左右横扫,将两旁的橹盾兵纷纷击杀击退,排成楔形阵的后队骑兵迅速跟进,从缺口左右两边杀入,瞬间将敌军缺口越撕越大。

    眼前前排军阵被破开,臧霸大怒,弓弩手继续抛射羽箭,随后又调了一千枪兵迅速布列了第二道军阵,在枪兵之后,臧霸再调派了最后一千轻步兵保护弓弩手,作为第三道防线。

    随后臧霸命敲响战鼓,吹响号角,催促左右两军以及张辽的兵马合围。

    史阿冲破橹盾长矛阵之后,回望麾下兵马,仅只战损了数十人,当下心中大定,马不停蹄地领兵往臧霸的中军冲去。

    连一千橹盾兵,一千长矛兵都无法阻挡史阿的重骑,第二道防线上的一千长枪兵又如何能够阻拦被史阿领兵一冲而过,留下了数百具尸体。

    眼见前方仅有一千轻步兵,只要冲破这一阵,重骑兵便能杀到敌军弓弩手阵列之中大肆砍杀,史阿心中不由兴奋不已。当下挺动骑矛,大喝一声,领兵直往敌阵冲去。

    看看将要冲到敌阵跟前,突然史阿的战马长嘶一声,一双前腿陡然扑倒在地,整个马身掉在地上,往前扑了好一段距离。

    却是那战马连番冲撞,被橹盾、长矛、长枪多番撞击,已然撞坏了骨骼肌肉,震伤了内脏,继续勉力奔驰之下,伤势发作,再也支撑不住,口鼻眼耳七窍流血,倒地而死。

    史阿吃了一惊,幸喜无恙,急忙弃了骑矛,从腰间拔出佩剑,割断绑在身上的绳索,随后大喝一声,腰板用力,直腰挺身站了起来,顺势往前冲入敌阵之后,挥剑便刺。

    左右骑士见史阿遇险,急忙放慢速度,催马上来救护。

    前方臧霸本已做好了命令弓弩手丢弃弓弩,全军持短刀上前死战的准备,忽见敌军主将栽倒在地,敌军骑兵纷纷放缓了速度,当下臧霸大喜,急忙命挥动令旗,叫散落在战场四处的士兵立即围杀过来,围攻史阿的重骑。臧霸也亲自上马,提一口大刀,率领身旁的亲卫前冲,直往敌骑杀去。

    在臧霸对战史阿的同时,张辽率领一千轻骑也与史阿留下殿后的五百重骑交上了手。

    骑兵对战,极为倚仗速度,张辽从山上迅猛冲下,其势极猛。而五百重骑从平地起步前冲,两军对撞在一起时,重骑的速度尚未到达巅峰,因此对冲之下,以重骑对轻骑,双方居然战成了平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张辽的指挥之下,灵活的轻骑兵以二打一,相互配合,居然在混战之中慢慢占了上风,打的五百重骑极为憋屈。

    张辽见状,十分喜悦,正要加把劲彻底击溃这五百重骑,好领兵去增援臧霸。正战之间,忽听身后喊杀声震天,张辽大惊,急忙回头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在史阿冲击臧霸,张辽领兵杀向史阿后阵之时,魏延、张嶷率领的七千步兵也赶到了战场。当下魏延打量了形势之后,即亲率麾下七百板甲步兵结阵,准备往土山上进攻,又命张嶷率领两千




第三百三十九章 王平被擒
    濡须坞外面这一战,前后阵斩追杀曹军三千一百余人,俘虏三千五百余人,阵斩张辽麾下督将马进,臧霸麾下大将徐翕,夺取了许多辎重粮草。

    魏延、史阿、张嶷得胜回营,写了表文申报刘贤。此时刘贤也赶到了芜湖,闻报大喜,当即全军乘船,渡过大江,赶到濡须,赏劳了士卒之后,决定亲率魏延、史阿、张任、张嶷、张翼、邓艾、石苞、杨狼、木鹰、塔利等将,从邓艾、石苞军中各抽调一千五百人留守濡须,其余大军共计二万四千余人,大张旗鼓往六安而去。

    曹操正加紧攻打六安,眼看将要攻下,忽听张辽、臧霸大败于濡须,当即震惊不已,叫来信使详细询问了经过之后,顿时沉默片刻,对身后的刘晔、董昭、司马懿等人道:“刘贤军中新式器械层出不穷,在这一战之中居然出现了一种坚固至极,等闲弓弩都难以射穿的铁甲,实是令人惊叹。”

    刘晔闻言,追问道:“等闲弓弩难以射穿不知究竟是多大力量的弓弩一石弩三石弩还是四石弩五石弩”

    曹操道:“根据张辽、臧霸传来的消息,三石以下弩箭很难破甲。三石强弩的箭矢虽能插进铁甲,但却也很难当场将甲士射死。唯有四石以上重弩方能保证一箭毙敌。”

    刘晔闻言,沉吟道:“好在我军之中尚有两千具蹶张弩,其中三石组成弩阵,当可不惧刘贤大军。”

    曹操点了点头,又道:“刘贤突然出兵击溃张辽、臧霸,必是想要北上解六安之围,如今城池旦夕可下,若等刘贤大军到来,多半会生出变故。我欲命大军立即大举攻城,赶在刘贤兵马到来之前夺取六安,你等以为如何”

    刘晔道:“魏王所言甚是,若是刘贤大军赶到之时,六安尚未夺下,到时候敌军里应外合,六安守军将会逃出生天,我们这些日子以来努力的成果可就打个折扣了。”

    曹操点了点头,当下写了命令,叫张辽、臧霸赶来六安会合,随后命徐晃领兵一万南下,寻一处险要之地立寨驻扎,阻挡可能到来的刘贤援兵。

    随后曹操命令曹洪、曹休、曹真、夏侯尚各领并分四门攻打六安,命许褚督领霹雳车毫不停息,在步兵攻城的同时,继续发石轰击城头,命王凌督率弓弩手靠近城墙射箭,掩护众军攻城。

    在这种不要命进攻下,许多曹军士卒都被自家的飞石和羽箭射杀,曹操却并无半分动容,战到激烈时,曹操豪情迸发,亲自敲击金鼓,指挥大军进退,全军士气大振,拼死进攻。

    把守城池的王平、廖化两军士兵原本被困二十余日,在曹军的飞石之下苦苦支撑,早已死伤颇多,士气大跌,疲惫不堪了,如今见曹军突然大举攻城,众人顶着曹军的飞石箭雨奋力抵御之下,更是吃力。

    激战一日,王平、廖化清点损失,死伤一千三百余人,加上这一段时间围城中零星的伤亡,守军已然死伤了二千余。而今日一战,因为曹军有重弩、霹雳车掩护,士卒又都奋勇搏杀,攻城器械完备,因此估算一下,曹军仅只死伤了不到两千人。

    虽然死伤比守军多,但这却是第一天真正攻城,按理说应该是守军与敌军死伤比例最大的一天,然而双方伤亡比却还不到一比二,看到这个结果,王平、廖化都沉默了下来。王平计算了一下,对廖化道:“照这么下去,我军恐怕坚持不到五天,该怎么办”

    廖化叹道:“曹军用霹雳车攻城二十余日,将城防设施击毁了大半,如今突然挥兵攻城,其势犹如泰山压顶,我们的确是扛不住了。据我所知,汉昌王曾发下命令,叫我们在守不住城时可以自行撤离。如今城池眼看保不住了,王将军,我们不如弃城如何”

    王平道:“弃城我倒是没有意见,但曹军有许多骑兵,我军却全是步兵,更有五千民夫也需要撤离,一旦弃城,失去了城池保护,只怕我军将会被曹军骑兵追杀,到时更将死伤惨重。”

    廖化闻言,想了想,道:“要不,干脆放弃民夫,叫他们往南撤离,吸引曹军注意力,我军主力却转而向西,进入大别山之中,只要进了山,曹军便再无法追杀了。”

    王平闻言,摇头道:“汉昌王殿下一向爱民如子,岂肯叫我们放起民夫况且我只听说过保境安民,却没听说弃民以自保。”

    廖化闻言沉默片刻,道:“那依王将军之见,又该如何”

    王平道:“城墙已有多处损坏,死守无益,撤退是必须的,但要以保全百姓为上。这样吧,我们明日再坚守一日,到了晚间便冲出突围,廖将军率领本部兵马护着民夫先撤,我则率军断后,占住南边皖山,结阵自守。除非我军全军覆没,否则绝不会让曹军越雷池一步,必护廖将军及一众民夫安全撤回浔阳。”

    廖化闻言面色一变,道:“曹操善于用兵,岂能不防着我们突围即便全军齐上,也绝不会是曹军的对手,将军却要领一营兵马断后,这不是送死吗”

    王平道:“曹操凶残嗜杀,我们若是坚守,等到城破之日,满城百姓都将被诛戮。如今城池既不可保,便该当机立断撤退。至于能跑出多少人,那就尽人事,听天命吧。”

    廖化闻言,这才无话。

    次日,曹操再次挥兵猛攻六安,激战一日,多次杀上城头,幸亏廖化、王平率领军队民夫拼死力战,方才坚持了下来。而这第二日,大军死伤更为惨重,伤亡总计接近二千人。

    所有人都知道城池将要守不住了,当夜王平将所有将士民夫都召集起来,宣布将要突围,将所有民夫以十、百、千的编制编组起来,临时任命了队长,又打开武库,将所有武器都分发给民夫,布置了撤离的路线和先后秩序。

    到了四更,王平命打开六安四门,分出少量兵马从北门、东门、西门突围,吸引曹军注意力,随后与廖化一道率领主力,护着民夫杀出南门,直往敌营冲去。

    领兵驻守南门外营寨的是曹军大将曹真,当夜也安排兵马谨防敌军出城突围。但因为曹军众将知道张辽、臧霸战败,预计刘贤不过数日之内就能挥兵北上来援六安,因此出于思维定势,曹军认为守军多半会坚守待援,而不会冒险突围。

    因此曹真安排下的巡营士兵并不多,被王平、廖化突然领兵冲来,杀了个措手不及。

    慌乱中曹真急忙披挂上马,召集众军前来阻拦,然而廖化、王平知道时间紧迫,因此挥军拼死搏杀,众将士民夫也知道到了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故而人人奋勇,竟一举冲破曹真的拦截,一涌往南,逃了出去。

    曹真见状大恨,一边领兵追杀,一边命人将消息传报曹操。

    曹操闻听敌军四面突围,正传令各处守军拦截,忽听曹真传来消息,说敌军主力已经杀出围困,往南去了,当下曹操大怒,命许褚、曹休率领五千轻骑连夜追击,又命曹洪、夏侯尚领兵在后,追击增援。

    却说王平、廖化



第三百四十章 准备决战
    至当日黄昏,曹休的消息传了回来。曹休一路追击廖化至皖山,杀伤廖化所部及麾下民夫一千二百余人,俘虏二千三百余人,取得大胜。

    廖化仅只带着将士民夫二千余人逃脱。

    此时已经率领大军赶到六安城南二百里的地方,闻听六安被破,城中的六千大军,五千民夫死伤被俘九千人,便连大将王平都被曹操生擒了。刘贤不由长叹一声,当下就地扎营,遣人打探曹操的下一步动向。

    却说曹操成功夺取六安,但在这两日血腥的攻城战以及围杀王平所部的战斗中自己却也死伤了四五千人。当下曹操打听得刘贤援兵已经到了六安以南二百里之处,当下曹操对刘晔、董昭、司马懿等人道:“我军原本的打算是拿下六安之后挥兵攻打浔阳,与孙权一起水陆夹击庞统。然而如今六安虽被夺下,刘贤却又率领大军赶到了淮南。若我军千里袭击浔阳,后路必被刘贤截击。唯今之计,只有暂且放弃浔阳,先全力击溃刘贤之兵。你等以为如何”

    众人都点头道:“不错,如今张辽、臧霸惨败,我军虽然夺下六安,却也颇有折损,总兵力已不足四万,实在不宜再分兵。分则力弱,就有可能被刘贤各个击破。不如全军往南,迎战刘贤。只要击败了刘贤主力,浔阳自然迟早也将落入我军手中。”

    曹操与众文武计议定,当下留夏侯徳领兵三四千人把守六安,曹操则自率三万五千大军南下,往刘贤迎来。同时又派人传令驻守历阳的孙康,令其率所部五千青徐兵西进逼近濡须坞。

    刘贤闻听曹操亲领大军往自己迎来,与众将商议之后,决定暂时忍下六安惨败之恨,先退避三舍,引着曹操大军南下,一来避其新胜之锐气,二拉长曹军的补给线,三来返回濡须,也可凭借坚固坞堡抵御曹军,弥补兵力相对较少的弱点。

    于是刘贤计算着双方的行军速度,始终与曹军保持着六十里的距离,引着曹军一路退到了濡须坞。

    曹操与孙权多次在濡须坞交手,自然对这座坞堡的坚固程度颇有了解,知道这是一座连环坞堡,坞堡的一大半建筑都在水面之上,攻破一座坞堡,守军还能退入后一座坞堡坚守,两座坞堡之间仅用舟桥相连,便于防守。坞堡之中还有汲水之器,能够在北火攻的时候汲水灭火。在守军兵力足够的情况下,想要攻破这座坞堡几乎使不可能的。

    不过曹操也不太焦急,毕竟已经将刘贤的主力大军给吸引在了濡须,已经算是大大缓解了江东的压力了,哪有援兵出力,而被救之人却坐享其成的道理

    于是曹操书信一封,命人送到寿春交给孙权,叫他出兵攻击浔阳,好与自己大军相呼应。

    孙权接到书信,看了一遍之后,将之递给旁边的孙邵、诸葛瑾、吴范、吾粲等人,随后道:“曹操要我出兵,诸位以为如何”

    长史孙邵道:“如今建邺已被刘贤夺取,军中将士家眷大多落在了刘贤手中,便连主公的妻妾子女和我们的也都……,将士们心中挂念家眷,军心已有不稳之像。当此之际,我军的确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则一旦军中生变,我等将不战自败。”

    孙权点头道:“这么说我们该当出兵与庞统决战只是此时出战,并无把握啊!庞统深通兵法,麾下水师又极为精锐,我军原本也仅能压制,无法速胜。而稍有不利,庞统就将退回营寨,我军兵力和军械都不占优,也无法强攻,如之奈何”

    孙邵道:“主公,此一时彼一时也!我军因建邺被夺,军心不稳,因此欲求决战。庞统也因曹操围攻濡须,着急救援,必然也欲求决战。换言之,此时进击,庞统必当死战,应该不会轻易退回营寨。”

    诸葛瑾也道:“荆州水军有石炮和大黄弩,而我军经过近一年的赶制,也不惜工本制作了近百架床弩安放在战船之上。此外还在柴桑、湖口和南昌城上各安放了数十架投石机。论起来,我军的器械未必就比敌军差了。我们不必太过忌惮庞统的石炮和大黄弩。”

    孙权闻言,点了点头,复又问吴范道:“文则先生擅长数术,推算灾祥极为灵验,不知以为如何”

    吴范见孙权相问,随即走出殿外看了看天象,复又掐着指头计算了一下,这这才对孙权拱手道:“主公,当年周公瑾在赤壁大胜曹操,乃是借了冬至之时,一阳复生而起的东南大风。如今也将到冬至,据我推算,三日之后便也有一场东南大风。倘若主公欲要进兵,可借此风行事,必可击败庞统。”

    孙权闻言大喜,问道:“可知此风从何时开始吹起”

    吴范仔细看了看天象,又观察了一下江水涨落情况,随后对孙权道:“当在上午巳时二刻左右。”

    孙权又问道:“此风会刮多久”

    吴范道:“半日即停。”

    正说之间,忽



第341章 孙权惨败
    三日后,孙权将驻守鄱阳的二千兵马收回柴桑,又从驻守南昌的贺齐手中调了三千兵马回援,凑齐了二万大军,亲自率领着来到江上,命蒋钦、朱桓、宋谦、吕据、鲜于丹、太史亨、谭雄、晋宗等人为将,以孙邵、诸葛瑾、张温、吴范、吾粲等人为谋士,大举往江北而去。

    同时又传令叫驻守皖城的孙皎立刻出兵,从陆上袭击浔阳。此时因合肥城归还给了曹操,驻守合肥的陈邵、王敦所部两千人退到了皖城。因此孙皎拥兵五千,当下留陈邵领兵一千把守城池,孙皎自领王敦以及部将李允、吴硕等人领兵四千往攻浔阳。

    却说孙权在江上等了许久,并不见庞统前来交战,孙权颇为愤怒,对众将道:“庞统心怯,不敢来战。眼看起风的时辰将至,我们不如直击敌军水寨,用火船破敌!”

    文武众将都点头表示同意。

    当下孙权率领大军往北岸而去,忽闻哨船来报:“庞统将水寨之中所有战船全部调出,正在水寨之外列阵。”

    孙权闻言大喜,即催军往北,准备接战。忽然又听哨船来报:“庞统率领水军往上游撤去。”

    孙权大惊,问道:“庞统往上游去,莫非是想撤军回荆州”

    诸葛瑾道:“岂有刘贤尚在濡须苦战,而庞统却擅自撤军的道理我想庞统深通天文地理,算无遗策,必定也推算出今日有东南大风,多半是暂时撤军躲避去了。”
1...105106107108109...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