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当警察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波斯少校
    你好,王警长,等你很久了。
    杜蕾史跟王灯明握手的时候,有意打量着他。
    就在王灯明到达前的半个小时,县警局的人通知他,刑警马上就来,但不是县警局的,是阿拉斯古猛的。杜蕾史当时就纳闷了,怎么是镇子来的警察?
    梅拉曲阁镇和以前的阿拉斯古猛一样,只要碰上什么大案要案,都是找县警局的刑侦队,这回也是一样,没想到,县警局刑侦队的人说忙不过来,居然派了一群同级别的警察来查案,还是刑警,杜蕾史当然觉得奇怪。
    下雪天,路滑,开的慢,徐蚌警长呢?
    他在现场。
    现场,麻烦你带我们过去。
    好的,王警长。
    案发的现场在镇子的南边的一处橡胶林中,王灯明刚开始听到徐蚌这个人命,还以为是华人警察,可一看,他是实打实的美国人,超大的啤酒肚,双下巴,胖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并且警容差劲,连警帽斜着戴。
    萨摩偷笑道:头,我终于找到比我们更邋遢的警察了。
    王灯明白了他一眼,走了过去。
    你好,王灯明,您是徐警长吧。
    是的,是的,你们是阿拉斯古猛的?
    没错。
    徐蚌带着怀疑的神色,先看看王灯明,又看看提着小箱子的海伦妮,以及带着些玩世不恭味儿的萨摩。
    我听西斯警长说,你们是刑警?阿拉斯古猛有刑警吗?
    以前没有,现在有了,介绍一下,法医海伦妮,探长萨摩。
    徐蚌傲慢的和海伦妮,萨摩握手后,王灯明问:什么情况?’
    橡胶林下,一块白布遮着一具尸体,旁边,站着两个安保人员,也不是辅警,不知道徐蚌是从哪里找过来的。
    那个农庄的农场主的牧羊犬发现的,看,就是那个农场。
    在橡胶林的右侧,有个农场,农场的西边,能看到一栋木楼,还有马厩,羊棚等等。
    那个农场主的牧羊犬乱跑,跑到这边,就发现了这具尸体,于是报警,我们就赶来了。
    王灯明揭开白布,是一具年轻的男性尸体。
    什么时候发现的?
    就在今天一大早。
    是你们镇子的人吗?
    徐蚌道:不是,没见过这个人,应该是外地的,我们镇子里的人,我基本都认识,我在这里当了十几年的警察。
    老警察的口吻中,明显有吹嘘的成分。
    一个外地人跑到这橡胶林干什么?
    这就是刑警该干的活了。
    王灯明本来是在蹲着身子检查尸体,听闻此言,抬起头,望了他一眼,徐蚌露出肯定的眼神,样子有点滑稽,说道:没错,就是刑警的活,我们是治安警。
    治安警,很熟悉的词汇,想想巴拉克,不是一天到晚都说什么治安警,这个徐警长就是阿拉斯古镇警长巴拉克的翻版,一个模子弄出来的。
    萨摩想表达一下,王灯明眼色阻止他,笑道:对的,分工不同,好吧,接下来的事情,交给我们吧。
    徐蚌似乎就在等这句话,说道:很好,警局那边还有事,我先去处理一下,需要帮忙的,随时电话,这两位,就留在这里,有什么需要,吧你们可以问他们。
    徐蚌说的两位,就是那两个保安。
    行,徐警长,你忙去吧。’
    徐蚌滑稽的警了一个礼,大摇大摆的走了。
    萨摩对着他的背影,狠狠地竖了一下中指,王灯明见状,将他的那只手指按回去,说道:探长,查案子吧。
第263章 能吃吗
    相对卡雷丁,海伦妮要专业,出色的多,毕竟,卡丁雷的法医技术荒废了很多年。
    海伦妮戴上手套,开始尸检,王灯明,萨摩在一边协助。
    尸体男性,年龄二十五岁到二十八岁之间,身高一米七五,偏瘦,已经出现尸斑,死亡时间大约是四天前,也就是九十六个小时,死者的胸部,头部,手臂受到僵硬的钝状物击打,头盖骨凹陷,初步怀疑凶器为铁锤
    死者的颈部,有明显的绳状物勒出的痕迹,手指甲被人用利器翻掉,死者的舌头被人割掉
    萨摩不禁摇头,说道:可怜的孩子,你和谁这么深仇大恨,要把你弄成这样?
    表现看,这很明显是一档子虐杀案子,凶手的手段很残忍。
    这是第一现场吗?王灯明挠头,一场雪,将地面覆盖,啥也看不见了。
    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问萨摩:你怎么看?
    头,我们的运去差了点,除非等雪融化,我们才能更好的确定这是不是第一谋杀现场,我的估计是,这里应该不是第一现场,凶手可能是把死者虐待致死后,才抛尸此处。
    雪,大雪,不但没有停止的迹象,还下得更大了。
    海伦妮,你的看法呢?
    警长,我需要将尸体带回,尸检,才能下最后的结论。
    萨摩朝着镇子的方向望望,问那两个冻得哆哆嗦嗦的保安:你们这里有停尸房吗?
    其中一个保安说:我们这边,连大型医院都没有,就是些私人诊所,哪有什么停尸房,以往县警局的人查案子,都是将尸体运回县里,要是太偏远的山区,直接现场解刨。
    王灯明眉毛一挑,问道:现场解刨?
    对的。
    王灯明问海伦妮:你可以吗?
    海伦妮犹豫了一下,说道:可以的,只是我从来没这样干过,一般都是在解刨室,解刨室的检验设备都齐全,这荒地里解刨,感觉很奇怪。
    另外一个保安道:也许,你们可以停在那栋废弃的炼油厂里边,是食用油,县警局的人以前干过,就在那里边解刨,很多年前了。
    在哪?
    我们带你们去。
    两个保安是带了一副简易的担架来的,医用担架,他们像是很熟练的模样,抬起尸体就走,这里,说实在的,太冷了,寒风刺骨,冷到骨子里。
    炼油厂离事发点大概三公里的样子,两个保安将尸体抬上一辆小型货柜车,麻溜的在前边带路,警车在后边跟着。
    不消一会,警车开进了炼油厂。
    这里杂草丛生,机器早就锈迹斑斑,破烂不堪,王灯明就把尸体放在一块快倒塌的金属台上,同时,在旁边升起一堆火。
    萨摩道:头,你确定就在这里解刨?
    送到县里的解刨室,人家未必乐意,回我们的镇子,我看够呛,这么大的雪,你不怕翻车?
    海伦妮道:警长说的有道理,什么都尝试一下,我带的工具也还齐全。
    那就开始吧。
    海伦妮动手,开始解刨,王灯明,萨摩依然是助手,天气冷,尸体没怎么腐烂,所以异味还不算大,萨摩,王灯明都可以忍受,而海伦妮最自然,像是什么味都闻不到一样。
    尸检画的尸检并不长,但海伦妮检查完死者肺部,胸腔之后,将他的胃切开,他们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
    先是出现半只未彻底消融的脚掌,那像是鸭子的脚掌,紧跟着,找到一节手指,人的手指,虽然被腐蚀的不像样了,王灯明都可以认出,这是人的手指,最让王灯明诧异的是,那手指头上,有个戒指,钻石戒指,那钻石老大了。
    我靠!
    别说萨摩,海伦妮惊讶,就连王灯明都觉得神奇。
    海伦妮将戒指取下,小心的送进证物袋,送到了王灯明跟前,说道:警长,我的估计是,这跟手指,还有这枚戒指是凶手的,另外,这只东西,没错,是鸭掌,是死者死之前大概二十分钟前吃下去的。
    这美国人一般不吃鸭掌,鸡爪子之类的,这人怎么吃鸭掌?
    王灯明道:你们美国人不吃鸭掌,我们中国人就喜欢吃,美味无敌。
    一个保安说道:谁说我们美国人不吃鸭掌的,我就喜欢吃,吃的还不少,镇子上有家中国餐馆,做的鸭掌可带劲了。
    王灯明高兴了,也许,在那家中国餐馆,他们能找到什么线索。
    尸体交给两个保安处理,王灯明哪里都没去,直接就去中餐馆,现在刚好是午饭时间,萨摩是吃不下东西了,刚才解刨的时候,弄得他想吐,差点就吐出来。
    镇子上的这家中餐馆,叫喜来登餐厅,铺面还不小,只有一层,王灯明进去的时候,客人很多,而这里的招牌菜就是红焖鸭掌。
    这么多吃货?
    王灯明不急,先吃饭,吃饱再说,他首先点了一道红焖鸭掌。
    等鸭掌上来后,萨摩哇的一声,跑到外边大吐特吐,看来,今天中午,他是不要吃饭了。
    海伦妮用刀叉叉起半只鸭掌,说道:这里的刀工切出来的鸭掌也是半只。
    那就更说明,死者死之前,极有可能吃过这里的鸭掌。
    问题是,人的消化能力是很强的,鸭掌骨头却还留在他的胃里边,死者若是在这里吃了鸭掌,再去树林里,时间上对不上,早就消化了。
    王灯明道:那如果是别人打包回去的呢?
    海伦妮点头,说道:那就有可能了,警长,这东西能吃吗?
    王灯明直接将鸭掌塞进嘴巴里,不停地说,美味,美味,太棒了!鸭掌做的的确相当的不错,美得王灯明想哭,多久了,多久没吃到这么好的家乡菜!
    一个字,赞!
    海伦妮在王灯明,以及周围食客的鼓励下,尝试了一下,顿时,她惊道:这太不可思议了,太棒了!
    一盘鸭掌,很快被两人报销,萨摩就傻呆呆的看着两人吃。
    等到店里的客人走的差不多的时候,王灯明才叫来老板,一个南方汉子,英语都带着四川调子。
    王灯明进来的时候,这个老板就注意上了他。
    警官,什么事?
    你是四川人?
    剃着小平头的老板顿时眉开眼笑,说道:哥,你也是中国人?
    当然。
    找我,有事?
    有点小事。
    王灯明让海伦妮将那只戒指拿出来,说道:见过这样的戒指没有?
    老板望着证物袋里的戒指,仔细的分辨,最后道:哥,没见过。
    王灯明又问:四天前,有什么在你这里吃过饭?
    四天前,很多人来这里吃饭的。
    有没有打包走的?
    打包走的,四天前,我想想,有,好几个呢。
    那就好,好好想想,都是些什么人。
    哥,出啥事了?
    王灯明将事情简单说了一下,而后道:死者,我怀疑吃过你们这里的鸭掌,所以就过来问问。
    小平头老板于是努力的回忆,这时老板娘过来了,一个矮个子丰满的女人,她看见自己的丈夫跟警察在一起聊着什么,以为有什么事,就过来问。
    不要紧张,不要紧张我们只是调查点事情。
    王灯明说的是国语,那老板娘一听,亲切之下,紧张感立马消除,她得知案子的经过之后,盯着那只戒指,想了一下,说道:我想起来了,是有个客人,当时他买单的时候,手上戴的好像就是这样的戒指,但是我不能确定。
    王灯明几个顿时精神大振。
    经过详细的询问,那个来买鸭掌打包的人,具体是几点来的,大概是什么样子,根据老板娘的叙述,海伦妮在一张纸上快速的画着什么,等到老板娘说完,海伦妮将手上的纸递过去,问:像不像这个人?
    老板娘一看,顿时惊讶道:没错,很像那天的那个人!
    王灯明才知道,海伦妮居然还有画像寻人的这一手本事。他不由得翘起大拇指。
    有了画像,王灯明急着找摄像头,餐馆门口没有,整个镇子也没几个摄像头,但是,餐馆在镇子一条最热闹的路段,这里,有个十字街口,十字街道口有两个摄像头,不管食客从哪个方向来,摄像头都能摄下。
    萨摩。你不是说不是好兆头吗,看,多好的兆头。
    王灯明对餐馆的夫妇两表示感谢,并留下电话号码,联系方式,如果这个镇子距离阿拉斯古猛近的话,王灯明肯定会天天打包。
    出了餐馆,王灯明立即找来徐蚌,他得查监控摄像。
    徐蚌来了之后,没想到这几个小警察一个上午就找到了线索,又是惊奇,又是怀疑。
    王灯明不跟他啰嗦,他要的是监控画面。
    有徐蚌出面,很快,监控录像出来了,从根据餐馆夫妇提供的时间段,还有海伦妮的画像,他们找到了嫌疑人,一个穿着红色夹克,黑色皮裤子,身材矮壮实的年轻人,但是他手上有没有戴戒指,监控录像距离远,角度也不行,我们不能确定他的手指上是不是带了戒指。
    王灯明问:这人,你认识吗?
    徐蚌还是摇头。
第264章 镇子小的好处
    徐蚌不认识,是不是就说明监控里的不是本地人?徐蚌也不能完全肯定,毕竟,镇子虽然小,也有好几千人。
    镇子小,对王灯明的摸排工作却大有好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