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抽个美女打江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浪漫忧伤

    阿史那隼崛起,其家族内部之事暂且不提,而他带领阿史那部落最终掀翻阿史德家族取而代之一统草原的过程,就已然造成草原上的总体实力内耗。



    可以说,如果当时阿史德家族能做到那般的号召力,直接发起南征,绝对比阿史那隼后来集结兵力南侵威胁大多了。



    然而没有那么多如果。



    阿史那忽沁在此南侵攻下幽州,迫使冀州全面后撤,也足以证明其本事,毕竟这时候的突厥已经没那么雄厚的实力了。奈何终究还是迫于人口停止了南征,为此,不甘心的阿史那忽沁起兵攻打关东,意图征服当地夷人部落组建新军。



    想法其实还蛮不错,也一度打的新罗不要不要不说,还直接将亲征的高玉瑶围困于燕城。



    不过也托他的福,让零零散散的夷人部落被迫统一团结,更是见识了外边的世界。从这点上,如今的金国却是要大大感谢阿史那忽沁,没有他,零散的部落天知道得等到啥时候才能统一。现在可好,自食恶果了算是。



    如今的金人,大抵都有一种骄狂的心态。



    从未和外界对战过的他们曾非常羡慕外界的富庶繁华,也因此认为外界国力强大,不可为敌。结果真的一开打才知道,好家伙,原来都是弱鸡啊。以前纯粹就是自己吓住自己了,而且各自部落都不大又不团结这才导致没有力量对抗。



    总归对于新罗国,肯定是一星半点都不会害怕了,完全就是各种蔑视。原本对于大梁还有少许忌惮,无他,大梁人多。不过现在么,自从以五千对几万还打赢了之后,直接也将大梁没放在眼里了。不然为啥之前一直没立国,此事发生之后便立刻迫不及待的宣布建国还不就是不将大梁放在眼里了呗。



    ‘金国看似小癣,却可引发大病,其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其人勇武,力不可挡……其政开明尚武,人皆可为兵……’



    周少瑜在写信,或者准确应当说在写奏折晓以利害以此告诉高玉瑶需要警惕不可小视。当然了,此举自然不是当真为了大梁朝廷好,若对己方无利,周少瑜也不会这么做。



    若以一己之力对抗金国,周少瑜虽说不惧,却也没那必要不是。兵力打没了,到时候拿什么造反篡位去。要知道在高玉瑶的领导下,大梁可是蒸蒸日上起来了。此消彼涨之下,对自己而言可是不利,凭白增添难度。



    若是高玉瑶没派兵去支援新罗且没有大败的话,那还没啥好法子,而现在,却是极好的时机让大梁朝廷与金国进一步开战。



    总归些个奏折添油加醋一番没毛病。



    ‘此番金人纵兵入境劫掠,臣率精骑一千与之交战,金人勇猛,以三百残弱之数力战,臣麾下将士虽英勇,却仍旧死伤七百有余方才勉强战胜,而金人却余百余人逃脱……’



    这就是瞎扯了,一方面是将金人的战力进一步夸大,另一方面就是放松大梁朝廷的警惕程度。



    想想看,大梁远征支援新罗,几万人打五千都没打赢,若是自己赢的太轻松,你让人家怎么想若不是因为周少瑜麾下向来以精锐善战而闻名,周少瑜都想在数字上写的再夸张一些。不过人家也的确跑掉了百多人,在无畏生死也不代表白白送死,眼见打不过,傻了才不跑。而周少瑜这边也是死伤了近五十人,损失一点不算小。



    必须得挑拨高玉瑶多多发兵去新罗支援和金国对战,不然幽州这里没有关隘可守的情况下,当真有些麻烦。



    “命人将此奏折送往中枢。”检查几遍无误,周少瑜将奏折交给了身边侍奉的李柔儿,贴身丫鬟兼秘书嘛,这点事自然是交给她了。“接下来是何行程”



    李柔儿心里有数的很,立刻答道:“按照行程计划安排,半个时辰后将出城视察防卫工事。”



    “对,想起来了。”周少瑜点点头。



    关隘的重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若无重兵把守,人家多来袭扰几次,就能让你工程被迫停止。是以幽州方面必须另想它法进行防卫警戒工作。



    比如燕城附近的村落所建设的高墙房屋便是属于其中一向。而接下来的工事,便是多多建立哨塔瞭望台,以狼烟形式提前告知后方是否有敌来犯,以此给燕城方面更多的反应时间。而不至于像现在单凭派遣大量斥候探寻回报。



    先前只发现金人的一支队伍,也是还好发现及时并顺利赶走,不过往后肯定会人数增多。更莫说人家阿史那忽沁也有意派人劫掠一下子。总不能一直都让周少瑜带少量兵马去拼吧。此外便是各村落增加拒马储备数量,以进一步有利于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掀桌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辛宪英拿着羽扇起身,一手背后,模样到是颇为潇洒,唯独就是个子微微矮了一些,少了几分气势。



    “孙玉方起,根基未稳。孙家坐镇荆州三百载,早已根深地步,若非孙玉同为孙家人,断不会有如今局面。然而孙玉终究并非正房嫡出,镇南大将军之名无论如何都落不到他头上。或许一时半会因其是孙家子孙,且孙守仁自身难保,使得各处不曾有异,若接下来孙玉一直顺风顺水,自不用提。可若是反过来么……



    荆州陷入战乱,消息传递困难,对于夏口而言,孙守仁是否当真自身难保尚未可知,但却有最直观的方式,那便是城外包围的大军。他们只会认为,既然孙守仁还有余力派遣大军来讨,那只能说明孙守仁完全有余力,并非传言中的自身难保。而围城之下,时日越长,城内无论百姓还是高门大户,只会愈发惶恐不安,此外物价飞涨,寻常人无法承担。



    当此种情绪到达一个临界点,呵,夏口城不攻自乱,届时再行攻城,文诺便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城池。加之令月所述原因,可谓两全其美,是以,文诺此举,可谓高明!怪不得当初孙守仁受旨北上,却留下文诺主持荆州大局,此人的确人才。”



    辛宪英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语,甚至言语中还有几分兴奋。安歌、文诺,这两人都是极擅谋略之辈,棋逢对手,如何不喜



    “依我之见,便是萧姽婳,其实也并非是被孙守仁所蒙骗,无非只是各取所需罢了……”辛宪英又道。



    与此同时,江陵城。



    萧姽婳难得有闲心,一身寻常装扮步于江陵街头,总体而言,此时的江陵有几分萧索,毕竟荆州战乱,于商业的影响自是极大的。



    “殿下……”却是一两鬓斑白的老将亲自巡防城内,在发现萧姽婳之后靠近过来。



    “喔,原来是于老将军。”萧姽婳语气颇为恭敬,或许眼前的于宗胜职位不算高,本事也相对平常,但却是绝对的元老,乃是最早投效萧姽婳之人,办事也勤恳踏实,最为负责,叫人放心。而如今于氏满门,尽皆为萧姽婳效力,可谓忠心耿耿。



    “殿下,末将有一事不解,斗胆请教殿下。”于宗胜抱拳弯腰,随后跟在萧姽婳身侧后缓步跟随。



    “于老将军不妨直言。”



    “末将以为,我军不费一兵一卒,以得小半荆州,实乃公主之威。然而此刻大军驻于江陵月余未动……末将以为,孙守仁此人,断不可信也。”



    “哈哈哈,于老将军真是,名为不解请教,实为劝谏吧。”萧姽婳乐了。



    于宗胜的意思再显然不过,他信不过孙守仁所谓的暗中投效,只认为孙守仁是在拖延时间虚以委蛇罢了,既如此,萧姽婳若是无所动作,岂不是正中人家下怀



    “不敢。”于宗胜嘴上说着,神情却一副就是这般打算的模样。



    “不妨与老将军直言,无非也只是相互利用罢了。”萧姽婳笑道。



    真以为萧姽婳什么都看不清真那么好忽悠,那也断不会有今日基业了,早早洗干净回去睡觉。



    萧姽婳有自知之明,论打仗,的确有几分本事。可论内政,却差了几许,虽管理妥善有余,却难以创收。若非扫荡了西域,怕是现在都没资本扩军。当然了,若向高玉瑶那样不是不行,只是在萧姽婳的观念里,堂堂太后之尊居然自己组建商队跑去经商……委实接受不来。而她自己么,若只是寻常公主到也还好,可既然要复兴正统,那此事就断不能接受了。



    不能肆意扩军到也无妨,萧姽婳也讲究的是精兵路线,贵精不贵多。只是如此一来,难免顾忌兵力损耗。



    “孙玉如今的选择已经很明显了,不管孙玉将来是打算自立还是选择投效一方,眼下却只能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背靠大梁,希冀得到高玉瑶认可从而替代孙守仁的地位。基于此,无论孙守仁到底是何态度,其与孙玉一战不可避免。坐看荆州内乱消耗,岂不更好而且,潭州也已经配合我方了。”



    说到这,萧姽婳摇摇头,接着道:“不过这也在我预料之内,谁也不会是傻子。周少瑜的立场,定然是希望我直接与高玉瑶对攻,他好坐享其成。直接出兵插手,其实看似有谋荆州之意,实则不然。



    若我没猜错,他是想在图巴陵城的同时,进一步引起孙氏内斗,内耗越多,我方攻略荆州就越有利。是以看似潭州方面出兵协助攻打夏口,实际上他们绝不会直接参与夏口攻防战。



    然而孙守仁同样不傻,多少都能看穿潭州的目的。所以其谋士文诺采取了最聪明的攻心做法!力求以最小的损失夺下夏口。以保证镇南大将军府的实力,从而继续获得高玉瑶支持站稳荆州。



    孙守仁一直在各方力求平衡争取最利结果。潭州方面也不过是在长远方面利用我们。而反过来,我们又何尝不是”



    莫看身处高位手掌大权,其实任何的可选择项都很少。



    先说孙守仁,靠山高玉瑶尚未有直接发兵支援之举。北边又碍着逆反豫州,还要承受萧姽婳的直接攻击,完事还内乱出了个孙玉。如此危局,只能在各方当中力求平衡之举争取最大利益。



    没谁会相信周少瑜是忠臣,但既然已经如此大势力都不曾表明反叛,显然是顾忌名声等方面因素,又或者是准备不全时机未到,总之,这时候潭州是基本可信的,至多图谋荆州小部分地域以作将来的踏板。



    此外,先前数次配合萧姽婳谋取荆州,那么潭州的意思同样明显,是乐于见到萧姽婳夺荆州的,为何目的只有一个,让萧姽婳直接与大梁朝廷接壤,好直接发生摩擦。打的就是一个坐观山虎斗的计划。



    是以从这一点来看,潭州又是不可信的,因为他的目的还是让萧姽婳吃下荆州。那么所作所为必然不是为了帮助孙守仁。



    那怎么办坐以待毙



    怎么可能!祖宗基业,怎能说弃就弃。不到万不得已,孙守仁绝不如此选择。所以直接利用萧姽婳和周少瑜两方希望看到荆州内耗的局面布局,只要能顺利拿下夏口,那么接下来武昌基本就已经是囊中之物,而只剩一个江夏的孙玉,势必不会被高玉瑶所看中。



    而那时候,只能选择已经没有足够实力的孙守仁,既然都是没足够实力了,那高玉瑶能不发兵援助可以说,一切顺利的话,他孙家的位置可以最大程度继续保存。



    还是那句话,谁都不是傻子,萧姽婳同样看的清楚,各方什么心思其实大伙都有底。而最终哪方得利,就看细致方面的操作了。



    比如现在。



    “现在的关键点就在于……”萧姽婳嘴角一扬,故作神秘。



    翌日,萧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平衡
    情理之中,预料之外。m



    先前镇南大将军府实力虽损,却也势大,高玉瑶自然可以完全借助孙守仁来防卫荆州。



    可眼下的局势,不管哪位孙氏最终获胜得到她的支持,所剩实力又能有多少综合看待的话,完全不值得再扶持。



    实际上让高玉瑶做出如此决定真正原因,却是外人猜不到的,因为高玉瑶纯粹是为了将来自己的孩子考虑。



    大梁立国三百载,三大将军府固然威名赫赫保国家太平。然而反过来,时间一长也成了朝廷的一根刺。也是得亏这么多年这几家都不曾有反意,不然凭借先前朝廷那点军队,如何对抗的来



    眼下镇北镇西已然没落,其中镇北虽有延续,可空有名头待在京师。而镇西也好不到哪去,雍州已落入萧之手,镇西大将军府成为依附,不过姜家还挺精明,四处投资,不仅往朝廷送了人,还遣人去投靠了周少瑜。



    总归就算重回高位,也不可能像曾经那般独掌一地军权,甚至能插手政治。



    可镇南大将军府不一样。



    荆州繁华太平,除偶尔小规模叛乱之外,压根不会有战事。而孙家又能人辈出,从不懈怠军事。三百载下来,孙家之名,已深入荆州民心。



    若是选择继续扶持,孙家重新做大也是迟早的事。而这,绝不是高玉瑶想要的。



    高玉瑶想要的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新大梁,为自家儿子萧铺路,让他到时候能直接手掌一个完整的制衡的政权。



    那么如此一来,镇南大将军府的孙家,反而成为负担。



    若是没儿子还好说,慢慢来便是。虽说有了儿子也可以慢慢来,可到底心态不一样了。再且,如今的大梁朝廷可没有那么弱,完全没必要继续利用人。何况眼下也的确是好机会。



    孙守仁不蠢,一看见大梁军队的行动就能猜到,高玉瑶这是已然将他放弃。这种情况下,孙守仁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认栽彻底投靠朝廷,往日风光不在。再不然便是选择其他一方投效。



    前者自然再好不过,只要投过来,仍旧会让孙守仁带兵,但是在掌控之下,别想恢复往日荣光。随后慢慢磨灭孙家在荆州的影响力即可。



    而后者,再好不过了,必要时直接公开称其谋逆,仅此一举,孙家在荆州在得人心也白搭,说到底,大梁终归才是正统。



    此等情形之下,孙守仁还好一些,毕竟底蕴深厚,尚能犹豫拖延一番时日。可孙玉却惨了,如果是他老爹孙守义尚在,那还能再周旋几番,可他孙玉,完全不够资格。



    如果说孙守仁正式投了朝廷仍旧能被重用,那么孙玉,至多就是封个闲职当闲人养,这辈子就算废了。



    荆州,夏口。



    “玉郎,决不能放弃!”安歌也是急了,她的野心,她的报复,这才刚刚开始,怎么能这么快就结束呢。“玉郎,妾身也想与玉郎神仙眷侣,此生逍遥快活,得遇玉郎,乃妾身此生最大的福分。然玉郎莫要忘了,杀父之仇不可不报啊!”



    此话一出,原本有些心灰意懒的孙玉立刻激动了起来。是啊,若是没有这等糟事,就算只是个闲职他也乐意,总归能和安歌双宿双飞便可。然而杀父之仇……



    孙玉可是已经认定了自家老爹是孙守仁的手笔了。可问题是现在的情况的确不理想,不由苦闷道:“只是事到如今,我们又有何选择”



    是啊,朝廷大军一到,对于己方军心士气的影响是极大的。莫看麾下先父旧将忠心,可那是建立在建功立业加官进爵的基础上,若是直接反抗朝廷,怕是立刻散掉大半。



    “无妨的,当今天下,势力四分,将来如何犹未可知。且玉郎莫要忘了,我等麾下,大半乃是水寇出身……”安歌继续劝道。


1...285286287288289...3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