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正室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祝十

    但提到老祖宗的意思,祝王氏更为震惊,也感到不可置信,“九儿,你这话可是莫要胡编乱造。”

    “老祖宗是祝家的老祖宗,她最是看重门里有出息的男丁。我家老爷在祝家门里也是顶梁柱,哪有自个砍了顶梁柱的”祝王氏摇了摇头,对祝九此话并不相信。

    &nb




第三百零一章 出嫁之日
    c_t;今日夜里这顿饭,祝王氏吃的如同嚼蜡。顶点x23us祝九用过饭后未曾多逗留,小坐了会便回了阁院。

    腊月十七。

    祝家嫡出姑娘出嫁,邵家迎亲的队伍,昨日便进了锦州城,来的迎亲队浩浩荡荡。

    为这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添了喜庆。

    祝家门里也是张灯结彩,祝九一早还未睡醒便被金姑姑与春杏二人给架了起来。

    昨儿个她入睡得晚,临近了丑时才入睡,眼下不过寅时刚过,人哪能睁得开双眼。

    “哎哟,我的好姑娘,您快醒醒。”来上嫁妆的姑姑,见着祝九双眼迷离,浑身瘫软的模样,急的都快火烧房梁了,“姑娘,今儿个是您的大喜之日,您可得精神些。”

    说起来,姑姑又瞧了取来嫁衣的金姑姑,不免埋怨道:“金姑姑,你也是老人了,怎的也不在昨儿个多劝劝姑娘。”

    “奴婢劝了,可奴婢也是头一遭伺候主子临嫁,多少没拿定主意。”金姑姑脸上带着笑意,自家姑娘这会儿没睡醒,确实不大好。

    可那个姑娘出嫁前时会早早的入睡的。

    话又说回来,金姑姑是在祝堂院多年,但一直都在老祖宗跟前伺候,还从未跟过姑娘呢!

    这厢阁院里边忙活坏了,春杏让人取来了行头。

    随后紧着出了去,朝南林问道:“南林,外边的火盆都安置好了吗”

    “安置好了,该候着婆子都候着呢!”南林连忙应答了一句。

    祝九是觉着乏累,尤其是这两日人要出嫁了,这进祠堂祭拜,又要挨个院子过去走一遭。

    再加之昨儿个夜里是在祝家最后一夜了,也有不少规矩。

    如此一来,人还未出嫁时就已经变得疲累,歇息了不过一个时辰又得起来,她哪有这等气力

    便是坐在椅子上,都难以支撑,只能靠着身边梨花,转眼人就能入睡过去。

    她倒是没想着,作为嫡出姑娘正儿八经的出嫁,竟是这么折腾人。

    果真,这出嫁的风光也不是那般轻松。

    等穿上了嫁衣带了凤冠,压的祝九不得抬了抬脑袋,“金姑姑,何时才能跨门”

    “一会儿就要跨门了,主母那边已在等着。姑娘赶紧盖上盖头,等前边来传话了,便是要跨门的时候。”金姑姑瞧着自家姑娘疲累,有些心疼道:“姑娘暂且忍耐忍耐,一会上了马车了,姑娘便能歇着了。”

    毕竟来回路途遥远,均是用的马车。

    如此也好,马车内样样安置的妥当,也能让姑娘好生歇着。

    祝九微微点头,想着也不过是半个多时辰的事儿,随而让春杏倒了提神的茶水来,先提提神。

    过了好一会儿后,主院那边传人来喊话了。

    阁院的丫鬟婆子们挨个都候在了门口,从阁院跨门出阁院,再出主院大门,随后还得跨了大堂的两道大门。

    最后一道门便是水盆,意味着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平常人家,倒也有些不同的风俗。

    自家闺女出嫁后,便是往门外泼上一盆水,也是送嫁必不可少的。

    这会儿祝九跨过了阁院的火盆,出了阁院日后便是嫁作人妇了,日子可得过得红红火火才是。

    “奴婢们恭送姑娘出嫁,愿姑娘一生顺遂。”

    阁院内伺候的人,行礼异口同声说着吉利话。

    梨花瞧着自家姑娘,金姑姑,春杏和南林,这一去便是不知何年何月才见着了,眼眶也是红了一圈。

    春杏和南林看了看她,不禁鼻尖一酸,终还是扶着自家姑娘出了去。

    到了主院跨门,祝王氏早早的候着了。

    抬手从金姑姑手中扶住了祝九的手,开口道:“日后嫁了人,便是别人家的。那也是你日后度过一辈子的地方。万事莫要轻易委屈,也莫要轻易嚼苦,这般



第三百零二章 邵家门里
    c_t;从锦州到禹城,这得好几日的路程。

    两个陪嫁丫鬟南林和春杏是在后边的马车,金姑姑则是伺候着自家姑娘。

    新郎官邵莫该是往前走的,不知为何反而落了脚程,骑马在新娘坐的马车一旁。这两地迎亲本就路途遥远,邵莫不爱那些规规矩矩,如今迎了亲,便不是外人了。

    想着这长途爬涉的,小娘子是不是会觉着无趣。

    “九儿若在马车内待累了,等出了锦州城过洛阳时便可下马车走走。”邵莫慢悠悠的骑着马,扭头看着马车的喜庆鲜红的布帘。

    祝九正才睡过去没一会,冷不丁的听见声音惊醒了过来,兴许是被惊扰了好梦,不禁闷气的哼了声。

    她本累坏了,才入睡过去被惊醒过来,心里哪能高兴。

    金姑姑见着自家姑娘没反应过来,便低声道:“是姑爷跟姑娘说话呢!”

    “九儿不累,多谢将军挂怀。”她分明是眼下累坏了,出锦州过洛阳,那才多就按照眼下这脚程,不出两个时辰就到洛阳。

    两个时辰便让她下马车走走,这岂不是更折腾人。

    虽知晓邵莫是好意,祝九也感到颇为无奈。

    邵莫听着祝九这番话,心里有些失落,觉着自家小娘子待他格外疏离。

    随后策马赶到了前头,这会一同来迎亲的,还梁军师。

    这不,邵莫一过来,苦着一张脸。

    梁军师瞧了他一眼,笑着道:“将军这是怎么了方才瞧着可是去马车那边了,莫不是将军夫人未曾搭理”

    “搭理倒是搭理了....”邵莫挑眉看了看梁军师,“我与九儿虽是头一回成为夫妻,我不与她生分,她倒对我生分的很。”

    “将军,你这话怪哉的很。哪有说头一回成为夫妻的,莫不是将军还想第二回女子本就矜持,再说了将军夫人乃是小姑娘。将军常年在军营不拘小节,可不要吓坏了夫人。”梁军师还真有点担忧自家将军。

    他虽未曾见过祝九,却也知晓。

    祝九与邵莫的年岁相差甚大,偏偏一向沉稳的邵将军在战场上稳如泰山,到了成亲之事上,反而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又容易多想了去。

    祝九哪里知晓,自个不过寻常一句话,便让邵莫觉得生分了。

    再说了,他们虽是早早的定亲,加起来总的不过见过几次面。

    能熟络到哪儿去

    邵莫这不是想着,前往禹州拜堂成亲还有好几日,如今好不容易人到了跟前了,又是一路同行。

    却是因马车隔着布帘子,弄的他这是想瞧也瞧不见,想说话也说不成。

    一路上便交代人快马加鞭,尽早赶回邵家去。

    邵家门里,邵家大将军成亲,这是邵家的大喜事。

    从邵莫去迎亲便开始张灯结彩,邵夫人让人早早的送了请帖出去。如今京城那边早些日子该送来的礼都送到了。

    来祝家贺喜的人该到的也提前一日到了。

    腊月二十四,正正是辞旧迎新的小年之时,今日也逢新人进门。

    “夫人,大少爷回来了,进了禹城了。”

    来通传的丫鬟禀了话,邵夫人一听,连忙唤了桑妈妈来,人还得半个时辰才到。

    这邵夫人便是有点坐不住了,连忙让桑妈妈瞧了瞧她今日这身衣裳,这头饰,这浑身上下哪哪的,有何不妥之处。

    桑妈妈正瞧着,还未来得及说话,邵夫人紧接着说道,“快,交代下去,让门里都给安置妥当了。宾客们也该入门了。”

    “还有,这宴席上可出不得半点差错。先前我让库房那边备好的见面礼可都备上了再让人去核对核对。”

    邵家门里



第三百零三章 拜堂
    从锦州到禹城,这几日赶路而来,虽说马车行的稳当,一连几日坐下来,难免让人感觉劳累。

    马车到了邵家大门,唢呐声吹响,今日邵家大喜,百姓们不少来瞧热闹的。

    邵家本也是大方,这不百姓们到了大门外瞧着,门里的婆子丫鬟们纷纷拿来了喜糖送了出去。

    马车一来,纷纷让开了一条大道。

    迎新的婆子都等着了,大门口该跨的火盆也备上了。

    大堂内的宾客们纷纷瞧了出来。

    邵莫一下马,便朝喊话的婆子使了个眼色,婆子忍俊不禁,连忙喊了话。

    “新娘子到嘞,新郎抱新娘进门咯!”婆子一开口,邵莫已经到了马车跟前。

    马车内的人,由金姑姑扶着出了来,祝九伸出纤纤素手放在了邵莫宽厚的手掌上,下一刻身子一腾空便被他强而有力的臂膀抱在了怀里。

    祝九不禁面色一红,双手捏着邵莫胸前的衣襟,透过盖头瞧了瞧周围。

    依稀见着邵家人极多,宾客满堂纷纷看了过来。

    到了大门口,邵莫又将人放了下来,邵家的丫鬟上前扶住了祝九,婆子在旁又喊了话,无非是要跨过眼前的火盆。

    这会儿抬腿跨过去,才刚抬起,不知怎的,那火盆猛的一下蹿起了大火。

    一眨眼的功夫烧着了裙摆,祝九垂头瞧着这般,本能的心里一惊。

    不光是祝九心里发惊,就是在场的邵家人都变了脸色,这火盆本就是用的炭盆,寒冬腊月的,怎会窜气火苗来。

    当邵莫大步过来时,祝九抬手提了提裙摆晃动一番,上面燃起的火苗灭了去。

    扶着祝九的那丫鬟顿时松了一口气。

    宾客们瞧了心思各异,邵家门里的人也没吭声,新娘子进了门里。

    邵莫沉着一张脸进了门,看了一眼那火盆,朝小顺子使了个眼色。

    小顺子点了点头,让人将火盆撤下去收着。

    坐在堂内的邵家门里,各房老爷还有夫人们。

    老太君坐在上座,邵夫人坐在下手的位置。

    进了大堂,婆子拿来了红绸,紧接着便是拜堂礼。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交拜。”

    “礼成!”

    礼婆子喊着话,礼成后,便有丫鬟们奉来了茶水,礼成后并非要送去新房,还得奉了茶喊了人才能过去。

    “大少夫人,这是老太君,家中的长辈,便是唤一声太奶奶。”礼婆子说着话,丫鬟奉了茶水到她手里。

    “九儿见过太奶奶,太奶奶喝茶。”祝九一开口,声儿宛如那百灵鸟般,清澈又好听。

    老太君听得这声太奶奶,脸上荡开了笑意,接过茶盏抿了一口,连忙让方妈妈拿来了备上的物件,那是邵家门里祖传的银镯。虽银镯没有特别之处,却是用意不同。

    先前是传给了邵夫人,这是掌家人该带的。

    如今却又到了老太君手里送出来,瞧得各房夫人们凝了神色。

    老太君将银镯戴上了祝九的手腕上,祝九连忙施礼,“谢太奶奶。”

    紧接着便是要给邵夫人奉茶,“九儿见过母亲,母亲喝茶。”

    “九儿进了我邵家的门,日后便是我邵家的人。”邵夫人说着话,接过茶盏,又看了一眼正给各位叔伯奉茶的邵莫,笑着道:“也望着九儿来年让母亲抱上个孙子才是。”

    说完,桑妈妈拿来了物件,乃是一枚送子观音的挂坠,用的是上等的暖玉,有冬暖夏凉的功效。

    暖玉难得,手艺精湛,请的还是京城内为皇室打造玉器的大师亲手雕刻。

    早先便为了这事儿,邵夫人可没少下心思。

    这话听的祝九面色绯红,颔首应是一番。

     



第三百零四章 花烛夜
    这人才进门,一声媳妇儿传来,祝九不觉有些紧张的捏了捏衣角。

    “姑爷,先喝了交杯,才能掀起盖头。”金姑姑见着邵莫一进门就直奔少夫人而去,连忙稍稍拦了一下,让人端来了酒水。

    邵莫听了这话,收回了欲要掀盖头的手,拿过酒杯递给了祝九,随后落座到了床边,俊朗的脸上带着浓浓的笑意,可见人极为高兴,“媳妇儿,来,咱们喝一个。”

    祝九微微颔首应着,抬手穿过邵莫的臂膀,正要喝时,那酒杯又被邵莫给接了下来。

    “罢了,饮酒伤身,还是不饮为好。”邵莫一入嘴里那酒,带着辛辣咸,眉头暗暗一提,心里有些不快。

    祝九略微惊讶的看了看邵莫,未曾多说。金姑姑也未曾阻止,这是姑爷为少夫人着想呢,自然是好着。

    紧接着春杏拿来了秤杆递了过去。

    邵莫这才掀起了盖头,盖头下的那张小脸略施粉黛,因是矜持羞涩又多了几分娇羞,白皙的小脸上白里透红,如水一般的凤眸微微垂眸敛目瞧着捏在一块的手指头,樱红小嘴紧抿可见紧张。
1...8283848586...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