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八零之神医有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北海乔

    除了黄百川,其他人不知道说什么好,黄馨月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采蓝,你没事吧。”于采蓝笑了笑,表示还好。

    饭后,黄馨月告诉古玉龙:“吃完饭你先回去吧,我在这边再住几天。”

    古玉龙觉得她在黄家住一段也好,有黄家人照顾着,她的心情也能好点。刚才那一家人的事把他吓到了。他这时候也怕黄馨月万一情绪不好出事。

    回到黄老太太的病房之后,涛子跟黄啸天聊了一会就走了,临走之前邀请于采蓝有空去他家玩。

    “大哥,你帮我一件事。”等到病房里只剩下黄家两兄弟、于采蓝和病床上的老太太的时候,黄馨月才跟黄啸天开口。

    “什么事,你说吧。”黄啸天吃着于采蓝给他带回来的饭菜说道。

    “大哥,我不想在宜华医院生孩子了。”宜华医院离古家很近,原本已经安排好,等她快到预产期的时候就去那里住院待产。

    黄啸天明白了她的意思:“行,你想去哪生,我帮你安排好。”

    “就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我有个同学在那边妇产科,有她在,我放心。这事先不要说出去,就我们几个人知道,等快生了我就住进去。你再帮我安排几个人守着孩子,出院了我直接回奶奶这边住。”

    原本软弱的女子,为了保住她肚子里的女儿,开始勇敢的自己拿主意了。她妈妈凡事都听她爸爸的,所以她连自己妈妈都信不过。

    于采蓝听到了其中的蹊跷,便问她:“怎么回事为什么要保密”这里边要是没有事,黄馨月怎么可能这么做

    等到她听说黄远廷提议把黄馨月未出世的女儿送人,只为了再生一个孩子的时候。她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至于吗狸猫换太子的戏码是为了皇位。他这为的是什么只为了让古家满意吗

    如果这事不从源头上解决了,以后黄馨月只怕还会有麻烦,孩子不可能时时刻刻在她视线里,对方只要有这种想法,就有的是机会。

    陆军总院普外科病房区,又来了一个记者,他和先前来看病的那个记者是同事,此时他们正在采访医务科副主任孟庆春。

    那个术后肠梗阻的产妇已经从急诊科转到普外,本来这只是无数个病人中寻常的一个。

    但因为孟庆春的高调,又有首都大报的记者过来跟踪采访,大夫们压力不小。不得不请出朱副院长来坐镇。

    &nb




第402章 胃肠会诊
    温教授疲惫地走出手术室,准备换衣服回家,这一次手术他连续站了七个小时,精神上一直都在高度紧张的状态,做完后,没直接躺地上就不错了。

    “温教授,你做完手术了麻烦你再辛苦一会儿,朱副院长请你去普外走一趟。”被派过来的住院医一看到温教授从手术室走出来,就拖住他的胳膊说道。

    普外普外能跟他有什么关系,温教授往上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虽然很累,不愿意动弹。可他也明白,朱副院长让他去必定是有事,那是个务实的领导。

    “老温来了,过来,坐坐坐。”朱副院长也是从技术岗位上提拔上来的,知道心外手术的难度,所以温教授一进来,他就很客气地招呼温教授坐到他旁边的位置。

    “哦,大家都在啊院长,您找我是……”温教授疲惫地坐下,靠着椅背。

    “老常,你跟温教授说说吧。”朱副院长把任务交给了胃肠专家老常。老常和温教授私交不错,让他来说很合适。

    老常清了清嗓子,然后跟温教授把下午到现在发生的跟那产妇有关的事说了说。

    温教授听了,说道:“是这个事啊,当时我去沂州开会的时候,跟那位姓顾的中医聊了很多,他跟我提过,说是在腹部手术后,运用中医的通腑攻下活血的方法来应对肠粘连、肠梗阻、以及一些急腹症,效果不错。还给我举了几个例子。”

    朱副院长想了一下,觉得这时候是要考虑找个中医来会诊了。事情拖得越久越麻烦。

    这时候温教授主动说道:“说来也是巧,那位顾大夫的师妹中医水平很不错,现在正在咱们医院,就在心外病房呢。她家亲戚病了在住院。顾大夫跟我说过,他师妹的水平绝对不比他差。”

    温教授为人稳重,他说的话是有分量的。因此朱副院长说道:“这样的话,麻烦老常你陪着温教授走一趟,去把那位顾大夫的师妹请过来。”

    他本来想到中医院请个资格老的大夫,可现在已经晚六点多,那些大夫全都下班回家了吧。而他这边有人盯着,不好一直这么等下去的。既然温教授推荐了人,那就先看看她怎么说吧。

    老常答应了,要跟着温教授一起走出去。朱副院长拍了拍温教授的肩膀:“辛苦你了,咱们医院要是多一些像你这样务实,少一些务虚的人就好了。”

    朱副院长这话是对着温教授说的,说完之后,又意味深长地朝门外看了一眼。与会者都知道朱副院长说的是谁。只怕这次的事情结束后,医务科那个姓孟的要吃瓜落了。

    不过他们一点都不同情姓孟的,要不是孟庆春,他们这些人有好几个都已经回家休息了,谁不累啊也用不着这么晚了在这忧心忡忡地商议对策。

    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的本意是好的,只是这次的经让孟庆春念歪了,过于高调,让医院方面很被动。从而犯了众怒。

    于采蓝在黄老太太的病房里,估计着晚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太太就会醒,便一直在房间里守着,黄士余又来了,他打算看看晚上黄老太太的情况。

    没想到这时温教授开门走了进来,说要请于采蓝去会诊。黄啸天早已见惯不怪了,说道:“采蓝,温教授请你去,你就去看看吧。奶奶这边有事的话我让百川去找你。”

    于采蓝也想多看些病人,越多越好,她目前要在这守着黄老太太,不能离开医院的。在黄士余和黄馨月诧异的目光中她跟着温教授走了出去。

    两个记者没再继续采访孟庆春,他



第403章 记者的问题
    邵文奇又忙了一天,刚回到家,电话就响了,是他爱人接的。

    “老邵,找你的,说是陆军总院的朱副院长让人给你打的电话。”

    小朱吗朱副院长比邵文奇小十几岁,在邵老的眼里就是小朱,他对朱副院长印象还是不错的。因此他走过去从老伴手里接过电话:“喂,我是邵文奇。”

    等到他听明白对方说的事情之后,问道:“你说的那个于采蓝是不是从沂州来的二十出头的年纪”世上还能有几个学中医的于采蓝呢他这么问不过是为了确定一下罢了。

    “是,是从沂州来的。没错,很年轻,二十出头,所以朱副院长很不放心,让我问问您的意思。”

    “哦,是她的话,那我就不用过去了,她说得没错,她确实参加过多次会诊了。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真的有什么不妥,你们再联系我。”

    于采蓝的水平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他还不能确定。但是那产妇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他认为于采蓝不至于连那都应付不了。

    他年纪也大了,第二天一早还得出门,这么晚了再跑一趟的话,也觉得吃不消,因此他暂时不打算过去。

    那产妇静静地躺在床上输液,公婆和她男人焦躁地在室内等候着。他们原以为,这么大的医院,进来了,很快就能有办法的。可是左等右等的,却没有个明确的说法。

    “大夫……”老两口一见到朱副院长领着一群白大褂过来,马上扯出笑脸,有些局促地说道。

    朱副院长当然知道他们想问什么,告诉老常:“你跟病人家属讲一讲吧。”

    “嗯”老常答应一声,他这个人总是一副温和的笑脸,很有亲和力。又是胃肠病方面的专家,由他来跟这几位焦虑的患者家属交流很合适。

    那两个记者一直挤不进会议室,也采访不到相关的医生和领导,这个时候怎么可能放过这次机会,他们见到朱副院长领着一帮人过来,要跟家属说明情况,他们立刻找机会挤进来,在病房角落找了个有利的位置,把镜头对准了老常和那个领导模样的人,想看看他们会怎么说。

    孟庆春这时候也觉察出了不对,似乎治疗过程并不顺利,朱副院长远远地瞥了他一眼,眼里都是寒光,他这时候要是还意识不到自己做错事了,那就白混了。

    “是这样的,您家媳妇这个病是由于第一次手术后肠粘连引起了肠梗阻,目前我们是在保守治疗,但是现在没什么效果。但如果二次手术的话风险较大,而且二次术后肠粘连可能性也加大。”

    听到这儿,老两口和他们的儿子脸色很不好,他们还以为进了这里就不会有事了,没想到这里大夫的说法和县医院没什么区别。这,这可怎么办

    他们还算淳朴,并没有因此就想着找医院麻烦,只是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好。

    这时候老常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开会研究了一下,觉得还是采取相对安全点的方法比较稳妥。我们院方请了一位中医来会诊,中医在治疗肠梗阻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只需要服药,不用手术。”

    家属一听,原来医院有帮他们想办法,连忙表示感谢。可是等到老常把于采蓝介绍给他们之后,他们的脸色又变了。

    俩记者更是面面相觑,包括几个在这留守的群众,这些人一致的想法是医院方面是不是觉得病人家庭困难,老实巴交的好应付,所以才随便找个人糊弄他们啊于是他们心里多少都涌出一些不平



第404章 又一个外行
    这时候,兰记者哪还敢再贸然针对于采蓝,没有确定的事实和证据,他是不敢再得罪这女孩子了,别看她笑呵呵的,嘴里却能下刀子。

    于采蓝见他暂时老实了,便把目光转向了病人家属,她知道,就算他们这几个人忍着什么都没说,可也对她没什么信心。

    因此她说道:“我的老师是沂州中医学院的郑教授,你们不认识他,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他知名度比较高。另外我家里是开医馆的,从小就接触中医,到现在已经在几家大型医院跟各科主治大夫进行过多次会诊。你们放心,我能治就说能治,不能治也会说实话,不会乱来,一定不会糊弄你们的。”

    她说的诚恳亲切,周围的群众和家属抵触的态度都有所松动。于采蓝也是为了多接触一些病人,这才如此高调。没办法,她的年龄是硬伤,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

    她走到产妇身边,坐到椅子上,回头时,跟那产妇的婆婆说道:“阿姨你最近有时间的话去检查下吧,经常头疼头晕是吧。”说到这儿,她就开始专心诊脉。

    那婆婆满脸惊诧,旁边有人小声问她:“你真的头疼头晕啊”那妇女点头如捣蒜,围观的人看着那姑娘的眼神就又有了些变化。

    朱副院长现在还不清楚于采蓝的水平,事到如今,他只有暂时相信温教授的话。

    不过,姑且不论医术,单就这女孩子的气度,朱副院长是很欣赏的。如果她在他们医院上班的话,他大概会考虑把她作为预备干部来培养。

    他却不知道,沂附院的刘院长早就有这想法了,只是他留不住于采蓝。

    这时于采蓝放下手,轻按了几下产妇的肚子,病人痛苦的哼了几声,然后她又看了下产妇的舌头。

    放下手之后,她没马上开药方,而是跟那婆婆说道:“当初你儿媳妇在医院做完剖腹产之后,大夫没告诉你们要让她早点下地活动,尽快排气,否则容易造成肠粘连吗她是什么时候开始下地的”

    那婆婆看了她儿子一眼说道:“大夫是说过一次,后来他媳妇说肚子太疼了起不来,小兵他心疼媳妇,就让她躺着了,第三天才下地……”

    于采蓝看了一眼那年轻的男子,疼媳妇也不是这么疼的啊。只好告诉他们:“那不行的,腹部手术之后,麻药的药效退了,就算疼也要尽早翻身下地活动的,我给你家媳妇开点通腑汤,可以通便排气的,你们要不要试试通便排气之后就不会腹胀了。慢慢的也能恢复饮食。”

    那一家三口看看产妇胀硬的肚子,心动了。最后那婆婆觉得似乎也没别的好办法了,便问她儿子:“小军,你说要不要试试”

    那个小军看着于采蓝,见她虽然岁数不大,稳稳地坐在椅子上,看上去很平和,给人可以信赖的感觉。他也是被大夫们说的二次手术的事吓到了。便说道:“要不,试试吧。”他觉得吃药应该不是那么危险。于采蓝点头,开始写药方。

    黄老太太在七点二十五分左右醒了过来,黄啸天看到她手动了,早就注意观察着她的脸,果然像于采蓝所说的那样,居然慢慢睁开了眼。

    因为医院室内是统一的日光灯管,她觉得有点亮,一时间不太适应,抬起手放到眼前挡光。

    “奶奶,你醒了……”

    “大嫂,你终于醒了……”屋子里的几个人都围了上来。

    一番激动与欢喜自不必说,黄老太太跟几个孙子孙女的感情是真的好。几个孩子的记忆里全都是奶奶给他们的满满



第405章 错过了一块璞玉
    那个记者的话一说出口,在场的白大褂们包括朱副院长都憋着一口气,这什么大报记者啊,唯恐天下不乱吗

    于采蓝静静地看了一会那个记者,然后说道:“我觉得你们记者在采访之前,应该对要采访的主题做一个基本的功课,像这种常识性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问了,作为首都大报的记者,提的问题总得有点水平吧像中西医的比较和优劣,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资料。”

    兰记者不敢接话,让那个提问的记者独自承受自己说话的后果。

    于采蓝继续说道:“不过这里有不少朋友不是医学专业的,既然你问了,那我就说几句,算是为诸位非专业人士简单的科普一下。”

    然后她把目光转向那些捐款并且留守在这的群众:“我先说说西医的优势,如果哪里说的不对,在场的前辈可以指教一下。我觉得西医在抢救急诊、外科手术,通过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通过疫苗预防病毒传染等方面优势都是很明显的。另外西医的ct,核磁共振等对器质性病变的诊断都有很高的准确性。”

    她说完这些之后,朱副院长他们点头,表示她说的不错,还算中肯。

    于采蓝接着说道:“当然中医也有自己的抢救急诊方法,但是对大夫的要求高,能掌握的人有限。我现在想跟大家说的是,如果有过敏性疾病、妇科疾病、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复杂慢性疾病、非器质性疾病这些,可以考虑去看中医。”

    在场的人听地都很认真,他们不少人其实都不太清楚,得病了到底是该看中医还是西医,有专业人士愿意客观地给他们讲解,他们当然愿意听了。

    于采蓝最后说道:“只是可惜,中医的培养周期比较长,所以合适的中医不太好找,大家看病的时候要注意,尤其是那些号称包治百病的人,不要信,小心受骗。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有时间可以去心外病房去找我聊聊。我这两天还会在那儿。”

    围观的人其实听得不是很懂,短时间也不能完全记住,但大概意思也知道了。有人对于采蓝竖起了大拇指。这些群众对于采蓝的态度都好了很多。

    朱副院长以全新的眼光审视着于采蓝,这个年轻人敢作敢为,做事有担当有策略,难得的是不偏激,说话中肯。他觉得实在太可惜了,这么优秀的年轻人,怎么不是他们医院的人呢务实的朱副院长感觉自己像是错过了一块璞玉。

    病房外面的轮椅上坐着一个老太太,花白的头发挽成一个髻,她盯着跟人说话的于采蓝,贪婪地看着,不用任何人告诉她,她就知道,这就是她的外孙女。
1...979899100101...1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