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侠武大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寂寞宇宙

    在进城时,他站在城门洞的旁边也听见了杨志和那个姓王的军官之间的交谈,知道白胜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武状元,只是这武状元怎么竟然是太监打扮

    虽说白胜已经亲口表明他不是太监,可是这怎么看怎么不像啊!不过转念又想,如今名震天下的大宋的枢密使兼兵马大元帅童贯不就是个太监么就算白胜是太监也不妨碍他夺得武状元。

    他在这里胡思乱想,白胜却笑道:“没错,我就是武状元,这身打扮只是友情客串。走吧,先跟我去看望一位朋友。”

    周成听得懂客串,却听不懂友情客串是什么意思,稀里糊涂的就收了货物跟随白胜而去。

    来到万胜拳馆门口,把门的弟子看见一队太监上门,急忙行礼。

    狄烈的母亲清河郡主赵云萝是神宗赵顼的堂妹,即当今皇帝赵佶的堂姑,是正宗的皇亲国戚。

    清河郡主在嫁入狄家之后,狄家与大宋皇室时有往来,逢年过节也总会有太监送些福利过来,因此此时白胜领着一队太监上门,万胜拳馆的弟子们见怪不怪。

    按照路上安排好的,白胜让方金芝下轿,以白胜妻子的身份求见狄烈。

    馆中众弟子均知白胜与馆主相交莫逆,不敢怠慢,急忙入内禀报。

    不多时,狄烈亲自带着四大家将出门来迎,把方金芝和庞秋霞迎进家中。

    按照计划,白胜遣返了太监队伍,带着周成跟着方庞二女入内。

    狄烈见状就有些诧异,白胜的妻妾坐在太监抬着的轿中本来就有些不合常理,怎么这太监还跟着进门了而且还带了个货郎作甚

    就问道;“你们有事么”

    早在正月初十前后,狄烈曾经去过白胜的家里探望被牛皋打成重伤的白胜,所以他是认识方金芝的,知道此女与白胜的关系匪浅。此时方金芝自报为白胜的妻子,他没有任何怀疑。

    白胜笑道:“狄大哥,是我啊,你认不出来么”

    狄烈一听话音就哈哈大笑起来,拍着白胜的肩膀道:“你怎么弄成这个怪模样,不知道还以为你被人给咔嚓了。哈哈哈……”

    他一边笑一边往白




第三四六章 西夏不好打
    当下狄烈安排凤南渡陪着周成在厅堂里坐了,自己带着白胜去见母亲。

    白胜是第一次见到狄烈的母亲,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个头。狄烈是他最尊敬的兄长和朋友,对兄长的母亲自然更加尊敬。

    身为赵佶的堂姑和狄烈的母亲,清河郡主的年龄并不老,看上去甚至比赵佶还年轻一两岁。听了狄烈的请求,清河郡主二话不说就命人备轿。

    因为狄烈告诉他的母亲,白胜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

    洛丽妲陪着清河郡主去了王黼的府第,白胜就只好留在万胜拳馆等消息,狄烈当然不会让他干耗着等待,管家带着仆人已经备好了酒席。

    酒席当中,宾主之间谈天说地,白胜就说起周成制作的神臂弓,不想狄烈听了之后脸色大变,要求周成拿出神臂弓来一观。

    周成把分解的神臂弓再次组装起来递给狄烈,狄烈接过之后,凝视着神臂弓久久不语,虎目之中似有泪光闪动。

    白胜忍不住问道:“狄大哥,你怎么了”

    狄烈垂泪道:“当年先父就是伤在神臂弓下,才为国捐躯的。”

    旁边凤南渡、羿啸和水凝珠同时哀恸流泪。

    白胜见状不禁深深懊悔,歉然道:“对不起,兄弟我不该让周成拿出这东西来,惹大哥伤心。”

    在与狄烈的交往之中,从未听狄烈说起过他父亲的事情,没想到他母亲看上去如此年轻,而他父亲已经离世了。

    狄烈闭上了眼睛,似是要将泪水封闭在眼中,再睁眼时说道:“这不怪你,即使没看见这神臂弓,我也打算跟你说一说家父的事情。”

    “哦”白胜知道狄烈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种伤心事,便停了杯筷,凝神倾听。

    狄烈道:“兄弟,你即将随军出征,为兄必须要提醒你的是,西夏不好打啊!”

    狄烈由此讲出一番话来,令白胜对西夏这个神秘的国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狄烈一家,就是大宋对西夏的一部战争史。

    时至今日,在大宋立国的一百二十年里,一共与西夏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战争,每一次都是以大宋失败而告一段落。

    宋仁宗时期,狄烈的祖父狄青赶上了第一次战争的尾声。

    纵使狄青神勇无敌,参加过的大大小小二十几场战斗无一不胜,却无奈他当时人微言轻,兵微将寡,虽然令西夏人闻风丧胆,却终究无法左右战争的全局。

    战斗只是战役的一个局部,战役只是战争的一个环节,当时官至延州指挥使的狄青所能掌控的,只是每次战役中的局部遭遇战而已。

    不说在狄青上面还有范仲淹和韩琦两名副帅,也不说在范仲淹和韩琦头上还有个主帅夏竦。这些惯于纸上谈兵的文人是坐镇在边疆州城里的战争执行者。

    只说在大宋对西夏的战争史上,最终决定每一场战争打不打、如何打的战争大脑,只能是深居汴梁城皇宫大内里的皇帝。

    只此一条,就决定了大宋对西夏的战争有败无胜!

    那时候既没有手机也没有互联网,更没有卫星定位系统,坐在皇宫里指挥边境上的几十万大军与邻国打架,这不是扯蛋么

    但是大宋的皇帝不论是仁义无双的宋仁宗,还是励精图治的宋神宗,又或是平庸无能的宋哲宗,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喜欢扯蛋,足足扯了四场战争的蛋。

    最终结果就是西夏以不足百万的人口屡屡战胜常备兵力超过百万的大宋。

    宋仁宗时期,狄青在宋夏第一次战争中成长起来,等到他名震西陲,具备打赢西夏的能力时,第一次战争已经结束了,范仲淹被贬,宋夏两国签订了庆历和议。

    庆历和议的内容是:大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两万斤;另外,每年还要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两万两千两,绢两万三千匹



第三四七章 狄烈说西夏
    ,

    说西夏不好打,就免不了要说一说西夏的军备构成。

    西夏是全民皆兵的体制。不论男女,只要是年龄十四岁至七十岁之间的西夏国民,谁都不能逃避兵役。

    平时你尽管从事各行各业或者在家相夫教子,但只要战争爆发,每一个国民都是兵!

    所以说西夏虽然人口不足百万,但是它招募起兵力来,往最少了说也能集结三十万大军,而且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壮年精锐。

    说起西夏军队的精锐来,狄烈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就好像后世出生在共和国空军家庭的孩子,打小就知道米国有什么型号的灰机一样,狄烈一家世代都有人参与对西夏的作战,对西夏军力的概况非常了解。

    西夏的精锐部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就是劲弩兵团。

    劲弩兵团的装备就是狄烈手里拿着的神臂弓。

    神臂弓,又称神臂弩,原本是大宋发明的弩箭器械。神宗时期发明,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二百四十多步,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话说大宋朝的文官们有个毛病,就是喜欢炫耀和吹牛逼。

    早在仁宗时期,恰有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于是朝廷就把曾公亮和丁度编撰《武经总要》印刷了之后满世界的晒,一来炫耀活字印刷这项伟大发明,二来通过《武经总要》告诉世人,我大宋的军事科技如何牛逼。

    这样炫耀的结果就是《武经总要》迅速传到了辽国和西夏,如此一来,非但大宋的军事科技再无秘密可言,而且还被异国番邦学了去,造出相同的器具反过来完虐宋军。

    而到了神宗时期,以宰执王安石为代表的大宋官员还没意识到这一点,继续保持着傻逼状态。

    熙宁元年,宋人李宏发明了第一代神臂弓,即强弩。以檿(一种韧性极佳的乔木)为臂,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

    第一代神臂弓立即被用于战争之中,却不知保密其制作工艺,结果被西夏在战场上缴获了数件回去,再加上大宋文人炫耀出来的书面资料,西夏很快就仿制出了山寨品。

    必须承认的是,西夏山寨出来的神臂弓在品质性能上远胜大宋的原版神臂弓,因为西夏人做出了一项重要改进,将檿木和檀木改为了野生牦牛角!

    这项改进不仅增强了神臂弓的坚韧度和耐久度,而且增加了神臂弓的射程。比原版神臂弓的射程增加了一百步还多,更重要的则是增加了弩箭的穿透力。

    西夏试制神臂弓时的针对性极强,专门针对大宋著名的步人甲,设计的标准,就是必须穿透身穿步人甲的目标。

    试想,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在双方都有神臂弓的情况下,彼方比己方的射距多出了一百步,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就是这个山寨版的神臂弓设计,让大宋的能工巧匠干瞪眼没办法,因为大宋的版图里没有那种青藏高原以及黄土高坡上的野生牦牛!

    除却劲弩兵团,西夏还有两大精锐之师,铁鹞子和步跋子。

    铁鹞子是重装骑兵,骑兵和坐马全身覆盖冷锻甲。

    冷锻甲是西夏铁匠独有的技术,其工艺技术领先全世界,远胜辽国和大宋。

    冷锻甲不怕大宋的神臂弓,也不怕大宋步兵的朴刀和长枪,是当世各队里配备的最好的防御铠甲,没有之一。

    铁鹞子骑兵的身体与坐下战马的身体是用铁链连在一起的,人马一体。即使敌人的弓弩或兵器碰巧沿着甲片甲叶的缝隙扎了进去导致骑兵死亡,骑兵也不会从马上掉落下来,依旧能够完成冲锋。

    所以



第三四八章 麻魁和一品堂
    西夏是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女兵建制的国家,有别于那种为士兵提供“服务”的军妓,西夏女人都是天生的战士。

    就连小梁太后都会披甲持矛身先士卒大败宋军数十万,其他西夏女子敢不效仿

    周成点头道:“西夏的麻魁以前就很彪悍,现在更是不得了,因为现在她们有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首领。”

    白胜问道:“这首领是个女的”

    周成点头道:“是的,这个麻魁的首领叫做李若兰,此女是西夏惠宗的遗腹女,生得貌美如花,武功高绝!是如今西夏武士中名列前三的人物。”

    白胜不禁好奇,就插话问道:“这女人多大就能名列西夏前三”

    周成道:“据说此女二十七八岁。”

    白胜听了之后就有些不以为然,二十七八岁的女子能有多高的武功再高也赶不上方百花吧如果说方百花的武功可以位列西夏前三,那么西夏也就没啥高手可言了。

    想到此处他就看了看庞秋霞和水凝珠以及方金芝,这三个女子的武功也都不弱,但是在大宋武林之中却基本排不到前三十以内。

    等她们三个到了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能将名次往前提么肯定不是。因为排在她们前面的人物同样在进步。

    听到白胜询问这个李若兰的年龄,方金芝已经不爽,又看见白胜去瞟庞秋霞和水凝珠,就忍不住冷哼一声。

    心说人家讨论神臂弓、铁鹞子和步跋子你都不不出声,一说女兵你就来兴趣了,真色!

    若不是刚刚在皇宫中被白胜的气势压住,此刻定要出言质问。

    话说但凡手巧之人必定心思灵敏细腻,周成就是这样的人物,心灵才能手巧。他只听方金芝一声冷哼,就知道这女子是在吃醋了。

    他不知白胜夫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生怕因为自己提起麻魁和李若兰导致人家夫妻反目,最终自己岂不是难辞其咎,所以就把话题转到了西夏一品堂上面。

    一品堂是西夏军机部门的下属机构,专门招募世间武林高手,能人异士,其职能是负责刺探邻国兵力部署、军事主官的升迁贬谪,以及刺杀邻国鹰派政要人物或敌视西夏的武林名宿等等。

    一品堂的成立时间较早。

    早在宋真宗时期,夏王李德明联辽睦宋,韬光养晦发展国力,为建国称帝做准备。

    李德明知道一旦建国称帝,必遭辽宋两国的讨伐,因此就安排儿子李元昊行走于沿边榷市,与各国各族的商人来往,借以打探宋辽两国的国情朝政、经济民生。

    李元昊从幼年起就熟读兵书,深谙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考虑到仅凭自己一人无法获知太多的信息,就暗中成立了一支细作(间谍)队伍,是为西夏一品堂的前身。

    大宋朝的《武经总要》就是被这支间谍队伍搞回来的,也不知道是大宋的官员太傻逼,还是这些间谍的本领大,不仅窃取了《武经总要》,而且连带着把活字印刷技术也给偷了回来。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也是有缺陷的,因为他使用的是泥活字,泥活字的缺点是刻模后炼烧的时候泥块会变形。

    所以大宋朝虽然在仁宗期间发明了活字印刷,却没有广泛投入使用,直到赵佶当了皇帝,印制《万寿道藏》还需要使用雕版印刷工艺。黄裳就是主持该项雕版工作之人。

    但是西夏却巧妙地克服了泥活字的缺陷,在偷学了活字印刷术之后,早于大宋进入了活字印刷时代,主持这一切工作的最高领导人正是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

    李元昊登基之时,就把这支间谍机构命名为一品堂,而此时一品堂也早



第三四九章 重返作案现场
    劲弩兵团、铁鹞子、步跋子、麻魁加上一品堂,五大势力支撑起西夏来跟大宋叫板。综合分析之下,每个人都认为西夏确有与大宋叫板的实力。

    狄烈和狄烈的四大家将都对西夏恨之入骨,他们时刻都想开赴边关为父亲报仇,与西夏血战。

    但是狄烈必须听从爷爷留下来的祖训,在河洛神功大成以前不能与人动武。所以只能将四个家将托付给白胜,希望白胜能够带领他们建功西陲。

    因此在白胜出征之前,狄烈要为他分析西夏兵马的概况,让他做到心中有数。只是在听过周成补充麻魁和一品堂两大势力之后,狄烈对白胜的前途更加担忧了。

    报仇不是送死啊!

    说西夏不好打,就是因为明知道西夏有什么,却找不到一个好办法来对付。在此前六七十年的时光里,大宋朝野的所有聪明才智之士都在努力寻找这个好办法,结果是没有找到。
1...9495969798...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