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大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寂寞宇宙
至于因此而带来的隐患倒也不怕,自有王黼的弟弟为其打点,不会有人追究他临阵脱逃之罪,况且他并非在战场上脱逃的军人,而只是借故躲避了武举考试而已。
但不论怎么说,这种事在成行之前,是绝对不能对御拳馆的人说的,所以他在听到白胜的询问之后被吓得不轻,甚至来不及思考白胜是否认识林冲了,直接反过来讽刺白胜。
白胜笑道:“没错,我是被一伙人给抓了,但是他们抓了我以后,我跟他们一提林冲是我大哥,他们就把我放了,真的仗义!哪像你御拳馆的某些人,人一走茶就凉,林大哥的推荐信都没人理了。”
他这么一说,曹正就觉得有些尴尬,急忙看向众师弟:“我师父的信在哪里”
那拿信的汉子急忙双手将信笺信封一并呈上,曹正接过来扫了一眼,说道:“的确是我师父的字迹,只是……白兄何时与我师父结交为何没听师父他说过此事”
曹正这一确定林冲的笔迹,白胜可就得理不饶人了,把脸一沉道:“曹师兄你说话可得注意,我叫你一声师兄,是因为我即将作为学徒进入御拳馆。但是我
第二一五章 小红拳
御拳馆是一个九宫结构的大院,共包括九个院落,从北到南,分里外三进。
最南面也就是最外面从东到西的三个院落,是辈分最低的弟子们习武的地方。东前院用于习练站桩和拳脚,西前院用于演练弓箭和兵器。
正中的院落平时是闲置的,从馆门往里,一条青石板路通往里面,只见庭院不见人,显得神秘且又深奥,给人一种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
曹正说,这中间的院落三进通透,是用于练习骑射和马上功夫的所在,但由于没有战马,所以平时闲置,只在有人踢馆时作为比武的场地。
但是放眼天下,又谁敢来踢御拳馆的场子就是曾经三次向周侗提出挑战的展人龙也不敢做的这样绝,所以这中间的三进院落几乎是从未动用过的,据说只有当年的卢俊义、史文恭和林冲在这里练过马上功夫。
曹正把白胜带到了东前院,白胜看见这里正有近百名少年正在一板一眼地练着马步冲拳,这些少年大多在十六七岁左右。百人阵前,一个稍稍年长的小伙正在喊着口令。
看见曹正进来,那小伙喊了声停,随即冲曹正施礼,口称师父。
曹正点头算是答礼,指着白胜介绍:“这位是新来的门徒,荀四你先带他练一练本门的基本功。”说罢又跟白胜点了点头,就离去了。
如今的御拳馆里除了郓王就属他曹正地位最高,身为话事人自然琐事缠身。
白胜见荀四称曹正为师父,才知道曹正和门外那些曹正的师弟并不是辈分最低的弟子,在他们师兄弟的下面,以荀四为代表的才是辈分最低的弟子。
与曹正的师弟们不同,荀四这些四代弟子对白胜似乎没有什么天然的抵触。虽然因为曹正没有介绍清楚白胜的关系,导致他们对白胜也没有额外的恭敬,但是这些人明显没有什么欺生的意思。
荀四让白胜站在数十弟子的最后排,先指点白胜蹲马步,然后讲述了一遍出拳的要领,稍加示范,见白胜点头示意懂了,就回到了最前面继续开始练习。
“咱们再把这第七招打三遍,红尘滚滚!”
“哈!”
“哈!”
“哈!”
“哈哈!”
这不是谁在发笑,而是众弟子在吐气发声,每一声“哈”的同时,都有一拳冲出。
见此情景,白胜就有些无奈,自己忙活了这么多天,机关算尽,到头来整的跟拍《少林寺》似的,这特么有意思么
所以他起初并未跟着大家一起冲拳,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有些傻逼。
但是当他看过众弟子冲出五拳之后,脑海里对众弟子的拳路稍加记忆,就觉得体内的“水珠”自动爆裂开来,分出来的“水线”沿着经脉输入手臂和腿脚,竟然不由自主地跟着打了起来。
他顿时明白,这些四代弟子练习的拳法也是正宗红拳招式,便不再主观抗拒,投入到冲拳的练习之中。
他唯独有些奇怪的是,为何他没看过当初的岳飞以及后来的林冲使出这一路拳法难道说周侗宁可把某一路拳法传给四代弟子,也不传给他的亲传徒弟么这怎么可能
跟着打了几招之后,荀四喊了声“停”,点评讲解道:“大家练得不错。师父说过,这‘小红拳’虽然无法用于实战,却是本门功夫的根基!练不好小红拳和入门拳法‘红拳砲锤’,终生不能修炼红拳心法……”
白胜听到此处已经明白,原来现在练习的拳法叫做小红拳,是不能用于实战的,但是他却对荀四的说法存有质疑。
自从与郭盛结义,再到认识萧凤结交黄裳,以及收了未来梁山上的诸多兄弟,他没少向亲友们请教武学的道理,亲友们对他当然不会吝啬,都是悉心指教。
第二一六章 郓王垂青
御拳馆是武馆,所以中午必须加餐,否则便不足以支撑弟子全天练武。
开饭以前,白胜问过荀四午餐是否要钱,荀四说午餐是免费的,因为这费用包含在学费当中了。御拳馆的弟子每年都要交给御拳馆一笔不菲的学费,只有曹正等几名接受御拳馆重点培养的弟子除外。
原来还有奖学金,白胜如此理解。
但是当他进入御拳馆的餐厅,发现这里的菜饭都不能吃的时候,他只能再问荀四,能不能出去吃饭
荀四说没有这个先例,却让白胜去问一问师父曹正。
曹正是御拳馆第三代弟子的大师兄,三代弟子和四代弟子是分开进餐的,于是白胜来到了三代弟子的餐厅。
一进餐厅的门,三代弟子们就炸了锅,目光尽皆看向白胜,说啥的都有。
“看,这不是咱们的白师侄么”
“喂,白师侄,你是不是走错门了这里不是你来吃饭的地方!”
“这白胜的脸真大,不交学费还想吃白食。”
“我觉得他肯定把自己当成精英了,想免交学费。”
“屁!咱们御拳馆有不会武功的精英么”
……
这些人七嘴八舌,有的是直接冲着白胜讽刺奚落,有的就顾左右而言他,看似不是直接找白胜的麻烦,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全是泼白胜的脏水。
就算白胜的脾气再好,见到这种情景也忍不住了,站在门口冷冷地把这间餐厅里面的近百名三代弟子看了一个遍。
他看见了曹正,曹正也在看着他,虽然没有参与别人的七嘴八舌,但是也没有要过来询问他的意思。
他没有立即走向曹正,就这么冷冷地把每一张脸看了一遍又一遍,他要记住这些人的模样。
终于,三代弟子们的讥笑和讽刺渐渐少了,因为这些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能够感觉到白胜目光里的冷峻,给人帮腔适可而止就行了,千万不能把白胜的怒火烧到自己的头上来。
但是仍有十几个人不肯停止对白胜的嘲讽:
“这有什么奇怪的人家可是在樊楼吃霸王餐的主儿,吃习惯了呗。”
“在樊楼吃霸王餐可以,咱们御拳馆是吃白食的地方么”
“他敢吃一口,我就能揍得他吐出两口来!”
“我看未必,人家可是把高宝恩都给揍了,说不定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哈哈……高宝恩算个屁你揍不过他还是谁揍不过他咱们御拳馆里有揍不过高宝恩的弟子么”
此时厅中众人已经渐渐趋于安静,大部分人已经拿起了筷子继续吃饭,只有这几个人还在旁若无人的说笑,白胜的目光就聚焦在了这几个人的身上。
这几个人的年纪都不大,都是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虽然也都是劲装打扮,但是衣着面料比他人华贵许多,说话之间颐指气使,牛逼哄哄,不用猜也能知道,这些都是官二代。
到了现在,白胜已经明白了,难怪自己来御拳馆受到了这么大的抵制,这些三代弟子里面必定有高俅、王黼等人的亲属存在,或者还有其他京城阔少,总之他们都是一伙人。
却见居中一人突然说道:“谁说他在樊楼里吃霸王餐就可以了那是我不在樊楼,如果我在樊楼,只要他敢吃,我能打得他嘴里吐出屎来!”
白胜于是把目光定在了这个人的身上,这人也是一副贵公子模样,但是不论从他就坐的位置还是说话的语气又或是他人的目光来看,这人都是这帮人的核心。
这人是谁难道就是曹正所说的郓王宋朝从没有封过异姓王,但凡是王爷,除了皇帝的叔伯之外,就是兄弟或儿子。
如果这人是郓王,那就很棘手了,打是打不得的,
第二一七章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由于有郓王的介入,中午这一架没能打起来。不过白胜也终究没能吃成午饭。
不仅没能吃成午饭,而且还吃了一肚子的气。因为他被这些三代弟子奚落了半天却没能报复回去,心中极度不爽。
他却不知道那些三代弟子们同样很不开心,因为他们预谋的要给他白胜来个下马威的计划破产了。
这个中午过后,白胜弄明白了很多事情。
首先,御拳馆竟然是一所“寄宿学校”,没有“走读生”一说。不管你是否家在京城,学徒进来之后若非馆内组织活动,就不许随意出去。除非能把武功练到曹正那样的水平及以上才能出门。
与寄宿学校相似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御拳馆也是有寒假的,或者说是春节长假,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开始放到正月十六,每年只有这一个假期。
“寄宿制度”是周侗亲自制定的,要来御拳馆学拳,就别想再出去招摇。
这众多弟子一个个都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主儿,若是撒出去了,只怕随时随地都会给闯祸惹事,最终还不是把祸水引到御拳馆来
周侗自认为他没有能力摆平这么多祸事,不仅他周侗摆不平,就是蔡京都摆不平。
既然是寄宿学校,白胜就无法出去了,或者说硬闯出去也行,但是出去以后就别想再回来,当年史文恭就是硬闯出去的,结果至今周侗不认他这个二徒弟。
白胜倒是无所谓周侗认不认他,因为周侗本来也没收他,他在意的只是要尽量把红拳学完整了才行,来这里干嘛来了,不就是为了学拳么
但是这样一来他的饮食就成了问题,御拳馆不是太师府,不可能按照他白胜的口味开小灶,中午饿了一顿也就罢了,总不能顿顿都饿着吧
温饱问题亟待解决。
其次,他弄明白了御拳馆中的权力结构,以及三代弟子针对他的原因。
如今的御拳馆里,权力最大的就是郓王赵楷,虽说在他头上还有个未来的宋钦宗赵恒,但是赵恒不是不常来么,所以赵楷就是如今御拳馆里实际上的一把手。
赵楷是一把,周侗呢周侗根本不问下面弟子的事情,就是曹正这样的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都没有得到他亲传的一招半式,原因很简单,曹正的资质达不到他亲传武功的标准。
周侗平时根本不露面,就在他的独院里闭关练功,就是给他送饭送菜的弟子都见不着他的面,而且周侗进出御拳馆从来不走正门。
甚至有时候他已经离开十天半个月了,馆中的人都不知道。因为他未必每餐都吃馆内弟子送去的饭菜,所以无法从饮食方面判断他的人是否离开。
赵楷是第二代弟子,再往下就是第三代弟子里的曹正了。
曹正其实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三代话事人。他负责着御拳馆的后勤工作。与其说他是同辈弟子中的老大,不如说他是个大管家。主抓厨房业务,肉菜采买,煎炸烹饪,当真是行家里手,人尽其才。
说曹正只是名义上的老大,是因为第三代弟子之中,颇有一些皇亲国戚和高官子弟,有这帮人在,曹正敢跟他们充老大么他最多也就是管管轮流看大门的那些师弟罢了。
这帮皇亲国戚和高官子弟来头极大。只是国舅就有六七个,另外王黼的侄子,梁师成的外甥,李邦彦的儿子,等等官二代不胜枚举,甚至还有一个白胜的堂弟——白时中的儿子。
与白胜作对的最核心的那一位,就是险些逼得白胜过去动手的那个公子哥是郑国舅,名叫郑肃。同样是国舅,御拳馆里却数这位郑国舅最牛逼,因为他姐姐是当朝皇后!
郑皇后有多牛逼不说别的,只说赵佶最为宠爱的韦贤妃和乔贵妃两位,从前都是郑皇后身边的普通侍女!
这一比较高下立判,樊楼的老板韦国舅跟这位郑国舅一比,就好像是奥拓比奥迪,虽然都是车,可是性能就差远了!
是这些人真心喜欢练武还是皆有报国之志屁都不是!这帮人都是奔着赵恒和赵楷来的,只盼能像当年的高俅那样、跟着当初的端王赵佶混出一个水涨船高。
可谁能想到赵恒只是象征性的来挂个名就撤
第二一八章 周侗棍
下午的操练是弓箭和兵器,白胜跟着荀四等四代弟子到了西前院。
大家在数条长木凳上坐成行列,由荀四点名,依次出列练习开弓射箭,荀四在一旁指点纠正,同时讲解要领。
因为白胜是新人,所以荀四只给了他观摩的资格,无需下场开弓,白胜也无意在这些四代弟子的面前秀他的弓箭神技,索性低调藏名。
自从认识了小养由基庞万春之后,他觉得靠射术装逼是件很无聊的事情,因为他知道他的射术肯定赶不上庞万春和花荣之辈,再怎么装逼也是难望这俩人的项背。
尤其是在这些初学者的面前,装逼就更没意思了,震惊一群萌新能有什么成就感
弓箭科目之后是棍术练习。
棍术是荀四为了照顾白胜而安排的科目。
所谓十八般武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镰槊棒、鞭锏锤抓,御拳馆对此皆有传授。
十八般武艺的顺序并不仅仅是为了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而排列的,而是根据顺序意味着其难易程度由浅至深。
又所谓月棍、年刀、十年枪,一辈子的剑。所以说刀枪剑戟之中刀排在最前面,因为它最容易练成。
而棍棒之术是不在十八般武艺之中的,因为它比刀还好学易练,就算不会武艺之人都能抡起来打人砸物,谁不会抡棍子
这个下午,荀四挑了棍术领着众师弟练习,当然是为了白胜能够快速入门。
不过御拳馆的棍术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棍术是周侗所创,名为“周侗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