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侠武大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寂寞宇宙

    但是斥候是不会也不敢撒谎的,他只能勉强接受这个事实,只安排乔道清留意城南童贯军队的动向。

    话说童贯那支军队也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先是被辽国旗阵埋伏了二十多万,紧接着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将阵内宋辽双方尽数烧死,剩下的十万人马非但兵种不全,而且士气也已低落到了极点。白胜的意思是只要他们没有什么异动,白家军只需做好城南的防御即可。

    毕竟都是宋国人,白胜是真的不愿意同种族自相残杀。

     




第一〇六九章 展人龙的悔恨
    ?

    白胜的悼词是出自白胜的手笔,因为诈死这件事属于高度机密,目前最多只能在白乔二人之间保守,就连耶律骨欲都得瞒着,何况别人

    而乔道清虽然是总军师,虽然法术一流,行事缜密,但是有一点他还真不如智多星吴用,那就是文化水不行。

    吴用是正经乡村教师出身,别的不说,只说他的字,姓吴名用字学究,吴学究可不是白叫的,人家有文化,虽然比不上蔡京秦桧那样的大才子,去也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了。

    乔道清在这方面就相差甚远,他写不了悼词,就让白胜自己来写。

    白胜虽然跟着蔡京学了一肚子的之乎者也,但是又怎会学到丧葬这一方面的知识蔡京最怕自己短寿,最忌讳有人提到与丧葬沾边的内容。

    所以这篇悼词就只能根据穿越前的记忆,把电视里的那一套词句搬过来,写在纸上,嗯,到时候老乔你就凑合着念吧,别管懂不懂,听上去总归是挺沉痛的。

    白胜“与世长辞”,最悲恸的人当然是耶律骨欲,最开心的人却是耶律雅里。

    城南的宋军已经打残了,几无一战之力;城东的金军已经作鸟兽散,燕京城内的敌人已经肃清,燕京城安全了,还要白胜这个姐夫干什么等着他篡权夺位么

    虽然白胜从来不曾表现出有这方面的**,但是从古至今又有哪个篡权者会提前暴露出来即便是王莽在篡位之前不也是一贯地谦躬下士么

    只有白胜死了,才是最令人放心的。他只是没办法也没能力过河拆桥罢了,若是有这能力,即便白胜不死,他也要设法杀了白胜。

    其实也不是耶律雅里心术歹毒,而是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是如此。帝王是天子,世间第一的存在,岂能排名第二岂能活在一个文成武德、英雄盖世的姐夫的光环之下

    白胜死的可谓非常及时,省得他绞尽脑汁设法铲除了,更免了百年之后被后人抨击的尴尬。

    当然,作为白胜的小舅子,作为白家军战胜之后实际上的受益人,亲自前往追悼会现场做一番沉痛的哀悼是必须的,而且要拿出大笔的钱财来,按照最高的规格来厚葬白胜。

    耶律雅里的表面功夫做到了极致,身为大辽国的九五之尊,到了白胜的灵柩之前,竟然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继而放声大哭,“姐夫啊!你怎么走得这么早啊留下弟弟我可怎么活啊……”

    皇帝都如此悲伤,满城之中谁敢不哭更何况这一城的寡妇们能够获得新生,全是白胜拯救

    一时间整个燕京城悲声四起,不论是白家军的士兵还是他们的未婚妻都为白胜披麻戴孝,家家户户都紧急布置了灵堂,刻上了白胜的牌位,满城缟素,就连城头都挂起了黑纱幔帐。

    只说城东的宋军看见了这幕情景,就有人飞奔报与童贯知晓,童贯听罢颇为惊异,立即亲自出营观看,看了多时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猜不到城中死了什么重要的人物。

    一场大败之下,童贯当即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没了打下去的底气和本钱,却又不敢就此撤兵回汴梁,就只能后撤营寨三十里,在尴尬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后撤营盘三十里的好处在于,辽军若是出城来攻,那就继续撤退,而若是辽军不出城,那就观望下去,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机会可乘。

    只凭剩下的兵种不全的十万禁军,他是不敢再跟辽国打了。

    只一阵就死了一大半兵力,他当然不知道旗阵之中烧死了多少辽军,还以为这把火是辽军纵火焚尸,这就意味着辽**队分毫未损,而宋军却已经折了大半,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而后又听得探报说道金军从东门进攻被城内的辽军来了个关门打狗,结果竟是金军完败,就连完颜阿骨打都被人斩下了脑袋,这说明什么说明辽军的战力极强!

    金国人的战斗力是怎样的大宋将士有目共睹,虽然徐宁以钩镰枪破了金国人的铁浮屠,但是人家金国人除了铁浮屠之外就没有别的打法了么只要派出轻骑兵来个完整包围,大宋禁军就得被人家包了饺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强悍的军队,竟然被辽国以一城之兵打了个落花流水,这辽国的战力又是何等之强

    打是打不过了,却又不能立即撤退,若是这时候灰溜溜回到汴京,如何向官家交差就算官家不予惩处,只怕从前自己的那些小毛病都得被人翻出来大做文章,朝中那帮家伙最擅长的就是落井下石,尤其是蔡攸,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自己。

    如今之计唯有暂且在这燕京城外逗留几日,再与秦桧商量一下如何撰写战报,尽量将辽军的本领夸大,夸大到不可抗的地步,才能说明此战之败并非我童贯无能。

    他看着城头上的黑纱幔帐忧心忡忡,却忽然看见城南那原本是旗阵的灰烬之中站起来一块



第一〇七〇章 白胜的徒弟
    红孩儿的一把大火烧死了展人龙和张俊,不仅展家由此变得更加没落,同时这世上也少了一位抗金名将,长大之后的岳飞也少了一名得力的助手。

    后话暂且不提,只说眼前,童贯命人将徐宁押下去,自然不能任由徐宁再拿着那柄湛卢剑,这湛卢剑虽然比不得徐宁的雁翎甲那般神异,没能护住展人龙一条性命,但是它却能保得住自身,就连徐宁那不怕火炼的金枪都被烈火烧化了,它却能在烈焰之中得以保全。

    就在军校缴下徐宁手中的湛卢剑,交到童贯的手里时,忽听军营后方一阵大乱,只听有人朗声说道:“天下人走天下路,凭什么你们在此扎营我就得绕行”

    童贯一挥手中宝剑,喝道:“什么人敢在大宋军营闹事还不速速将其拿下!”

    话音未落,一名军校呼哧带喘地跑了过来禀道:“启禀大帅,南面来了两个人和一只大鸟,人是一男一女,那大鸟极为凶恶,咱们的将士根本靠不上边,便被它用翅膀扫得骨断筋折,兄弟们躲远了用弓箭射它也没用,它那翅膀扫得开千百枝羽箭,那个男的也是如此,手里一根黑乎乎的铁棍挡尽所有箭矢……”

    “什么”童贯大怒,我特么奈何不了燕京城里的辽军,还奈何不得一个人和一只鸟么便道;“都让开了,让本帅去看看,究竟是何方凶徒!”

    众军士闻令立即闪开一条通道,通道贯通军营南北,童贯就看见了来人,果然是一男一女和一只相貌极其凶恶的大鸟,正往自己这边快速行来,女的貌美如花不曾见过,男的相貌堂堂,年纪不过二十多岁,依稀有些熟悉,却是想不起曾在何处见过。

    但是不论如何,自己这大宋军营也不可能连两人一鸟都拿不下来,想到这里,便冷哼一声迎了上去。

    双方在中军帐旁边相遇,童贯首先喝道:“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为何擅闯我大宋军营”

    对面两人一鸟便即停步,大鸟站在一旁看都不看童贯一眼,也不看周围的宋军士兵,只昂首向天,似乎那天上有着什么好看的东西,女的倒是看了童贯一眼,然而也只是一眼之后便把目光投在青年的脸上,似是等待男人做主。

    那青年看见童贯时眼睛一亮,随即目光投在童贯手中的宝剑之上,眼睛又是一亮,而后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童枢密在此,这倒是正好,也省得在下满世界去找你了,都说童枢密武功天下第一,而童枢密既然手中拿着宝剑,想必剑法也是好的,何妨指点在下两招”

    童贯听这青年竟似认识自己,而且说话还算客气,将自己抬到了天下第一的位置,同时又是一副求教的口吻,怒火便减了三分,没好气地说道:“你是何人你认识咱家,咱家却不认识你,此乃作战前线,咱家身为大宋禁军的统帅,哪有时间教你剑法”

    青年笑道:“童枢密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记得年前汴京大校场中被你取消了武举资格的独孤鸿了么”

    童贯一听这才想起,怪不得看着这青年有些眼熟,原来这人就是当初大校场中举重科目时被淘汰的独孤鸿,他记得当时独孤鸿临下场时说过一句话,原话记不住了,但是那句话的意思他记得住,大致是“这天下的武者未必只有力气大的才是高手。”

    他记得当时他听到独孤鸿这句话时很是嗤之以鼻,你以为举重的力气只是蛮力死力么只凭蛮力和死力是无法取得举重的优胜的,只有内力深厚的武者才能在这样的比试中拔得头筹。

    那场比试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个道理,白胜以压倒一切的优势获得了举重比赛的第一。

    天下武功,内力才是王道,只有内力到了境界,才能谈及其它,比如说速度和招式。

    想起了过去,便觉得这独孤鸿的内力根本不入流,小觑之心顿生,刚想再次嘲讽对方一番,却又想起刚刚那名军校的禀报,嗯这样的人也能挡得住弓箭兵的近距离直射么

    想到此处,目光便落在了独孤鸿手中那根黑黝黝的兵器上面,这是个什么东西说它像棍棒吧,却比寻常棍棒粗了太多,也短了太多;说它是刀吧,它又是头尾笔直的,便问道:“你说要请教剑法,那么你的剑呢”

    独孤鸿轻轻抬起手中的“铁棍”,傲然道:“这便是我的剑!”

    童贯闻言便即忍俊不禁



第一〇七一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独孤鸿的内心之中,早已把白胜视为师父一样尊敬,而从来没有收过徒弟的白胜,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弟子,更有意思的则是,此时的白胜根本不知道这世上竟然有人在背后拜他为师。

    只说童贯一听白胜俩字,气就不打一处来,自打西征西夏开始,虽然白胜没有跟在他的身边,却总是在前线做出惊人的壮举,揽获了几乎全部战功,更是在西征禁军以及边军之中树立了赫赫声威,白胜的威望越高,他这西征大帅的威望就越低,直至颜面扫地。

    到得后来,白胜的传说在军中广为流传,这传说就如同梦魇一样时时困扰着他,令他寝食难安,只是当时白胜有太医局提举的光环护身,他生怕动了白胜会导致皇帝旧疾难愈,因而怪罪到他的头上承受不起,便只能隐忍不发,这番忍耐何等难熬

    这一次听说白胜来了燕京,当时很是欢喜,原以为正好可以借着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干掉白胜,继而斩除心中纠结,哪曾想白胜的面还不曾见到,自己的大军反倒先被烧死了一多半,这让他如何承受

    想到此时白胜还在燕京城中,正该与辽国人一同欢庆胜利,说不定还会商量出对付自己的办法,若是让这个孤独红进入燕京,那岂不是令白胜如虎添翼

    一念及此,杀心顿生,刚刚他还打算擒下独孤鸿收为己用,此时却再也容不得独孤鸿多活一时半会儿了,毫无征兆地,抬手便是一剑刺出!

    话说但凡武者出招,出招之前必有征兆,这在本书前文已经反复提及,即所谓拳打棒子晃,脚踢鼻子歪。然则为何说童贯这一剑毫无征兆呢

    因为他这一剑实在是太快了!快到什么地步呢就连他身边的呃将士都没能有看见他刺出这一剑,湛卢剑的剑尖便已到了独孤鸿的咽喉,如此之快的剑法,还想去看他出剑之前的征兆,那又怎么可能

    征兆是肯定有的,只是根本无法被他人的肉眼所觉察而已。

    除了童贯本人,没有人知道,他的武功就一个特点,快!而且是天下最快!

    独孤鸿哪里见过这样快的剑法,别说他没见过,在这个时代里,世上的武者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曾见过这样的武功,即令是白胜、周侗这样的绝顶高手、甚至是这门武功的初创者黄裳都不曾见过,更不可能使出这样快速的招法。

    快到令人根本无法防范!

    当此之快,独孤鸿顿时身陷绝境。不论是使用卓氏八剑的破剑式来寻找对方的破绽空门,还是使用玄铁重剑有攻无守,都已经来不及了,湛卢剑的剑尖已经到了咽喉。

    独孤鸿已经感觉到了剑锋的森森寒气,不等剑尖入喉,那寒气已经袭入了他的肌肤,攻进了他的血液,甚至渗透进了他的脊髓,令他觉得浑身发冷。

    完了,这一战败了!

    他从出道以来便仗剑行走先天,遍寻世间高手,只为谋求一败,不败如何能够提高自己的剑术但是这三年多来,不论是在河朔地区与群雄争锋,还是在京城与白胜比武,再到杭州与黄裳交锋,均是未逢一败。

    哪怕是在襄阳城外的万山荒谷里,没有人能够战胜的金剑先生李助,也被他轻轻一剑刺死当场。

    总的说起来,他这一生就是不败的一生,因为不败,所以求败,尤其是在这“破气式”亦即玄铁剑法练成之后,他觉得这世上能够击败他的只有白胜,但即便是白胜,将



第一〇七二章 大出殡
    湛卢剑刺在了鸟翅上,可就不能再叫做快剑了,非但不快,而且无效,就等于童贯根本没有刺出这一剑。

    独孤鸿是什么武学境界若是只论剑术,即便是白胜也未必比他更加精通,正因为他从来没有使出过全套的卓氏八剑,所以白胜也始终没有能够复制八剑成功,只是断章取义地从里面借鉴了一些精华过去。

    如此武学境界尤其是剑术精湛的独孤鸿,岂能抓不住如此良机此时已经不是比试谁的剑术高低的问题了,而是生死问题。

    如此一剑已经表明了童贯要杀他,他岂能不知

    所以在巨响发生的同时,他的玄铁重剑自下而上,尖端直撞童贯的胸口。

    之所以说这一剑是撞而不是刺,是因为玄铁重剑的特殊形状,剑尖圆钝钝的有如烧火棍。

    童贯也是识货之人,在重剑袭来的一瞬间,只觉得一股强大而压力从下面涌起,沛然凌厉地袭向自己的小腹和胸肋,就连呼吸都觉得有些不畅了,可见这一剑上携带的内力是如何雄浑

    这小子不是没有内力么怎么一年不到,内力竟然如此强大了这都快赶上周侗了!

    不及多想,便只能侧身闪避,若是不闪的话,只怕这一剑的剑气便能从耻骨往上将自己的身躯剖为两片!

    虽然没有男人的那物,也不能被剖开不是又不是杀猪

    由此一来攻守立马逆转,变成了独孤鸿大踏步的前进,重剑一往无前,而童贯则左躲右闪,在躲闪的同时伺机反击。

    然而却不能说攻守逆转便是独孤鸿占了上风,童贯的身法快似闪电,如鬼如魅,玄铁重剑根本无法击中他的要害,非但重剑无法及身,就连剑气也奈何不得这老太监。

    反过来,童贯对独孤鸿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威胁,左闪右避的同时,时而抽冷子回刺一剑,一如刚才第一剑那么快,甚至犹有过之,若不是有大雕在一旁加以护持,独孤鸿仍旧挡不住童贯的快剑。

    这儿就是说,若是没有大雕在侧,以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有攻无守,根本就没有格挡的理念,独孤鸿还是要败在童贯的剑下。

    没错,独孤九剑的确够广博、够深奥,但是在无暇辨别对手的破绽之时,若是还要不挡而一味地保持进攻态势,那么最终或许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但最先死在剑下的一定会是独孤鸿而不是童贯。

    只不过这一切都因为有大雕的助拳而成为了假设。

1...279280281282283...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