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大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寂寞宇宙
只两大步迈出,人就到了骏马的旁边,丹田里最后的内力和这四十九拳积蓄下来的内力合为一处,再通过手臂上的经脉聚集到双掌的劳宫穴,双掌齐出,排山倒海般轰在了骏马的身体上。
那匹马直接就被打得飞了起来,虽然它与它西侧的战
第六九八章 马拉半球实验
此情此景之下,场边众人已在等待白胜亲口认输。
别说白胜没有这样的本事,就算他有这样的本事,暂时也没法比了,因为那八匹马中已经死了七匹半,若是白胜坚持要比,那就只有再从山下牵来八匹马,但是人们不认为白胜会坚持比下去,能够赶超李存孝的猛将,有一个秦明已经是匪夷所思,怎么可能还有一个白胜
秦明本来就没打算让白胜跟他比,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没有三十年火候的玄驹神功,根本不可能做到横推八马倒,更别说倒曳九牛回了。
所以他问向白胜的那句话其实就是在暗示白胜:“你可以认输了。”
询问过后,他就一直盯着白胜在看,因为只要白胜不认输,这场比试就算不得结束。
让秦明和众人费解的是,白胜竟然在缓缓摇头,摇头是什么意思是表示你办不了承认自己不行还是说这比赛没有结束
白胜没有让秦明和众人疑惑太久,摇头过后就给出了答案:“别指望我会认输,既然我说过你们不论采用任何方式使出任何绝活都赢不了我,就也包括你秦明这一手横推八马倒、倒曳九牛回。”
这话大出众人的意料,你不认输又能怎样就算你同样做到了横推八马倒、倒曳九牛回,也只能算成平手而已,不认输,你还能有什么高招不成
人们疑惑,而白胜接下来的话语恰恰证实了人们的猜想是对的,只听他说道:“就算再从山下拉上八匹马来,我最多也只能跟你打个平手,咱们不如换一种方式来证明我的力量比你大。”
秦明哪里肯信,却不能不问一句:“那你说吧,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证明你的气力大”
白胜游目四顾,最终把目光落在了双鞭呼延灼和双枪将董平两人身上,这是梁山五虎将中仅剩的两个没有出来挑战的人物,说道:“呼延将军、董将军,在下要借你二位的头盔一用,不知可否”
听了这话,呼延灼和董平就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心中想的均是:你跟秦明比力气,借我们头盔干什么
虽然不知原因,但是一个头盔也没什么了不起,就先借给他又能怎样正好看看他闹得是哪般玄虚。两人交换了一个眼色之后,双双摘下了头顶的头盔,交由喽啰送给白胜。
白胜首先接了一只头盔在手,解了盔顶的红缨,然后将其倒置在右手掌心,左手化掌为刀,轻轻往头盔开口部位抹了一圈,说道:“两位将军换一个头盔吧,这头盔不太好用,我先把它们改造一下。”
人们看见,随着白胜左掌的一抹,那头盔竟而一分为二,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圆空心球体,不禁震惊于白胜的掌刀之利——这头盔可是熟铁锻制而成,竟然被他肉掌削为两截,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手掌已经足以和削铁如泥的宝刀宝剑相媲美!
只不过人们还是想不通白胜的用意何在,你的掌刀再如何惊人,也证明不了你的力量比秦明大啊!
在人们的不解中,白胜又把另一只头盔如法炮制,也削成了一个空心的半球,然后将两只半球合在了一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球体,双手分别按在两只半球的球顶,脸色严肃。
众人都不知道白胜这是在干什么,只有花荣能够看得见,那两只半球的接合部位似乎有些发红,像是被火烧过
第六九九章 不可想象的神力
没错,白胜玩的正是一手马拉半球实验,马拉半球本是欧洲人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搞出来的一项科学实验,却被他用在了今天的比试之中。
他之所以会想到这样来搞,一共有三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因为不想杀伤过多的战马,另一方面,他觉得像秦明那样杀马虐牛有失他浊世翩翩佳公子的风度,而最终一方面,他也担心他做不到横推八马倒,倒曳九牛回。
因为从来没有试过这样做,也因为无法计算八匹马横向的阻力以及九头牛前冲的力量,他也不敢说他的力量一定就能超过秦明。
所以他采用了这样一个方式,将两只头盔做成两只半球,再用从阳衰那里学来的赤炎拳功夫将两只半球热合在一起,当然,他同时也施展了擒龙功,将铁球中的空气抽了出来。
总之,在记忆里上学时学过的马拉半球实验中,十六匹欧洲马是来不开这只铁球的。众所周知的是,欧洲马要比亚洲马强壮的多,大洋马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他也不知道秦明加上九头牛能否拉开这只铁球,只不过即使秦明和群牛能够将其拉开,他也有办法击败秦明。
秦明和旁观者们都不明白白胜所说的“拔河”是什么概念,因为这个时代里没有“拔河”这个词汇,只有牵钩之戏。牵钩就是拔河,牵钩之戏是从春秋时期就有的群体游戏,牵钩是这项游戏沿用下来的名称。
虽然人们听不懂什么是拔河,但是人们听得懂白胜的意思,那就是要让秦明和九头牛牵钩,于是纷纷摇头表示不信,这两只头盔合在一起能有多大的粘力要用秦明和九头牛牵钩才能拉开
秦明的力量已经是超乎人们的想象了,再加上那九头牛的力量,就是一块生铁疙瘩也能拉成两块,何况这只是个空心的头盔铁球
秦明当然也不信,就按照白胜的说法,亲自找来了绳索,亲自栓在了头盔的两个铁鼻子上,然后又亲自把一段绳索牢牢绑定在九头牛的犁架上,这才返身回来拿起了另一截绳索,扎好了马步。吩咐喽啰道:“小的们,上爆竹!”
喽啰们急忙在九头牛的尾巴上绑了爆竹。只听秦明喝了一声:“点了!”就把爆竹点燃。
“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响起,九头牛立时受惊,疯狂地前冲而去,那只铁球顿时被两截抖得笔直的绳索崩在了空中,随着绳索变成笔直,秦明这边陡然怒吼一声:“开!”
在众人的想象中,这铁球必然会裂成两半,但是接下来的情景却让他们千般茫然、万般困惑,因为那铁球依然丝毫未动,静静地横在秦明和九牛之间。
接下来,秦明和九头牛足足拉扯了盏茶时分,铁球依然如故,直到爆竹响完了,牛也没劲了,秦明也泄气了。
两边的力量同时撤去,铁球再次落在了地上,带着那两截松下来的绳索,秦明颓然道:“这铁球是什么门道真是见了鬼了!哼!我老秦打不开它,不信你白胜就能打开!”
这话说得不无道理,人们就都把目光看向白胜,虽然不知道这铁球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粘力,但是可以想见的是,你白胜也无法将其打开,你只是弄了一个什么人都打不开的铁球罢了。
白胜也没想到这大气压力竟然如此巨大,又或者自己抽取其中空气的手法比欧洲人用导管抽真空的水平领先不过不管是怎样的原因,总之秦明和九头牛是败在了铁球之下。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他
第七〇〇章 春秋刀法
关胜已经不想跟白胜比了。
因为不论是解珍解宝,还是花荣张清,又或者是之前的秦明,这些人的绝技看起来都是当世顶尖的且不可战胜的,但是白胜无一例外地将他们战胜,甚至根本就是完胜!
这四场比赛已经可以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白胜真的无所不能,可以战胜世间任何一人所拥有的任何一门特长,他绝对不是在吹牛,他的确有这个实力做保证!
如此看来,白胜还有可能败在自己的春秋刀法之下么只要头脑稍微清醒一些的人都不会认为还有这个可能。白胜是一个逮谁赢谁的主儿,凭啥就赢不了你关胜
道理固然如此,但是关胜依然很纠结,因为他很想知道,白胜将会用什么样的刀法战胜他的春秋刀法。
春秋刀法可是他的老祖宗关羽关云长传下来的绝学。说起这春秋刀法来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话说关羽早年得遇仙人,学了一套玄奥的内功心法,从此内力盖世,几无对手。但是那时他练的却不是刀法,使的也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逮着什么兵器使什么,全然没有章法套路,只是凭借一身内力横扫当世同龄武人。
在他十八岁那年,在某处沼泽遭遇一条青蛟,那青蛟吃了他的战马,关羽大怒,誓杀青蛟为爱马报仇,于是追上了青蛟,在沼泽内与之缠斗翻滚,连牙齿都用上了,搏杀了整整一夜,终于在第二天凌晨制服了青蛟。
那青蛟却变化成一杆青龙偃月刀,关羽知道这是宝物,回到定居的山村之后,每天都要练习刀法。只是他虽然内力深厚,但是在武功招式上却没有名师指点,所以练来练去顶多也就练了一个庄稼把式。
一天早上,他正把青龙刀舞的虎虎生风,却听旁边一阵怪笑。关羽听的奇怪,回头一看,却是一只白猿在一边吱吱怪笑,那白猿见关羽看他,便跑到地上捡了一根树枝,学着他的样子舞动几下,复又捧着肚子,前仰后合,作大笑状且颇有嘲讽之意。
关羽顿生不快,骂道:“你个畜生也敢嘲笑某家”想要动手,又想起对方只是一只猴子,自己又何必和一只畜牲动怒。遂不再理会,谁知那猴子却学着关羽的样子把树枝往身后一竖,然后冲关羽勾了勾手,神情很是轻蔑。
如此一来,关羽再也忍耐不住,便走上前,很随意的挥了挥刀,试图将猴子吓跑,谁知大刀还没挥起,就觉得大拇指一阵疼痛,原来大拇指被猴子用树枝狠狠了敲了一下,不由得大怒,挥刀疾斩,欲将猴子砍了泄愤。
不料那猴子身法极其灵活,无论怎么砍也砍不着,反倒是右手大拇指连续被树枝敲了数下,痛至骨髓。再也拿捏不住青龙刀,咣当一声,青龙刀也落到地下。
那猴子又是一阵暴笑。也不理羞愤难当的关羽,拾起青龙刀来挥舞起来,关羽正在一边恼火呢,待他看清这猴子舞刀的动作,心里就什么火气都没了,只剩下一片冰凉。
这哪里是只猴子,纵是当世的使刀名家,刀法也未必能比的过它。关羽顿生敬畏,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那猴子的身形,刀路,一边看一边琢磨,只觉得这套刀法自己十分熟悉,却又未曾见过,心中说不出的欢喜。不想那猴子把一路刀法使完,却将青龙刀往旁一丢,转身跑的不知去向。
关羽此时才想起自己的青龙刀本是青蛟所化,若是寻常人畜必为此刀威势所慑,连靠近的胆子都没有,这白猿居然视若无物的拿在手中挥舞。显然非比寻常。
只不过此时他一门心思在猴子的那套刀法上,也没有深究其中原因。只可惜只看了一遍了,招式忘了不少,只记住了一少部分,心头说不出的懊恼。
第二日,关羽一早便跑到了村头小山,却见那猴子正在山上等他,不由大喜,再也不敢托大,恭敬的把青龙刀奉上,那猴子也不客气,又将昨日的刀法舞了一遍,就又走了,留下关羽自己个在那琢磨。
&
第七〇一章 刀法有时而穷
关胜没有提出马战,因为马战中刀法得不到全面的施展,马是走不出人类的步法的,而步战却能充分发挥身法和步法,令身体与大刀更加协调。
就是白胜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关胜提出的规则是今天所有比赛中最苛刻的,这对他十分不利。
但是这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就比刀法又怎么了你关胜的刀法能有多强总不至于达到一招出手立毙敌将的水平吧
别说关胜用他的宝刀达不到这个水平,就是卢俊义用他的宝枪也没有这个本事!脑海中关于水浒的片段纷至沓来,水浒中并没有三国里关羽那种温酒斩华雄的战例,不仅关胜没有,就是卢俊义也没有。
关胜最为出彩的一战是他独战林冲和秦明的联手,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而且若是无人叫停,继续打下去的结果多半是关胜落败。
五十回合都拿不下林冲和秦明,关胜的刀法又能强到哪里去这正是白胜不认可关胜刀法的原因。
所以白胜当然不会怯阵,更不会宣布认输,纵使关胜的条件极为苛刻,他也对自己抱有无穷的信心。
“没问题,你进招吧。”白胜抽出了腰间的冷月宝刀,抽刀在手,也不过是为了尊重比赛规则,否则他何须动用宝刀
“如此关某就不客气了!”话音未落,关胜一摆手中青龙偃月刀,刷的就是一刀,拦腰斩向白胜的左肋。
这一刀看在众人的眼里,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甚至给人的感觉有些笨拙,还有些呆滞,人们不禁有些奇怪,关胜的刀法怎么如此拙劣
但是这一刀看在白胜的眼里却是大有道理,因为他看得出那不是笨拙,而是大巧不工!那也不是呆滞,而是一种凝重,只此一刀,就令他想起了方金芝用铜棍使出的重剑剑法!
谁说只有剑器才能施展那种大巧不工、一往无前的招式只要明悟了这种武学的意境,任何兵器都可以使出这种似拙实巧,返璞归真的招式!
白胜是最懂得这个道理的,他也曾经用堪比冰山的酒刀施展过这种刀法,并且用这种刀法镇压了西夏国师松巴和李若兰,只不过他从来都没有去想过如何去破解这种刀法,因为他一度认为这种刀法只有他自己才能够使得出来。
然而现在关胜的刀法竟然也是这种刀法,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关胜是从哪里学来的白猿武功或者说关羽是从哪里学来的轩辕武功他当然不知道当初教给关羽刀法的正是他在太师府野生动物园里见过的那只白猿!
眼下的问题是如何躲避或者破解关胜的这种刀法,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并不很快,甚至有些缓慢,但是在这种局面下缓慢自有缓慢的好处,那就是不论白胜躲向何处,青龙刀的刀锋都会随之调整,自己的周身要害始终处于青龙刀的笼罩之下。
面对这种刀法,要躲是不成了,不躲就只有格挡或招架,似乎对待这种大巧不工的兵器招法只有格挡或招架,要么就是退却乃至逃跑。
白胜当然不会退却,更不会逃跑,格挡和招架也不是不行,只是谈不上破解。所以他面对青龙刀的来势使了李碧云传给他的那一式两面三刀。
这两面三刀足以防御来自身体左右及正面的敌人进攻,而若是背后也有敌人侵袭,那么只需在使动招法的同时转体90°即可抵御。
只听“嚓”的一声,冷月宝刀与青龙偃月刀双刃相斫,两人俱是吃了一惊,同时向后跳开,检视己方
第七〇三章 无所不至
白胜被这种幻觉吓了一跳,因为他的手脚和身体已经不受自己支配,甚至可以更严重的说,他的意识和头脑都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了,完全屈从于这种幻觉的驱使!
这幻觉导致他手足无措,冷月宝刀依然在挥舞,却不是按照他的意志去挥舞,其出刀的角度、用力的方向、以及攻击的目标完全看不懂!只有内力输出的强弱程度似乎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坏了!要输!这样没有任何目的的盲目乱舞岂能不输
这一瞬他骇出了一身冷汗,忍不住就想增加内力的输出强度,一方面可以在身体周围布出气墙护体,另一方面可以用劈空掌力逼退关胜。
这时候他已经不再打算遵守规则了,诚然,不遵守规则即是认输,但就算是输了也不能被关胜给砍了不是
然而就在他准备增强输出内力的那一刹那,他忽然看见了一幕不可置信的情景,他手中的冷月宝刀竟然砍向了关胜的右手拇指!
关胜持刀的手法有个名目,叫做阴阳把,即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左手掌心朝天,右手掌心向地,握住了青龙刀的刀杆。
但凡有点武术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大刀与短刀对战时,握住大刀的双手是短刀的主要攻击目标,因此在对攻之中大刀方尤其需要注意对持刀双手的保护和防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