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谍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但是日本人很不满,梅机关的机关长柴山兼四郎,代表日本方面向汪主席提出了抗议,要求对这种现象予以严查,实业部已经下达指令,整个沪市的棉纱和棉布一律不准移动,由商统会进行抽查,而且市政府予以配合。”

    “根据驻沪总领事馆堀内于城总领事的提议,你以商统会监事和副秘书长,市政府社会局副局长的身份,将会参与这次抽查行动,估计很快就会接到总领事的电话。”

    “你也知道,现在的大环境艰难,沪市能保存下来的棉纺厂和销售商,在本地的根基是非常深厚的,棉纱和棉布的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利益,有些甚至到了金陵方




第九百二十六章 各方震动
    “这怎么可能山本大将可是帝国海军的联合舰队司令官,总不会亲自随着舰船参与战斗吧这个消息经过确认了没有”陈明翔装作一副大惊失色的样子。

    实际上不用假装就有足够的震惊神态,他对山本五十六比一般人知道的多,联合舰队轰炸珍珠港,轰动了整个世界,作战方案就是山本五十六的手笔,这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和战术家。

    为什么要称之为战略家呢

    日本海军大臣也就是所谓的海相米内光政、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和海军军务局长井上成美,被誉为是海军内部的反战铁三角,他们一致反对和德国、意大利结盟,反对和英美开战。

    他们可不是什么和平人士,而是清晰的认识到,日本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差距,说白了,不是不好战而是不能战,所以在战略方面是相当出色的。

    “我也是刚接到军令部的私下消息,但即便是方面舰队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也是不知情的,这是我在军令部的同学违反纪律发给我的。”

    “消息在整个华夏,目前也只有中岛君和岛田君知道,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来找你聊聊,你听我慢慢和你说,”小野中佐说道。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司令官,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是于四月七日,抵达了日军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军事要塞拉包尔,指挥航空兵对瓜岛的美军展开偷袭战,这也是亲临前线鼓舞士气的举动。

    可是,实施偷袭战的日军航空兵,为了不让自己的司令官失望,却谎报了战绩,说是给予美国空军和海军沉重打击,误导了山本五十六的判断。

    他以为局势有所缓解,不顾拉包尔驻军司令官陆军大将今村均的劝阻,决定到别的日军基地巡视。

    美军破译了山本五十六和军事基地之间的密电,并且在四月十八日实施了拦截行动,山本五十六乘坐的飞机,在七点四十五分被美军飞机击落,坐在另一架飞机上的参谋长侥幸没死,但也身负重伤。

    四月二十日,搜寻的日军小队找到了飞机残骸和山本五十六的尸体,由副官做了确认,并且向军令部做了汇报。

    “陈君,你可能不太清楚山本大将在我们海军中的地位,等同于整个帝国海军的精神支柱,他的阵亡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岛田中佐说道。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眼下大本营严格封锁了这个消息,山本大将的死,将会严重削弱海军的士气,对帝国民众也是沉重的打击。”中岛大佐说道。

    陈明翔说了一些陈腔滥调的安慰话,要王真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日本菜,拿出上等的日本清酒,四人一直喝到天亮。

    李闳扉来到马拉别墅,听说是日本海军的军官在和陈明翔喝酒,干脆也没有进门,告诉门口的保镖明天再来拜访,很快就返回酒店了。

    对于小野中佐三人来说,这是典型的借酒浇愁,但是对陈明翔来说,喝的却是胜利酒,他通过偷袭珍珠港的事件,看到了山本五十六的厉害,总在不可能的时候实现奇迹。

    尽管这国家之间的战争,一个山本五十六挽救不了日本失败的命运,可是有这样的人存在,



第九百二十七章 告一段落
    自从到沪市潜伏之后,陈明翔立功受奖的次数太多,已经让潘琦吾没感觉了,但现在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是百密一疏,忘记最为关键的问题了。

    哪怕最得意的学生陈明翔没有别的成绩,仅凭及时获取日军轰炸委座官邸这一件情报,就如同是练了金钟罩铁布衫,在山城政府几乎是刀枪不入的。

    说得难听点,只要陈明翔自己不作死,就没人能动的了他!

    但仅凭这个功劳,顶多就是抗战胜利以后落个肥缺,熬资历机会凑巧也能混成将军,这辈子也就是如此了。

    可这个学生却屡立大功,办成了许多不可能的任务,对军统局来说是大功臣,不止是提高了军统局的地位,还支撑了局本部的财务运转,手里掌握着庞大的情报网,是绝对的后起之秀。

    对山城政府来说,陈明翔也是大功臣,关系到日军核心军事绝密的情报,数来数去也有七八次了吧换作别的特工,一辈子都未必能够遇到一次!

    更重要的是,戴老板爱才心切,加上陈明翔又是训练班的学生,每次向老头子汇报情况,都要顺带着夸奖几句,可不要小看这点机会,让老头子印象深刻的军统局特工能有几个

    自身的能力加上现如今的大环境,促成了陈明翔飞黄腾达的通天大道,想想抗战胜利以后,陈明翔被老头子亲自授予少将军衔,胸口挂着青天白日勋章、一等宝鼎勋章、二等宝鼎勋章,哦,还有一枚三等云麾勋章,那种形象就连当老师的都嫉妒!

    “局座,春风说丁墨村愿意戴罪立功,为我们军统局效命,您看这件事情如何处理”潘琦吾问道。

    策反丁墨村当然不如策反周坲海的功劳大,可问题是,周坲海是自己主动靠拢军统,丁墨村是陈明翔做的工作,这两者的区别很大。

    “悬崖勒马为时未晚,怎么说当年也是同事一场,你选个小组派到金陵,秘密和丁墨村建立联系,也不指望他能提供多少帮助,把汪伪政府的重要决定,多向我们汇报就是了。”戴立说道。

    “现在程科翔已经出发了,下月初就能到金陵,重建军统局的金陵区,这件事是不是也交给他来处理”潘琦吾问道。

    “程科翔专心负责周坲海一滩事就够了,丁墨村的事没必要交给他,另外选人过去,我们军统局不缺人,随着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成立,以后特工会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来。”戴立摇了摇头说道。

    这是军统局的传统,戴老板的一贯做事方法,随着形势变化越来越大,这样的手段也是频率越来越高,派到直属站的这一百五十个特工,里面就有戴老板选中的人,当然,潘琦吾也派了眼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戴老板自然受到一些影响,陈明翔是潘琦吾最为倚重的学生,也是将来在军统局立足的资本,越是重视越是谨慎,鬼知道将来会是个什么局面,多留点后手总是没错的。

    做特务的人都没有安全感,职位越高权力越大,风险也就成倍的增加,这是行业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关键在于,这不是什么高尚的职业,绝大多数人是抱着厌恶态度的。

    “司机,赶紧停车靠边!”

    汽车驶出马拉别墅没有几百米,李闳扉就喊司机停下车,然后推开车门,跑到路边吐了个稀里哗啦。另外两个盐商比他还厉害,连黄胆汁都吐出来了,衣服上满是呕吐物。

    &nbs



第九百二十八章 多重收益
    这次针对盐商囤积居奇抬高价格的事件,是由宪兵队和驻沪总领事馆唱白脸,陈明翔唱红脸来操作的。宪兵队扣押的食盐,由海源盐业公司负责批发给各地新盐商,钱由陈明翔来收,因此,利益分配也是三家共享。

    “陈君,我们都觉得这个分配办法没有问题,原本司令部方面是打算和你五五开的,你现在给将军阁下打个电话,把这件事汇报一下,我们等会直接把钱拉回司令部。”

    “只是这样的分配比例,你就要吃亏了,驻沪总领事馆的人,胃口肯定也不小,这么惊人的一笔交易,你可没赚多少钱。”田中大佐和其余三人对视一眼,眼神做了瞬间的交流,然后笑着说道。

    表面上算起来,刨除给宪兵队的部分,陈明翔还能剩下一千万中储券,可是谁都知道,得到的这部分利益,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

    驻沪总领事馆最少要分掉其中的六百万,外务省的人,从来都是眼里没小钱的。而这么大的一笔财富,金陵政府盯着的人肯定很多,陈明翔还得打点关系,给市政府和金陵方面的重要人物撒一些。

    最后落到陈明翔手里的,约摸着可能也就是一两百万中储券,与他们四个课长拿到的数额差不多。

    “中岛君,话可不能这么说,如果没有宪兵队司令部的支持,我也拿不到这笔钱,况且经过这次事件,基本确定了我在华中食盐市场的份额和地位,从长远来看,我可并没有吃亏。”陈明翔笑着说道。

    越是这样的态度,越能得到这些日本人的欣赏,不争不抢做事知道分寸,这样的人是最受欢迎的。

    “陈君,这是我经过认真推敲,整理出来的一份档案摘要,上面列出来的人,我认为嫌疑目标是最大的,你对这些人的出现加点小心。”

    “但这个事情的性质实在太恶劣,要是被人知道,我会被军法处置的,因此,天知地知,只有我们五个知道,决不能走漏风声。”五岛茂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个档案袋递给陈明翔。

    五岛茂在沪市这两年也是正赶上好时候,一个月收入十来万日元很轻松,积攒了两辈子都花不完的巨大财富,其中的百分之九十是来自于陈明翔的分红,在走之前,也是很用心来回报陈明翔。

    他仔细翻阅了南造云子留下的那些档案文件和资料,一点点的找出了线索,然后利用特高课的关系渠道,对此也作了侧面的核实,真实度在八成以上。

    可以说,五岛茂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把以前土肥圆机关留下的潜伏情报员的老底子,彻底翻了出来,这恐怕是北泽平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往往就是这样,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别的部门不敢说,驻沪宪兵队司令部从上到下都被陈明翔给收买了,三年多的苦功没有白费,这些人不但养成了收钱的习惯,而且对陈明翔的印象深入骨髓。

    类似于这样的行为,无存在任何军事机构或者政府机构,那是严重到极点的泄密事件,要是这件事被揭露出来,五岛茂只有切腹自尽的下场了。

    “五岛君多虑了,我们认识这么长时间,你可见过我有不靠谱的时候要不是牵涉到自己的安全,我连看一眼都不会。”陈明翔说道。

    特工要有一层不被人怀疑的伪装,陈明翔从加入特工总部开始,就营造出了自己的形象,绝对不接触情报,绝对不参与



第九百二十九章 困难是存在的
    对于五岛茂提供的这份梅机关潜伏情报人员档案摘要,陈明翔是非常重视的,连夜和王真仔细梳理了一遍,然后还抄录一份秘密存放,这可是日后防范和对付北泽平的杀手锏。

    调查出来的人数的确不算多,一共是十八个人,目前隐藏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甚至还有在南市的,伪装成华夏人,以各种职业掩饰自己,随时等候梅机关的召唤。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被忽视的存在,等同于后备力量,既没有被派遣到国统区执行任务,也没有现身为梅机关工作。

    “看起来五岛茂还是有点底线的,这份档案摘要的内容很简单,只是点明了这些人现在的隐蔽身份,其余的都没有提。”王真说道。

    名单很简单,每个人只有一个假冒的名字和现在的掩饰身份,比如其中一个叫做张茂强,是公共租界大马路东升文具店的老板。至于真实名字和在梅机关的代号,籍贯和履历等等,没有提半个字。

    “这批间谍以前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打听,只要知道他们现在的身份就足够了,你马上通知情报科,挨个把名单上的人找出来,然后拍照存档。”

    “局本部不是给直属站派来了四十五个新成员吗,让老队员带着他们去仔细观察目标,学习如何跟踪和监视,特训班的课程只是理论,不经历实践的磨砺,他们无法成为真正的特工。”

    “明天下午的时候早点准备,我要请岗村少佐在家里吃饭,同时来的还有以前几个比较熟悉的日本军官,我这个老上司,不但要接手特高课,自身和柴山兼四郎也有牵扯,他的价值远远外界的想象。”陈明翔说道。

    局本部派到警察学校的特训班毕业生,一共是一百五十人,前期到沪市的是四十五人,别看他们受到了专业程度很高的培训,可想要派上用场,还得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践是迅速成长的唯一捷径,也是最快融入团队的唯一办法,新人就先从基础课程开始,先做跟踪监视调查这类的工作,再有老队员的言传身教,成熟的过程必然会缩短。

    而周国骏小组的每一个组员,到现在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家,长时间的锻炼,对此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当教官是没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你的计划中,所有对付李仕群的基本条件都已经达到了,周坲海既然投靠军统局,戴老板肯定要他协助铲除李仕群,这可是一股强大的势力,足以对日本方面施加影响。”

    “更何况,负责新政策的柴山兼四郎,本来就对影佐祯昭一系的人没有好感,你的老上级岗村少佐,向来对李仕群有意见,他现在就如同坐在炸药上,稍微一点火星就能要他的命!”王真说道。

    这项铲除李仕群的计划,是陈明翔和直属站本年度最重要的行动计划,也是整个军统局本年度最重要的行动计划,为此而动用的资源,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在王真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李仕群自身做的事情就遭到日军的反感,加上有周坲海一系的人向日军说坏话,必然能影响到梅机关柴山兼四郎的态度。

    到了七八月份,苏省的粮食成熟后,只要日军在苏省产粮区征集不到粮食,必然要对李仕群起杀心,等查到这些粮食进入地下党的根据



第九百三十章 敌人给了思路
    “五岛君不必如此,这两年我们在一起共同为帝国效力,为宪兵司令部工作,我也是承蒙你的关照,如果拿我当朋友,就不要说这些见外的话。”

    “其实回到家乡也是好事,至少能够和父母兄弟妻儿团聚,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以后有机会,还是可以来沪市看望老朋友的。”陈明翔急忙说道,也是深深一鞠躬。

    宪兵队特高课的课长,手里还能不沾抗日志士的鲜血吗

    可陈明翔也是毫无办法,整个国家的国土都沦陷了一多半,他不和五岛茂虚与委蛇,又能怎么办

    “陈君说的对,能在华夏认识你这样的朋友,也是我的一大收获,这两年喝你的极品龙井茶和碧螺春,反倒是有些依赖,以后你通过日本商人,给我捎一些到日本,我会把日本的玉露茶给你捎回来,茶叶是次要的,主要是为了多联系。”五岛茂说道。

    “这也是我的疏忽,等你走的时候,我送你几匹来自苏杭的上等绸缎,倒是可以给家里人做和服用,先是纺织厂因为棉花的事情有了问题,不得不关停两家,现在听说连生丝也要有问题,或许用不了多久,我的丝织厂也要关门了。”陈明翔说道。

    这话前半句是真的,后半句是假的,日本商人对生丝的掠夺虽然残酷,但他在苏杭的产业却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关键在于,生丝不属于军需用品,当地宪兵队完全能保护他的一系列产业。

    “帝国去年新增加了七个师团,今年的三月十八日到二十二日,先后增加两个师团,据说,到年底之前在增加十个师团,大量的部队编成,也意味着棉布的需求暴涨,加上各部队的原有消耗,多少棉布都不够用。”

    “你也知道商统会最近发生的事情,帝国本来打算统计在沪日本商人和华夏商人的棉布棉纱库存,实施统一调配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可惜,却被商统会给搞砸了,准确的说,是被金陵政府的**搞砸了,也有一部分日本财阀的原因。”
1...251252253254255...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