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谍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除了华北方面来的三个日军少将,华中方面的木下荣市,另外经过商量,还特意邀请了驻沪总领事堀内于城。食盐方面的事务归驻沪总领事馆负责,这个总领事具有很大的话语权,是绕不开的人物,更何况,盐泽清宣现在也是这种类型的职务。

    这都是和陈明翔有很深利益牵扯的合作者,都在为海源盐业公司提供便利条件和保护,都在享受海源盐业公司的食盐销售分红。

    换句话说,这里没有外人,所以陈明翔也敢于定这样的基调,错的肯定不是自己一方,而是华北地区的日本财阀和华中地区的旧盐商团体。

    这是在海源盐业公司的办公楼二楼,陈明翔的办公室,大家先喝茶聊天把事情解决,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中午饭将在马拉别墅用餐,王真正在做准备,下午盐泽清宣等人还要回到华北。

    “我们华中地区已经开始行动了,接到陈君的提醒后,我已经要求华中盐业株式会社停止和华中盐业公司的谈判,这样能够拦截华中盐业公司利用两淮盐场,来对海源盐业公司形成制约。”堀内于城说道。

    “接下来该我们宪兵队登场了,按照陈君的计划,他会提供一批盐商的名单,各地宪兵队负责抓人封门,把囤积的食盐转交给海源盐业公司在当地的合作者。”

    “为了防止华中盐业公司和盐商们狗急跳墙,陈君事先已经联系好了各地的新势力盐商,在最短的时间就能接收地盘,加大对市场的供货量,迅速稳定盐价。”

    “我与堀内君聊过这件事,帝国的确是在实施新政策,但前提是要有利于帝国的利益,为了不让一部分的头脑发热,该浇凉水的时候也得干脆点。”木下荣市说道。

    华中地区已经做出表率了,想要继续拿食盐分红,你们华北地区也得搞点动作,必须要保障长芦盐场的食盐不会出现问题。




第九百零六章 盐业之战 二
    日本侵略者占领下的华北地区,食盐配给是由两方面来完成的,不像华中地区还简单一些,除了各地区的盐商,还有一个叫做新民会的汉奸组织兴风作浪荼毒老百姓。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份的二十四日,在日本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引导下,成立了由日军在幕后操纵的新民会。

    这个势力主要由沦陷区的华夏人组成,当然,从会长到基层头目,全都是汉奸,“聘请”日本人担任顾问,对外称之为“民众团体”。

    伪新民会主设中央指导部,作为日常事务的处理机构,会长是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每个省设指导部,通常是由伪高官来兼任部长的,省以下设各道办事处及县市指导部。

    伪新民会在日伪占领的华北地区,势力是非常庞大的,甚至就连各行各业、学校和团体等,也都建立了基层组织,简直是无孔不入,其特点是分布广和成员多,集民众团体与行政机构于一体。

    合作社,这指的是沦陷期间由新民会操纵成立的组织,最低层的单位甚至到了村这一级,这是日军为了方便控制农村资源,特别是为了抢夺农村的粮食物资而指使新民会成立的机构。

    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公布《华北合作事业总会暂行条例》,正式成立华北合作事业总会,这是华北地区实施配给制度的开始,食盐就是其中的一项。

    之所以重点提到所谓新民会合作社,就是要点明白日伪方面在华北地区的食盐配给供应体系,华北盐业股份公司控制的长芦盐场,把食盐分到各地的盐商同业会。

    但配给制度下,盐商只是作为食盐的中转,在市区这样的地方还有一定销售权,农村方面是要由新民会合作社来承担的。

    县区和农村的老百姓想吃盐,先要由甲长统计然后到县级的物资对策委员会领取食盐购买凭证,再拿着这个凭证到食盐同业小卖组合购买,这得需要当地的警察局出具人口数量符合证明。

    而食盐同业小卖组合也是要凭借辖区内的人口数量,包括村庄、户数、年龄等等,做成申请表到物资对策委员会领取食盐购买许可证,然后再去盐商那里交款,领取购盐凭条和路票,经过盐警的核对才能领到食盐。

    最后一关是警察和宪兵队的检查,当然,警察是受到宪兵队指挥的,买多少食盐,能不能领到多少食盐,这都是要由宪兵队说了算,你买一百斤,宪兵队就说给你一斤,你难道还敢和宪兵队争论

    啰里啰嗦的说了这么多,这三者的关系中,华北盐业股份公司反倒是最弱的,宪兵队卡住后面的两道环节,财阀们也只能干瞪眼,有盐也得卖出去才是钱,堆在盐场里什么都不是!

    “矢野将军说的这个办法,我认为是最符合实际的操作思路,其实我们都知道帝国财阀们的做事风格,自身巨大的利益诉求,促使他们冒着得罪军方的风险,坚持不肯退让,反正军部也不能和财阀撕破脸。”

    “我建议啊,一旦两边的意见不和,谈判陷入僵局,我倒是建议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果断采取措施,拖得时间越长,事情越是会出现变数。”陈明翔笑着说道。

    “其实长芦盐场的食盐是否提供给华中地区,缓解目前面临的盐荒,



第九百零七章 盐业之战 三
    长芦盐场每月连明抢带走私,一月差不多一万吨左右,两淮盐场每月的标准是一万吨,两万吨食盐的数量,哪怕一吨赚一千块,那也是两千万中储券,陈明翔还真是不缺钱。

    但除了王真之外,长芦盐场的输送量谁也不太清楚,加上人工和船只等费用,明明是两千万中储券,在外界看来也就是能落两百万左右,还得送礼拉关系,自己落下的肯定不到一百万。

    这一百万中储券,还得应对整个直属站的开支,应对日常的人情关系来往,捉襟见肘不敷应用。

    “局座,我们接到了直属站情报一处和情报二处秘密发来的消息,直属站本部已经下发命令,要求各个情报处在年底之前必须压缩开支,减少对伪军方面的收买力度。”

    “华通贸易公司老板陈明翔,在苏洲的三家纺织厂,关闭了第二厂和第三厂,大批工人返回了沪市,剩余的都集中到了第一厂。”有人说道。

    这是个穿着浅蓝色旗袍的女孩,稍微画着一点淡妆,在局本部工作的人员,穿军装的非常少,男的要穿中山装,女的要穿浅蓝色旗袍,而且戴老板有规定,女职员不准浓妆艳抹。

    戴立确实是疑心病很重,他暗中借助向直属站情报处派遣人员的机会,把自己的耳目撒到了情报处里面,遇到重要消息随时报告,这个女孩就负责两边来往的电文。

    “你把经理处的徐处长喊过来,再通知毛主任和潘秘书。”戴立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他就皱起了眉头,陈明翔的三个纺织厂,为军统局生产了大量的棉纱和棉布,也是用来交换物资的主要稀缺物资,没想到局面糟糕成这样,陈明翔连工厂都关闭了两家。

    老板召唤,三个军统局的重要人物,急忙来到了老板办公室。

    “局座,有什么吩咐”毛仁凤先开口说道。

    “你们都坐下吧,刚才接到消息,华通贸易公司把苏洲纺织二厂和苏洲纺织三厂给关闭了,估计是因为棉花紧缺,没有办法继续开工了。”戴立说道。

    在场的三个人倒吸一口凉气,就连陈明翔这样的关系,都扛不住棉花不足的压力,局面似乎紧张起来了。

    没有华通贸易公司的棉布和棉纱,局本部交换物资和获取资金的渠道,瞬间就折损了一多半,棉纱布在国统区,简直就像是钞票,属于绝对的硬通货,堪比黄金这样的稀有金属。

    “局座,我接到联丰公司的报告,虽然长安贸易行恢复了和延州方面的食盐交易,可是数量却遭到大幅度的削减,三四月份加起来勉强有一千吨食盐,川省和陕省的盐商都在抱怨,要求我们加大供货量。”徐处长说道。

    “这一千吨食盐的货款,你们经理处又给扣了吧”戴立问道。

    “局座,我们也是不得已,大会刚刚结束,各地前来核销费用的很多,我们也是入不敷出,没办法,只能先挪用这笔钱。”

    “而且局本部从现在开始,每个月都要往沪市发价值三千万的货物,各地收购点的资金极度紧张,我已经打了三次报告,请局座尽快向军需处申请经费,再这么拖延下去,势必影响到每个月的经费核销拨付。”

    “我倒是觉得,华通贸易公司借助军统局的关系,这几年也赚钱不少,长安贸易行的食盐销售,只要保持在每月一千吨,能翻一番就更好了,我们军统局暂借这笔款项,也能



第九百零八章 盐业之战 四
    “局座,我先回办公室了,您这边有了决定再通知我。”徐处长看到大老板一脸的犹豫,就知道事情很复杂,急忙溜了。

    “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妥当从长安贸易行每月借一千吨食盐,从长芦盐场的走私盐每月借一千吨食盐,要知道华中地区的食盐到了每斤两块多钱,一吨就是四千块,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我得到消息,直属站连下面情报处的经费都在大幅度削减,不是以往财大气粗要多少给多少的时候,春风的财务状况也很困难,局本部不但不体谅,反而不断的索取,这样会伤害他的积极性。”戴老板说道。

    他的语气并不是十分坚定,因为他现在也没招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他再是军统局的大老板,也被这种玩意给打败了。

    事实摆在眼前,如果不难为直属站或者说是难为陈明翔,那受难为的就是局本部就是他自己,这个选择还用犹豫吗

    “春风在沪市那么多的关系呢,手里有那么多部门,东挪西借坚持两到三个月是垮不掉的,特券顶多两个月就能见到成色,我们又不是不给他了,就算不给,他也不能说别的,身为军统局的战略特工,又是甲种站的站长,就该为局本部承担压力。”潘琦吾说道。

    抗战时期陈明翔能够成为甲种站的站长,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在潘琦吾的心里,等于是混了一份资历。做过甲种站的站长,这就为以后铺平了道路,早晚还能做到这样的职务。

    如果抗战胜利之后,军统局势必要进行洗牌,陈明翔的资历还是差了很多,潘琦吾的意思是为学生在戴老板心里加深印象,能够安排一个肥缺。

    直属站现如今收入大跌,财务方面肯定不像以前那么富裕,但是潘琦吾心里明白,即便如此,也绝对不会到压缩经费的程度。

    这都是陈明翔那小子做出来的假象,就冲过年期间给局本部贿赂了一百万美元的过节费,他手里肯定不那么紧张。

    不是当老师的惦记学生那点家产,而是在这个时候投资戴老板,以后得到的回报是最大的。

    “这个事情你来和春风说吧,就按照三个月的期限,齐五,你要督促实施特券计划的省站,抓紧时间采购物资运回国统区换成钱,春风虽然不要利息,可借钱太多,累积起来也能吓一跳。”戴老板说道。

    他倒是没有要赖账的意思,特券计划一旦奏效,军统局的秘密印钞厂疯狂转动,这点钱根本不值一提。

    随着驻沪宪兵队司令部的命令,苏锡常和镇江地区、广陵和金陵,各地宪兵队纷纷大举出动,查封了二十多家盐商的资产,把人抓到监狱里不说,还把他们囤积的食盐给没收了。

    宪兵队发布公告,规定各地城市的粗盐价格调整到每斤一块五,农村的粗盐小数价格调整到每斤一块,超出这个价格以扰乱市场秩序论处。

    宪兵队是什么地方,那可是人间地狱,盐商们的家属顿时惊慌失措,纷纷找到李闳扉大加指责!

    这是你出的馊主意,如果你摆不平这件事,把尽快把人救出来,那所有人都会把矛头对准你,以后别想在



第九百零九章 盐业之战 五
    周坲海对于李闳扉的解释是认可的,他也知道行业中存在着排外现象,特别是像食盐这样的垄断行业,新人想要入行站稳脚跟,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会遭到老势力的联手打压。

    李闳扉等人的手段不能说是错的,可对付的人没有那么简单,陈明翔能够混到现在的地步,能是个轻易就被算计的主吗

    估计这些人的心思和目的,陈明翔是门清,因此也不和他们啰里啰嗦的谈判,那样做既费时又费力,干脆就来个暴力碾压,要求宪兵队帮助清场,先把一批人踢出这个行业,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你想的和你能做的是两回事,一个人吃多少饭要掂量掂量,我早就提醒过你,陈明翔的海源盐业公司并不单纯,可是你听不进去,你以为和陈明翔是对等的地位吗”

    “现在麻烦了,这些盐商们落到了宪兵队的手里,最关键的是,搜出了大量的食盐,这说明人家宪兵队早就盯住你们了,就等着选个时候下手!”

    “我告诉你,这次的事情真闹大了,被扣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性质恶劣的罪名,或许真的有人要掉脑袋,我不是和你开玩笑,日本宪兵杀人那还不是家常便饭!”周坲海说道。

    这话真不是吓唬李闳扉,以前日本人的华中盐业株式会社,却需要借助这些旧盐商的势力,推行食盐配给制度,可随着华中盐业公司要收购华中盐业株式会社,这些旧盐商对日本人来说已经没用处了。

    杀人,对日本宪兵来说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而且不需要理由就能杀,更何况现在还揪住了这些盐商的尾巴!

    “部长,我求您救救他们,这可是未来华中盐业公司的股东,没有他们在当地的支持,我们的盐税收入,势必要遭受极大损失,陈司长的海源盐业公司,可是从来都不交税的!”李闳扉哀求着说道。

    “你这话说的准确,陈明翔的公司还需要交税背后不是日本宪兵就是日本海军陆战队,还有驻军司令部和驻沪总领事馆撑着,他就算想交,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去收啊”

    “陈明翔做事向来很有分寸,他不会对这些盐商们下杀手的,你以后只要不主动招惹他,他也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但是,我得告诉你一声,被宪兵队没收的食盐,是不可能要回来了,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周坲海说道。

    都让宪兵队出面抓人封店了,他做事情还有分寸华中盐业公司才是财政部下属的企业,您这是本末倒置,胳膊肘往外拐了吧

    “那可是一万多吨粗盐,按照现在的行情,价值几千万中储券呢,部长,您能不能想想办法,要出一部分来”李闳扉有些心疼。

    这话有些不太实在,两淮盐场的食盐出货价并没有这么高,他是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计算,一吨售价三千块,一万吨就是三千万。

    “你还想着让我给你们把货物要出来幼稚!驻沪宪兵队司令部既然动了手,你以为是闹着玩呢这些被扣押的食盐,就当是释放他们的赎金了,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而且因为这件事的出现,收购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谈判被打断了,阻碍了财政部收回盐税,什么时候恢复还不知道。闳扉,你是我挑选的华中盐业公司董事长,汪主席很不高兴,对你的能力也提



第九百一十章 盐业之战 六
    听到吴梓滢的这句话,连陈明翔也不由得为之欣赏,好一个聪明的女孩子,不愧是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出身于商人家庭,理解的完全正确。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制造一个相互对立相互竞争的环境,这样海源盐业公司就成了仲裁者,两方都必须要依赖于公司才能获得利益甚至是生存,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你很聪明,当我的秘书有点屈才了,假如没有竞争存在,新盐商们很快就会冲着垄断这条路快速前进,这不符合我的意图。”陈明翔点了点头说道。

    无论是新盐商还是旧盐商,他们实际上没有搞明白一个事实,在海源盐业公司能覆盖到的地方,真正搞垄断是陈明翔,他们不过是下游批发商而已,能喝到汤就不错了,还想吃肉

    “老板,在咱们华中地区,多少漂亮姑娘想当你的秘书呢,我得到这个机会已经很满足了,不敢有太高的奢望。”
1...247248249250251...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