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谍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这是看到影佐将军和晴气大佐调离华中地区,我李仕群现在混得不行了,罩不住了,要跑出去自立门户寻求更好的发展,他马晓天要是没有我提携,能混到现在的地步,这是什么,摆明了是小人行径!”李仕群说道。
中常委会议一结束,李仕群就得到了消息,当即就把电话打给了陈明翔,其实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无非是发泄心里的怒火。
“部长,不管怎么说,马晓天并没有像苏成德一般,自己组建,对您的指令他也不敢不听,性质还是有区别的!”陈明翔说道。
“算他小子有点小聪明,知道我的忌讳,还向我请示警政司苏省督察处的处长人选,要是他敢学苏成德,我照样能把他弄死,到时候连口楠木棺材都没有!”
“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听到这个消息,特工总部也是人心浮动,都有样学样,我岂不是被架空了马晓天不适合再担任金陵区的区长了,我准备让晋辉来接替他,他敢跳出来,就得承受对应的代价!”
“对了,苏南有人来联系我,购买了一批大米和杂粮,虽然没有明说,我也大致能断定他们的身份,老弟,这个事情是不是你介绍的”李仕群问道。
给根据地买粮食的事情,的确是陈明翔策划的,资金也是他来垫付的,估计是苏南根据地,派人和李仕群联系,买了一批粮食。
李仕群何等的老练,稍微一琢磨,就知道这个事情和陈明翔有关系,否则地下党根据地,怎么有胆量来找自己买粮食
“部长问我,我当然要承认,但别人问我,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丰华公司的业务量很大,结交的客商也很多,我就是帮着牵线搭桥,一分钱也不赚,卖与不卖,也全凭部长定夺。”陈明翔笑着说道。
“老弟不要多心,我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这也不算什么事情,人家真金白银的拿过来,我给的价格也不高,权当是结一份善缘,以目前的处境,多准备几条路是有必要的。”
“马晓天既然投靠了公馆派,我在金陵方面的消息就有点不顺畅,老弟你深得日本人重视,有什么情况还得提前告诉我一声。”李仕群说道。
听得出来,这个大汉奸因为马晓天的事情,变得有些疑神疑鬼了,虽然目前他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影响,可处境却今非昔比,估计特工总部的人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不可改变的。
虽然陈明翔在沪市也算一号人物,可来到金陵,他的日子还是比较清闲的,除了到警政司走个过场,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这里是汪n的“伪都”,大汉奸的数量太多了,他这个司长并没有进入中枢,人家也不会刻意拜访他,如果不是警政司长,换个普通的司长,只有夹着尾巴做人的份。
“司长,两淮、苏南和浙东等地区的盐商代表们,刚才已经来到了金陵,今天晚上想到您家里拜访,不知道合适不合适”秘书吴梓滢在办公室说道。
“你也参加这次会面吧,毕竟后续的工作需要你来联系,你告诉他们,我不伺候晚饭,七点钟再登门。”陈明翔说道。
沪市的煤荒问题基本解决,他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盐务,食盐销售是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趁着华中盐业公司还没有成立,目前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授权还有效,他要借助这个机会,尽快铺开自己的络。
陈明翔根本就不相信那些旧盐商,这些吃垄断行业的老资格,仗着有财力有关系,不会听话的,早晚都要爆发食盐争夺战。
“明翔,两淮盐场的食盐销售,你已经和苏南地区的盐商们达成了协议,又要支持新盐商,怕是没有那么多货源供应吧”王真疑惑的说道。
她的家本来就在金陵,从小对这座古城非常熟悉,大学也是在这里上的,这次也算是重新回到家乡,还到老宅子瞅了瞅,只剩下一些家具、衣服被褥等物品,也没打算再收拾。
这几天丁墨村的太太约她到街上逛了两次,还到周坲海的家里坐了坐,跟着打了两圈麻将,在座的不是部长夫人就是市长夫人,她输了几千块。
官太太们就是这种生活,别人还以为她不会打麻将,岂不知这是王真让着她们,她可是经过军统局专业培训的,民国时期打麻将成风,作为陈明翔的,培训内容里自然也有这一项。
陈明翔给家里请了个名厨,做的一手好金陵菜,搞得她都有点不想回沪市了,那里虽然繁华,但是却不如这里亲切。
“我要是想从两淮盐场搞到食盐,李闳扉和所谓的华中盐业公司根本就拦不住,他能拦截我,敢拦截日军吗我随便找个理由,日军就能以军用的名义调出食盐来,他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再说,我也没打算从两淮盐场给这批人供货,长芦盐场每月还有几千吨食盐的配额,正好给他们分销到各地,这样等于供货量增加了,能够缓解食盐紧缺的状况,盐价也不至于上涨得太快。”
“旧盐商靠不住,他们总是还想恢复以前的状况,垄断这个行业,获取最大的利益,老百姓能不能吃到盐,那是其次的,一群nn的玩意,”陈明翔说道。13
第八百四十七章 反制手段 中
金陵在冬季七点以后天色就全黑了,前来陈宅洽谈业务的盐商们,是乘坐四辆汽车来的,下车后,司机匆匆忙忙把后备箱里的东西搬下来,然后开着汽车立即走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做贼销赃呢!
这也是盐商们格外的谨慎小心,防止拜访陈明翔的这一幕被人看到,引起不必要的猜疑而坏了大事,颐和路公馆区现在住的,可全都是些金陵政府的大员,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本次关于食盐销售的洽谈,皖省地区来了四个、苏北来了两个、苏南来了三个、浙东来了两个,再加上吴梓滢,一共是十二个人。他们代表了皖省、苏省和浙省,还有部分鄂省的新盐商势力。
登门拜访当然不能空着手,这样很不礼貌,因此,这些盐商代表们自然给陈明翔带了礼物,为了展示自家的实力,也是证明有资格承接各地的食盐销售,礼物是相当的丰厚。
“大家都坐吧,不要太拘束,咱们长话短说,两淮盐场的食盐目前给海源盐业公司有定额,就是一万吨,苏锡常是四千五百吨,沪市大约两千五百吨,金陵一千吨,再怎么压缩,顶多也只能挤出两千吨。”
“但是,我能够从华北地区的长芦盐场每月调来四千吨粗盐,要说运输能力,整个华夏说起来有一个算一个,还没有哪家敢和我相比,六千吨食盐,这是我给你们的配额,当然,这个数不是极限,可我也得打点关系,暂时先按照这个数目来操作。”
“沪市的食盐价格不能作为参照,眼下已经涨到四块五一斤了,这还是粗盐,我给苏锡常地区的价格是市区一块钱,农村地区毛钱,每斤给两毛钱的利润,年前先不更改。”
“苏北和两淮地区的食盐,从广陵和安庆卸船,苏南的是镇江,浙东地区从杭洲,具体怎么分配是你们的问题,我的要求很简单,先款后货,在各地我都有采购站,这一点想必都知道。”
“打着我的旗号,当地官方不会找你们的麻烦,宪兵队也不会找麻烦,私底下的事情自己摆平,记住,不许抬高价格,也不许压低价格,一切都以我的通知为准。”陈明翔说道。
你直接就把游戏规则制订完了,这还谈个屁啊!
陈明翔说话干净利落,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反倒有利于两边的快速磨合,而且最关键的要点,像是进货价、销售价、卸船地点和付款方式都说清楚了,只能接受不能违反。
掌握着食盐分配权,就掌握着定价权,他不怕盐商们不老实听话,谁有异议就一边凉快,放着钱不赚,那还叫商人吗
“陈司长,两淮旧盐商在金陵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裕华盐业公司,这是有官方许可进行食盐销售的,您的海源盐业公司是得到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授权,但等到政府的华中盐业公司成立,往后我们是不是还能具备这样的资格”苏北姓胡的盐商问道。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陈明翔目前有华中盐业株式会社许可,在华中地区内随意销售食盐,可华中盐业株式会社是要被财政部收购,变成华中盐业公司的,以后这个销售权到底还认不认,那就是另一说了。
“我怀疑你们到底是不是做买卖的,活人难道还能让尿憋死不知道变通啊政府要是敢不认这份资格,你们就把所有的盐铺都挂在我的公司下面,那不就完事了吗”陈明翔撇了撇嘴说道。
海源盐业公司的销售资格,是没人敢怀疑的,华中盐业公司要是找茬,那就干脆把所有的店铺,都挂上海源盐业公司分店的招牌,不就是点挂靠费吗,与长期的食盐利益相比,那算个屁啊
更何况,海源盐业公司的招牌绝对是金字招牌,宪兵队给面子,警察局躲得远远的,公司老板就是警政司的老大,谁活腻歪了,敢到老大的产业造次,找死也不是这个找法吧
“我们对陈司长的办法没有异议,钱也没有问题,就从二月份开始,每月集中支付一次货款,食盐什么时候能够运到码头”浙东地区姓刘的代表说道。
敢做食盐买卖的盐商,个顶个都是不差钱的主,没点实力也别想在这一行混,因此,货源和渠道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货款,那都不是事!
留给大家的时间很紧张,华中盐业公司成立之前,就得把销售搭建起来,准备足够的店铺和人手,还要利用这段时间,把投入的成本赚回来。
“这个事情不用担心,船队每个月都要从镇江到津城来回两次,二月中旬就能运来六千吨,但本月的月底之前,必须把各地需要的食盐数量告诉我,海运公司要做好运输计划。”
“我的船队任务很重,必须节约时间一次性运完,不算的精确点,一耽误就是半个月。这样,每月的二十号你们集中支付货款,次月的十六号我交付货物,前后误差不超过两天,就按照这个时间来执行。”陈明翔说道。
“陈司长,我们通过可靠的人了解到,盐务署的李闳扉,眼下正在积极联络各地盐商,准备组建华中盐业公司的各地包销商,我们抢了地盘占了先机,等到公司成立的时候,肯定会爆发冲突的。”苏南姓张的盐商代表说道。
谁也不是傻子,而且食盐向来就是半垄断的买卖,人数越少了赚钱越多,那些旧盐商们仗着自己的资格老,做买卖的时间长,店铺覆盖的范围广,打压新盐商是必然的,商场如战场,弱肉强食也是法则。
“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华中盐业公司自身就有旧盐商的股份,肯定不会容忍我们抢肉吃,冲突是早晚的事情。”
“眼下华中地区还是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地盘,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可一旦华中盐业公司成立,很快就会撕破脸。”
“我需要你们能够在关键时候顶的起来,他们如果敢罢市歇业,你们的盐铺要做到各自地区的全覆盖,不能闹出盐荒事件,这是你们必须承担的责任。”陈明翔说道。
。
第八百四十八章 反制手段 下
之所以陈明翔耗费精力操作食盐销售,他的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钱,当然了,该赚的他也不会放弃,因为即便他不赚,那也得落到日本人和汉奸的手里,还有那些nn的盐商。
盐税对伪财政部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进项,也是汪n和日本人一直争夺的焦点,他从华北长芦盐场运到华中地区的食盐,是不用交税的,从生产到运输,都有外务省和宪兵队罩着,这就是一举三得。
其一,老百姓吃盐方便了,最少每月每人一斤粗盐的配给能够满足,而且盐价是在缓慢增长的,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其二,六千吨食盐冲入华中地区,就等于削弱了本地两淮盐场的食盐销售,盐税遭到了削减,汪n的财政收入大跌。
其三,陈明翔通过食盐销售,更有资本去贿赂那些汪n的高官,为国统区换取物资,而且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巨额财富。
“我们这些人都是入行没有太长时间,开设的盐铺数量,比旧盐商的要少很多,要是搞得动静太大,怕是要引起他们的疑心,华中盐业公司是财政部未来极其重要的财政来源,到时候,财政部会向您施加压力的。”浙东地区姓刘的盐商说道。
进入这个行业,才知道那些旧盐商的势力是何等庞大,连汪n都得笼络他们,陈明翔再厉害,假如旧盐商说动了财政部长周坲海,他也是扛不住的,这就是那些旧盐商的底气。
“我还用你们来教我怎么做事我只是说要把买卖覆盖各自的地区,可没说一定要在当地开盐铺,脑子不知道转弯啊”
“租个院子找几个底实的人,卖盐还不会只要能够撑几个月,还担心那些人不来求着你们谈判不知道我在沪市是怎么对付那些煤炭商人的”陈明翔淡淡的说道。
这就是思维进入误区了,总想着开铺子才正规一些,可特殊时期就要特殊手段,谁说卖盐一定得需要商铺把食盐运到地方,拿着秤就能开张!
这群盐商先是傻了眼,紧接着却一致赞同,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成为沪市的走私龙头,这脑瓜子转的就是快,不拘泥于形式,只求达到目的,脸要来干嘛,能有黄金白银好看吗
陈明翔在沪市与垄断行业的煤炭商人,打了一场漂亮的争夺战,其中最厉害的杀手锏,就是利用煤炭来替换煤球,排除了生产能力这个条件的干扰,硬逼着那些煤炭商人不得不屈服,据说沪市的联煤号已经开始整合了。
“春风在沪市的工作做得很漂亮,无论是当站长还是当学生,我都很满意很知足,不愧是我们军统局的战略特工。”
“这两天我和英国、美国还有荷兰的大使分别会面,以军统局给春风做工作的名义,转交了侨民的报告,三个国家的大使对军统局很感谢,拜托我们继续关照沪市的侨民,并且会向老头子提出表扬。”
“春风写的密语报告,你们都看过了,他认为随着日本政府调整对汪n的策略,现在李仕群不但失势,而且成为了绊脚石,只不过他做的事情还不够出格,需要做一些布局,我想听听你们两个的意思。”戴立说道。
陈明翔派周国骏乘坐货轮抵达山城,由潘琦吾派专人接到了一处秘密地点,同时也接收了他携带的三个皮箱。
而后戴立亲自接见周国骏,询问了目前直属站的一些情况,并且勉励了几句,晋升为陆军中校军衔,任命为直属站的情报科长。
这当然是陈明翔事先用密电告知了潘琦吾,送到山城的东西价值高昂,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戴老板对钱虽然也很重视,五十万美元,对他来说也不是个小数。但更重要的是,陈明翔送来的英美和荷兰的侨民报告,这是他与英美两方拉关系的杀手锏,其价值不可估量。
毛仁凤和潘琦吾对视一眼,戴老板居然用三个很字来体现自己的心情,这是难得一见的,能够得到老板夸奖已经不容易,更何况是很漂亮、很满意、很知足,这句话的分量可不轻啊!
“春风和李仕群接触的多,而且人在第一线战斗,对情况是最熟悉的,我认为他既然敢提出来,就有判断的依据,从他潜伏沪市执行任务以来,情报的准确性是没有疑问的。”毛仁凤笑着说道。
“春风的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李仕群和地下党联系到一起,因为这是日本人最为忌讳的事情,而且点明了,这个老对头目前的处境不妙,日本人调整战略,汪n的话语权大增,而李仕群却截留苏省财政,用来培养特工组织和保安军,这已经犯了忌讳。”
“李仕群越是没有安全感,做起事情也就越没有分寸,可养军队需要大量的金钱作为支撑,他可没有印钞机,为此,他必须依赖苏省的资源兑换急需的资金,这就有了致命的破绽。”
“春风准备启动长安的食盐贸易行,与地下党方面接触,感谢对方在食盐方面的合作,可以提供一笔贷款,帮助苏省的地下党根据地渡过难关,而这笔钱则是用食盐来偿还,我想,地下党方面也不会拒绝。”
“只要李仕群把粮食卖给地下党,就触碰到日本人的底线,加上春风也要大批量的采购粮食,日军在苏省的粮食收购,势必产生障碍,这就造成军粮供应不足,起杀心是不用怀疑的。”潘琦吾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