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这是北宋制度决定的,纵观整个北宋,还没有出现过多少兵变,哪怕是领兵的大将亲兵的队伍也局限在一个很小的数据上。

    哪怕一个人打十个,3000人,甚至是5000人规模,也拼不过倾国之力,可是赵信为什么要把兵力放在陆地,甚至说,他在陆地上,绝对不会超过限制。

    这样一来,赵信有能力黄袍加身么,结果当然是有,他之所以选择海港,原因就在于如此,大海更加广阔,海上贸易代表着比陆地上贸易更多的钱,也代表着更加广阔的市场。

    几乎必然,新的城市,是要进行产业改革的,工业化生产所爆发出来的生产力,可怕到了极致,虽然会背靠大宋这个市场,可是当生产力过剩的前提下,输出是唯一的选择。

    同时,海上也是另外一个储备力量的场所,从海军成为了一股居住轻重的力量之后,海军的强大,就开始展现出来。

    &nb




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选择
    运河之上,在遇到截杀之前,他点亮的第一个卡牌就是沙船,200料的沙船,在运河上,是庞然大物,可是在海上,最多比一些小帆板稍稍的强一点。

    北宋造船业,在唐代的基础上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拥有了4000料以上的大船,这样的船,换算成,吨的话,差不多就是1300吨,这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这是很庞大的数字。

    欧洲在航海时代之前的,几乎都没有多大的发展,虽然地中海流行的各种船舶,都是一些小船,也就是到了西班牙时代,西班牙大帆船,英国盖伦船,这才掀起了帆船的革命。

    甚至要到16世纪,才出现了轻型盖伦船,真正超过北宋吨位的轮船,要到17世纪才逐步的出现。

    点亮沙船卡牌的时候,就考虑过航海世纪,现在,要退一步,并且还拥有一个基础的话,在苗家庄这样的内陆,已经不行了,内陆无法支撑起他的盘子。

    现在,赵信已经把航海,作为了一个关键点,一个获得金钱和实力的关键点,这是最容易获得金钱,并且最容易积累力量的一个方式。

    一旦实力够了,就跟赵匡胤一样,你不黄袍加身,恐怕底下人都不会愿意了。

    航海可以带来大量的财富,扩张和战争,也会让他的手下的实力越来越强,当实力出现了碾压的前提下,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在众多的夺嫡者,都沉浸在一亩三分地之中的时候,却不知道,他已经在外面,在中国之外,打下了一个大的地盘,夹着这样的力量,再一次的回归到时候,会是什么结果。

    赵信就更加不能待在保州了,必须寻找一个海港之地,到底是什么地方,他还在犹豫,距离不能太近,因为太近的话,很容易受到影响,也不能太远,他必须要游离在核心之外,却不能太远。

    以这个目标的话,那么发展基础较好,甚至拥有的一定程度的江南就不选在内,虽然通过京杭大运河,可以快速的从江南到汴梁,可是实在是太远了。

    从开封到南京,直线距离就超过了600公里,到杭州的话,更是接近900公里,这个时代,可是没有后世,那么发达高速公路,如果是水运的话,蜿蜒曲折,可能就超过了2000里。

    这个距离,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一个可怕的距离,最少要2个月,还是一切顺利的前提下,这是赵信所不能接受,真的有什么事情,黄花菜都凉了。

    江南哪里,也有些太引人注目了,没错,哪里是现在的富庶之地,苏湖熟天下足的还没有成为至理名言,江南是中国手工业的核心,瓷器的一大部分,丝绸很大部分,茶叶和其他的一些手工艺品,几乎都集中在江南,哪里也出现了一些大型的作坊,最多的甚至可以达到的1000人的规模。

    腰缠万贯下扬州,奢华的享受,是江南的代名词,他跑去那里,肯定会受到掣肘。

    同时赵信在发展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未来,辽国和西夏,暂时不放在眼里,女真和蒙古,就必须要重视了,那么也不能够离北方太远。

    否则的话,哪怕是海上航运,耗费较少的,也足以影响一切,如果单纯只是到辽东半岛还好说一点,万一要绕过朝鲜半岛,直接从日本海那边,穿行过去,前往黑龙江和外兴安岭那边,那就需要很长的距离了,这对于北宋的造船业和航海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江南不行,那就只能够在长江以北选择,又要近一点,那就只有在山东和安徽选择,赵信比较属意的,就是跟东京汴梁在同样的一个维度上面的港口。

    后世,山东和安徽,各有很多的港口的,而且是相当不错,只不过在这个时代,基本上没有发展。

    目前中国最知名的港口,一个是杭州,一个是泉州,前者拥有杭州湾这样天然的避风港,可以停靠更大的海船,至于泉州,则是从唐代以来,就逐步发展的港口,造船业非常发达,同时商贸往来密布。

    北方也只有山东附近,有些小型的渔港,偶尔有一些日本或者是朝鲜使团前来。

    中国的海上贸易,在这个时代,多是在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特别是阿拉伯地区,区域的优势,加上他较为贫瘠的环境,让他除了海上航运业,其他发展不了。

    从那边过来的海商,要么在泉州,要么就到杭州,再往长江以北,就有些不太合适,不但耗时更久,而且没有多少的利润。

    可是要如何的选择呢,这是关系到未来3年,甚至是5年,发展的核心区域,一旦出现什么变故,少则出现问题,多则浪费时间,虽然他的年纪还很小,可是时间也不是这么浪费。

    赵信对于这个时代,海边的情况不算了解,这只是初步的想法,后世那些知名的海港,这个时代还没有形成,那些通过泥沙冲击形成的海港,天知道还在不在,未来合适的,未必现在合适,需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烦
    保州城,已经恢复了平静,这已经是保州城破的第7天了,战火硝烟早已经远去,可是战争带来的创伤,远远没有离开。【】

    实际上,这个攻城战,已经算是比较温柔的,充其量大规模的攻城只有一天,而且重点也在城墙的附近,实际上,城墙被攻破,当禁军进入到城内之后,这一战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可是之前,叛军对于保州城的毁坏,才是重点,无论是建筑物,还是人员。

    这一场叛乱,保州最少损失了20万人以上,如果没有朝廷的帮助,可能要长达数十年才能够恢复。

    时间永远是一剂良药,哪怕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杀戮,在时间的面前,也会变化,五年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往的杀戮再也看不到结果。

    在进入到文官的阶段,韩琦的事情也就少了,好在,有了长弓,为了训练长弓,每一个指挥使都是兴致勃勃的,他们也就没有了以往战争结束的无所事事,纷纷投入到训练之中。

    长弓真是个好东西,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如果换成其他的武器,可能摸索都需要时间,毕竟,一款新的武器投入使用,总要把所有的优缺点都弄清楚才可以。

    长弓不一样,首先,军队之中有大量的短弓手,从短弓转向长弓,只是稍稍的不适应,长弓略带低廉使用方法,一些精锐的弓手,甚至可以三五天就熟练,毕竟,长弓永远是概率来攻击,你说是射中100步之外的靶心困难,还是射中靶子困难。

    更别说,长弓只要误差不到10米,都算是可以,这样,哪怕是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只要拥有一定的天赋,都能够迅速的上手长弓。

    正是这种方便性,还有软度,让长弓的普及成为了可能,最开始只是弓手转,后来,只要是士兵,只要可以拉开长弓,都上来试一试,一些激进的,甚至想要把绝大多数的士兵都转为长弓手。【】

    短弓手的攻击力是可以的,但是弱点也相当的明显,反倒是长弓,同样是弓手,因为射程和覆盖攻击的关系的,弱点少了很多。

    这就是攻击力的相比,热武器时代,已经取消了类似重步兵和骑兵这样的防御性兵种,原因就在于,当对手集团冲锋的时候,没有多少**,能够抵挡住热武器的集群攻击,白刃战,只是非常少数的情况,或者是在特别的地方产生,以这个为主的话,是本末倒置。

    长弓有些类似,攻击上,长弓比短弓高的多,射程远,意味着,攻击到长弓附近,需要付出更多的伤亡,射速快同样如此,当量变发展到质变的程度,长弓的优秀就展现出来了。

    从来没有一款武器,在使用初期,都得到了这么多的认可,一款价格便宜,威力强大,使用性还多的武器,当然是人人都喜欢,军队是最简单的地方,或许有什么派系或者是裙带关系,可是有一点是无法避免的,那就是实力。

    军队本身的实力,战功,这些都是一个军官升级的能力,可是在没有战功的时候,本身的实力就代表着未来的功绩。

    一个1万人的敌军,放在那里,很少有人能够吃的起,可是真的要是吃的起了,那就是泼天大功,这一点,都清楚,所以大部分的指挥使都泡在韩琦那里,等待着韩琦尽可能多和早的分配给他们长弓。

    之前的2000个,已经平均的分配下去,首批训练的也均分了,500个团练,已经是香饽饽了,虽然,在禁军的标准上面,他们有这样那样的不合格,可是单凭使用长弓这一点,他们就合格了。

    孙吉也是好容易才保住了这些种子,他知道赵信对于这些种子的看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些人是未来赵信保护力量的合格的一部分。

    不过,好在,长弓生产的速度很快,就在苗家庄附近,就有很多的材料,再加上现在苗家庄拥有5 00个熟练的工匠,再加上韩琦支撑的,一天可以生产出800把长弓,到是箭有些复杂。

    这些指挥使们,也有替代的方法,长弓的箭,跟最小型的床弩有些类似,虽然性能不好,可是拿了箭头,再装上箭杆,就是一个不错的长箭,或许在战斗上面,攻击力稍稍的有些弱,可是,训练是足够用了。

    实际上,现在只是大宋的战争机器,还没有关注到,只是苗家庄和禁军的这些不太合格的工匠,可是这样的生产速度已经非常的可怕了。

    单就这一点上面,长弓替代短弓,就无可抵挡,这些指挥使非常清楚,也就前仆后继的投入其中。

    在这个节骨眼上,1个800里加急的信使,进入到了军营之中。

    如果是战争进行的时候,800里加急过来的时候,这些指挥使们,还会去听,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了,800里加急肯定是仁宗给韩琦的命令,这些官场的老油子们,当然知道这一点,立刻接二连三的告辞了。

    韩琦也没有挽留,他更想知道的是什么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国本之争
    没错,在封建王朝,子嗣和继承人的问题,永远是国本,是无法衡量的大事。

    有限度的加入到这个事情上面去,会获得很大的好处,拥立之功,是最容易,也是最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

    可是这其中的危险性也相当的大,万一踏空了,或者选到了不确定人选,那就代表着政治前途的结束,甚至身家性命,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提前介入到夺嫡之中的,多是一些郁郁不得志,想要赌一把的,越是身份更高的,反而不容易表态,他们的身份,也让他们无论什么时候加入,都会得到相应的功劳。

    现在,赵昕还小,仁宗才30多岁,正值壮年,这种情况下,谈什么夺嫡,太早了,可是有心人的动作,让他们被牵扯进来了,知道了这件事情,这个泥潭,他们再也躲不开了。

    叹息一声,韩琦很清楚,这件事情,还没办法找人去商量去,这件事情是绝密的,真的暴露出来的话,会相当的麻烦,也不利于赵昕的保护,也就是他跟欧阳修能够知道,多任何一个人知道的话,都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没办法之下,韩琦还是把欧阳修给叫过来。

    欧阳修正在处理保州的事情,保州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的,先不说整个保州遭受到的损失,就说韦贵最后烧掉的那些红契,那可是真的要了老命了,最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有些可以追述到更早的南北朝时期的文书,一股脑都被全部烧掉了,要整理起来非常困难,跟别说,好多人都死了。

    要把这些千头万绪的事情,整理出一个脉络,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更别说还有一些赈济之类。

    如果单凭欧阳修一个人,哪怕是有分身术也不够啊,好在,只是忙碌而已,乱子不会怎么出。

    大军压境,欧阳修的手腕又足够,大部分情况下,欧阳修给人的感觉是和颜悦色,也会体恤下属,可是有人想要在其中占便宜,对不起的,欧阳修手中的刀,依然是锋利。

    实际上,在混乱的局面之下,只有铁腕的政策,才能够镇住这些人,特别是事情太多了,除了欧阳修本身的幕僚,大名府支持了一大批的幕僚和胥吏,这才解决了问题。

    几天的忙碌,已经让欧阳修渐渐的习惯了,也总结出了一部分的经验,现在差不多顺利的进行下去,不过要想全部处理完,最少需要个几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时候,一直都没有跟他联系韩琦,为什么找上他。

    战争还在进行之中的话,韩琦作为负责人存在的,所有一切都以军事为主,可是一旦进入到了行政的时候,就是欧阳修为主了,韩琦当过地方官员,也做过行政,可是长期在军事体系之中,他的行政能力还没有展现出来。

    说白了,就是一个分工的不同,实际上,韩琦一直都待在军营之中,很少干预行政上面的事情,这也是让欧阳修放心原因。

    没有什么大事,韩琦不会找他,更别说让他到军营之中了。

    接到了韩琦告知,正好欧阳修这会,手中的工作告了一个段落了,索性过来看看韩琦。

    早就等着欧阳修的韩琦,直接把欧阳修让入到了中军大帐,并且屏退左右。

    欧阳修见到了韩琦的动作,就知道,这个事情不简单的,只有他们两个人,连一直形影不离的亲兵队长之类的,都没有出现。

    “永叔,我们有麻烦了,是大麻烦!”韩琦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韩琦说的有些夸张,欧阳修正要劝解几句,却没想到韩琦并没有告知他是什么事情,而是把密信递给了他,这一封密信是发给他们两个人的,欧阳修当然也有资格看。

    本身一脸平静,没有别的想法的欧阳修,接过了密信,看完之后,也是脸色大变。

    “永叔,我们似乎陷入到了某个旋涡之中!”

    封建王朝,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太子,围绕着太子,有很多的争夺,唐朝时期,甚至因为太子,上演了众多的皇子争夺,无所不用奇迹。

    到了宋朝稍稍好了一点,因为宋朝的皇帝,普遍不能生,很多都是一两个,少了继承人,自然就少了争夺。

    跟别的皇帝,动辄**十来个的儿子女儿的,宋朝的皇帝,一直以来都人行稀少,兄死弟及的,也不少,甚至从皇族之中找寻合适的人选的,也有好多次。

    这恐怕是封建王朝最凶险的,特别是几个人都有可能登上龙椅的时候,让人怎么办,怎么选择,一步踏错,别说是前途了,哪怕是身家性命都有可能出现问题,更别说是前途了。

    欧阳修和韩琦这样的,年轻的,就已经成为政府高官的存在,他们并不想在这个时间牵扯到了夺嫡之中。

    现在,仁宗还年轻,身体很好,这个时候陷入到这里,那不亚于脑残傻了。

    可看了这封信之后,不管愿意不愿意,他们实际上,还是进入到了这个夺嫡之争之中了。
1...7778798081...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