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在远程只有一个弓箭手这么的兵种的前提下,任何一个弓箭手,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这样的弓箭手,对于一个部队的战斗力的提升,非常的关键的,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随便的调动出去的,这种前提下,别说苗家,就算是皇帝,都不可能轻易调动这么一大批精锐的弓手。

    就算他们能够调动,这么大一批精锐箭手,不可能瞒过王家的耳目,他略显疑惑的把这个结果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争上城头
    王咸松的话,成功的吸引了韦贵的注意力,事情已经发生了,无论那些精锐的弓手,那些步人甲,是从哪里弄到了,现在责怪王家,于事无补,攻城的事情,还需要他来指挥。

    看着韦贵陷入了沉思,王咸松稍稍松了一口气,他歪头看着苗家庄,说实话,苗家庄给他无数的惊喜,这些惊喜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惊悚了。

    一个小小村庄,哪怕有苗淑妃站在背后,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力量,他们自问,一切都做的相当的完美,哪怕是受到了巨大损失之后,也做好了监控工作,可是谁也没想到,变数是一个接着一个。

    一个巨大的,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堡垒,这玩意是凭空出现的,周围的探子们都傻了,最少200,最多400的精锐弓箭手,这更是难以上青天的运作,如果仁宗早就可以做到这一切,他们策动的运河截杀,不就是一个笑话么

    最关键的还在这里,50具步人甲,这玩意,可是兵部直接控制,几个人监管之下,以王德用的势力,弄到一两具,尚且困难,50具,除非兵部兵器司的官员,从上到下,都被收买,都向着仁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北宋最关键的就是控制,皇帝掌握着某种平衡,这不但在朝堂之上,在参知政事之中,也在整个重要的机关,不可能让一人独大,哪怕是现在,仁宗对范仲淹的支持,范仲淹也有诺大的名声,可是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依然很多,很多领域,也不是他能够插进手的。

    王咸松庆幸于转移了的韦贵的思路,韦贵想的更加的深入,说实话,难怪王家如此忌惮苗家庄的,在他们无孔不入的侦查之下,苗家庄居然能够有这样的布置,弓箭手,步人甲,还有棱堡,难道,就真的如同王家说的那么简单么

    苗家庄,可是苗淑妃在保州的庄园,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保州上下官员的照顾,以韦贵所处的地位,尚且没有资格参与到这其中,可是现在的事情发展,容不得他不联想,难不成,牵扯到了皇室秘密之中。

    韦贵不由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任何跟皇室,跟皇帝相关的事情,那都是一个大秘密,连王德用都赤膊上场,恐怕他的命运也不会好,以前或许还有逃脱的一丝希望,可是现在,似乎的完全没有了。

    沮丧之意,直接从韦贵的心中升起,他甚至忘记了指挥作战。

    禁军是精锐的,没有来自上层的命令,他们依然会按照以前的命令,继续的进行攻击,哪怕面临着上方的威胁。

    无论是云翼军,还是家丁们,他们都不是新兵,战场之上,犹豫不决是大忌,面对着敌人的攻击,只有勇敢的向前,有我无敌,才是最佳的应对方案,胆小怕死的,死的更快。

    50个步兵,根本无法护卫这么大的范围,哪怕是拿着石头砸,又能够砸到几个,比起过去战争的箭雨,这个密度小了很多。

    同时,从天空落下的石头,如果不是正好砸到要害,头部,或者是一些铠甲薄弱的地方,砸在背部和胸部,还要不了人命,最多是受伤而已,最关键的是,在棱堡上面,弓箭稍稍停歇的时候,这边的短弓手,也在大盾的护卫下,开始攻击。

    不过,箭明显稀疏了很多。

    本身,1500名的短弓手,就不算密集,总计1.3万人,差不多就是十分之一,加上屡次的伤亡,此时总数,不到1000人。

    同时在大盾的护卫之下,大盾给他们安全的防护,也影响了整个阵型,起码,要想安全的射击,射出的角度,就不能太过平直,必须要有曲线。

    短弓的特点就是,直射比较精准,不容易射偏,威力也不小,再有就是携带方便,在这个战场上,所有的优势都无法倾向于他的前提下,又要对着上面佯攻,还是采用角度射击的方法,这极大的削弱了短弓的威力。

    40米高的堡垒,就如同一个天堑一样,隔绝了弓箭的威胁的,高度对于弓箭的削减,比他们想象的更大,哪怕弓箭手已经足够的用力,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可是他们更加习惯于按照普通的攻城的感觉,最高的,不过是到了12米左右,加上大盾的削减,大部分都射到了10米以下。

    落到了棱堡上面的,只是寥寥无几,1000人之中,有20人射上去,就不错了。

    弓箭,从出现在军队之中,最大的威慑力,就在于密集上面,万箭齐发的箭雨,对于步兵的范围攻击,一直是弓箭手最强悍的地方,2%的比例,已经低到了极点,每60息80箭的密度,相对于足足有3亩的棱堡上面,简直是低到了极点。

    甚至一定程度上,大部分箭,勉强的射到棱堡的上面,也是力量消耗殆尽,有能力射中步兵的少之又少,可面对着步人甲强悍的防御,怎么可能穿透,甚至有一些大胆的士兵,还伸手过去抓箭,不得不说,这个幸运的家伙,还真的抓住了。

    这不是孙吉安排的,如果是孙吉出手,他的速度更快,



第二百四十三章 树炮逞凶
    哪怕现在攻击势头受损,伤亡也超过了之前的预料,可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那就是苗家庄的守卫力量很少,如果城头上是300,甚至是400重步兵,结果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现在,还有机会。

    大部分重甲步兵已经开始攀登到一半的位置,有一部分,已经快要接触到城头了,在韦贵看来,只要在等待少许时间,当攀登到城头的士兵足够多的前提下,这个看起来防御很强的堡垒,也就被攻下了。

    有些胜之不武啊,如果,他们面对的不是800团练,是800受过严格训练,并且拥有全套禁军装备的士兵的话,他就算能够拿下来,也需要付出一半以上的伤亡,而不是现在这样,伤亡不过千。

    韦贵心中充满了期待,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充满了期待的时候,上面一个前所未有的武器,已经开始在北宋展现锋芒了。

    70个云梯,每一个云梯上面,会爬上去十多个,加上下面聚集的,在整个棱堡的下方,最少聚集了三四千人,他们身穿着步人甲,在这个时代,冷兵器时代,除了床弩等少部分武器,其他可以对步人甲产生威胁的不多。

    “开始吧!”孙吉缓缓的说道,又是50名重甲步兵冲了上来,突入起来的人员加入,让韦贵吃了一惊,看清楚人员数量之后,他彻底的放心了,这恐怕是他们留下来的最后的力量吧,算上长弓手,这些重甲步兵,或许还有两三百的团练,可是那些根本在战争之中排不上用场。

    “这是什么东西!”王咸松有些惊愕的说道,后面加入阵营的重甲步兵,并没有帮助之前的那些步兵,而是在之前的士兵的帮助下,拿出了一个两三米长的树干。

    檑木么在城墙之上,通过高度砸下来任何东西,都有一定的杀伤力,檑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当一个巨大的檑木,从云梯上面砸下来,恐怕云梯上面你的人都很难受。

    首当其冲的士兵,一脸的惨然,他只能够在心中对自己鼓劲,向前冲,如果他们能够在短时间,跨过云梯的距离,冲上城头。

    可是似乎打开的方式不对啊,在韦贵和王咸松的担心下,对方不是把檑木向下滚,而是把檑木竖着对准下面。

    这些士兵糊涂了吧难不成檑木跟长枪一般,也有穿透伤,可是那个粗大身体,难不成被大力士拿着挥舞,怎么看也看不出来,这些团练有什么大力士!

    顾不得去想,这些士兵到底是不是哪根筋不对,或许真的是新手,他们错误的拿错了檑木,这个时间非常关键,一个个的叛军,开始疯狂的向前冲,速度比之前快了许多,眼看着城头就在面前的时候,他似乎看到了一股烟雾。

    没错,早已经装填完毕的树炮,在拿出来的瞬间,就点燃了引信,在树炮猎装之后,这些步兵最重要的就是练习,反正这个又不困难,只是填充火药包,然后点燃引信就好了,就跟过年的时候,鞭炮和花炮一样的简单。

    导火索迅速的燃烧,此时的树炮,是应用于实战之中的,导火索燃烧的时间,远比之前验证的时候,少的多,大概也就是10息以内,跑的最快的步兵,似乎看到了城头,城头近的如同咫尺,仿佛再加一把劲,稍稍努力一把,几息之下,就能够跨过。

    可惜,他永远不可能有这个时间了,他只听到了一生轻响,树干本身对于音波有吸收的作用,再加上火药数量不算很大,瞬间引爆之后,气体推动着钢珠,开始呈现出扇面的覆盖攻击,范围大概只有一米左右,却向下一路的贯穿,速度极快。

    步人甲,是这个时代,防护程度最强的铠甲,在战场上,很少有能够威胁到他的武器,哪怕是破甲弓也是如此,人力毕竟有极限,哪怕是孙吉拿着10石弓,也只有在近处,寻找一些薄弱的环节,才能够破开步人甲。

    可是热武器不一样,哪怕这是用的是黑火药,哪怕这个是最简陋的树炮,可是树炮已经拥有了火炮的一些特点,3公斤的药包,足以推动4两左右的钢珠,以接近18世纪中叶火炮的初速前进,这样的初速和动能,已经不是人力所能够抵挡的。

    一股烟雾冒起,重在最前面,这个云翼军有名的强者,力量最强的战士,也是经验最丰富的,曾经去辽国反草谷的时候,还杀掉了两个辽国骑士,一下子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飞了起来,剧烈的疼痛传来,他吃惊的发现,厚厚的步人甲,根本无法保护他的安全,胸口处被穿透,似乎有什么东西,贯体而出。

    树炮喷出来的钢珠,并不是只穿透一个人,多达20枚的钢珠,在火药化学能的推动下,以超过音速的速度快速前行,强悍的动能并不因为一个步人甲,一个身体而停止,密集的云梯之上,是树炮发挥威力最大地方,强悍的动能,让树炮的炮弹,最少穿透了五六个人,这才最终失去了动能。

    可是五六个,已经足够惊人了,热武器的威力,在这一刻尽显无疑



第二百四十四章 错过机会
    树炮这玩意,看起来很low,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中国落后的代表,连钢铁都生产不出来,更别说合格的炮钢,抗日战争之所以打了8年,日本比中国的强是全方面的,中国太弱了也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包括子弹,炮弹,火炮,枪支,几乎没有自产的东西,绝大部分都依赖进口的前提下,又怎么打败日本,国民党都那么苦逼,更别说更差国党游击队。

    把树炮拿出来弥补火力的不足,也是无奈之举。

    在热武器时代,有些落后,可是那时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哪怕是拿到抗日战争之中,无法正面跟钢铁制造的火炮对抗,可是比起普通的火炮,特别是在山林作战之中,也只是持久性差一点,采用合格的木材,如果外面加上精铁的铁箍,用于提升强度和韧性,他的性能,不会比189世纪的初级火炮差。

    这种独特被布置,在树炮的基础上面,做了一定的改进,宋朝时期,是中国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时期,很多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发明,都是在这个时代出现,并且发扬光大的,从技术水准上面,这个时代并不弱。

    步人甲,神臂弩,甚至一部分的火药武器,这是北宋先进的地方,甚至在一定层面上,除了少部分的东西,绝大部分的东西,比起明王朝而言,并不差。

    一体机,又给了赵信点石成金的机会,无论是落月弓的弓身材料,还是弓弦材料,这些只是通过陨石,靠天赐给的珍贵宝物的,被赵信借助这一体机,可以点亮,哪怕贵一点,可是合金的性能是非常高。

    用于制造一个纯粹这种材料构成铁炮,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造价太高了,比起普通的钢铁,贵上十倍,二十倍,甚至上百倍,当以他们为核心的铁炮,他的造价甚至会比一个棱堡都要高。

    哪怕现在赵信再怎么的有钱,也不可能有钱到这种程度,但是用铁箍增强整体的韧度和强度,这是后世新式大炮的做法,一些管身自紧等处理火炮,他们的炮管强度甚至比之前,提升了数倍。

    树炮的最大弱点,就是本身的强度有限,在火药的推动力之下,很有可能,会被炸裂,可是一层铁箍,会把一部分受力,转换到铁箍身上,用铁箍的强度抵消树干本身的脆弱,再加上合理的计算和树干本身的韧度,这个树炮的威力,还是可以。

    保守估计,装填了独弹的火炮,单就本身威力上面,恐怕不低于十六七世纪,明朝时期的红衣大炮,只不过,使用寿命上,远远不如铜或者铁构成的炮身。

    金属材料,就是金属材料,他的耐磨耐压和耐高温性能,远高于树木,可是单纯前面几发的话,树炮的威力一点都不低。

    赵信选择树炮,为的就是他的威力,至于耐用性,整个树炮的制作,纯粹是一个技术活,周围几十年,上百年的大树不知道有多少,砍伐之后,就是一个木工活,切成两半挖洞,然后雕琢成功之后,用铁箍箍住,最多在内层涂抹一层耐火耐高温的材料而已。

    甚至连寿命,也有耐力训练摸索出来,在最大装填的情况下,树炮的极限寿命是30发,前面10发都不会有影响,耐火材料会承受住火药燃烧的高温,到后面,伴随着燃烧和不断的冲击,树身的材料会逐步崩溃,最终到30发炸膛。

    这个安全的环境,对于树炮来说,已经够了,最少是前面10发可以接受,大不了多做一些,当做一次性的用品。

    棱堡最大的不足,就是面对着欧洲科技时代之后的火炮的不足,面对着巨大的攻城炮,棱堡本身坚硬的身体,将会受到巨大的威胁,人家不跟你玩攻城战,直接的破坏城墙,当城墙出现缺口,甚至棱堡本身都坍塌的前提下,你又怎么来做。

    棱堡就是借助着高大的城墙和设计到极点的人员优势,一旦这个高大的城墙无法起到屏障的作用,其他的一切都休谈,人员稀少是棱堡的优势,可是一旦没有城防,这就成为绝对的劣势,在火炮可以轻松的轰塌棱堡之后,这个从中世纪末期,就出现在欧洲的强悍堡垒,迅速没落,离开了战争舞台,战争被更容易修建,也更加适合热武器时代的壕沟和壕沟体系所取代。

    这等于说是作弊,本身强悍的棱堡,又多了树炮这么一款划时代的武器,对方还没有热武器攻击城墙,这代表着刺猬一样的棱堡,又多了可怕攻击性武器,带来的效果,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是大玉儿,远远大于二。

    赵信这么一个穿越者的出现,本就是一个bug,卡牌系统又把稀有的东西普及化,使用的也是经过了提纯和重新配备的完美火药,这三者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火炮的巨大威力。

    当火炮的20斤弹丸,在30斤火药爆炸燃烧的推动力下,以音速,甚至超越音速的初速度,肆虐到人群的时候,结果可想而知。

    一发炮弹,直接在人群中会中,犁了一道血色的通道,所过之处,无论是步人甲,还是其他的,**的力量和钢铁的防护



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
    ,

    错过了最大的机会也到罢了,最少有40架云梯,被丢在了那边,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要知道,他们耗费了两三天的时间,这才建成了这些云梯,周围容易被砍伐的树木,都已经砍伐下来了,现在,要建造同样的云梯,需要时间。

    而此时此刻,他们也来不及了,因为丢在城墙下面的云梯,已经被苗家庄借助着火油引燃,整个战场一片浓烟,就算是冒险抢回来,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正在懊恼之时,下面人员报讯,有一个书信射到了苗家庄的面前,韦贵以为是劝降信,这也正常,对方占据优势,又居住着坚城,急切之前,他们也攻不下来,如果换成寻常的战事,或者是没有王家在背后,韦贵说不定早就投降了,可惜,这个事情不一样。

    韦贵已经上船了,同时,他感觉到,这个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整个的叛军,经过了几轮损失之后,超过一半都是王家的力量,还有王咸松在身边,就算他想要退,王咸松也不会让他退的。

    不过信拿来之后,他仔细一看,却不是劝降信,而是让他去收拢尸体的信。

    第一次接触,因为对方是弓箭攻击,虽然败退的时候,没办法把士兵的尸体都给带回来,可是在败退之后,趁着晚上的时间,尸体和一部分的装备都弄回来了,现在这一次,是攻城战,所有的尸体和装备都在城下,他们不可能冒险把他们弄回来的。
1...6364656667...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