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不过是300万头牛,




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来看
    韩琦突然拿出了一封信,其中的目的当然的明确,是拦下了八百里加急,一个枢密副使,四路大总管,如果真的想要阻拦的话,还是可以的,这也是他的责任。

    可是摆在桌子上,拿着开封的信口对着他们,这让保守派官员目瞪口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韩琦会这么做的。

    八百里加急,是一个很独特的系统,看起来,很多人都可以管到他,甚至在平时的时候,一个驿站的吏目,都可以把这些信使,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干一些份外的活就不用说了,当家丁和奴隶用,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一旦,当这个信使拿起了背包,骑上了信马,挂上了属于八百里加急的旗帜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阻拦信使,那可是罪加一等的,无论王孙贵族,面对着八百里加急过来,如果不让路,被撞死了,死了就死了,真的,就是这么的肆无忌惮和横冲直撞。

    连阻拦信使,都这么不容易,只有类似韩琦这样,一方大员,才有这个可能,可是阻拦之下,要有明确的目的,同时,也不允许私拆信件。

    可是韩琦居然拆了,保守派为首的那个官员,直接就想到,或许,可以借助着这一次的机会,再参韩琦一本。

    当然了,到了韩琦这种程度,还有巨大的功劳在身上,要想凭着这一次事情,把韩琦给参倒,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可是能够给他增加一点麻烦,就增加一点,这也是很难得的机会。

    中年官员心思沉重,虽然心中想着无数事情,却没有表现出来,默默的看着韩琦,看韩琦向下表演,其他人,就没有他这么好的涵养,特别是提出了这个办法,自以为立下大功的郭天,他有些愕然的看着韩琦,结结巴巴的说道:“你……,你居然敢私拆800里加急!”

    慌乱中,他甚至连韩琦的尊称都没有说出来,忽略了彼此的尊卑。

    对于这个,韩琦没有过多的表示,冷眼看了这些人一眼,然后说道:“私拆怎么了,不私拆,你们以为你们要惹多大的麻烦。”

    郭天当场的站出来,大声的说道:“好你个韩琦,被我们抓住把柄了吧,你有本事,把我们全部扣下,把我们信,也全部的扣下,只要我们有一条命在,就不会放过你的,有本事你去当元昊!”

    郭天的话,有些诛心了,就算是韩琦,刚刚立下大功,扣下几十号,被朝廷派到灵州的官员,这算什么事情,这个后果韩琦绝对是承受不了,当元昊,就更加是险恶了,韩琦就跟元昊有什么相比的,难不成扣下他们,杀了祭旗,然后自立为王,成为割据势力。

    这也不可能,韩琦的手下,都是精锐的禁军,北宋对于禁军的控制,将门,还有其他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军队,就连武将控制都非常的困难,更别说文臣了,那么的郭天的这个说法是有恃无恐了。

    普通人,说不定会被郭天恶心死,韩琦却平静的说道:“放心,我不会扣住你们,当然也不会扣住你们的信,我这里有些东西,你们看完了,再决定,要不要送出这封信。”

    郭天显然是听不进去韩琦的说辞,他更加相信自己看到的,韩琦此时此刻的表现的,有些像是恼羞成怒的感觉,不然怎么敢于拦住信。

    郭天年轻,其他却有老成谋国之人,韩琦私拆八百里加急,肯定是有问题的,如果他改动一下,或者是默不作声,他们也没办法,这么明目张胆的,第二天就拿出来了,要么是彻底的刚愎自用,要么,就是有所底气的。

    就连之前想着,趁着这个机会,给韩琦添堵的那个中年官员,吏部的郎中周和菊,他的脸上的表情也有些低沉。

    作为来的人之中,官职最高,心思也最为沉着的官员,在来到西北的短短十来天之中,周和菊已经压过了郭天,还有另外一个,出身潘家嫡系,成为了所有保守派的首脑。

    这是一个不小进步,一旦未来,这个目的达成,他可是要被叙功的,可是此时此刻,他看着沉着韩琦,有些心中没底。

    韩琦到底是哪一种呢,能够在30多岁的年纪,做到这个地位,在加上他之前的那些表现,绝对是跟刚愎自用没有多少的关系的,那么就是有恃无恐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有底气,他怎么想都有些想不明白!

    “跟我过来看看就可以了,不想看话,也可以不看。”

    韩琦没有多说,直接开门见山的表示了之后,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的保守派的众人,有些面面相觑的。

    不过最终,还是有十来个跟了上来了的,只有郭天,还有些愤愤不平,他留下来了,同样的,潘兴也留下来了,还有几个背景深厚的留下来了。

    在他们看来的,有其他人去就可以了,韩琦一定是恼羞成怒了,这才这样。

    当众人走了之后,帐篷之中,也显得空档了起来,他们相互叙话,可是心中不免的七上



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洁和积肥
    出于对上位者的尊重,或者有别的什么的原因,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保守派的官员,不敢多说什么,他们甚至认真的观察,韩琦到底带他们来干什么。

    可是看着看着,味道有些不对,韩琦似乎忽略了他们,也没有提起关于说什么的事情,这就有所不对了。

    本来,心神就不定,又看到韩琦这么的说说说,说个没完没了,到了最后,还跑到了堆粪的地方去了,在臭气熏天的地方,讨论什么每天堆粪的数量是多少,这可真的有些让人难堪了。

    难不成,他们通过八百里加急去告状,最终就落得了这个待遇,虽然说,他们的初心,是为了把韩琦这么一个,枢密副使一级的高官给拉下来,也不是这么侮辱的。

    他们再怎么,也是上了品级的京官,只要下放下去,最少也是一个州郡首脑的,真正数百里侯,不是这么让人糟蹋的,这还拿不拿人当人看了。

    哪怕是最为稳重的保守派,也有些愤怒了,他们来是听韩琦解释的,而不是受侮辱的,一时间,所有人都有些激动了起来。

    韩琦并没有关注这些保守派的想法,本来,就拿着撑一撑的想法,现在来到牧场之后,牧场的发展,远比他想象的更好的时候,当然把关注力放在牧场。

    这个位于秦凤路的牧场,并不是西北所有的牧场之中,最大的一个,却是很典型的一个,这里本身,水草丰美,因为有一条黄河的支流存在,这里的草很旺盛,也是被选中饿出来的原因。

    现在是白天,整个牧场所拥有一大群马,一大群牛,除了少数部分,大部分的牛马都出去了,在广阔的草原之中放牧,其他的人员,开始清理整个牲口栏,以保证这些牲口回来了之后,有一个干净的场所。

    这种做法,在最初的时候,让所有的牧民非常不习惯。

    要知道,这些西夏牧民,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是在不停的放牧,几乎是骑在马背上面的民族,他们还能够不知道放牧是怎么回事。

    可是从上到下的强压,让他们只能够按照上面的命令而来,如果不听从,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这是谁都不敢接受的。

    除了按照北宋的要求来放牧之外,还必须老老实实清理棚舍,清理出来的粪便,也不会丢掉,而是专门的分类下来,放在一边,堆积起来,并且不时的浇水。

    在堆粪的地方,那种粪便,尿,还有莫名其妙的味道,最终结合起来味道,真的是让人难以接受,能够站在这里的,就算是城府比较深厚的了。

    韩琦当然是存着,撑一撑他们的想法,当然了,来到了牧场之后,亲自的询问了一些牧场的人员,一些简单的变化,却让他非常满意。

    按照这些熟练的牧民的说法,牛羊马不容易生病的,而且生长的很好,长肉很快,而且生育率也很高。

    在牧民们看来,这是长生天保护,长生天,一直都是草原民族的信仰,用这个来解释无法理解的东西。

    可是韩琦很清楚,这应该是赵信的建议,再一次的起到作用了。

    在韩琦看来,赵信非常神奇,而且神奇的有些的让人匪夷所思,好像什么都懂,所有困难的事情,在他的面前,都完全不是问题。

    赵信的建议,是跟那些工人一起来的,在实行这个建议之前,灵州的牧场是怎么样的,虽然也算是平静,可是在牧场之中,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些牲口死掉,有时候,数量甚至不少。

    按照牧民们的说法,这是长生天的处罚,这些病死的牲口,他们的肉是不能吃,或者烧掉,或者埋起来,不然,就会有更大的灾难。

    看着数量庞大的牲口,接二连三的死去,韩琦想了一些办法,却难以奏效。

    以北宋的技能,或许种地,能够找到一大堆,种地种的很好的农民,可是要想找到一些出色的牧民,真的未必比西夏这些牧民好到哪里去。

    刚开始,韩琦还以为,或许是这些西夏人在使坏,可是调查了半天,都没有什么原因,对于这些西夏人所说的长生天的惩罚半信半疑。

    在这个节骨眼上,赵信远隔数千里,给韩琦的信,也提到了建议,其中两条,就是关于放牧上面的。

    或许之前,韩琦不会太在意,可是赵信已经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了他的神奇,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大名府匪夷所思不,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北宋的炼铁格局,让整个工部局铁料司彻底的瘫痪,整个北宋,不知道有多少铁匠失业。

    棱堡和长弓匪夷所思不,一个防守,一个攻击,珠联璧合的,如果没有长弓队,没有棱堡,恐怕眼睁睁的看到西夏这边的机会,也要考虑到反弹,根本就没有现在西北的这个景象。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深入到每一个的儒生的人心,可是看到了赵信,有些说法真的没办法继续下去,神授一说,有些难以理解,对韩琦这样意志坚定的高层人员,更是如此,可是不用神授来解释,怎么解释在赵信身上的匪夷所思。

    灵州的开发,这是一个北宋历史上面,史无前例的事情,无论是大量农田的开垦,还是庞大规模的牲口的放牧,都是北宋从来没有遇到的事情,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多,听听赵信的建议总是没有坏处的。

    对赵信的信任是一个方面的,另外一个方面,他的建议比较的简单,不过是加强管理,比如说,把牛羊分类,分别的放养,同时,对于牲口棚,也加强打扫,打扫出来的粪便,另外的堆积,另有用处。

    韩琦不知道,干净对于放牧都有什么好处,可是赵信的来信之中,特别叮嘱他,动物的粪便,不能在牲口棚之中堆积,可以找一个地方存放,分成不同的层,自然放置之后,用一定的淋水和储存,大概两三个月就可以用了。

    韩琦不太理解,却还是照做了,本以为,不过是额外的功劳,可是这一个月下来,牲口的死亡率大大的减少,只要是按照这个方法养殖的牧场,几乎很难的遇到牲口死亡,甚至连牲口生长的情况,也大大的提升。

    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之下,赵信又给了韩琦两条建议,一条当然是养殖的方法,就算是半放养的前提下,做好卫生,清理好粪便,也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

    畜牧业是一个赚钱的,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两个人,一人一个鸡蛋,一个人吃掉了,连果腹都不够,另外一个人,把鸡蛋孵出小鸡,然后孵蛋生小鸡,很快就富裕起来。

    这个笑话讲的是一个朴素的理由,牲畜是可以繁衍,理论上,甚至可以无限的倍增。

    生物在没有天敌的前提下,数量会急剧的上升,无论是澳大利亚的兔子成灾,还是美国的亚洲鱼成灾,都是基于这个原因的,原则上,养殖是一个增值的过程,而且数量越来越多。

    可是一个困扰养殖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病害,古今都是如此,可是有些人,却因为的畜牧业而赔的飞起来,原因,就在于这个病害,越多的种群,病害也就出现的多。

    畜牧业是养活活物的,活的东西,总是比死掉的值钱,那种传染病死掉的牲口,还不能吃,会得病的,到时候更加麻烦。

    一场大规模的瘟疫,都可以让一个欣欣向荣的牧场,彻底的成为鬼蜮的,在草原上,也是经常出现的,有时候,一个强大部落的兴衰,就是来源于这个。

    清理粪便,不会彻底避免这种瘟疫,可是却能够大大的减少,粪便会滋生很多种的细菌,大部分不具备烈性的传染性,可是却可以降低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这对于养殖而言,更是如此。

    同时,就算不遇到大规模瘟疫,单纯清理环境,给牲口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减少小病小灾的发生,也是实际上增加产量的方法,这些都是后世被总结出来的经验。

    之前有零星的死亡,数量太少了,可是总数不少,在2000多万的总数之下,几乎每个月,会死掉几百上千,这是养殖必须要出现的问题,同时,也生出来足够多的。

    只不过在统计数据了之后,韩琦隐隐的感觉到不好,普通的牧民,不懂得这个统计,可是在他的简单数字之中,这个死亡率在逐步的上升,已经证明了危机已经在积蓄。

    可是,他找不到任何的解决的办法,畜牧,对于他,甚至对于北宋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别说一下子庞大数量的牲口,就算是的少量的,也是一个很难以解决的问题。

    灵州和西北,天然拥有畜牧的根基,这么一片庞大的地区,也算是河套的富饶之地,水草丰美,完全拥有大规模养殖的条件的,使用的,也是原来西夏的牧民加上西北的番户,他们对于放牧非常的熟悉,为什么死亡率会出现,积蓄着危机呢,这让韩琦很是想不通。

    实际上,原因很简单,灵州虽然拥有大量的牧草,却没有原来西夏五州之地那么大,在数量庞大的牲口,必然要半圈养的,比如现在这个牧场,就有30多万头牛马,羊的数量更多了。

    在原来的西夏,哪怕是再怎么富裕的部落,也不可能一个部落,就集中了这么多的牛羊,这种情况下,使用完全游牧的方法,就根本无法让这些牲口完美的生长,半圈养是唯一的方法。

    圈养,在后世,被证明,是最适合养殖牲畜的方法的,21世纪,虽然还有在草原上面放牧的,可是在中原地带,提供副食品最多的,就是养猪,上市公司之中的好几个,都是以养猪或者是处理猪肉为主的,这样大规模的企业,全部都是圈养。

    圈养是最适合畜牧业发展的一种养殖方法,可是在科技和养殖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集中养殖,那不是科学的方法,那是噩梦。

    集中养殖,在各种的粪便大量堆积的时候,容易滋生更多的细菌,和传染病,不好好处理,肯定要出问题,这也就是牧民所说的长生天的惩罚。

    &n



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
    韩琦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官员,同样的,他也非常的务实。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带来的粮食,可是单纯的种粮食,只是能够解决温饱的问题,不能让他富裕起来。

    江南为什么富裕,粮食保证了可以养活足够的人,真正让江南富裕起来的,却是江南的茶叶和丝绸。

    这个从古代就兴起的中国的强势的外贸物资,一直都兴盛了千年以上,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几乎奠定了在古代,交通不方便时代交流。

    中国的不少的好东西,也是依靠着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流传到了欧洲。

    比如说,火药,纸,印刷术这样的四大发明,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的,是革命和历史性的。

    韩琦在最初的时候,只是准备保证灵州的粮食的,边陲军州,一旦粮食可以自给,并且有一定盈余的话,对于这个军州的地位提升,非常的关键。

1...149150151152153...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