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最顶级的间谍当然就算是同行也看不出来,但有些干这种工作的人其实身份是半公开的,就相对比较好认了。

    整个航程大约两小时,机舱里聊天的人不多,听着说话的人里操俄语的最多,德语的也不少。

    当飞机降落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后,三人拉着旅行箱到了海关检查口子。

    苏联的海关人员制服同军队制服差不多,检查也很仔细:连相机后盖都要打开查看。

    因为手续周全,海关也没为难这个奇怪的组合,还算顺利。

    不过过海关这一段,让张楠想到了电影《火狐中的一段镜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扮演的美国飞行员冒充商人身份进入苏联,海关人员检查他的随身行李,结果翻出个半导体收音机来。

    你在我们这还想用这个收听你们那些可笑的节目?这是海关人员的话。

    剧情里那个收音机似乎里边还别有乾坤,不过电影里的检查人员没看出来,最后还给了伊斯特伍德扮演的假冒商人。

    昨天张楠都很想搞个收音机试试这个桥段,看看苏联海关会不会为难自己。

    不过那片子是美国人拍的,绝对不会说苏联人的好话,想想还是算了。

    出了机场海关,在专门的窗口换了卢布,就得打算前往莫斯科城区。

    这里到莫斯科城内还有二十多公里,得坐出租车。

    关哥,过会咱们去出租车站,找到停着的车绝对不要先问哪里去不去,直接坐进去再说!

    为什么?

    张楠笑笑,道:因为我不希望你想着要杀人!

    这下关兴权和项伟荣都感觉奇怪了,坐个车怎么能和杀人联系到一块?

    莫斯科的出租车司机其实都是国家公务人员,平常跑多跑少没多大区别。如果你在车外问他,有些可能根本不会理你,随便你怎么问!说多了还会骂人,特别是据说对华夏人的态度很不友好,没办法,二十几年的宣传后遗症很难改,而且骂的话会很难听!

    这就是原因之一,据说对各个国家的人都有一套不同的骂法,这会可有不少人吃过这亏!

    张楠很难想象,要是有个老毛子敢骂关哥话还很难听,那最后会发生什么!

    不过只要我们不打招呼坐进去了,那就不一样了。因为那时我们成了乘客,司机就有义务立马进入工作状态,这时他们的态度就会变得完全两样。

    很奇葩是吧?

    这会的苏联就是这样。

    果然,在出租车站,看到所有乘客都是一言不发坐进车内,没一个先问东问西的。

    张楠三个也是坐进去再说!

    去马涅什广场的莫斯科酒店。一上车坐好,关兴权就对司机简单的说了一句话。

    那名司机收起刚才还在看的报纸,看了眼这三名亚洲乘客,按下计价器出发。

    80年代的莫斯科其实和东柏林差不多,只是更加繁华些。而且如今还是九月初,天气虽然已经很凉爽,但还不冷,也算是最适宜来这里的季节之一。

    街面上的小轿车电车很多,那些苏联人看上去非常自信!张楠算是真正亲眼看见了这个红色帝国最后的辉煌!

    记得上辈子有一次出差回来,同事和自己说了一句:昨天苏联没了!

    那一瞬间的滋味竟然很难形容!

    苏联没了?它怎么就没了呢?这大概是当时很多华夏人一瞬间的感受。

    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那一瞬间的滋味张楠记得一辈子!

    能住在位于马涅什广场的莫斯科酒店里的人都不简单,不是苏联高官就是很有钱的家伙,那个司机也就没有问东问西。

    那座酒店是苏联的第一座大型酒店,建于1930年代末,而且它的设计和其它一般酒店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它的左右两边不对称!

    看上去怪怪的。

    传说酒店的最终设计是斯大林亲自批复的:设计方当初为斯大林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外立面设计,图纸由一条线隔开,两边是不同的效果图。

    斯大林同意了,但他的签名竟然就压在这条线上!

    那会可是肃反时期,没有谁敢询问斯大林的具体意见!于是建筑师就把两种设计用在了同一座建筑上。

    就像这会张楠眼前的这座建筑:右侧风格相对简朴,而左侧则有多种装饰元素,两边完全不对称,奇葩!

    没有预定,运气还不错,张楠需要的三个套房还是有的,不过价格非常高:估计给国内和国外旅客的价格不一样。

    一万美元一天的房间张楠都住过,不在乎。

    办手续入住,当走进房间时,看到里边非常豪华,充满着俄罗斯重要建筑特有的那种金碧辉煌的味道。

    不过张楠才进入房间不久,还在存放行李呢,项伟荣同关兴权竟然前后脚赶着来找他。

    在里面别乱说话,有监听。

    拉着张楠出了房间,在过道上项伟荣提醒道。

    他是担心张楠打电话时乱说,因为作为全苏联最好的酒店,国际长途还是能打的,至少通美国。

    有摄像头吗?张楠问:可不希望自己洗澡的样子给拍下来。

    这倒还没发现,不过电话机被监听是绝对的,吊灯里也有监听麦克风,过会我和兴权到你房间里好好查查。

    交代完,三人回到了张楠的房间,结果整个套房里最后找出6个隐藏的麦克风,真叫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没办法,三个人两种国籍,美国就不用说了,前几年苏联和华夏的关系都紧张的要死!

    想想当初在沪上关兴权拿出来的那支苏制马卡洛夫微声手枪,可就是苏联特种部队的装备,那东西压根就不可能是人家送给老关同志的什么友好礼物!

    这么个三人组合自己跑到全苏最好的莫斯科饭店,工作人员不给你们安排这样的特殊房间才叫有鬼了!

    算了,不换酒店了,一换估计克格勃都得跟上来,就给家里报个平安得了。

    估计电话也被窃听,这电话就说的简单明了。一打过去,妮可她们这会都还在睡觉:亲爱的,我们刚到莫斯科

    另一头也没多说,只提快递到了,也没说任何秘密的事之前提醒过的:从苏联打往美国的电话可能被全部窃听,反之亦然。

    至于华夏那边,妮可会联系去报平安。

    打完电话,看着头顶那个装有窃听器的吊灯,张楠用方言自言自语了一句:老子又不是间谍,犯得着给我这么高的待遇吗?




第一百七十四章 被监视了
    既然你这么高调的入住莫斯科酒店,被监视完全就是自己找的!还好自己也不是什么间谍,而且三人之间自带超级密码,估计要是真有监听人员,估计也会被这华夏方言搞得脑子爆炸!

    华夏江南地区可是出了名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张楠等人说的是完全没有被普通话侵蚀过的方言,绝大多数话根本就没法用汉字标出来,外人听着同天书根本就没区别!

    21世纪那会华夏有些方言虽然语音还很土,但表达方式已经用了普通话的套路,那是经过多年教育改良了的。

    就像杭城话,21世纪后就干脆被称为杭普,已经完全不是传统的老杭城话。

    张楠有杭城的朋友,他们就算说杭普,他也都能听懂。不过有一次到一个杭城朋友家去玩,经过小区内时,碰到几位老人在下棋,结果那些老人的对话张楠是一个字都没听懂!

    问朋友那些老人说的是什么话,那位朋友道:那是老杭城话,我也不会说,最多听懂三分之一,更别说你了。

    方言失传不知道是好是坏,不过这会张楠三人倒是可以确定:他们说的话苏联人是不可能听懂的!

    或许苏联人研究过温州话,那是因为对越自卫还击战时,在紧急情况下我军曾经短时间内把温州籍战士集合起来,电台中用明语互相通话,结果差点没把越南猴子和苏联军事代表搞崩溃!

    剡县话,这会还没温州话那么出名——除非监听的苏联人喜欢华夏的越剧,那倒还能搞明白几个字。

    越剧念白用的就是剡县方言发音,不过表达方式是解放前的官话,和这会的普通话表达方式差不多,同标准的剡县方言就极大不同,更没有方言里多如牛毛的俚语。

    不过有几个毛子知道越剧?

    整理完物品,三人出门到餐厅用餐:同京城的莫斯科餐厅一样,这里只有传统的俄罗斯美食。

    酒店里有带cccp标志的苏联牌香烟与白海牌香烟出售,这可是著名的苏联品牌,不过这味道就不敢恭维了——干脆连过滤嘴都没有!

    餐厅里不禁言,随便抽。

    项伟荣点了根白海,就吸了一口,恩,坚强的味道!

    张楠知道这个烟好像从斯大林时期或是更早的时候就有了,包装也很简单,仿佛透露着它的质朴与沧桑。

    标准的社会主义香烟。

    张楠也点了一根,浓郁而粗糙的旱烟味瞬间笼罩餐厅附近区域,其中还隐约夹杂混合烟的一股子怪味!

    差点没咳出来,力道之猛出乎意料!

    张楠抽不惯,把它往烟灰缸那一搁,很快发现它竟然没有添加助燃剂,在那自动熄灭了,都有点雪茄的赶脚。

    姐夫,你抽过?

    看着项伟荣倒是还能接受。

    项伟荣点点头,道:出去再说。

    这意思是在这里说不合适。

    三人一到酒店外边,眼前就是马涅什广场。这是莫斯科绝对的市中心,红场就在附近,三人这会就打算步行去红场。

    今天是周六,下午一点开始列宁墓将开放2小时,现在才刚一点过,不知道排队排不排的上。

    三人边走边聊,项伟荣亮了一下自己的欧米伽手表:我不是说过这表的来历嘛,那次那个越南高级军官家里就有几条苏联烟。

    那会缴获越南人的东西除了我们之前支援他们的大米,其它的我们从不往嘴里塞,那帮猴子在水里都下毒!步兵有时候找不到安全的用饮水,都喝我们汽车水箱里放出来的水,反正汽车不会中毒,清洗水箱就成。

    我排里有个小子胆子大烟瘾更大,自个带的香烟抽完就抽了几根这种苏联烟,没啥事,我们就把那些烟都给分了。一股子旱烟味,不过连续几天几夜没个安稳觉睡抽着特别提神,好东西!

    俘虏的越南军官说这叫坚强的味道,就这么回事。

    哦。

    这时一边的关兴权似乎看了眼人行道边的一块宣传牌上的玻璃,阿楠,别回头,后头有跟梢的,两个,餐厅里就在。

    张楠没好奇的去回头看,就是觉得怎么稀里糊涂有点谍战片的味道出来了。

    重生前听说过这会莫斯科最好的四家酒店,对入住的外国人都会进行监视不少房间里都有监听装置,如今看来还真是这样。

    别去理他们,他们愿意跟着就跟着好了。

    项伟荣脸色不变。

    放心,晓得。

    三人步行至红场,从红场的西侧进入,排队。瞻仰列宁墓排队的人群中什么年纪的都有,还有上了年纪穿着老式军服胸前挂满勋章的苏联老兵。

    张楠这三个亚洲人在这里也一点不扎眼,因为还有几个黑哥们也在排队。

    列宁墓入口有安全检查,所有背包提包手包,以及照相机什么的一概不准携带入内。还有工作人员提醒所有人:进入墓室的人不能有任何旅游观光的味道,只能以瞻仰膜拜和心灵体验的态度进去。

    三人没有说话,老老实实排队。

    进入入口后,再走了大约一百多米就到列宁墓。

    随着排队的人流沿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转弯即进入陵墓中心——悼念大厅。张楠看到大厅四周环镶红砖,墙壁上有用花岗石雕刻的苏联国徽和国旗。

    墓道是一级级向下的很长的台阶,张楠看到了那个闻名世界的水晶棺!

    石室朦胧不亮,宁静而神秘,室内所有的光线都是从水晶棺里扩散出来的。水晶棺内的光线也不亮,好像深夜里室内的灯光,柔和地照耀着仰面躺卧神情如睡的列宁遗体上。

    张楠看到列宁的遗体安详地仰卧在铺有红色党旗和苏联国旗的水晶棺里,他身穿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勋章。

    他脸上的神情自然而平和,没有死去之后的感觉,而是像活着睡着了那样。

    人群缓缓而动,除了极其轻微的脚步声,没有其他任何声音。而这时,张楠似乎感觉身后的姐夫同关兴权似乎停顿了一下,微微一转头,看到他们两人面朝存放列宁遗体的水晶棺,敬了个标准的华夏军人军礼!

    之前也有穿老军装的苏联老军人向列宁遗体敬礼,但穿便装敬礼的就项伟荣他们两个。

    也不管会不会引起监视者的反应,反正项伟荣两人就敬礼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计划
    马恩列斯毛,就算在特殊时期,列宁的画像都是挂在很多华夏家庭的墙壁上,这也是两名曾经的华夏军人对列宁的致敬!

    按照规定,人群从墓室出来后不能直接离开,而是必须向西绕过观礼台,到列宁墓的背后名人墓。

    紧靠克里姆林宫的红墙有二十几座墓,整齐地排成一排,斯大林加里宁,朱可夫高尔基加加林等人都长眠在这里。墓地形制完全一致,方柱式墓碑上端雕刻着墓主人的半身胸像。

    所有人必须在这些墓前逐个走过,才能从东边的出口走出来,取回了之前寄存的物品。

    阿楠,这下我们去哪?

    听到姐夫询问,张楠指了指眼前红场,那里有很多游人。

    找张椅子坐一会,然后去历史博物馆。

    张楠其实就是想来红场上坐坐,感受一下这里的氛围。到了这会的苏联,除了到处参观一下还能干吗?
1...8889909192...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