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张楠家里已经有两位美女了,这佣人就选大妈得了,免得出麻烦。

    对了罗莎,你和安迪他们也不需要在厨房里的小餐桌吃饭,我们家的规矩是所有人都在一起吃饭!

    说着指了指面前超长的餐桌,地方足够了。

    罗莎推托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在张楠的强烈要求下,去搬来了椅子和餐具。

    主人和佣人不在一起用餐这种西方大家庭的老规矩,让张楠想到了老家这会都还存在的一项陋习:女人不上桌!

    80年代这会都还有不少农村妇女有这个习惯:有客人来时做好饭菜给家里的男人和客人准备好,自己却躲在厨房随便巴拉两口。

    张楠见过好多次这样的情况,觉得真的别扭!

    吃饭嘛大家在一起才热闹,干嘛要把人分等级?

    很快餐厅里这个小庄园里该来的都来了,只缺一位还在监控室值班的保镖,罗莎会给他将晚餐送过去。;

    看到张楠换了座位,而且厨师佣人们也都坐一块,保镖们只是觉得老板平易近人,这样的雇主好伺候。

    等罗莎和另一位黑人女佣人米兰达将所有准备好的饭菜在长桌上放好,张楠第一个开动。

    这也算是个信号吧:除了那条红烧鲷鱼的盘子就直接放在张楠眼前外,每人盘子里先分好了一块差不多大小的鱼块,其它所有食物和酒水饮料都是在餐桌中间一字排开,采取分餐制,谁要谁自己取用。

    提前说了都可以站起来走着去取,免得递来递去麻烦,张楠没那么多规矩:餐桌太长!

    那些鱼块应该是用烤箱烤制的,大概就是自己同戴维斯钓来的那些鲷鱼。坐边上都能闻到独特的香味,应该加了什么香料。

    张楠就给自己倒了小半杯普通的餐酒,尝了红烧鱼的味道后,遥敬了安迪卢,手艺不错!

    这让厨师放心了:老板称赞,其他人对自己准备的食物也显然非常满意!

    出于礼貌,所有人先干掉了盘子里的烤鱼块,好几位保镖对厨师的手艺表示了赞赏。

    接下去的一幕就有意思了:杰克逊第一个站起来,打开桌子角上的一个电饭煲,往盘子里装了满满一盘子的大米饭!

    然后到桌子中段的一个大保温锅子那,用大勺子往米饭上浇了一大勺红烧牛肉与肉汤,再在边上用夹子夹了五六颗焯过水的西兰花。

    端回自己的座位,用个大勺子就大口开吃!

    一个人不奇怪,但所有保镖都这么干就奇怪了!

    都吃盖浇饭,连桌子上的新鲜面包都没人去碰一下。

    美国人不吃大米?

    其实美国人有时候也会吃大米饭,只不过有这个习惯的人比较少而已。

    杰克逊,你喜欢米饭?

    看着保镖头子的惊人吃饭速度,张楠都不得不表示佩服!

    在越南时喜欢上的

    哦。

    听过杰克逊的话,张楠搞清楚了一个情况:太阳安保公司的培训中心和总部都有食堂,而且那里的厨师有个压箱底的绝活,其实是偷懒造成的多年传统训练中心人多,有时候半夜也会有训练,都能和特种部队相比。

    训练完了很多人会饿,厨师们可没功夫给他们准备夜宵:不知道谁想出来的,在餐厅里永远有一大锅温着的大米饭一些冰凉的面包和一锅保温的中式红烧牛肉!

    在冷面包和热饭之间,学员们一般都选米饭,而且那连个烤炉或微波炉都没准备!

    这个传统从杰克逊进入太阳公司那会就有了,一**的厨师都继承了下来,说白了其实就是为了省事。

    这下不光在越南吃过几天大米饭的杰克逊,太阳公司的人基本上都喜欢这种快速偏咸的食物。

    因为知道安迪卢精通华夏菜,这个中式红烧牛肉保镖们早就去要求了。

    大部分保镖都在军队里呆过,别以为美国人讲究饮食健康美军的伙食丰富他们就不会喜欢上中餐,对于盖浇饭这个营养丰富还吃起来快速的食物,喜欢的人还真有。

    特别是汉子们。

    张楠也去弄了点,味道不错,虽然搭配的西兰花稍微偏生了点,但还能勉强接受。

    不过这牛肉有点问题:食品配送公司送来的是等级比较不错的牛肉,里边都没什么筋筋绕绕,很嫩!

    安迪,你这红烧牛肉用材有问题,不该用这种高档货,没嚼劲,该用

    结果老半天说不出来,卡壳了!

    张楠家乡方言同普通话都有极大区别,牛身上那个部位家乡方言叫闷肚,该怎么翻译成英文呢?

    花了老半天,才让安迪明白原来老板指的就是牛腩。

    这下让他为难了:这能行吗?

    行不行试过就知道,小火慢炖,绝对一流!

    张楠这是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来,那些保镖们就自求多福吧。

    7月23日,项伟荣等人终于抵达纽约。

    除了自己人,其它卡油来人用老办法对付,直接安排去半月美国游了,就一起吃了顿饭算接风。等那帮人玩高兴了回来,再去趟箱包公司参观一下算交差。

    自己人第二天就住到了长岛庄园内,姐姐姐夫等人昨天已经看到了张楠如今的排场,今天终于确定那两位美国丽人同张楠之间的超友谊关系,项伟荣和关兴权都看得有点匪夷所思。

    倒是张慧虽然是个女人,但最能接受:弟弟自个照的住就行,她当姐姐的乐意多两个美国弟媳妇。

    阿楠,你弄这些保镖是防家里的?

    私下里项伟荣问。

    张楠摇摇头,不是,我那点钱还没重要到家里那边惦记,就是一开始脑子一热就雇了。不过这会看也是必要的,在美国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枪比人都多。

    这倒是,防着点也好。

    项伟荣还问了问保镖可不可靠的问题,张楠一番解释让姐夫消除了担心。

    不过麻烦事还有呢,关兴权给了张楠一个华夏国内的电话号码:这是那位姜家老爷子给的号码,估计就是他家的,说想和你好好聊聊琼海的事。

    看来琼海赚钱的事一个不小心就要黄呀!张楠心里嘀咕。




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发英国
    如今已经成了个美国公民,有些事情张楠已经不需要去担心了,不过这个电话还是要打。

    同姐夫和关兴权商量了一会,张楠晚上去了趟奥伊斯贝特镇上,没用庄园里的电话。

    果然是姜家老爷子家的号码,一个电话打了二十多分钟,一打完,张楠有点哭笑不得。

    姜家老爷子似乎已经基本上把自己查了个底掉,不过也算好,没瞒着自己,也不可能知道自己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还赞扬了张楠送流落国外的华夏珍宝回国无偿捐献古代竹简典籍捐资教育建设投资国内经济建设这一堆事。

    表扬了一通,最后少不了咨询琼海可能出现的那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既然那位问了,张楠干脆也是知不不言言无不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死死抓住国有银行对于琼海房地产贷款的问题,从资金源头上彻底掐死房地产泡沫发生的可能。

    没钱,那你还干个毛?

    只要琼海海kou市的报建人均居住面积控制在京城同期的3倍以内,估计琼海的房地产业就不会崩盘!

    最后,张楠抛出来了这么一个杀手锏!

    为什么是个杀手锏?

    因为在琼海房地产泡沫中,有一家公司的实现了胜利大逃亡,而且这还是个很有意思的五斤橘子的故事!

    有位后世的房地产大鳄当时也在琼海炒房,不过他最终是全身而退的,那他是怎么回忆当初的呢?

    1992年底的一天,他去海kou市规划局了解一个项目的产权问题,可是在规划局却吃了闭门羹。

    规划局的一位小伙子说这是保密文件,你不能查。

    他不想空手而回,只能在规划局门口徘徊想办法。这时,一位也来规划局办事的熟人给他支了一招,说:你啊,得买一斤桔子!

    他办事心切,就买了五斤桔子送到规划局,小伙子见了,就把一摞资料给了他:查吧。

    这一查,让他吓了一大跳!

    他发现,当时海kou市整个报建面积除以该市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人均面积达到50多平方米,而当时京城的人均面积才不过7平方米!在他看来,这个数字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琼海房地产行业要出事了!

    由此,五斤桔子给了他一个逃生的证据和机会:之后,他带着在琼海赚得的第一个100万及时撤离,来到京城寻求发展,成功躲过了半年后琼海房地产的泡沫破裂。

    这会张楠个人认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控制在20平方米左右,这还是比较符合琼海的实际情况的,那边人均居住面积一贯以来都比一线城市宽松得多,而且也相对符合80年代末90年代末经济特区的实际需求。

    就算央行下文掐死了放贷这个口子,下边总会有些松动的,不可能彻底封死!

    人嘛,有时候为了金钱能罔顾法律,更不用说只是行业规定什么的。

    姜家老爷子也是个明白人,给了张楠两颗定心丸:对他所出的主意绝对保密,而且上层已经知道琼海建省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已经派人开始研究,有经济专家的观点和张楠的考虑一样。

    就让别人别这个黑锅得了,不然会得罪人!

    还有一颗定心丸就是一号首长的话:华夏欢迎华侨华人回国投资,绝对保证投资商的利益!

    张楠这算是在上头真正挂了号了,等于有了免死金牌。

    下半年大约12月左右,我就打算捐资建造会稽大学,为家乡教育建设添砖加瓦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张楠也表明了这个态度,而且明确表示不参与琼海房地产开发!

    张楠如今对华夏而言可是个超级金融大鳄,还是别去添乱了——这是给姜家老爷子的定心丸。

    人家给你面子,咱得兜着!

    不然谁都不好看。

    1987年8月1号,张楠所有的股票全部抛售完毕,现金超过了36亿!而就在两天后,美国股市就出现了起伏震荡!

    妮可同珍妮这会都差不多要视张楠为神人了!

    美国股市一改之前牛气冲天的的情况,虽然从几天的表现看总体还在缓慢上扬,但已经暂时失去了之前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电视里的经济学家还在那侃侃而谈,说目前的股市情况只不过是短暂的正常市场调整而已,美国经济总体看还是一片大好

    反正形式还是会一片大好!

    看着电视,张楠对妮可两人道:那6千万零头还是可以暂时投进股市,等到10月份前缓慢抛出就行,也正好试试你们找的那些操盘手操纵短线的能力。

    对此妮可同珍妮没有意见,正好试试员工能力,而且养着公司那十来号人也是要费用的。

    看目前的股市大盘,虽有起伏,但行家们捞点生活费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艾伦,那什么时候再次大规模进入股市?

    张楠从兜里掏出个信封交给妮可,这段时间我会去趟英国,还想去欧洲其它地方看看,如果暂时联系不畅,你们就在10月1号打开这个信封,里边我详细写了下一步的动作。

    锦囊妙计这一招都上了!

    这会还是八月初,差不多还有两个月,张楠这样干也是以防万一:这人一出远门就不好说了,可能会发生些预料之外的事。

    8月10日,张慧小佳楠和刘阿姨顺利入籍美国,而项伟荣同关兴权之前三天就已经得到了那张美国绿卡,还通过关系获得了英国商务考察签证和欧洲的申根签证。

    就在第二天,张楠项伟荣同关兴权三人就登上前往伦敦的飞机,没有带保镖——带枪去英国非常麻烦,那还不如不带保镖。

    而且英国控枪比较严格,有姐夫同关兴权在,张楠还真不需要过于担心。而且自己这次虽然没打算干什么违法的事情,但出乎常理的事有,但还是不要有保镖参与的好。

    不过妮可和珍妮还是比较担心:因为三人还花了大力气办下了那个红色帝国的入境签证!

    是的,这趟张楠还会去趟苏联!

    阿楠,怎么想到去苏联?

    如今华夏同苏联之间的关系已经改善了不少,但出于那种几十年的矛盾心态,项伟荣还是问了张楠。

    一个美籍华人加上两个持华夏护照有美国绿卡的这么一个组合去莫斯科,这组合绝对奇怪!

    不过按照如今美国同苏联的关系,只要没有间谍的嫌疑,安全不是问题。

    而且张楠等人一到莫斯科就会先去瞻仰列宁墓,就如同绝大多数去苏联的华夏人的习惯一样。

    我就想去红场的长椅上坐坐,看看克里姆林宫塔楼的红宝石五角星。

    这是这就是张楠的原因:他只是想去看看那个红色帝国,在它还没变味之前,不过没说。

    至于张慧他们,还将在美国待两天之后才会回剡县。

    有个好消息是杭城的饮料公司已经批下来了,当地各部门热烈欢迎外商投资,而且除了国内有的设备,部分设备将从美国进口。

    张楠的表哥们这会正在扯大旗招兵买马呢。



第一百五十九章 打击保镖自尊心的家伙
    三人上了飞机,头等舱,项伟荣和关兴权兜里还各有一张一百万美元的花旗银行卡,这是昨天张楠硬塞给他们的。

    为此还特意跑去镇上的一家超市体验了一回刷卡消费的感受:这两位在这一点上绝对是土包子,还生活在定期存单和活期存折的年代呢。
1...7879808182...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