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看看。

    一二号白的山料也不错,而且相对体积够大,用来雕琢大型摆件不错!

    如今山料开采还不像20年后那样条件艰苦:海拔高还会大雪封山,一年只能人力开采三四个月。如今海拔稍低的地方也有,还是国营矿厂。

    好东西呀!

    都是正宗的一二号白,差点的矿场根本不采。

    这个怎么卖?

    8000一吨,你要给你10吨。

    童参谋立刻前去调车,还好已经有足够的货车空出来了。

    得,再付8万,装完货太阳都再过两小时就要落山了——这可是在华夏的最西部了,这会时间已经到了bj时间8点过。

    等其他车子明后天返回喀什,这里的20辆货车会先回乌市:不用担心自己的货,邱团长等人都安排好了,先存在汽车团的仓库里。等所有玉石到乌市再一同运往货车货运站发货。

    放心,小张,等回去后我会亲自去盯着装货打包,不会少你一块!

    邱团长是拍着胸脯保证:那天去银行,张楠可是一口气提款400万!把两辆切诺基的后备箱都塞满了,连大家的脚下都塞着几大包人民币!

    邱德明就算是名团长,这么多年也见惯了大场面,不过还真是第一次见如此多的现金!

    这能躺在上面睡觉了!

    邱团长为什么老要到张楠车上聊天?还不是希望这边能去个人到自己那辆车上看着,也算避嫌!

    都是部队的,加上老张老楼知根知底靠得住,不然这么多钱还真是有点慌!

    第二天一早,25辆货车加上两辆吉普车出发英吉沙。

    这一段路不远,两个小时就到了:在这里停留是因为有一批农产品要运往乌市。

    自然有人负责货运联系,而邱团长是直接找当地领导:买刀!

    英吉沙小刀全国驰名,无须多说!其精美的造型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刃口无一不精,是华夏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与保安族的保安腰刀,yn阿昌族的户撒刀齐名。

    在喀什大巴扎邱团长拦着张楠买刀,是因为在英吉沙有1000多名刀匠,而当地人们一般把做刀人分为刀匠师傅大师傅三个级别!

    称的上师傅的只有7080人,而能称得上大师傅的只有10人左右!

    没点关系,你弄不到大师傅的刀!

    一般刀匠都不在刀上刻名字,师傅级别的就有很多刻名字,而大师傅级别的一般都会刻名字(除了部分款式的小刀不刻名字,别人也知道是谁打制的)。

    多亏邱团长帮忙,张楠这下有了好几十把全部是大师傅手工打制的刀——尺寸稍大一点的,不仅仅能斩铁,还能刮胡子汗毛!

    最让人张楠哭笑不得的是:这么多刀他竟然一分钱没出!

    为啥?

    邱团长给了几位大师傅一堆报废的弹簧钢板和一些汽车报废轴承!

    英吉沙小刀的好坏要看它的材料淬火和做工精细度。最重要的是刀刃的钢材和淬火,用的基础钢材最好的就是弹簧钢和轴承钢,这东西就我们多。我们要点英吉沙刀从来不用花钱,每次到这来带点报废钢材就行了。

    听完邱团长的话,张楠想到了姐夫以前说的一件事:藏区的藏刀大部分质量实在不咋样,因为根本没好钢材。如果有钢口好的,那个刀匠一定和汽车兵有关系!

    在英吉沙待了一天,第二天天刚刚亮,车队继续出发:十几个小时后终于抵达和田。

    就三天时间,张楠在和田就买下了22车的和田玉籽料,轰动整个和tian地区——不出所料,玉料价格都被他的疯狂举动抬高了百分之二十!

    别说老楼两位,连所有汽车兵都多少不等买了些籽料。

    没有15年,千万别卖!最好能熬个20年!

    这是张楠对大家的忠告。

    第四天大家分别,老楼和老张随同车队返回乌市,而张楠与关兴权将从南线返回。

    小张,那就一路保重!

    各自万里迢迢回家,互道珍重!

    阿楠,这下我们去哪?

    民丰!




第一百二十八章 精绝古城(第七更)
    一出和田还没几十公里,张楠就将车子开进了戈壁滩,在一处崖根后边停车。

    关兴权那个动作利落——从后备箱一个上锁的铁箱子里取出一幅西疆的车牌给挂上!

    这可是副真车牌,在乌市时关兴权顺来的。

    在这里挂个江南黑牌太显眼,要换乘早!

    后备箱和后座这会放满了东西:包括帐篷在内的一切野外装备,连睡袋都有两个!这会中午温度会上升到三十二三度,太阳底下更热,但夜间戈壁滩内最多十三四度!

    围着火炉吃西瓜这话绝对不假!

    还有全套的补车胎和简单的修车工具备件,几大铁桶汽油饮水,一大堆能够方便食用的罐头食品饮料少不了还有些黄瓜一类能够保存几天的蔬菜水果。

    连馕饼都带了一大袋!

    后门上有只宽幅备用车胎,车顶上还用麻绳捆着三只:这趟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车内还有杆双管猎枪和几十发子弹,在和田托邱团长找人买的:这会弄杆猎枪不难,也不上纲上线。再说这万里迢迢的,有个一两千公里都会在相对荒凉的地方,有杆猎枪也方便些。

    到时候内地要是不方便,随便找条河扔了就是。

    这是邱团长的话。

    没事,我家里就有一杆。张楠回答。

    而关兴权还用工具拆开吉普车的车门,从里边掏出把五四式和几个弹匣,还有一包子弹。

    关哥,这个你都带了!

    张楠也不以为意。

    关兴权边往弹匣里压子弹变说:跑这么远,我又不知道能认识邱团长。几十万的,你放心我都还得给你担心!再说也不知道你到底要干嘛,带着方便些。而且人生地不熟的搞抢不方便,也没想邱团长这么帮忙,在这你那杆猎枪比我这个还管用。

    谁知道有没有戈壁草原狼什么的,有家伙心里放心。

    至于刀具,两人腰上都有大号的英吉沙小刀,算是最好的装备了。

    一切准备完毕,再次开车上路。

    对了,民丰那个县有什么?

    呼!张楠吐了口气,道:精确古城!

    西域传里那个?

    张楠开着车,道:哦,关哥你厉害呀!三国你知道,西域传都看过?

    这下轮到关兴权不好意思了,听说过而已,好像那个唐僧也到过那里。

    很多古代记录里头都提到过这个地方,《汉书西域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

    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还有那本玄奘述辩机撰文的《大唐西域记里也有一段关于精绝国的记载,不过那时该国已经只剩下都城遗址,被人叫做尼壤城。

    精绝国在公元3世纪前后就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消失四百年后,唐玄奘前往印度,曾路过精绝国遗址,给我们描述了当年的情况。

    说着,张楠又背了一段:‘媲麽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这是最后一段关于精绝国的记载,自此以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就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

    这次我们要找的是古代西域国家的好东西?关兴权问道,不过马上又把自己的猜测给否决了:不对呀!你说比和氏璧传国玉玺都还要重要,那绝对不会是西域的玩样!

    那是!当然是中原文化的东西,只不过两千年前流传到了这里。

    关兴权眯了下眼睛,有时候感觉你这人有点让人发慌,跑个上万里路找东西算了不问你原因了,反正你也不会说实话。

    说着他看了眼头顶的反光镜,后头都是装备。咱们这是要把那个地方挖个底朝天?

    张楠笑笑,开玩笑呢?那地方就算我们一人开台挖掘机,估计没几个月也挖不过来。就一样东西,找到了咱们就撤!

    关兴权心中的疑问一直存在:说是两千年的东西,还单找一样,这个阿楠不是疯子就是神!

    不过自个早就见识过他的神奇,也懒得问了,反正坑不了自己就行。

    从和田至民丰只有一条路,车子极少!

    过洛浦策勒于田,300公里后吉普车抵达民丰。

    也没去加油,反正车内存油足够,还是少露面的好!

    两人也不开空调,气温30多度开窗驾驶,每人都还戴着块大头巾和墨镜,既能防风沙,还能遮住自己的脸。

    根据邱团长给的军用地图,转弯向北,直奔位于民feng县城以北150公里的尼雅河尾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心地区!

    两个多小时后,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这里就没其它车,路况也挺糟糕!

    经过最后一个村落附近后,吉普车进入茫茫戈壁沙漠!

    这里原本应该是绿洲,但1700年的时间都已经摧毁了这里所有的绿色!出于气候和地质的变迁河床退缩,这里已经退化成为典型的流动沙丘地貌!

    找个凉崖根停车,这倒不是为了什么隐蔽,反正连个鸟人都没——要干体力活了,换轮胎!

    干燥,阳光下酷热!要不找个背阴的地方,那出的汗海了去!

    流动沙丘地貌加上戈壁滩,最好能用宽幅轮胎!

    一顿忙碌,终于干完。

    离天黑还早,两人先歇会。

    关兴权拿着军用地图和指北针研究了一会,上头有精绝古城的标记,最多还有20公里就到了。阿楠,你怎么找这个时候来,真他娘的热!

    你还怕热?剡县夏天能到3940度,这点小意思!

    张楠说着,突然想到:忘了你在椒江长大西川当兵,那两个地方都不热。

    椒江靠海,夏天当然热不到哪去。

    没办法呀,其实只要不是最冷的那一两个月,秋冬春三季来这里最好。不过那时候就有可能和考古队打照面了,咱总不能杀人灭口吧?!

    嘿嘿,你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已经是无人区,杀几个人算啥,随便一埋就是干尸!

    张楠撇撇嘴都不想理会关兴权,站起身,走了,出发!

    (今天就7更了,没办法,没存稿呀!)



第一百二十九章 你丫穷成这样还挖个毛!
    都他妈的想钱想疯了,和rb人合作田野考古,你们就真的这么缺钱!

    张楠开着车在那骂骂咧咧,不仅是被这荒凉环境影响,还想到华夏第一国宝竟然是在不久后被中日联合考察队发现,肚子里就是一肚子的不爽!

    张楠想到了明年一份考察尼雅的协议,里面的规定让他真想骂娘:考察费用由日方承担,考察发掘的所有文物全部归中方,所得资料中日共享,考察结束后日方还将提供一定数额的文物养护费。

    你丫都穷成这样了,那还挖个毛!

    关兴权一问情况,张楠将不久后中日联合考古队的事给稍微改编了一下说给他听,这下关哥是爆了!

    要是撞上,全给

    做了个咔嚓的动作!

    算了,1911年那会小鬼子就有人来过,那会绝对没安好心。不过虽然不知道这批小鬼子到底怎么想的,但那个带头的小鬼子人看着还不错,别去管了。

    不过都是挖坟,还不如老子来,至少咱是真正的炎黄子孙华夏子民!

    对于尼雅考古的那段历史张楠不想多说,反正那种考古方式他极度反感!

    尼雅古城在1901年由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这个所谓的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其实就是个文物强盗首次发现,他又后来在1906年又到尼雅古城抢劫了一次!

    斯坦因两次共抢劫废址53处,掘获卢文木简721件,汉文木简木牍数件,以及武器乐器毛织物丝织品家具建筑物件工艺品和稷粟等粮食作物。

    同时,斯坦因还对尼雅遗址进行了测绘,其考察成果公布后轰动了世界。

    消息传开,继斯坦因之后,1905年美国人亨延顿,1911年rb人桔瑞超等国际强盗都到过尼雅劫掠一番。

    特别是这个斯坦因,在1913年和1931年又来过两次!

    解放后,西疆博物馆等单位也组织了专业队伍,对尼雅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抢救性清理。

    1959年发掘的东汉夫妇合葬墓是西疆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墓中出土了两具干尸和一批珍贵文物,其中蓝底卉染棉布残片和棉布裤,被认为是华夏迄今所见的最早棉织物。

    而等到后年,西疆文化厅与rb的有关学术团体,还会有计划地的进行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调查。

    20世纪前期只见国外强盗肆虐,后期呢就见在华夏的那些个什么联合考古队,就没见什么在国外的华夏联合考古队——你丫有本事出去挖人家老祖宗的东西呀!

    东西不拿回来也无所谓,咱最先挖出来就好!

    涨志气!

    还能把你们那里的山川地理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调查个底掉!不仅仅是现在的,成千上万年前的也调查得清清楚楚!
1...6162636465...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