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再说造高速公路这事,里面的弯弯绕绕麻烦的要死,暂时还是别碰的好。
不过这些投资咱都以庄臣公司的名义出面,小学咱要我爷爷的名命名,幼儿园就用外公的名,咱也不能只干好事不留名。
这个不错,让去世的老人家千古留名。
要是将来还要造学校什么的,就按照这个办法走,香江有人就喜欢这么干!咱也学学。
谁呀?
邵一夫老先生是也。
一夫小学一夫医院全华夏遍地:那位对自己的员工吝啬,对祖国公益事业的捐助却是一等一的!
想想人家将来那地位!
不得了!
而且张楠有一个最大优势:他的投资将来亏老本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将会有巨大的现金流,加上需要资金支持的固定产业又少,这是很多老牌子富豪家族都不具备的优势。
你有100亿资产?
了不起!
不过你能一下子拿出两亿现金吗?
不过想到这,张楠又在叹气了。
有什么问题?
问话的是姐夫。
如果我们这有铁路就好了,那就能搞个大规模的饮料厂,这个有发展前景。而且这会的投资对我们而言,就是九牛一毛。
就在今年,将来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就在杭城靠着14万借款三个人,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开始起家。
没铁路,那运输成本就会倍增:目前高利润的服装行业无所谓,但饮料不行。
阿楠,眼光不要老盯在剡县一地,我们这交通不行,那就去甬城,去杭城!要是你信得过,可以让你大哥小哥去杭城弄这个。
张楠表哥表姐堂哥堂姐几十个,他是老么,所以这叫大哥的都有好几个。
张慧口中的大哥小哥是她的同胞哥哥,大哥张勇在县食品公司跑供销,小哥张洲在协作办当会计。
特别是小哥,后来在剡县国有企业闯荡投资鹏城的热潮时,是7家联合公司的总会计,财务能力极强。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不懂技术咱可以挖人,设备咱可以买,地皮只要给美元想多大就多大,省里一定会支持!
当晚,在张楠家再次召开家庭会议:咱就准备以一千万美元开始起家,争取两年后就能和那个健力b打擂台!
两位表哥立刻决定从单位里出来——虽然不知道这个小表弟到底有多少钱,但看看张慧就知道,小表弟绝对不会亏了自己!
铁饭碗都不要了!
什么娃hh王lj爽都上,不信不能打下一片天地!
不过还是老规矩,张楠只出主意出钱,其它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弄就怎么弄!
他没那功夫。
当晚,张楠在电视中终于再次看到红楼梦。刘阿姨还在那唠叨说:什么时候能把薛宝钗娶回来?
永恒的经典,难怪就算二十几年后的重播,都还会有那么多的忠实观众会看。
看着看着,回到房间拿起电话分机,拨通了那个京城的电话。
喂,你好,我是张丽,哪位?
阿丽,我想你了
第三天,张楠就在杭城踏上了飞往京城的航班。
这趟他不仅是要去见女朋友,还要去办事。不过没多少时间让他浪漫:很快,他会和关兴权老楼老张在西疆省的乌市汇合。
第一百零六章 抵京
一出首都国际机场,张楠看到外边那一溜的黄颜色面包车,这就是如今京城最有名的出租车面的!
不过瞄了眼自己身上的这身行头,眼睛又搜索了起来。
嘿嘿,这不错!
出租车站除了排着那一溜起步价十块十公里,每超出一公里加一块钱的面的,还有两辆几乎是全新的伏尔加gaz24。
张楠知道面的的价格,因为它将来竟然是十几年一个价!如今属于超贵,到了90年代中期倒是显得比较能够接受。
起步价十块!现在工资才多少?!
而那两辆几乎是全新的伏尔加gaz24,其实不是苏联原装货,应该是在朝鲜和蒙古组装的。
如今进口车多了,华夏已经不怎么看得上苏联车,这批华夏进口的最后一批伏尔加其实是苏联倾销的:一到华夏,原来的高级首长轿车却成了租车车,被从神坛上拉了下来。
京城的面的坐着可不舒服,九十年代第一次来京城时是夏天,把张楠热得够呛!而且他赶上的那辆估计刚去过菜市场,里面那味道不说也罢。
心里有阴影,那就试试原本的首长座车,据说这车不错。
坐进一辆,不是后世流行的高靠背,还是平的那种。
对着司机道:京城国际饭店。
如今京城的交通和几十年后相比,好到让人不可思议!
首都还未成首堵,坐在车内真是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
先生是华侨?三十余岁的司机挺热情,大概这会伏尔加的生意比不上面的,试试能不能拉到个包车业务。
因为它比面的还贵!
哦,哪看出来的?
这下司机笑道:从机场一出来就奔国际饭店,连车价都不问,加上您这一身装扮和那个只有美国才有的新式旅行箱,**不离十错不了。
司机常跑机场,知道拉杆箱这会似乎只有美国有。
你还真猜对了,不过我基本上住在国内,而且这到饭店大概28公里,你可别蒙我!
一听张楠的话,司机一竖大拇指:行家呀!
说说笑笑,车子抵达国际饭店,停车时张楠看了眼计价器:一共四十三元,每公里一块五,这人没绕道。
不过这价格,高!
直到付完钱离开,张楠都没说要包车的事,让司机有点小失望:饭店有包车租车和叫车业务,犯不着现在就着急。
为什么到国际饭店?
因为这座29层的京城国际饭店今年才刚刚开业,硬件设施好,而且地理位置极佳!
地处京城的中央商务区,在东长安街上,毗邻人民大会堂商务部与各国驻华使馆和各跨国公司华夏办事处近在咫尺,距离王府井步行街仅一街之遥,离**广场和故宫仅10分钟车程
拉着拉杆箱进入酒店大堂,左右一扫:外国人不少。
走到前台,掏出自己的那张美国绿卡,对前台说道:我需要一间23层的商务套间。
好的,您稍等,马上为您办理前台服务态度非常好,国际饭店不愧是京城最好的饭店之一。
张楠为什么要用华侨的身份入住?他可是有个副总经理的身份,连物资局的工作证都还在。
要知道如今就是同一家涉外饭店的同一种类型房间,住宿上外宾需要花的钱,会比内宾高出一大截!
因为如果不是拿着那个华侨的名头,他在这里就住不到满意的房间:那些套间,内宾除非有极高级别的单位预定,不然想都别想!
吐槽吧!
这会事实就是如此。
再说这次到京城,张楠要干得的都不是什么鸡鸣狗盗的事,都可以放在台面上。
不用偷偷摸摸。
而且张楠这人两辈子都有一个准则:出门在外,只要条件允许,首先要住得舒服!
这点是无数出门闯荡的人总结的经验,错不了。
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那他也能随遇而安:采购员加盗墓贼出身,有什么没碰到过?
前台办事速度很快,先生,请问您是押付现金还是刷卡?
看到边上一块牌子上的标示,张楠道:刷卡吧。
那个标示上用英文注明中有一条:能使用万事达卡。
今年万事达卡才进入华夏,而且已经在京城小量发行,因为不少西方旅客会使用这种卡,做为京城一家最新的高级酒店,国际饭店也开通了这一刷卡业务。
张楠不仅仅有花旗银行的vip金卡,因为万事达卡总部就在纽约,而且目前是全球领先的支付公司,妮可考虑到老板满地球到处跑的可能性很大,就为他弄了张万事达今年才出的金卡。
花旗银行虽然业务遍全球,但在专业支付这一项上,有时候有些地方还是比不上万事达这个最专业的支付公司。
不过等张楠从皮夹里取出自己的万事达卡,饭店前台甚至楞了一下。
她能够确定那这张有激光防伪的卡应该就是万事达卡,但她没见过这种颜色的。
张楠在国内也没用过这张卡,结果又无意中装了一回逼。
(这几天忙死,今晚只有一更了。)
第一百零七章 小费
万事达卡是国际上最先引入激光防伪技术的信用支付卡之一,所以这会还没仿造的假冒货出来。
无论是外国客商持有的万事达卡,还是华夏国内刚刚发行的那极小一批,这位前台不仅仅在培训时没见过,在工作中也遇到过,但张楠手中的卡颜色明显不同,这让她有点奇怪。
有什么问题吗?张楠问道。
前台立刻展露职业的笑容:没有问题,先生,我立刻为您办理业务,您大约需要入住几天?
说着接过张楠手中的卡。
管它什么颜色,只要能刷出来不就行了。前台想到。
大约五天的样子,对了,我需要房间电话开通国际和国内长途。
没有问题,很快就为您开通。
这边前台正办手续,结果当单子被划拉出来,又让她有点愣神了。
这会可没有什么联网刷卡,而是每次消费都会被扣款,卡上余额倒是会在单子上显示。在工作程序上需要前台为顾客报个暂扣款数额同大体的余额量(或是还能透支的额度),以免双方将来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暂扣款是1000美元,余额前台拿着单子,很郁闷的在那数到底有几个零!
张楠不喜欢透支消费,妮可也知道老板的这个习惯,所以在办卡时,不仅仅帮他搞定了高达1000万美元的透支消费额度,还在里边存了一百万现金。
而且就算是支付卡,每个月也都还是有那么一丁点利息的,这会卡上就算被扣了点钱,卡上还有一百万多那么一点点呢!
张楠对前台笑笑,道:我自己来看吧。
接过前台递上的单子,就瞄了一眼,嗯,没有问题。
手续办好,自己拉着箱子从电梯上了23层。
而在前台,酒店值班的大堂副理走到刚才为张楠办手续的前台前,问道:小翁,刚才有什么情况?我看你好像有点小问题,差点就要过来看看。
前台将情况一说,大堂副理道:这应该是最新的万事达金卡,美国人如今最多也就发了不到一百张,据说每一个持有人都是亿万富翁。
俞经理,你怎么知道的?
酒店的基层工作人员,一般都用经理来称呼大堂副理。
前天开会时上头说起过,过几天业务培训时你们就知道了。
俞姓经理说到这,想了下,又道:你让后勤准备一份水果篮给这位客人,就让小翁送上去。
听到这,前台面露笑容:谢谢俞经理!
她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翁千惠,副理口中的小翁其实就是她的弟弟,在饭店里当行李员。
张楠年轻力壮,随身就个旅行箱,还是个能方便拖着走的家伙,当然用不着饭店里的行李员或是门童帮忙。
不少外国客人和华侨入住饭店时,都会按照外边的习惯给点小费,虽然饭店里有规定不能拿,但那些收入不高的行李员门童一般还真挡不住那个诱惑。
领导们有古板严格的,当然也有好说话的,比如这位俞副理。
那位华侨显然是位亿万富豪,送个水果篮算是为饭店将来留住老客户做个铺垫。至于指明让小翁去送,显然是顺便将拿小费的机会拿来送人。
俞副理知道小翁家里如今有困难,乐得送个人情。
果然,当前翁千惠中途暂时离岗休息时,弟弟翁叶铭神秘的找上来说道:姐,你猜那位张先生给了多少小费?
语气带着股兴奋劲。
十块?
翁千惠想着那么大个老板,总不会给一块两块吧?
弟弟摇摇头,从兜里掏出张绿油油的富兰克林!
这么多?!
从弟弟手里接过那张100美元,翁千惠认出那是张货真价实的美金,她在工作接触过不少。
那位张先生很有意思,我把水果篮送进去,他还问了是酒店房间都有的吗?我说是大堂副理和前台特意送的,他就掏口袋给小费。
结果口袋里一块零钱也没有,就拿出刀美元给了我一张。
翁叶铭非常高兴,在国际饭店工作虽然工资高,但自己这些行李员是在最底层,一个月工资加奖金也就八十来块,就是服装和吃饭都是酒店免费提供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