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头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然而沈雪知道,这次估计并不乐观。
好歹她也曾经是省台的台柱子,也到一线采访过,对新闻,还是有些敏感性。
大趋势,好像是越来越差,而银行的银根,也越来越紧,加他们本来得罪了省内的银行,接下来要从银行融资,很难。
那出路,自然只有找其它人投资。
而东成集团,最容易拉来投资的项目,自然是让他们夫妻一下子跻身名流的东成航空。
但鉴于老公对航空公司的看重,以及航空业的特殊性,是找到了投资,要让相关机构批准,也不是一两天能办到。
届时,也不知道远水能不能救了近火。
可是,为什么原本一片大好的局势,竟然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彻底反转,而且很可能翻不了盘呢
沈雪相当不解,也相当不甘。
车这时突然停了下来,刘继忠也睁开眼,“怎么回事”
司机朝前看了一眼,又侧耳听了一下,“临时限行,可能是有要客经过,”
对机场工作人员来说,这样的情景并不少见,让本该降落的飞机,在天排着队打转的事,对他们来说也是寻常,何况是这样临时的封路
果然,没一会,在一辆警车的引导下,一个车队从他们前面的路口快速驶过,目的地恰好也不远,是不远处的一个工地。
司机朝那边看了一眼,想了一下,“我大概知道刚刚过去的人是谁了,”
“是谁”摘下墨镜朝那边张望的沈雪马问了一句。
她原来也想过,用类似那样的方式,让自己正式在这座城市里亮相。
“那边是机场在建的号航站楼配套的酒店项目,嘉盛假日酒店,”
“嘉盛的冯总今天刚刚抵达,这应该是他去视察施工进度,”
一提到冯一平,这位原本不苟言笑的司机有些激动。
“冯一……冯总他,还不能享受警车开道的待遇吧,”刘继忠马问了一句。
这么说,刚才在机场停机坪看到的那些商务机,有一架是冯一平的湾流
&n
第三百六十章 峭壁边缘
当宪法大道上的樱花,财政部大院里的木兰,都含苞待放的时候,当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天空,一天比一天晴朗的时候,6岁的保尔森感觉到,真正艰难的时日,即将来临。
在已经过去的07年冬天,美联储数次降息,虽然一度让相关的数据比较好看,但那样的权宜之计,效果必然不会长久。
进入0八年以后,如同完全不懂经济的佩洛西老奶奶所说的那样,美联储那常用的两板斧,终于还是失去了效用。
尽管美国政府都冻结了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利率,还降低了直接向商业贷款的贴现率,并通过向投资银行开放贴现窗口、拍卖贷款等方式,持续向金融市场投放资金……
这些都没能阻止形势的进一步恶化。
数据表明,失业在进一步上升,而消费,在持续下降。
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下降了0,为001年第三季度以来最糟糕表现,要知道,那时的美国,可是互联泡沫破裂时的美国——情况之糟糕,由此可见一斑。
但糟糕的事,远不止如此。
不久前,全美最大的行业协会,拥有7万会员,在全美又54家州协会,10家地区市协会的美国房地产经济人协会,宣布了一组权威的数据。
007年,美国旧房销售量下跌了1,为5年来最大降幅;旧房中间价下跌了1八,为每套17八万美元,为196八年有相关记录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跌。
这里必须要补充说明一点的事,我们的程式化还任重道远,但美国早就完成了城市化。
因此,在美国住房市场上,旧房销售是主力军,其销售量占到了整个房市销售量的约八5。旧房市场的好坏,几乎也就等同于整个房市的好坏。
他们公布的这些数据,无遮无拦的终于把美国房市大逆转的局面,毫无争议地显现在世人面前。
在这样的数据面前,就连华尔街和国会山上那些一贯擅长睁眼说瞎话的家伙,也不好说美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向好。
那些活得岁数长一点,或者擅长做对比的人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在很多很多年之后,美国第一次出现房价下跌。
美国上次房价下跌,可能一直要回溯到‘大萧条’(199年至19年)时期。
也就是,这是近八0年来,美国房价第一次普遍下跌。
就像后来国内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时,总是顾忌多多,因为房地产行业事发展,还会是衰退,都将会对上下游行业多个领域造成直接影响。
在美国,类似的联动,也是一样的。
现在几乎是个商学院的学生,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正确的结论:美国经济的报告,就是一个衰退的报告。
衰退就好像病毒一样,正从美国一个行业传染到另一个行业——因为美国房地产业、金融业已病毒缠身,制造业因此看起来也朝不保夕……
而随着经济状况的恶化,就业市场自然也在劫难逃。
而同样是一个商学院的学生就知道,就业,对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多么重要。
如果只用一个数字来描述经济发展的状况,就业,会始终是数字第一位的那个,如果它是零,那么,无论后面的数字表现有多好,那都没有意义。
而现在,这个数字正越来越……
保尔森此时已经不止一次的推算过,如果出现最坏的局面时,失业率会高达多少。
但他没有一次完整的推算完,总是在推算到失业率超过5的时候,他就停了下来——他有些不敢再推算下去。
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再推算下去,也没有意义,因为失业率只要达到5,那就是另一次大萧条。
而和八0年前的那次不同的是,因为现在经济总量远超八0年前,因此这次大萧条的威力,也将远超那一次,因而,后果将更严重,持续时间也将越长。
保尔森现在每天的感受,就像是看着美国经济背上长着一个大脓包,一直酸痒难耐,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破。
而他知道,那一定会破。
问题是,脓包自己还感觉良好——华尔街的所有机构,此时对外的表态空前一致:我们很好,我们好得很!
我们是由于次贷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整体而言,那些损失不值一提。
没有一家承认自己有问题。
除了他们不愿意玷污自己的名声,还因为,这些华尔街的负责人们,都明白一个残酷的道理:在这样的时候,谁承认自己又问题,那么,那个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
进一步演化一下,也可以这样说,当华尔街的一家金融机构承认可能要死的时候,那它一定会死,而且只会死得更快。
因为,同行们不但不会再借钱给它续命,还会抢着瓜分它的资产。
也就是,现在的局面是这样,保尔森知道美国经济身上长了个或许今天,或许明天,或许后天会破的脓包。
而脓包却说,你多虑了,我们只是一个可爱的疙瘩,过一阵子就会消失。
问题还在于,很多人根本就不相信,美国
第三百六十一章 坠落
客观的说,美国人,真可以算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被领导的一群人。
他们当然也热爱自己的国家,他们同时热爱自由,他们还爱自己的财产。
从热爱程度来说,这三样是依次递增。
也就是,如果你动了他的财产,妨碍了他的自由,那时的他,肯定不会爱国。
而且他们还会有理由,一个不能保护民众的财产,还妨碍民众自由的国家,凭什么还想要我去热爱
所以,一如冯一平所说,在他的“准备救助华尔街”的言论见报后,顿时马上批评声一片。
理性一点的批评是这样的,哈佛商学院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说,“冯的出发点固然值得肯定,但如果市场参与者,揣测政府总是会介入救助一个垮掉的机构,那么这些市场参与者就不会对该机构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审查……这无疑不会有助于这些机构的发展和提高,”
不太理性的批评是这样的,福克斯新闻台在连线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工会组织,美国汽车工会的首席经济学家唐纳森时,对方说,“我们想知道,冯先生在发表这样言论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如果冒险失败,赔钱的时候,会有政府用纳税人的资金来救助,”
“那么,他们在冒险成功,大转特赚的时候,有没有让纳税人也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等等,我查一查相关的资料,”他低下头做查找状,几秒种后就抬起来头,“我查到了,一次都没有!”
“这个其实也不用查的对不对,因为大家都知道,华尔街只会要我们的钱,从来不会给我们钱,”
“所以,最成功的创业者,同时还是全球知名的年轻学者,以及一向以虑问题周全出名的冯先生,为什么会发表这样有失偏颇的言论”
“无论如何,我想,这一定会是华尔街的那些冒险者们,此时最高兴听到的言论了……”
因为不需要像在电视上一样直面摄像机,或者像是在报纸上要署名,在相对更自由的络上,相关的评论无疑要更激烈一些。
“冯他是不是还没有倒过时差来,所以忘了他这是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
“或许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很常见,但在奉行市场经济的美国,我们不存在让政府救市的这个选项。”
还有更加直接些的人身攻击,“由此可见,在关键问题上,硅谷那些总是标榜着鄙夷华尔街的富豪,其实和华尔街的那些蛀虫们,穿的是同一条裤子,”
“冯,就是代表!”
当然,络的自由,也体现在既然有踩冯一平的,那就会有顶冯一平的。
“先不论冯这番言论正确与否,相比其它那些被我们寄予厚望的富豪的表现,冯这至少算是针对目前的局面,拿出了具体的方案。”
“支持楼主!那些抨击冯的这个建议的人,面对目前的情况,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无论如何,这样的危机,总不可能靠用键盘骂人化解,”
“支持楼上!一帮估计连什么是次贷都考不清楚,连金融机构的社会属性都搞不清楚的家伙,哪里有资格来评判冯的建议”
“顶楼上!”
“1!”……
但让很多人有些好奇的是,一贯在这样的热点问题上,从不缺席的国会山,对冯一平的这番言论,竟然集体保持了高贵的沉默。
议员们就是被当面问到这样的问题,竟然都高度一致的笑而不语。
去年底,冯一平不过轻轻松松的授意马斯克说了几句话,就把半个国会山闹得不得安宁,让骂布什总统都毫不留情的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都不得不主动示好的事,没几位议员不清楚。
当然,要说国会山上的那些政客们,从此就怕了冯一平,那也是天大的笑话。
要是国会山能这么轻松就收拾掉,美国也就不是美国了,布什目前也不会憋屈得总是去休假。
何况,从很多方面来说,如果把冯一平和国会山上的很多议员相比,他才是那个穿鞋的人,而大多数议员才是光脚的。
国会山上的议员们,之所以不对冯一平的这番话发表看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从舆情来看,支持冯一平的说法,显然会对自己的支持率不利。
而反对冯一平的说法,那就更会对自己的支持率不利。
因为,此时反对冯一平的说法,那就等同于反对华尔街。
而国会山上的这些家伙们,又有几个没有得到华尔街直接间接支持的
这也是大多数人美国人都是一根筋,放在我大天朝,普通老百姓此时都能明白这事是怎么回事。
虽然他们笑而不语,但实际上,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就是支持冯一平的。
因为,在这样的时候,不反对,就是代表着支持。
………
三百六十二章 收获的前夕
贝尔斯登这一跌,好像就没有停止的趋势,5号下午收盘时,周一股价还接近八0美元的股价,已快速跌倒接近70美元。闪舞
保尔森还非常关注贝尔斯登的另一项数据,他让秘书马上给他找来了相关的数据,那是投行债券保险成本的数据。
就像我们买车之后,必须购买交强险一样,虽然投资银行比商业银行要相对自由,可以从事更多风险较大的投资,但他们在发行债券时,也一定要向第三方保险机构支付保费,以保证债券购买人的利益。
而贝尔斯登在这方面的成本,上升得比股价下跌的势头还要猛。
周一时1000万债券的保险成本,还只有16000美元,现在已经飙升到4万美元,也就是平均每天上涨的幅度,已经超过10!
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在这方面的支出,还不足此时的十分之一,仅仅万多美元。
这就意味着,在股价下跌的同时,贝尔斯登仅在保费这一项,就要额外增加0的成本。
而这还是今天的数据。
保尔森放下文件摘下眼镜,用力的在眉骨上揉了几下,拿起电话通知秘书,“告诉国家记者俱乐部,把我在他们那里演讲的时间,延后到下周四,”
“是1号吗先生”秘书确认道。
那也就是在布什将在纽约竞技俱乐部演讲的前一天。
如果可以,保尔森都想取消这次演讲。
在危机还远没有结束,或者说真正困难的日子才刚开始的时候,就去谈未来如何防范类似危机的措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