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头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商场上走错了路,可不同于在高速上走错了路。
高速上错了,多绕一段就是,绕回来,路还在那里,完全可以重新再出发。
商场上可没有回头路,更没有再出发这样奢侈的事,你错过了,那就不仅是错过了,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落败,就是沉沦。
在这个问题上,相信连首富比尔盖茨,也不能说说得这么肯定。
但是,冯一平就这么毫不犹豫,毫不迟疑,非常自信,非常肯定的说了。
伴着这话而来的,是纵横睥睨之感四散——约等同于所谓的王霸之气,还真有些让人折服。
当然,这肯定是建立在冯一平过去那些成功的基础上,不然,那就是实打实的狂妄,不知所谓。
伦道夫又忍不住楞了愣神,这不是闲聊不相关的事,这是关系到一家具体的公司,而且看样子是会跟他们密切相关的公司,也就是未来很快要见真章的。
但冯一平就是说的这么肯定,所以看起来怎么也不像是作伪的样子。
“看来,这方面还真是有一片我们未知的蓝海,”伦道夫有些感慨的说。
但老实人就是老实人,他没有想哈斯廷斯那样,试图让冯一平说漏嘴,他连问都不问。
“即便如此,我们对被收购,肯定不会感兴趣,”他摇了摇头,跟着又摇了摇头,还叹了一口气,“唉!”
他们现在,是尤其需要这个新方向。
“冯,你有没有考虑过另一种可能,”他突然
第二百八十六章 害怕
前方,浩瀚的太平洋波浪滔滔,岸边的草地上,几只海鸥悠闲而高傲的站在那里晒太阳,只是,随着几个拿着高尔夫球杆的人走近,马上略带惊惶的扑棱着翅膀高高飞起。
“我到过很多海边,但还真没发现有比这里还漂亮的海水,”伦道夫没有回答冯一平的问题,转而说起风景来。
“这个,我得说,真不见得如此,”冯一平摇了摇头,这里是不错,但是,说这里的海水最漂亮,那还真值得商榷。
再怎么说,这而毕竟是近海,哪会有远海的海水,或者是一些小岛周围的海水漂亮
“不过,这也正常,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话,美不美,家乡水,在跟自己相关的事物上,我们总是不太容易做到客观,所谓的敝帚自珍,说的就是这个,”
奈飞,还真没有你心目中认为的那么美。
“你说对吗,伦道夫”
冯一平是想省事的直接收购奈飞,当然,他自认为还是挺善良,这么做,也存在一定的补偿心理,毕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收购奈飞,其实也是一种摘桃子的行为。
但是,他自然也不会因此而让他们藉此抬高身价。
“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公司的基本面,还是非常优秀,这一点,冯你自己也是承认的,对吗”
再老实的商人,那也是商人,伦道夫这么说,自然是在抬高自己公司的身价。
但和谈话开始时一样,冯一平此时并没有觉得恼火,反而有些高兴,这是一件好事,不是吗
抬价的前提,就是伦道夫多少已经有了同意合作的意思,哪怕是他希望的冯一平作为战略投资者加入奈飞,跟哈斯廷斯的断然拒绝相比,这也是很大的一种进步。
当然,冯一平自然不会把这种高兴表现在脸上。
“伦道夫,关于我个人的一件事,我得跟你说说,我这个人,可能是因为说起来天性比较懒,所以很多事,都是采用最省事的方式,包括计划对奈飞的收购,”
“你也清楚,你们从事的这个行业,其实是没有门槛的,依靠nextdoor,依靠上面现在活跃的两千多万家庭用户,依靠我们的硬币之星和redbox,我们很容易复制一家跟奈飞类似的公司出来,”
“如果我们那么做,你觉得这家整合起来的新公司的表现,是会比奈飞公司好呢,还是差呢”
听了冯一平这话,伦道夫之前的轻松消失不见,他甚至觉得有些害怕。
确实,奈飞的这种模式,真没有太高的门槛,技术方面,对已经运作了nextdoor这样大型综合网站的冯一平来说,那不是问题,资金,他也不是问题,客户,那更不是问题,如他所言,nextdoor有几千万让他和哈斯廷斯眼红的潜在客户。
只要冯一平下决心自己做,只要肯花精力推广,让这其中的一两成成为他们自营的dvd出租的会员,那简直不要太容易。
还有他们遍布全国的硬币之星,和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的redbox,以及跟他们有合作的麦当劳,在取和还这个环节,比奈飞现在的通过邮局邮寄,绝对更有优势。
还有,nextdoor现在,和好几家娱乐公司已经有过合作,听说冯一平通过乔布斯,跟好莱坞的一些人关系不错,也就是在产品供应上,他至少也不会比奈飞差。
原来他是真的所言非虚,为了收购,他真的已经做了很多看起来就知道非常有效的准备。
如果冯一平真的决定自己上马这样的项目,那么,绝对会是比沃尔玛和百事达更强劲的竞争对手。
“有些事,看起来是容易,但是做起来,才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伦道夫说。
“但是做着做着,你又会发现,这真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容易一些,”冯一平说,“顶多,就花一些时间而已,”
该针锋相对,就得针锋相对。
不过,冯一平觉得,这施加的压力,也差不多够了。
“伦道夫,关于商业,我在大学,在斯坦福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绝对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相信你也会有很深的感触,对不对”
“那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没有必要再这样试探下去,我之所以想收购奈飞,而不是自己重起炉灶再做一家,主要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就从我这些其实还比较边界的准备,你就应该看得出来,我对奈飞发展的思考,应该比你们还要全面,对不对”
“边界的准备”伦道夫问,“难道这些,还不是你准备将来注入奈飞的资产”
“当然不全是,我还准备了一项最重要的资产,”冯一平说。
他这么一说,说得伦道夫也忍不住心痒痒,想来那项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冯一平所说的那个蓝海。
“冯,我能问问,你觉得我们这一行,将来最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吗”
他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
“对不起,这个我现在真不能说,”冯一平断然道,生意就是生意,有些事,说穿了就是一文不值。
“希望你别介意,我并不是对你于任何看法,不是不相信你,只是公司已经有了决定,这方面,目前不能对任何人透露,”
冯一平随口扯了一个看起来很很坚强的理由。
公司目前就就是他个人的,公司的决定,不就是他个人的决定
当然,这事除了他和黄静萍,也没人知道,说这是个坚强的理由,那是因为,商人都知道要遵从董事会的决议。
“对不起,是我唐突了,”伦道夫连忙道歉。
也是,问这个问题,就跟沃尔玛的人问他,“亲,为了应对我们的挑战,你们奈飞准备怎么做呢”
那就是公司没有相关的决定,他也不能透露。
“伦道夫,还是那句话,我们也不用再这样浪费时间互相试探,你说对吗究竟是怎么样才对奈飞公司更好,我相信此时你心里一定会有了明确的判断,”冯一平直奔主题的说。
“我也一再重申过,并购成功之后,我无意干涉公司的具体运作,还是由你们自己运营,所以,对奈飞好,其实就是对你们也好,对不对”
“哈斯廷斯那边,我想之前的经历,让他会更多的考虑个人的得失,因此,在明知道我的方案,我的计划对奈飞会更好的情况下,他还是坚持由自己主导一切,还是坚持自己的方案更好,其实我看他现在对怎么应对奈飞目前面临的挑战,都没有明确的方案,”
&
第二百八十七章 远离祸害
硅谷,上次收购硬币之星时腾出来的那栋小楼里,自前些天康明斯带着他部门的人员进驻开始,就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可以预见的是,之后的日子,等并购正式启动之后,这里将没有最忙碌,只有更忙碌。
不过,就是现在的这些准备工作,也让混迹其中的武馨阳感觉压力山大。
思前想后,她还是选择了到并购部门工作。
自然,到餐厅那边工作,肯定会上手更快,至少目前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压力。
但是,她从本能上是拒绝的。
跟黄静萍,短期交往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在餐厅,在她手下工作,朝夕相见,三不五时的看着黄静萍和冯一平相亲相爱,随随便便的撒一堆狗粮,武馨阳怀疑自己能不能控制住某些方面的情绪。
那自然不是羡慕的情绪,那很可能是因为羡慕以及其它原因导致的怨恨或者不满。
要知道,这家餐厅,本来就是冯一平为了给黄静萍找点事做而开的。
这么大的手笔,这么大的投资,只是为了给黄静萍找点事做,如果在餐厅上班,武馨阳真的保证不了自己每天去工作的时候,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和心态。
武馨阳很好的传承了阿拉上海人的优良特质,理智,善于权衡,所以,对自己可能没用办法得到的东西,她自觉不自觉就能做到保持一定距离。
这也是她和郑佳怡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唯一能保持优势的地方。
什么时候你的心事最藏不住呢那就是面对同样有着类似心事的人的时候。
比如在学校时,哪些同学准备作弊,最清楚的绝不是那些自诩火眼金睛的监考老师。
每次考试前,老师提醒大家不要抱有侥幸想法的时候,一个自己准备的小抄的人,把同学扫一遍,那些跟他打着同样主意的同学,掩饰得再好,他还是能一眼分辨出来。
同理,郑佳怡真是把自己的一些心事掩饰得很好,但是,她掩饰的那些事,在曾经有着同样小心事的武馨阳面前,就像阳光下的影子一样,清晰可见。
从武馨阳的角度看,郑佳怡那绝对是在自寻烦恼,自讨苦吃。
她绝不想自己也陷入那般境地。
但是,如果,跟黄静萍一起在餐厅工作,那不可避免的,会有更多的机会见到冯一平,她很明白,见的次数一多,保不齐有些小心思就会忍不住蠢蠢欲动,所以,珍爱自己,远离那个祸害才是最好的选择。
嗯,当然,从事并购工作,至少听起来比在餐厅工作要高大上得多——除非你工作的那个餐厅,是类似麦当劳和肯德基那样全球知名的餐厅。
很明显,冯一平主要为了给黄静萍找点事做而开设的这家餐厅——这是她每次想到这家餐厅时忍不住冒出来的一个念头,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是一家国际知名的餐厅。
考虑到爸妈,考虑到他们出去跟亲戚朋友聊天时,说自己从事并购工作,绝对会比在餐厅工作要高大上得多,冲这一点,也得选择在公司并购部。
只是,在工作开始以后,她马上就感觉到了压力,非常大的压力。
并购部的员工,被公司分成了几个项目小组,各自对接一摊,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她被分配到的小组,主要准备的是在并购过程中和结束后,合规及披露预案,也就是信息披露方面的相关预案。
考虑到这次准备收购的公司,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美国证券法上对上市公司施加的披露义务,那可不是一般的多,而且这次合并交易的体量其实也不小,再加之在合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诉讼的压力,所以这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很重要,自然也非常细致。
关于这项并购交易的各个方面,事无巨细的,都会一一披露,比如,还包括nexdoor和奈飞对合并后,整合工作进行的情况通报、公司雇员对此交易的提问的管理层回答等。
顺道说一句,并购部的同仁,现在都毫不怀疑这项并购成功的可能性,那是一定会成功的,当然,武馨阳个人对这一点同样毫不怀疑。
只是,就是在这个对业务能力要求最一般的小组,由于是第一次参与这样性质的工作,她自己对美国证券法的相关规定又知之甚少,分配给她的人物,她总是很难及时完成,所以她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表现,肯定是属于垫底的。
美国的公司里面,会不会讲人情看靠山她不清楚,但是至少在nextdoor,主管评判工作表现的时候,绝不会考虑她和冯一平是同学的这
第二百八十八章 难以调和的分歧
硅谷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暖冬凉夏,在另一个空间里,谷歌董事长施密特甚至说,硅谷为什么会这么成功为什么其它的地方很难复制
主要是因为这里吸引了世界一流的人才。
为什么那些顶尖的人才都愿意最后落户硅谷他认为,硅谷的气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话,确实也不无道理,比如现在的冯一平,肯定也算是顶尖的人才,他当初为什么选择在斯坦福做交换生,而不是东部的哈佛就是因为这边冬天暖和。
不过,地中海气候也由一宗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气温高的时候,少雨,气温低的时候,偏偏多雨。
前天是小雨转多云,昨天是多云转晴,今天,断断续续的,又在下着小雨。
此时虽然没雨,但是天上阴云密布,一如伦道夫此时的心情。
和冯一平一唔之后,他的心情大多数时候就一直是这样。
这几天,他上班更不在状态,因为他一直在思考着冯一平的那番话。
按理说,真是没什么好犹豫迟疑的,跟冯一平谈过之后,有一点他确信无疑,那就是,有了冯一平的加入,奈飞必将迎来大发展!
他应该马上去找哈斯廷斯好好谈一谈,商量让冯一平加入进来。
问题的关键是,这件事情牵涉到的三方,目前持三种态度。
他自己,是希望冯一平能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加入奈飞,成为公司董事局成员,当然,成为单一大股东,目前看来比较困难。
哈斯廷斯,他只是从冯一平的口中知道他的态度,这样的问题上,冯一平也没必要欺骗他,那么哈斯廷斯是坚决反对冯一平这样有强烈收购意愿的人作为投资者被引入,更别提加入公司的董事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