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为头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

    “放心吧,没忘的,”一坐下来,冯一平就笑着说,“我肚子也饿呢,马上就吃,还都是地道的上海菜,包你们满意,”

    “别说吃饭,你刚才一直冷着脸,我连话都不敢说,”郑佳怡装出一副怕怕的样子来。

    “是吗”说话间冯一平秒变冷脸。

    别说,他一变脸,刚才还活泼的郑佳怡,真的也一下子就变得紧张、不自然起来。

    “哈哈哈,”

    郑佳怡恼了,“颖芝,我们不坐这,”她拉着方颖芝去坐另外的位子,反正今天飞机上只有他们三个乘客,空的很。

    “这个,等会只有我这张桌子能上菜哦,”

    郑佳怡顿时觉得,对面的这个家伙真可恶。

    她觉得自己一直看不清楚他。

    在高中短暂的前后桌同学期间,虽然一年加起来至少有8个月天天能见到,但是他跟自己在那时候真是一个月都难得说上一句话。

    也不是对自己这样,他对所有人,包括其他同学和老师也这样,也就是跟当时的同桌刘文君话会多一点,班上和学校的活动,向来不会参加,他到学校,真的就是纯粹的学习,不,应该说是纯粹的为了考试。

    与此无关的事,一概不在乎,一概不放在心上。

    不过,参加工作之后,郑佳怡又咂摸出一些味道来,或许那时的冯一平,就跟那时尚还青涩的自己和其它同学,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吧。

    那时听到他跟刘文君说的话,大多都是一些玩笑话,自己当时还觉得那些玩笑话,总有些晦涩生硬,等再翻出来想想才明白,彼时十六七岁的冯一平说的那些笑话,都是大人们才说的笑话,所以当时的自己才觉得晦涩生硬。

    高二他休学,高三再见时,就彻底大变样,以前写的一个小说,卖给了大导演,还把稿费全捐了,也开上了一辆当时自己看起来很难看,后来才知道非常不便宜,普通的奔驰都能买好几辆的车。

    但是,全学校都很少有人知道他有车,而且还是那么好的车,想想自己,成年后有了第一辆车的时候,恨不得成天开出去炫,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家伙,那时怎么就能那么淡定

    但是,你要说这个家伙成熟,怎么现在有时候还像小孩子一样稍微占了点不起眼的便宜,就高兴得不行

    矛盾也就矛盾在这里,很多一般人遇上了能高兴得冲上天的事,他偏偏又能无动于衷,而且那真不是假装,真就是真的无动于衷。

    这一点其实冯一平也没有意识到,现在除了在个人感情上,他还有些“从心”,也就是怂,在其它的事情上,他都可以顺着自己的心意,不用计较别人的眼光,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表现在外,就是不论什么场合,不论什么时间,想笑的时候就笑,不想笑的时候就不笑——以至于有时看起来还真就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样。

    因为只有在我们小的时候,在我们不懂事的时候,才不会也不懂顾忌周围的人和事,想笑就笑,想不笑可以不笑,也可以哭。

    这样活出真我的状态,其实很能让人折服。

    郑佳怡虽然暂时不明白冯一平为什么这样,但这并不妨碍她喜欢冯一平的这种性格和状态。

    她不由得又想起高中时节,自己也经常看到那时以为故作老成的冯一平,在课间休息时,没有跟任何人走在一起,而是去学校的植物园晃悠,好像是让眼睛休息一下,有时有也假假的躲到花丛后,拿着一个手机跟人通话。

    那时在楼上看到这一幕的自己,对他和他的作为,其实是嗤之以鼻的,不过是故弄玄虚,引人注目的手段罢了。

    那时的自己,真是骄傲得可笑,想来在冯一平心目中,那时的自己,才是一个不懂事却偏要装成熟的小丫头吧。

    可是,还是好怀念那旧日的时光啊。

    休息时,校园里总是满溢着青春的喧嚣,自己白衫蓝裙,抱着课本,昂头走过树荫下的塑胶跑道,连马尾骄傲的跳跃着,偶一抬头,梧桐树的树叶随风轻舞,透过那些摇摆不定的间隙,炙热的阳光,顿时像繁星一样闪烁,让人目眩神迷。

    一低头,那个叫自己感到反感和讨厌的同学,依然旁若无人,目不斜视的匆匆走过,只不过,看上去他好像带着光环一样……。

    不,在自己眼中,他怎么会带着光环那时的自己,最讨厌的可就是他,看他不顺眼才是真的。

    为什么讨厌他呢郑佳怡细细回想,好像没有原因,就是讨厌。

    可能,是因为他比自己更骄傲,而且是真正的骄傲吧!骄傲的人,是容忍不了一个比自己更骄傲的人。

    自己又是什么时候改变看法的是在大学的时候是在他去自家




第二百三十四章 小疾
    “一平,我,”周新宇面色很难堪。

    “你们坐我的车,我跟周总走,”冯一平明白周新宇为什么难堪,那绝不是因为冯一平在方颖芝他们面前说的那几句话,那是因为他觉得有负重托而难堪。

    说心里话,说完那几句话,他也有些后悔。

    这,毕竟是自己网罗来的第一个专业人士,虽然说是让他负责便利店,可是金翎一加盟,他马上毫无怨言的退居第二位,而且自加入的第一天起,他其实也是哪里需要就朝哪里填——包括家里的事,而且填到哪里,哪里就能按自己要求的发展,真的是让自己省了不少心。

    这是什么事都可以托付的班底。

    缺点也不是没有,太注意个人形象,总是会有偶像包袱,唉,没办法,骚气的中年大叔啊!

    “周总,刚才我的话可能有些过火,你别往心里去,”

    “不,一平,你说得对,我真是有好久没去一线,就是去了店里,也是一大帮人跟着,走马观花,我失职,”周新宇说。

    “也不怪你,你的事情太多,”冯一平看着窗外,“你们的事情都太多,”

    上海的金翎,首都的周新宇,羊城的徐斌,省城的小舅,几个分管一方的人,其实真的比自己还忙,具体的执行,总是比自己这个只出主意的人工作更多。

    何况经常会有额外的任务,就比如周新宇,除了本职工作,这两年又负责嘉盛商务中心的基建工作,还要负责处理好集团和首都一些单位的关系,经常还会陪同一些领导出席集团的一些活动,比如广交会那次,还有地图公司成立的这次,他都是陪着首都这里的领导去,然后再跟着他们回来……。

    “老实说,我这次看到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问题,大家一直也都知道,非常基础的问题,所以我也不得不说,大家的工作,都做得不错,”

    “可是周总,你也知道,集团的大方向,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上面不会出问题,出问题的,只能是下面,从这些小问题开始,”

    所谓管理,其实一些小问题的管理更为重要,这其实就和消防部门的工作是一样的,如果不加强预防,等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时再处理,让隐患变成明火时再有作为,彼时就是再有作为,那也迟了。

    “下面的人可以骄傲,可以乐此不疲,可以对一些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的顽疾习以为常,但我们不能,你说呢”冯一平说。

    “你也知道,不管是便利店,还是酒店,以及其他的几个公司,为什么我们嘉盛在业内名列前茅就是因为我们要求高,对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直是高要求,”

    “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现在是底下的货架,相对死角的地方卫生不过关,将来呢怕不止是卫生,而是我们的员工,也会变得跟你的老东家里的员工一样的态度吧,”

    这不是冯一平吹毛求疵,他也知道,不可能事事尽善尽美,只要趋势是向好,是在进步,那就可以。

    现在则刚好相反。

    原来每一天,卫生都能彻底打扫,现在,连田华那样看起来不管是业务还是能力,以及秉性都不不错的人,都只能做到两天彻底打扫一次。

    目前的这个趋势,就不是变好,而是变差,那自然非常不好。

    “一平,这一点我得向你检讨,”周新宇也非常了解冯一平,“老实说,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真的也是有些视若无睹,主要是一线的员工确实也有苦衷,一个人当班,忙不过来,或者有时候真的是不停的擦,依然不停的会有灰尘,这难免会让有些员工也放弃努力,”

    “不过,一平你说得对,问题不在于结果,在于这个日益懈怠、逐渐不在乎的趋势,之前是我们不够重视,现在明白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以前眼界也不够宽阔,我听吉胜说,你已经提出来,采购或者定制一些设备,想办法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我们再设法加强他们的思想建设,这样的问题,肯定会有很大改观,”

    “我可以向你保证,临时抽查时,一些店,一些死角的卫生状况可能还会不尽人意,这种情况很难杜绝,但是,绝不会再有人对这些问题懈怠,”

    “我相信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冯一平说,“老周,”

    冯一平非常清楚的看到,听了这个称呼,周新宇的眉毛跳了跳,果然是个听不得别人叫他“老”的大叔啊,“我其实一直有个想法,对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我们吧,好像都不怎么在行,所以,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外聘一个专家”

    “你有了人选”周新宇问。

    “虽然光顾得不多,但是,我很佩服美国星巴克那些员工的积极性,你觉得,如果能从星巴克挖一个这方面的专家过来,会不会对我们很有帮助”

    “当然好,”周新宇说,“老实说,人力资源部的有些工作,是需要好好加强,”

    这就是冯一平欣赏周星宇的另一点,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始终是公司的利益,比如,他此时完全不会考虑,从星巴克挖过来一个人,会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老周,”冯一平看着他眉毛跳就忍不住有些开心。

    “那个,一平,”周新宇嘿嘿了一下,“这个,能不能不叫我老周”

    “好哇老周,我还有一个建议,你啊,有时候也得放下案头的工作,不打招呼就去一线好好看看,不是视察啊,不带什么人,临时去,就是认真的看看,我估计你也一样,还不至于说受到蒙蔽,但有些情况只看



第二百三十五章 侥幸 不侥幸
    冯一平站在满是各种钢筋和管线的幕后,手抄在口袋里,悠闲的听着前面主持人在说介绍词,“当一个人头衔太多的时候,其实介绍起来反倒是一件难事,我今天就碰到了这样的难事,”

    “最终,为了别出心裁,我又不得不用大家经常介绍他的方式来介绍他,还是用数字,不过,这一次的数字,不是他有多年轻,或者他有多大成就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数字,”

    “我今天要介绍的这组数字,来自百度的统计,”主持人说到这里笑了一下,“当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确定百度以后会不会还这样乐意提供他的相关数据,”

    “这一定收了不少广告费,”冯一平笑着小声对方颖芝说。

    跟他们站在一起,带着耳麦的那个电视台的女孩子,竟然不反驳,也笑了。

    冯一平是谷歌的大股东,将来谷歌进入国内以后,他和百度的关系,应该不会像现在这么好。

    “截止到上个月底,国内7800万用户,在网上一共搜索了他12783528次,是百富榜上其他99位富豪搜索总数的25倍,”

    “这样可能还不够直观,我们再比较一个数据,香港明星刘德华——刘天王好像和他也有交情,到上个月底的搜索次数是2500多万次,他的数据,是刘天王的一半,”

    “截止到上个月底,百度总共的搜索次数接近100亿次也就是,就是平均不到1000次搜索里,就有一次是关于他的搜索,由此可见他的受欢迎程度,”

    冯一平现在百分百的可以断定,百度这次一定交了不菲的广告费。

    “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他是谁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冯一平,”

    方颖芝跟着工作人员闪到一边,对着冯一平做了个加油的手势,冯一平点点头,可惜,这会要是张彦,或者自己那两个孩子妈抱着孩子站在那给自己加油,该多好

    他朝方颖芝点了点头,笑着从滑开的布景墙中走出去,“欢迎你,”主持人笑着迎上来。

    依然是一贯的西装革履,不过此时的他,比后来看到的年轻了好多。

    “谢谢,主持人好,大家好,”看到前排坐着的几位,冯一平连忙补充了一句,“老师们好,”

    前排,坐着几位学校里的教授。

    这应该是上对话的嘉宾里,态度最好的一个,当然,也是最年轻的一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学生一样。

    他穿得也像个学生,白衬衫配驼色毛衣,卡其色裤子,真的很学院范。

    主持人一开始问的,也跟学校有关。

    “一平,我们都知道,你在高中时就开始创业,而且发展得很好,那你为什么还要坚持读完大学”

    “相信你也听说过,现在流行一种说法,一些人之所以创业成功,是因为他们大学中途退学创业,比如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迈克尔戴尔、拉里埃里森等,很多老老实实读完大学的,后来还不一定有给他们工作的机会,”

    “既然上大学前,你就已经相当成功,那为什么还要上大学我们都知道,为了考上好大学,高中的日子都不好过,”

    “因为他们是天才,我不是,”冯一平笑着说。

    “你说你不是天才,估计在场的观众都不会同意,”主持人笑。

    “天才和美女一样,也是分级别的,”冯一平说。

    他这个比喻挺新奇,“那你觉得自己是哪一美女级别的天才”主持人凑趣。

    “邻家妹妹型的”冯一平也不介意博大家一笑。

    “我想说,每个人的成功其实都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只看到了那几位大学退学和创业成功这两个共性,就简单的把这列为因果关系,真的很不严谨,”

    “在任何地方,创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有他们这几位退学创业成功,但我相信,同样和他们一样选择退学创业,但结果不成功的人,至少百倍于他们。”

    “像我这样资质普通的人要想创业,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是大有裨益的事,而且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虽然选择退学创业,但退学不意味着不学习,”

    “对,只不过,他们可能会目标明确的选择性学习,那样学习效率更高,”主持人对他的说法表示肯定。

    “我想问的是,事业已经小有成就,高中的学习又非常辛苦,你就没有动摇过”

    “在初中的时候,准确的说,初一的暑假,我混进了我们省城的财经大学,拿到了《货币金融学》和《投资学》的课本,当时很高兴,呵呵,以为可以马上自学成才,再抓住机会实践几次,”
1...371372373374375...1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