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清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玉狮子

    关卓凡感觉,怀里小小的身子迅速地热了起来。

    他打横抱起婉儿,向床边走去。

    当他解开婉儿第二个衬衣扣子时,婉儿紧紧抓住了他的手,满脸哀求之色:老爷,不可以,姐姐

    她觉得对不起扈晴晴。可是小羊羔,难道你不明白。就是你的姐姐把你送到我的嘴边来的吗?

    当然还不明白。小姑娘的手上很用了力气。

    关卓凡冷静下来。

    他松开了手,替婉儿脱下了靴子。

    可怜的婉儿抖如筛糠。

    关卓凡扯过一张薄被。轻轻搭在婉儿身上,低下头,在她柔滑的额头上轻轻印了一吻,笑道:傻丫头,睡吧。

    这一夜,有人不成眠。

    萨凡纳既开门献城,待遇当然就不能和亚特兰大一样,不然,关谢两位总司令岂非成了出尔反尔的小人?以后谁还投降呢?

    虽然联邦海军已经可以把数不清的补给源源不绝地运进萨凡纳的港口,但军粮还是要征的。萨凡纳全城被洗了一遍,不过给居民留下了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不像之前一路上那么罗掘俱穷,已经算是很客气的了。

    最重要的是,既没把萨凡纳人赶出城去,接下来也就不会像亚特兰大那样一把火烧个干净。

    所以,关卓凡对婉儿说什么婉儿说不烧,就不烧,纯粹占小姑娘便宜,属于欺骗无知少女,性质恶劣,应该批判。

    特别军需队的工作分成两个阶段,亚特兰大到萨凡纳是第一个阶段,萨凡纳到里士满是第二个阶段。现第一个阶段的收集物资工作接近尾声,已开始了销售物资的工作。而萨凡纳既已落入联邦手中,继对国内的销售工作之后,对海外的销售工作也可以顺利开展了。

    联邦海军为威利希尔颁发了特别的海外贸易许可,他组织的的船队,不但不会受到联邦海军的攻击,还会得到特别的保护。

    不过,因为接下来北上,将进入南卡罗来纳北卡罗莱那弗吉尼亚等邦联统治的核心地带,行军作战会回复传统模式,不可能再像之前那么好整以暇,所以特别军需队收集物资的工作,算是大半已经完成了。

    粗粗统计,共收缴价值一亿两千万美金的财物,其中百分之二十作为军需,百分之十被迫毁掉,百分之七十被威利希尔搬上了火车和船。如果能够全部变现,可获得八千四百万美金,相当于五千六百万两白银。

    关卓凡想,除去支付威利希尔团队的佣金和部分成本,再适当分润给相关人等一部分,能有多少落到自己手里呢?保守点,总有三千五百万两银子上下吧,加上第二阶段多少还能有些收益,四千万两白银不是梦。

    差不多是自己当初预计的两倍。嗯,发大财了。

    关卓凡在萨凡纳等来了第二批华工新兵,共八千人。

    向海洋进军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减员,出现的一点减员都是因为生病。新兵除了补了一小部分到减员各部,其余全部划入第四师。

    第四师一下子便膨胀了起来,填满原先剩下的一个空额团后,又冒出两个暂编团,一时间家大业大。同僚都以姜老板展老板称呼姜德展东禄。二人虽然知道乃是虚胖,不久就要减肥的,但还是禁不住满脸笑容。

    两个军团都抓紧时间休整部队,训练新兵。

    萨凡纳的市长和市议会,向关谢两位总司令上了一份请愿书,大致意思是:南卡罗来纳州首举叛旗,实乃罪恶渊薮,恳请王师早日北伐,救民水火。

    潜台词很明白:求求你们早一点离开萨凡纳吧。

    谢尔曼对着关卓凡大笑:佐治亚州的人民和咱们想到一块去啦!

    南卡罗来纳州是第一个宣布脱离联邦的,是谢尔曼最为憎恨的一个对象。

    之前,在格兰特的建议下,林肯重新启用哈莱克为总参谋长,哈总给关总谢总写信:倘若你们攻占查尔斯顿,我希望由于某种事故,这个地方会被摧毁;假如在它的遗址上撒下一点盐,可以防止今后滋生无法无天和脱离联邦的毒草。

    查尔斯顿是南卡罗来纳州沿海重镇,内战的第一炮就是从这儿打响的。

    邦联宣布成立后,联邦在查尔斯顿的萨姆特要塞孤悬敌境,却既不肯撤军,也不肯投降。1861年4月12日,南军终于开炮,轰击萨姆特要塞。三十四小时之后,联邦守军投降。同时,内战正式爆发。

    这封信内中意味,让关卓凡隐约生寒。他第一次真切了解到,同一个美国,其中的一部人对另一部分人,可以怨毒到什么程度。

    他不好说什么,谢尔曼代两人回信:全军上下都燃烧着一股无法满足的,要报复南卡罗来纳。看到它未来的命运,我几乎不寒而栗。

    谢尔曼私下底对他的一个朋友这样说道:等我走过南卡罗来纳,那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就连撒旦自己,都无法在那个州里约束我的部下。

    两位总司令很快满足了萨凡纳人民的要求。一个礼拜之后,大军开拔。

    佐治亚人噩梦结束了,南卡罗来纳人的噩梦开始了。

    松江军团走左路,孟菲斯军团走右路。

    得知北军已从萨凡纳北上,刚开始的时候,南军的统帅部并不是太紧张,因为北军前面的这段路,实在太不好走了。

    出佐治亚州,入南卡罗来纳州,一头扎进去的是一大片叫做索科海克的沼泽地。河流纵横,泥沼遍地。如果晴天还好一点,偏偏现在当地多雨,雨势虽不很大,但连绵不绝,道路或者无比泥泞,或者根本就完全藏在泥水之下,全不可寻。

    (未完待续索,!




第八十一章 查尔斯顿的解救者
    这一段路,没有铁路可以依托,全靠步行。一般说来,军队能够携带的给养不超过二十天。而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南军统帅部不认为北军二十天之内可以走出这个地带。当然可以因粮于敌,但这种地方,去哪找可以供应七八万大军的粮?

    这个情况,北军进军之前也是了解的。

    这次北上,后勤补给的情况和向海洋进军很像,接近无后方依托作战。萨凡纳虽然拿了下来,但没有任何经营,仓促之间和查塔努加不能比。更重要的是,索科海克是不通铁路的。

    铁路兜了个挺大的圈子,绕过了索科海克,通向查尔斯顿。

    虽然哈莱克对查尔斯顿咬牙切齿,但查城并不是这次进军的主要目标,再说,这条铁路现在也不在北军手上。

    但关卓凡和谢尔曼依旧有足够的信心。

    这份信心来源于两个军团的工兵部队。

    在泥泞多水洼甚至浅池塘的地段铺出可供部队包括炮车通行的路面,正是谢尔曼工兵部队之所长,也是轩军新建立的工兵部队在谢部工兵骨干指导下重点训练的科目。

    现在,正好学以致用。

    路几乎都是自己筑出来的,许多斧头营在前面开路,他们砍倒整片的森林,用来修筑木条路。水深的地方,就打下木桩,搭起简易桥梁。步兵固然可以通过。炮车也没有问题。

    宿营的时候。地上的水太深了。甚至可以在树上搭起最简单的床来,供士兵们过夜。当然,更简单的做法是在两棵树之间拉起吊床。

    总之,没有洪水和泥石流,这点雨,这点泥沼,是挡不住北军前进的步伐的。

    北军每天平均前进十二英里,这个进度。相当不慢。

    关卓凡天天都弄得浑身湿漉漉的,但心情却非常之好:这个工兵,真是好用!

    不过一个礼拜,部队就走出了索科海克。

    然后,开始因粮于敌了。

    南卡罗来纳州,房屋尽毁,狼烟处处。

    北军重施故技,左路军做出攻击西边的奥古斯塔的姿态,右路军做出攻击东边的查尔斯顿的姿态,结果使得南卡罗来纳州的南军左右为难。他们不得不把总共三万三千人的部队分散开来。保卫各地。兵力本来就少,这下子更是撒了胡椒面。

    北军乃得以中宫直进。轻松拿下了南卡罗来纳州的首府哥伦比亚。

    一切仿佛佐治亚州事重演。

    进入哥伦比亚的时候,关卓凡发现这个城市已经被翻得乱七八糟的了——这可不是北军干的,北军是想干,还没来的及动手啊。

    原来是南军败逃的时候,先把自己的城市洗了一遍。

    看来,这种事情中国美国都是一个德性。

    好吧,北军再来一遍。

    哥伦比亚奄奄一息,联邦士兵兴高采烈。

    华美的州府大厦上弹痕累累,穹顶的竖尖上星条旗重新升起。

    曾经喧嚣的市场已经成了一个废墟的空壳,它的尖顶倒了下来。在退出联邦时,邦联各州都敲响过的退盟钟,现躺在地上,一半陷在泥中。

    一个北军士兵在信中写到:我们已经占领了这个傲慢不逊的州的首府,它煽动了叛国运动,引发了这场该死的战争它应该得到更合理的惩罚。

    这个更合理的惩罚很快到来了。

    和亚特兰大一样,哥伦比亚燃起了大火。

    和亚特兰大不一样的是,亚特兰大烧得是座空城,哥伦比亚火起的时候,城里还有相当数量的居民。

    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哥伦比亚人葬身火海。

    火起之前,轩军已经开出了城。后来,谢尔曼也不承认火是他下令放的,北军统一对外的口径是:火是溃逃的南军留下的奸细放的,目的是把北军赶出城去。

    关卓凡的心情变坏了,他隐隐有了离开这个国家和这场战争的冲动。

    这个时候,华盛顿传来消息:国会以119票对56票,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废除奴隶制。

    几乎所有的美国士兵都在欢呼,所有的黑人和几乎所有的白人,白人里面应该还有不少种族主义者,但他们也在欢呼。哥伦比亚城的火光映在他们狂喜的脸上。

    关卓凡被震动到了。

    这是导致他们加入这场战争的最直接的原因,也是他们打这场仗的各种目的里最高尚的一个,而达成这个目的手段是他们自己的肢体和生命。

    现在,这个目的达成了。

    这场大火,就当是一场炼狱之火吧,是报应,也是涅槃。

    美国的法律,除了宪法,其他的都可以在某种条件下改变。时移世易,总统国会最高法院,都有可能撤销废奴宣言。因此,真想彻底废除奴隶制,必须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方式。

    原先为拢住肯塔基等几个蓄奴州,一直不敢真正废除奴隶制,弄了一个《解放黑奴宣言来充数。现在胜利在即,那几个州就算脑子全烧坏了也不敢叛变。林肯和共和党人开始推动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

    参议院共和党占多数,修正案通过了;但众议院民主党占多数,修正案被卡住了。

    林肯乃寻找对手的薄弱部位下手。

    某众议员有在邦联军队中服役的亲戚做了联邦的俘虏,如果投了赞成票就可以释俘。

    某众议员开了间公司,先查一查有没有偷税漏税。如果有,不消说了,一定会投赞成票的;如果没有,要不要政府合同呀?

    终于,凑齐了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的票数,比三分之二最低有效票只多三票。

    整个联邦一片欢呼,人们把林肯比作摩西,带领美利坚走出了埃及。

    关卓凡想:现在,我才可以真正算是米娅口中的奴隶解放者了罢。

    哥伦比亚在查尔斯顿以北,哥伦比亚既失,查尔斯顿的后背便卖给了北军,后路随时会被切断,情形仿佛萨凡纳和梅肯,坚守既不可能也无意义,南军统帅部下令查尔斯顿守军弃城北撤。

    查尔斯顿人感觉大祸临头了。他们早已知晓了亚特兰大和哥伦比亚的命运,也清楚自己在北佬心目中的地位。

    和撤离的军队前后脚,查尔斯顿人开始大逃亡。

    北军分出一支兵马,占领了不设防的查尔斯顿。

    临行前,统兵的将领请示:该怎么处置查尔斯顿呢?仿亚特兰大例?哥伦比亚例?还是更进一步?

    关卓凡:仿萨凡纳例。

    他的口气很严重:查尔斯顿未做抵抗,如果北军予以残酷报复,以后就没人不抵抗了,我军无谓的伤亡肯定会增加,什么都没有弟兄们的生命重要。你如果不严格遵守命令,不用上军事法庭,我亲手就处置了你。

    谢尔曼没说什么,在查尔斯顿大操大办当然爽,但关卓凡的理由——减少伤亡顺利结束战争,确实更重要。

    于是,查尔斯顿逃过了一个本不可避免的大劫。

    挽救查尔斯顿,是关逸轩在美国后世的史评中免于和谢尔曼并居恶魔之列的最重要原因,查尔斯顿人尤其感激,为他建起了铜像,称这位中国贵族将军为查尔斯顿的解救者。

    哈莱克一班人幻想的类似亚述屠城王莽京观的美妙场景没有出现。

    查尔斯顿事件是一个分水岭,从南卡罗来纳州进入北卡罗来纳州之后,北军减少了对南方的大规模的破坏,征集军粮当然力度不减,但不再烧房子了。

    北军很快得到了回报,在确定查尔斯顿不会被报复之后,萨姆特堡向联邦海军投降,这根引发了美国内战的导火索熄灭了。

    (未完待续索,!



第八十二章 大势已去
    约翰斯顿赶到了北卡罗来纳州。

    他面对的是一个很绝望的局面:全州兵力加在一起,只有北军的一半多一点,而且,自己也明白,战斗力和人家不能比。

    约翰斯顿分析形势,认为唯一的生机在于北军的已愈来愈少的给养。

    关卓凡和谢尔曼持相同的看法。

    南北卡罗莱纳被我敌两军反复搜刮,真的没有什么余粮了。约翰斯顿窥视于榻侧,北军也不可能像在佐治亚州的时候那样子从容不迫。必须尽快解决后续补给的问题,不然很难再往前走了。

    北卡罗来纳州的港口新伯尔尼,内战爆发以来,一直控制在联邦海军的手里,如果能够打通一条通往新伯尔尼的道路,补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关谢和约翰斯顿都把目光投向了戈尔兹伯勒。
1...180181182183184...1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