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清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玉狮子

    说完抬起头来。

    昆布兰军团的三个军长都默不作声。

    关卓凡略略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将军,恕我直言,这一带的山势都是由东北向西南狭长走向,我军选择的这三条路都在两山之间,难以互相照顾,如果遇袭,会非常被动。

    罗斯克兰斯脸上的肌肉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说:敌人兵力有限,如果分兵阻击,是挡不住我军的。

    关卓凡心想:何以见得敌人一定‘分兵阻击’?敌军总兵力虽不及我军,但如合兵一处,比我军任何一路都多。

    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如果敌人合兵

    (未完待续索,!




第十三章 祭旗
    罗斯克兰斯脸色不豫,打断了他的话:叛军的战线很长,不可能合并一处的。

    关卓凡微微涨红了脸,那是怒容,不是羞色。

    他已经习惯了一言九鼎甚至生杀予夺,在国内,太后和议政王对他言听计从;到了美国,林肯总统礼以国宾,待以国士,不知道多久没被这样不客气地对待过了?

    但现在是在军中,这个人是战区司令。

    关卓凡平静下来,可话不能不说:将军,以职浅见,所谓敌军战线颇长,是我军的情报显示此地至彼地都发现了敌踪,未必可以作为敌军的战线由此地而延伸至彼地的证据,需防敌军暗布疑兵。

    一旁的托马斯开口了:将军,我认为关侯爵的意见是有道理的

    罗斯克兰斯微笑:托马斯将军,我为你申请调职去关侯爵的清国义勇军好不好?

    语惊四座。

    关卓凡几乎就要发作,托马斯脸上青红不定,胸膛起伏。

    另外两人慌了,克里腾登出来打圆场:哎,这个,将军在开玩笑呢

    罗斯克兰斯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分,也有点着慌,换了语气:乔治,抱歉,我的幽默总是这样蹩脚。

    一阵难堪的沉默。

    还是关卓凡打破了僵局:将军,关于敌军的数量,我有一个小小的担心。除了查塔努加,现在西线并无大的战事,叛军兵力虽不充裕。但应该还是有能力为田纳西军团增兵的;还有。东线葛底斯堡一役后。我敌暂时都不会有大的动作,需防叛军从东线调兵查塔努加。

    罗斯克兰斯摇了摇头:没有这方面的情报。

    那就真没什么可谈的了。

    又是一阵沉默。

    这次先开口的是罗斯克兰斯自己:如果没有更多的意见,就照此执行,明天凌晨六点行动。

    将军们纷纷告辞,关卓凡刚想离开,突然想起:气的糊涂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没问。

    请问将军,我军的任务是什么?

    罗斯克兰斯皮笑肉不笑:请关侯爵担任这次行动的预备队。

    预备队?!

    关卓凡瞠目半晌。嘴唇动了动,没再说什么,转身而去。

    第二天一早,昆布兰军团按时出发了。

    从早上起床,关卓凡就铁青着脸,呆在帐中没有出来过。

    他一直坐在桌旁,腰挺得笔直,但一言不发。

    早餐没吃,也没人敢劝,包括婉儿。

    午餐还不吃。婉儿忍不住了,端了饭。怯怯地放在了他的身旁,然后站住,不肯离开,美丽的大眼睛中泪珠儿滚来滚去。

    关卓凡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端起来,慢慢地把饭扒了。

    整个轩军营地都弥漫着一股难耐的压抑。

    下午两点钟左右,帐外突然喧哗起来,人鸣马嘶,听得卫兵大声报名:军团长到!

    话音未落,帐帘摔起,华尔大踏步地冲了进来,面色通红,大声道:传令兵来了逸轩,我军打输了!

    关卓凡霍地站了起来。

    接着两个卫兵一左一右搀着传令兵进来,关卓凡吓了一跳,这个兵浑身泥浆血污,烟火熏得满面乌黑,嘴唇干裂,发须焦烂,已全然辨不出模样。

    关卓凡:给他水喝!

    婉儿赶忙取了水壶递过,那个兵一口气灌下了大半壶,才有声气讲述。

    原来罗斯克兰斯将军带领的右路军刚进入奇克莫加地界,便遭数倍于己的敌军阻击,急令中路托马斯左路麦库克向自己靠拢,但中左两路军路险难行,半路又被敌军分兵阻击。终于罗斯克兰斯支持不住,等不到中路军左路军便溃败下来,向查塔努加方向撤退,同时下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关卓凡飞速地转着念头:罗斯克兰斯的右路由克里腾登军大部和军团直属部队组成,三路大军中人数最多,约二万三千人,敌军数倍之,还有力量有效阻击中路军和左路军,那加起来得有多少兵马?

    关卓凡问:谁负责断后?给预备队的命令是什么?

    传令兵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没有人断后,给所有部队的命令都是撤退,退到查塔努加城内,包括预备队

    砰!

    关卓凡一拳砸在桌子上,力量是如此之大,桌子几乎砸翻过去,上面的笔墨纸张文件撒了一地。

    他的面孔因暴怒而扭曲:混蛋!这么干,要全军覆没的!

    撤退有撤退的路数,谁第一个走谁第二个走,谁负责断后,讲究不比进攻少。最忌全然没有章法,一溃而散。那样敌军乘势掩杀,你就变成了黄羊白兔,就不是撤退,而是屠杀了。

    敌军随着败兵,一路追杀过来,查塔努加亦必不保。

    最糟糕的是,此去奇克莫加,只有昆布兰军团行军的那三条路,撤退的时候,肯定哪条路去哪条路回,每条路上必都塞满潮水般溃向查塔努加的败兵,就算轩军意图救援,也无路可行,反会被裹成一团,无法施展,从而一起成为追兵的猎物。

    真的已成死局。

    关卓凡的眼睛血红。

    华尔问:逸轩,怎么办?我们撤不撤?

    关卓凡沉声道:等一等等我们自己的探马。

    接下来的每一分钟都像一年。

    终于一个小时之后,探马回报:左路右路已经溃退,但中路托马斯拒绝接受命令,死战不退。

    那么说中路还空着。

    关卓凡眼前一亮。

    他大声命令:传我的令,全军集合!

    华尔试探着问道:逸轩,我们是撤,还是

    关卓凡一字一顿:我们不撤,我们顶上去!

    校场上,松江军团整队完毕。蓝鸦鸦地一个又一个方阵,齐齐整整地摆满了整个校场。

    关卓凡登上了阅兵台,风掀起他蓝色的大氅。

    弟兄们!

    二万七千人鸦雀无声。

    见真章的时候到了!

    关卓凡目光炯炯:咱们万里漂洋,为的就是这一天!咱们打赢这一仗,中国人的腰板就能挺直了!之前丢了的祖宗的脸面就能找得回来!咱们中国就能在万国里面头顶天,脚立地!

    士兵们觉得血开始发热。

    弟兄们!打赢这一仗,活着,关三保你升官发财;死了,关三替你把骨头背回去!

    士兵们的血涌上脸面。

    军士中最勇猛的,死了,家里有老母寡妻孤儿的,关三替你养起来!要向朝廷请旨,替她们请一个一辈子不纳钱粮的恩典!

    士兵们的眼睛都睁大了!轩军的士兵大都是普通穷苦的农民,完粮纳税是中国农民对王朝最大的义务,也是一生最大的负担,单为这一条,就值得卖一条命了!

    我要向朝廷请旨,单为咱们轩军立一个祠,你死了,供起来,年年月月祭祀,血食不替——要让你在下面吃香的,喝辣的!

    士兵们人人的眼睛都在放光。

    关卓凡继续:可是要有人怂包下软蛋,当逃兵,就算你逃得军法无情,也得烂在异国他乡,死了也没人替你捡骨头,魂魄永远隔着一个大洋,回不得家!

    他沉默片刻,大喝道:弟兄们,打不打得赢这一仗?!

    山呼海啸:打得赢!

    关卓凡大笑道:好!我先替你们开个洋荤,来,祭旗!

    六个洋人被五华大绑地押了出来,个个形容恐惧,其中一个须发火红,一个嘴角有一道可怕的缺口,尤其引人注目。

    关卓凡狞笑道:这六个是叛军的细作,判处死刑!给我挂起来!

    六个洋人被撮弄到绞架台上,索扣往脖子上一套,有人上前一脚踢开活门,人犯身子一沉,立时就飘飘荡荡地挂在了绞架上。

    蓝眼睛高鼻子红红黄黄的头发,但又如何?还是手一抖,脚一蹬,就挂掉了!

    在底下的士兵们看来,这是咱们中国人挂掉了他们!

    最后那一张窗户纸捅破了。

    洋人也是可以杀得的。

    关卓凡一摆手,阵列前,一面大大的关字旗展了开来。

    跟着这面旗子,开拔!

    (未完待续索,!



第十四章 入美第一战
    关卓凡的部署是:

    他自已和副军团长张勇带马队和近卫团骑兵队为第一梯队;

    第一师师官福瑞斯特带洋一团克字团为第二梯队;

    第二师师官白奇文带洋二团先字团为第三梯队;

    军团长华尔带其余人马为第四梯队。

    道路狭窄,时间紧迫,不可能二万七千人一起行动,必须分批出发。

    第一梯队全部是骑兵,本来骑兵的长处是奔袭,而非强攻,关卓凡如此布置其实是兵家大忌,但他要用骑兵的速度争取时间,赶在托马斯支持不住之前赶到战场,所依仗的,只能是多少出其不意的效果,和这两支部队配备的火力——全部是斯潘塞连珠枪卡宾型号,马队两千四百,近卫团五百,刚好把第一批二千九百支斯潘塞卡宾枪分完。

    对第二梯队的要求是最大强度的急行军。这种强度的行军下,哪怕是最强壮的士兵,也会有累瘫在半途的情形发生,但希望大部分按计划赶到目的地,以期在第一梯队攻击不力的情况下及时投入,不使部队溃败或覆没。

    待到第三梯队赶到,松江兵团大半并且是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便已到场,应该有能力发动实质性的攻击了。

    待第四梯队赶到,全军即发动总攻,扭转战局。

    当然,所谓扭转战局,最好的情况也只是救下托马斯军,保护败退的昆布兰军团全身撤回查塔努加,以保住这只部队。进而保住查塔努加。以图日后反攻。

    城东的传教士高地是丢定了的。增援部队到来之前,敌攻我守的局面不可能改变。

    所有的高级军官都激烈反对关卓凡亲自带领第一梯队,这是最危险也几乎肯定是伤亡最大的一批——天底下哪有让主帅去第一个打冲锋的?

    但关卓凡对所有的苦谏都一律不纳。

    他是这支部队的定海神针,他要确保,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火力打击下,这支部队不会崩溃。

    即便全部战死,伤口也必须开在身体的前面。

    战前祭旗,他做的那番慷慨激昂的讲训。许的那些赏恤,根本目的,摆在第一位的,还不是打赢,而是不崩溃。

    还有,历史发生的时候,我要在现场。

    第一梯队衔枚急进,到下午五点钟左右,隐隐的枪炮声传了过来——已经接近战场了。

    这时探马来报,前方发现一支数千人的敌军。正向我军移动。

    关卓凡心里一沉:轩军已经被发现了,敌人的主将很会用兵!

    北军已大半溃退。但南军在全力攻击托马斯的同时,没有忘记照顾查塔努加方向。

    出其不意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也有好处:这第一仗变成了遭遇战,而非强攻了。

    他吸了一口气,轻轻呼出,然后传令骑兵下马。

    这个时代的骑兵,本质上是骑马步兵,马匹本质上是步兵的快速移动的交通工具,那种两拨骑兵绞在一起抡着马刀对砍的场面,其实是很少见的。

    基本战术是,达到战场之后,四分之一的士兵留下照看马匹,四分之三的士兵构筑防线或发动攻击。

    关卓凡不用这么保守,只暂时留下近卫团五百人,二千四百名马队士兵全部列队,投入攻击。

    敌人已经出现在视野中了。

    一队一队,排成横列,踏步向前。

    这个时候的美队,许多还在使用前装枪,战场上的队形和排队枪毙时代区别不是很大。事实上,即便后装枪普遍装备之后,散兵战术也没有马上普及开来,散兵战术的真正成熟要一直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根本原因是散兵战术对士兵的个人素质要求太高,这个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远远滞后于武器的发展。

    因此,轩军这边,虽然已经装备了后装连发枪,队列和正从远处缓缓逼近的敌人区别也不大。

    战鼓响起,轩军马队士兵开步向前。

    关卓凡的心随着鼓点,怦怦地跳了起来。

    很快。双方士兵都进入了对方的射程之中。

    望远镜中,一排排灰色的人墙已经端起了枪。
1...145146147148149...1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