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九孔
不等杨暕将极度愚蠢的话说完,宇文述突然大声咳嗽了一声,杨暕才反应过来,顿了一下,又大声说道:“本宫绝没有指示这两个侍卫刺杀秦安公。”
全场一片死寂,所有人看着太子刚才的反应,很多人心中浮现‘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句话。
此时场面有些乱,而且太子杨暕的愚蠢行为一个接一个,让众人都顾不上,或者说都已经懒得掩饰脸上的神色,所以杨暕脸色顿时越加难看起来,他有些歇斯底里的吼道:“没错,本宫是想杀死王君临,但本宫怎么会愚蠢的在这个时候让人刺杀他,而且还让自己的侍卫动手,你们以为本宫是蠢货吗”
全场越加死寂,独孤长苏、苏威等臣子更是痛心疾首,如此愚蠢的人放在平常百姓中都是少见,这样的人能够当太子能够当储君能够在有朝一日当大隋皇帝
王君临却是心中感慨,杨暕被后世史学家评为中国历史上最愚蠢的皇子,明明杨广只剩下他这一个儿子,他甚至都不要做,只要装成乖宝宝就行,可是他硬是将一手牌打到最烂,甚至逼着杨广和萧皇后废了他不说,恨不得将他杀了,以致于最后杨广立皇长孙为太子。
“杨暕此子,其实没有多少威胁,
可以不用理会了。”
“只是……是谁利用了杨暕”
“这是将杨暕愚蠢和冲动的性格算在了里面,恐怕已经算到太子此时愚蠢的反应了。”
“献俘仪式上,代表天子接受大隋第一功臣献俘的当今太子殿下身边的两名侍卫突然刺杀大隋第一功臣,太子殿下甚至当场承认想杀了大隋第一功臣,这件事情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首先事情传出之后,会让杨暕威望降低谷低,名声扫地,甚至臭大街。爆怒的杨广说不定直接将他太子之位废了。”
“其次,在普通百姓、军队的将官和一些官员心中,太子代表的是皇帝陛下,会本能的认为太子的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会想着陛下也要杀我这个大隋第一功臣,从而再次让陛下失去民心,动摇了军心。”
“所以,这应该是杨素所为,他是想进一步的让杨广失去民心,乃至军心,这是为了谋反做准备。”
王君临脑海中念头闪动,却是已经看穿了杨暕的两名侍卫突然对他刺杀的真相。
杨素果然是好手段,而且这是阳谋。
当今太子杨暕当年与王君临的冲突,不说整个天下人都知道,至少官员和勋贵是知道的,不少暗中崇拜着王君临的将官是知道的,再加上杨暕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献俘盛典
罗士信带领的五千骑兵被限制进入洛阳城内,城外安排好了驻扎大营,王君临只带着四百多特战队高手走在最前面,在他们身后是由府兵接手押送的一万多高句丽俘虏,走在这些俘虏前面的是高高锁在一个囚车里面的渊太祚,为了防止他自杀,四肢乃至牙齿都已经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按照杨广的要求,献俘队伍要绕行整个洛阳城一大圈,最后才到达皇城前,面见皇帝陛下杨广。
王君临将两边观摩的高句丽俘虏的百姓惊惧、兴奋、漠然、厌恶、仇恨等各种情绪直接忽略,坐在血鬃马上晃晃悠悠的前行,按照杨广的意思,自然是不能太快的结束这种游行。
骑着血鬃马走了半条街后,王君临将刚才经历的刺杀渐渐抛掷脑后,开始欣赏新都洛阳,毕竟这也是新都建成之后他第一次来。
道旁均满植树木,树荫环护,走过几条街,王君临渐渐发现,洛阳城修建的很高大上,一看就知道是周密规划、顺应地势、精心布局而建成的。
特别是洛阳城横街里巷,无论走到何处,街巷纵横,都是方格整齐,犹如棋盘。而民居则平均分布在棋格之中,秩序井然。
沿着全城主干街道绕行一圈之后,王君临带着献俘队伍朝北面的宫城驰去。
沿途尽是甲胄鲜明的兵士,越是接近皇城,百姓越少,多了一些清冷,彰显着里面那位皇帝高高在上的同时,也仿佛在皇帝与百姓之间设下了一种厚厚的隔膜,这是一种民心尽丧的感觉。
皇城周围九里,四面开有宫门。
天门位于南墙正中,南对端门,北对武门,与中央各殿的正门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
蹄音轰鸣下,整个皇城也似在晃动起来。
王君临在太子杨暕左方,两人前方由五百宫骑开道,后面跟了押送队伍和高句丽俘虏两三万人,可谓是声势浩荡。
很快,王君临就看见了皇城天门,门分两重,深达二十
许步,左右连阙,被宽约十八步的城墙相接,城关高达十二丈,气象庄肃,令人望之生畏。
此时则天门中门大开,远远看去一大群人,各种盛大的布置,花团锦簇且又盛大庄严。
杨暕一直阴沉着脸,独孤长苏则神态从容,一边策骑,一边对王君临道:“天门内尚有永泰门,接着就是主殿甘露殿,乃为举行大典和接待外国使节专设。陛下在那里等待秦安公。”
王君临放眼望去,洛水之端,外郭城西北处,坐落着气魄宏大的东皇宫。
皇宫分为皇城与宫城两部分。
皇城围护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呈“凹”形,北面与宫城有城墙分隔。
皇城城墙都是夹城,有两重城墙。北面则有三重,更增其防御能力。
皇城内东西有四条横街,与南北三直道交错,中央大道居中轴线,甚么省、府、寺、尉等官署分别排列在大道两侧的横冲,众星拱月般,不离皇宫左右。
宫城则是皇帝杨广的居处和接见群臣的地方。
宫城之北,再有曜仪和圆壁两城,使宫城处于重重包围之中,防范严密之处,更胜原大兴城的皇城。
献俘队伍绕行入内城,再进入皇城,带起一路乱七八糟的欢呼,王君临一行最终到达皇城南面的天门停步,这里就是献俘宣捷的地点。按照大隋的会典典制是只有献俘才到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三千假子
杨广在一个月前听了虞世基的话,认为王君临即使有不臣之心,但绝不会有不臣之意,更不会有谋反之事,但自己的儿子做了如此蠢事,甚至先是一万骑兵对王君临伏杀,然后城楼上有人试图用八牛弩射杀,再之后太子的两名侍卫又对其刺杀,这种情况下王君临会怎么想,会不会怀疑他这个皇帝想要杀他,从而被逼的生出谋反之意
杨广此时是有些担心的,这种担心甚至让他生出不顾一切杀了王君临的想法,但他想起王君临能够帮助他有朝一日灭了高句丽,而且还能够帮助他对付有谋反之意的世家门阀,所以最终还是用十分温和的声音说道:“爱卿请起。”
王君临故作小心的站起来,低眉顺眼的等待杨广问话。
“爱卿以一路偏师,立下如此大功,朕心甚慰。”杨广这句话隐隐有一种落寞和羡慕之意。
王君临连忙大声道:“全赖皇上洪福眷佑,运筹帷幄,特意设下水师一路,又委派微臣为统帅,微臣不敢居功。”
杨广微笑道:“朕立下水师一路大军,这没有错,但你的功也是有的,也不必过于谦逊。若无你这样能臣去执行朕的旨意,即使朕再运筹帷幄,也难以打得胜仗,朕每每想起在辽东的惨败,便恨不得朕麾下臣子都是如爱卿这般。”
“陛下明鉴,微臣也没有其他本事,只因一路水师兵丁都是淳朴之人,微臣一到军中便教他们忠君之事,为皇上分忧,是以人人皆知大义,战阵之上那气势便强于高句丽人,加之陛下之前运筹帷幄,指点得法,侥幸屡次得功。”
顿了一下,王君临又说道:“臣听闻河东和关中接连受灾,陛下正为钱粮发愁,所以臣此次来洛阳,除了带来渊太祚和一万多高句丽俘虏之外,还给陛下带来了九万两银子和应天府七千亩良田地契、两万石的粮食。”
杨广闻言,顿时越加欣喜:“爱卿有心了,朕最近正为钱粮之事操碎了心。”
说到这里,杨广爽朗的笑了几声,神态间十分畅快,但突然神色一凝,又对王君临问道:“朕听说爱卿在路上一家寺庙受刺,后来又在一处山谷中被一万伏兵袭击,刚才在京城门前又接连受刺,可有此事”
王君临顿时神色一肃,道:“臣请陛下挥退左右,臣有秘事启奏。”
杨广目光一闪,挥手让所有人退下,盯着王君临,淡淡的说道:“爱卿现在可以说了。”
王君临说道:“臣正要陛下禀报,寺庙中刺杀臣的那老沙弥是个死士,臣直接斩杀,未能问出幕后黑手,但臣一怒之下,将那寺庙和尚都抓了起来,从寺庙中搜出九万两银子,七千亩良田的地契和两万石的粮食,臣为此大吃一惊,没想到寺庙如此富裕,臣建议陛下可派人对天下寺庙不法之事进行彻查,定能够在寺庙中搜出不少脏银和粮食。”
杨广一脸吃惊,咬牙道:“寺庙中的这些秃驴竟然如此富裕,真是该死,朕为了钱粮愁白了头,他们竟然囤积如此多的钱粮,朕等会立刻下旨,彻查天下寺庙,刚好解决眼下我大隋财政危机。”
说完,杨广看向王君临的神色越加欣慰,道:“不错,爱卿一心为朝廷着相,替朕分忧,爱卿现在给朕说说在那山谷中遭受一万伏兵袭击是怎么一回事。”
王君临神色凝重的说道:“陛下,臣不敢隐瞒,除了在京城门前刺杀没有活口之外,之前在山谷中对臣的伏兵中抓住了一些活口,臣已经通过他们知道了刺杀臣的幕后凶手。”
杨广有一脸杀意,咬牙道:“不知是何等贼人,竟然在朕的眼皮底下,动用一万骑兵袭击朕的功臣。”
王君临神色故作复杂的说道:“回禀陛下,那一万人是太子殿下,宇文述大将军、弘农杨氏三方凑的人手。”
杨广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太子殿下朕回头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与天子密谋
“陛下,臣细细想了一下,有人安排太子的侍卫在众目睽睽之下刺杀臣,此举有三个目的,一是离间臣与陛下之间的关系,但臣对陛下忠心耿耿,贼人的这个目的自然难以达到。二是贼人想在天下百姓和军中将士中间损害陛下的威望。三是贼人想要挑起太子与皇长孙之间的太子之争,让朝廷动荡。”王君临沉声向杨广汇报。
杨广听完之后,脸色越来越难看,心中生出滔天杀机,咬牙切齿道:“好贼子,爱卿可知这贼人是谁”
王君临依然没有正面回答杨广的问题:“陛下,贼人想尽办法想让大隋动荡,恐怕是有谋反之意。”
杨广浑身一震,脸色阴沉喝问道:“爱卿赶紧告诉朕这贼人是谁”
王君临知道火候已经够了,立刻说道:“臣怀疑是弘农杨氏所为,而且臣怀疑杨素还活着。”
“砰!”
杨广一掌砸在桌案上,吼道:“朕早就应该想到是弘农杨氏,当年父皇在位时,便曾经给朕说过,杨素恐怕会带着弘农杨氏谋反,朕也曾经想过将杨素逼死的办法,但这老贼奸猾之极,在六年前假死脱身。朕现在便下旨,发兵剿灭了弘农杨氏。”
“陛下不可”王君临连忙说道。
“为何不可”杨广寒声问道。
王君临沉吟道:“陛下,有三不可。其一,杨玄感虽然在洛阳,但杨素和弘农杨氏大部分人在弘农,陛下这边一动手,杨素那边肯定立刻谋反。其二,杨素老贼谋划多年,军中不知道有多少旧部,说不定立刻天下大乱。其三,陛下率先动手,天下所有门阀世家必然会认为弘农杨氏是被陛下逼迫所谋反,到时候各门阀世家人人自危,很可能会有不少人效仿弘农杨氏,后果不堪设想。”
杨广一听,顿时冷汗淋淋,他却是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这么复杂,这么严重,王君临也是在刚才献俘绕着全城游行时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杨素安排潜伏在太子杨暕身边的死士刺杀自己,以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肯定能够想到自己存暴露的可能,但依然这样做,固然是因为一箭三雕的效果诱惑很大,但更大的原因是杨素将杨广的顾虑看得很透,眼下根本不怕杨广知道他还活着,且弘农杨氏要谋反的意图,甚至王君临猜测,杨素盼着杨广知道之后,二话不说便对他们弘农杨氏动手,从而在大义上取得主动权,且挑动其他门阀世家谋反之意,从而让天下彻底大乱,乱中取胜,逐鹿天下。
“爱卿,现在如何是好”天下各地那些泥腿子的跳出来谋反,包括声势宏大的瓦岗寨那帮反贼,杨广都没有放在心上,但杨素若是带着弘农杨氏谋反,杨广却是极为担忧,而且他深知一家门阀世家谋反,会带来连锁反应,其他门阀世家也会生出谋反之意,到那个时候大隋江山真的危险了。
“陛下,以臣之见,陛下装作没有识破杨素贼子的谋反之意。然后暗中剪除杨素在军中旧部,比如幽州行军总管,大将军李子雄等人,同时暗中调派亲信对弘农形成包围,等杨素一谋反,立刻以雷霆之势扑灭。这样一来,便不会让天下门阀世家多想,而且陛下也始终站在大义之上。”
王君临如此算计杨素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动
杨广话音刚落,便阴影中走出一名老太监,正是独属于杨广的情报组织掌控者,也是杨广最为信任的那位老太监。
“回禀陛下,的确如此,王君临之前通过许敬宗和沈光对蓝衣卫府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此次许敬宗被太子拉拢,与王君临反目,这也是此次太子、宇文述、弘农杨氏三家联手,以一万伏兵伏击王君临,而王君临未能提前发现的原因。”老太监声音有些嘶哑,但回答很沉稳。
杨广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了,传朕的旨意,罢免宇文述右卫大将军之职,责令其在家闭门思过,半年内不许出府。”
顿了一下,杨广又说道:“传旨给许敬宗,让他带领蓝衣卫府的探子彻查天下寺庙不法之事。”
……
……
王君临在洛阳并没有府邸,所以在皇城外与张天冈带领的四百多特战队高手汇合之后,便向驿馆走去。
来到驿馆时,已过傍晚时分,冬天昼短夜长,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进了朝廷提前给自己准备的驿馆院落,很多人早已等候多时。
“卑职拜见王爷,恭喜大人封王。”院子里面一群人向王君临恭敬行礼,恭贺他封王。
除了沈光之外,还有景田、张继科、虫妖三人。
景田在大隋迁都之前,在大兴城统领红刀会,替王君临打理小雨剧院,在庞大的财力和太多的高手支持下,带领红刀会和小雨剧院总部在朝廷搬迁到洛阳城时,也一并转移了过来。这七年下来,景田早已掌控了整个洛阳城地下世界。
面张继科早在杨广是太子时,便奉王君临之命,投靠杨广,成为杨广的高级幕僚,因为有王君临照应,不管是在杨广未当皇帝之前,还是杨广当皇帝之后,都立下不少大功,如今已经成为朝廷吏部侍郎,虽然没有虞世基和裴世矩那样被杨广宠信,但也一直被杨广视为嫡系,颇为信任。
虫妖早在一个多月前便带领大批高手来到了洛阳,而同一时间,王君临让武林公会的大长老,春秋谷主去了武林公会总部,同样进行一些必要的安排。
张继科和景田自然是隐瞒身份,偷偷潜入来见王君临的,此时看见王君临神色有些激动,毕竟两年未见了。
王君临景田和张继科扶起来,说道:“二位辛苦了。”
二人立刻抱拳道:“比起王爷远征高句丽,我们二人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相反花着王爷的钱,这些年可谓是享受荣华富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