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风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普祥真人
图书馆会外借么”
“一般人当然禁止,不过这种制度对我不起作用。”乔雪得意地一笑。随后问道:
“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发现”
“咱两的发现差不多。英国人的记录不够全面,尤其是在租界建立之前的档案有疏
漏。这可能也是受庚子的影响,否则按照英国人的性格,也会刨根问底。吴鸿恩是
个经营钱业的商人,为什么要去伦敦道买房子那地方英国人管之前是大开洼,四
周只有些穷人的窝棚。他一个财主去那建房子图什么还不是个堆房或仓库而是个
四合院。要修这种房子,必须大动土木,自己先行填充地下避免沉降,一般商人可
拿不出这笔钱。”
“而且他的家人哪去了”乔雪指出另一个问题:“根据英国方面记录,庚子事变之
后吴家满门下落不明,难道都死于拳乱”
“闹拳的时候杀了很多人,全家被祸也不奇怪。尤其义和团打紫竹林,成千上万人
大动干戈,洋人开炮鸣枪,义和团杀二毛子,彼此都很杀了一些人。可是这栋房子
并没有被炮击的记录有没有火灾,吴鸿恩本人经营传统钱庄很少和洋人打交道,这
一家人又怎么惹了义和团招来杀身大祸这部分信息,得去找华界的关系问问看。”
乔雪摇头道:“不需要那么麻烦,书籍会告诉我们答案。”
她从图书馆一番寻找,找出好几本英国人记录庚子事变的著作以及当事人的日记还
有照片。两人将几本书对着看,果然从里面发现了一条不被人注意的信息。
在一本英国神甫的回忆录中记载,其在庚子之前于天津结识吴姓商人,并被他请到
家里款待。只是这家人拒绝信教,所以在庚子期间并未能得到教堂的庇护。事后再
去寻找,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一栋空屋而且遭遇外力入侵,翻动得一塌糊涂。
这位神甫这段记录是和他的工作有关,感慨吴家为何不肯皈依,否则肯定能得到祝
福等等。除去这部分个人情绪的内容不谈,宁立言发现洋人的记录里提供了几个重
要的情况。
回忆录中写的吴姓商人应该就是吴鸿恩。在洋神甫的记载中,吴鸿恩不是一个普通
的钱业商人,而是某位带兵大员的粮台。靠着战争发了横财,而他的主官又暴毙而
死,他才得以返回家中安享晚年。
由于吴家人不肯皈依让洋人很不满意,在记录中隐约透露出神甫的恶意。他怀疑吴
鸿恩侵吞了本来属于主人的财宝,才有后来的富贵。吴鸿恩好心款待这位神甫,不
但没得到祝福,还被人在书里指桑骂槐了一番,也算是有眼无珠。
从年岁、籍贯以及洋人的记载分析,吴鸿恩很有可能是淮军中人。因为李鸿章担任
直隶总督期间长期住在天津,有不少淮军子弟在此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吴鸿恩的钱
业生意很可能也是和他们有关。
淮军最出名的一点是一年发九次军饷称为“九关”,待遇之厚为全国各军之冠。除此
之外还允许部下私自留
第三百三十一章 魔踪
宁立言如今在天津城算得上一方豪强,比起昔日的袁彰武尤有过之。在他手下控制
的力量里以本地混混人数最多,能量也最大。虽然天津的地下社会没形成一统,但
是宁立言一家独大格局已成。像是找人这种事,他说一句其他人肯定要给面子,再
说白花花的现洋在那,也容不得人不动心。
在天津单就找人而言,混混的能力可算第一,寻常人想要瞒住他们的耳目潜藏绝非
易事。尤其是吃江湖饭的,就更是难以逃脱混混的手眼。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并
不理会,纵然有一些形迹可疑人出现,也就是心里有数不会出面干预。这次宁立言
有令,才有人拿这个消息卖交情。
最早是有人发现端倪是万隆货栈这边进出的人有点多,伙计总去买熟食卤肉,用量
也比平时大得多。
按伙计的说法是有老乡来投奔掌柜,所以肉买得多些,巡捕不当回事,普通人更犯
不上操心。可是混混们得了宁立言的命令用心扫听,便察觉这事不寻常。这年月老
乡投亲告帮的事时有发生,若是所有的老乡都是这么招待,这货栈早就关门大吉。
这帮混混平日吃街面,对于租界里的买卖门面都十分了解。万隆货栈在日租界经营
了两年左右,生意不好不坏,掌柜的也是个老好人。按说这等人和刘黑七扯不上关
系,可是现在有这个疑点便要去看看,这一看就看出了毛病。
能当场认出刘黑七,其实是宁立言接受乔家良建议在码头实行善政的回报。刘黑七
主要在山东、河南一带活动,本地人认识他的不多,否则也不敢拿天津当落脚点。
可是码头上的苦力工人来自各地,其中有几个苦力来自河南卢氏,乃是刘黑七的对
头,一眼就把他认出来。
当年刘黑七带兵攻打卢氏县城,当地人据城死守鏖战数昼夜,终于保住县城不失,
刘黑七饮恨而去,卢氏百姓也伤亡惨重。攻守双方从枪战到白刃格斗,彼此都朝过
面。刘黑七亲自带兵进攻,这几个来自卢氏的苦力当时年纪不大却也举着扎枪上城
和土匪死拼,与刘黑七以及他部下几个重要头目都朝过面。
刘匪作恶多端杀人无数,对于百姓早就记不得了,这些人对他的人却是记忆深刻。
今天这几个苦力歇工,正好闲下来。本来大家卖力气赚自己的血汗钱不掺和其他
事,这边没有工就去其他的码头找工作。可宁立言是他们的大恩人。单是冬天不开
工依旧按天给工钱这一条,就足够这帮人杀身以报。
是以宁立言命令传下来,他们宁可一天不赚工钱也要帮着宁立言找人,在万隆货栈
门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对头人。
当时刘黑七带着手下两个头目从货栈出来,并未对街边蹲着的几个混混以及苦力注
意。这几个人认出刘黑七当时便想要行刺,幸亏被身边混混按住,才不至于闹出大
事。这几个苦力对于宁立言素来敬佩,认定这是本地的豪侠,自己不能动手,就请
宁立言出马。如果宁立言不肯出手,这帮苦力多半就要自己行动,与刘黑七一死相拼。
乔雪一皱眉毛:“刘黑七他居然进城了”
“你也知道他”
乔雪哼了一声:“这么个恶棍我自然是有耳闻的。这种大盗进城不会有好事,难道
我们这次的对手是他”
“这事难说。”宁立言示意老谢坐下,“我让老谢传我的话找人,本意是把天津城里
的绿林人过个筛子。白鲸也在伦敦道上,虽然和事发地很有一段距离,可是总归也
算是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把人弄走,没让白鲸的人起疑,又把现场弄得这么
干净,绝不是普通人所为。要么是正规特工,要么就是积年巨匪。本地的黑道没这
个本事,更没这个胆量。敢在英租界动手的,肯定是外地人,而且不会是小人物。”
乔雪皱起眉头:“刘黑七算得上是大盗,也有足够的胆量招惹英国人。不过他行事
一向粗糙,不像是能干出这种事的人。”
老谢这时插话道:“乔小姐说得没错。可是我扫听了一圈,这些日子天津卫来的绿
林不多。有几路吃江湖饭的也是过境,不敢在天津犯案,更不敢在英租界犯这么大
的案子做长局。大家都不傻,知道这是东家的地盘,在这闹事不是找死么倒是刘
黑七这种混蛋倒像是能干出这事的。他是出名的混不论,根本不给别人面子。”
乔雪的手指在桌子上弹了几下:“刘黑七、韩启泰、吴鸿恩……案情越来越复杂,我
感觉咱们的拼图还是缺少了一部分,只要能找到那部分残缺,就能把这片迷雾拨
开。至于那些苦力的请求……我不赞成。刘黑七现在住在日租界,我们要想对付他得
费点力气,搞不好还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这个人是出名的悍匪,要想解决他
可不是容易事,我觉得我们不该冒险。”
宁立言知道,乔雪之所以这么说,还是为自己考虑。吉川幸盛与自己会面之后,彼
此之间的关系便如仇敌。对方如同一条毒蛇,不知几时就会向自己发动攻击。加上
日租界新换了警察署长,正是新官上任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这个时候去日租界杀
人,平白授人以柄。
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着想,但又得考虑到自己在码头工人心中形象,是以乔雪主动
开口承揽责任,目的就是保全自己。
宁立言固然承情,但不认可乔雪的观点。自己尽量避免杀人,尤其在日租界更是如
此,可刘黑七是个例外。不管他是不是失踪案的罪犯,自己都不能让他活着离开天津。
乱世出土匪。从清末到民国天灾,活不下去的人当土匪很正常。可是刘黑七的
手段在土匪之中,也是少有的酷烈残暴,视人命如草芥,既不讲道德也不讲绿林规
矩。江湖千百年来形成的规则被他全部抛弃,于外地的土匪宁立言管不了,也不想
管。可是刘黑七以天津为藏身地,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若是再让他跑了,自己的
面子放在哪必要取他的性命,为死在他手里的人报仇。
他问老谢道:“那几个苦力安抚住了么”
“他们信的着东家,愿意听您的信。可要是时间太长,他们说不定就得自己下手。
两边的仇也实在太深,刘黑七打卢氏的时候,城里男女老少都上了城墙,半大孩子
&nb
第三百三十二章 后浪推前浪
汤家也不至于把宝都押在曲家叔侄身上,自身毫无还手之力。汤玉麟终究是绿林出
身的主,如今只是没了权柄胆量不至于失去见识,知道自己的后生晚辈们与自己一
样胆大包天且不会敬畏绿林尊长。固然有曲家叔侄以及他们身后代表的保安总队数
千人马作保,也要考虑那些匪徒凶性发作行博浪一击。
曲长河的人进租界不能带武器,他们叔侄身上暗藏手枪,八名护兵全是赤手空拳没
敢携带枪械。汤玉麟把家中所藏的十几条长枪都拿了出来,优先武装了曲家士兵,
剩下的几条大枪背在了自己亲信扈从身上。汤家父子身上也带了手枪,看模样就像
是要准备实施暴动或是即将投入一场战争。
那些步枪被护卫背在身上,刘黑七的人自然能看见。意租界不比华界,曲家人不能
带枪刘黑七的人也是一样。这些枪支产生的震慑力应该能让刘黑七知难而退,不要
再找自己的麻烦。
天津的富人不计其数,他刘黑七去偷、去抢、去绑票……总之只要不来为难自己,其
他爱怎样就怎样,他汤玉麟不在乎!
汤玉麟特意找出了军装穿在身上,身上带着“枪牌撸子”手中拄着指挥刀,仿佛自己
依旧是热河的草头天子,手中掌握着千军万马。他的眼睛看向曲长河,后者叼着烟
卷喷云吐雾,看上去格外悠闲。但是汤玉麟心里有数,这未来的姻亲只不过是在努
力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内心和自己一样紧张。
毕竟刘黑七凶名在外,如今的局势又不比当年,正规军居然奈何不了土匪,说起来
也让人唏嘘。
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回响着自己当年在关外为匪的情景。无数次枪林弹雨死里逃
生,那时候的生活最苦,卖命拼杀身无长物还经常挨饿,但那时自己的胆量也最
大。现在有了自己想要的财富、女人,可是曾经的胆量却找不到了。他需要那段记
忆给自己提供勇气,让自己这曾经的督军不至于在土匪面前丢了面子。
可是汤玉麟发现自己年纪确实太大了,曾经的辉煌事迹在脑海里变得模糊不清,不
管自己如何努力,那些画面依旧支离破碎难以组合完整,而记忆里那个人似乎也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