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争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问长安
一旁的徐泰、欧阳聪皱着眉头望了望卢敏,对卢敏的此番说辞均是有些不满。同时二人心中却是打定了主意,先看史马法能不能驳倒卢敏,若是不成关键时刻还是要站出来为宇流明说几句话的。裴行寂、崔群二人则是面无表情的冷眼旁观,没有丝毫的表情。
然而正在这个时候却听见殿外的侍从高声道:
“太学太常赵熙、太学正卿闵行求见!”
殿内众人闻言均是心中一凛,现在正说着太学这档子事儿呢,这两位太学的主事之人便到了,这未免有些太巧了吧
片刻之后,只见赵熙和闵行二人联袂而来。紧接着只见赵熙向着赵天宇躬身道:
“启奏陛下,臣今日特来邀请陛下往渭南一行。”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的众人又是一凛。卢敏和王焕林二人二人对视一眼,相互之间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不妙’的神情。一直冷眼旁观的裴行寂和崔群亦是对视一眼,两人的目光中均是一副了然的神情。而站在武将一边的宁霜影此刻她的嘴角已然隐隐浮现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时只听赵天宇不动声色的问道:
“赵爱卿,闲着没事到渭南去干什么啊”
赵熙并不知道宇流明遭到弹劾一事,不疑有他的答道:
“启奏陛下,老臣也是才得到闵正卿的通报。此刻宇流明少卿正带着太学的那些个勋贵子弟正在渭南县上课。据闵正卿所言这堂课极有意思,想请陛下一同前往观摩。”
赵天宇闻言顿时来了兴致,追问道:
“哦,原来是宇流明带着他们去渭南县上课了。是什么课啊还得劳烦爱卿你来请朕!”
赵熙则是手捻胡须乐呵呵的答道:
“陛下且容我卖个关子,待到了渭南之后陛下一看便知!”
此时赵天宇满含深意的望了望站在一旁漠然不语的王焕林和卢敏二人,淡淡的说道:
“好,既然这样朕便走一遭渭南县。不知列位爱卿有愿意陪同朕一同前往的没有”
话音未落只见裴行寂第一个便站了出来,躬身道:
“老臣愿往!”
一旁的崔群亦迈步而出,面无表情的说道:
“臣亦愿往!”
宁霜影:
“臣愿往!”
史马法:
“臣愿往!”
“臣愿往!”
“臣愿往!”
……
这时赵天宇的目光仿佛有意无意的又在王焕林和卢敏二人身上游移半晌,然后只听他沉声道:
“王、卢二位尚书也跟朕同去吧!传朕口谕,摆驾渭
第七十八章 种麦子(2)
说到这里宇流明的目光环顾众人,脸上的笑容显得更加的意味深长,只见他指着道旁的一片土地又说道:
“如今正是夏季关中夏粮征收已经结束,如今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种上麦子,等到秋冬之际便又能收获一季粮食。今日大家的任务便是在这里犁好地、种下麦种,大家明白吗”
听了宇流明的一席话在场的学员倒是没有什么异议,大家更多的则是有些兴奋和跃跃欲试。毕竟这些勋贵子弟每日里养尊处优,没有人真正接触过田间的农活,今日能够亲自上手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有些吸引力的。
但是真正干起来的时候可就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了。只见这些学员三三两两的拿起摆放在田边的犁,这‘犁’由y形的木段制作,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个尖头,上面的两个分枝则做成两个把手。看着这奇形怪状的东西,大家一时间都傻了眼不知该如何下手。
倒是常年在边塞的宁青似乎对这东西有些了解,只见他指着一个‘犁’说道:
“将犁的柄上系上绳子由一头牛拉动,尖头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狭小的浅沟,农民可以抓住把手来驾驶犁,从而控制住犁前进的方向。当将犁系上绳子并由一头牛拉动时,尖头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狭小的浅沟,这就算是犁地了!”
一旁的楚敬书、薛伯陵、徐亮、欧阳云瑞等人听得是似懂非懂一头雾水,不过好歹还是摸着点头绪,接下来大家便开始七手八脚的干起来。
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要麻烦得多。一些学员因为力气瘦弱根本拽不动嵌入土中的犁,有的学员虽然拽动了犁耙但却因为用力不均造成了犁痕歪斜,还有的学员没有注意犁耙的位置和宽度,导致犁耙前后入土不平……总之,这些勋贵子弟干起农活儿来算是出尽洋相、笑料百出。
然而宇流明却只是站在不远处静静的注视着这一幕幕,脸上的笑意却是越发的明显。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学员们原本的好奇感和新鲜劲儿渐渐被消磨掉,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焦躁、厌烦的情绪开始在学员当中逐渐弥漫开来。
正在这个时候,愣头愣脑的薛伯陵又跳了出来。只见他有些恼怒的一脚将犁踹倒在地上,紧接着往地上一蹲口中骂骂咧咧的说道:
“我不干了!我不干了!这般下贱的粗活儿,我不干了!”
薛伯陵这么一闹,顿时吸引了不少学员的注意力。楚敬书、罗子霄等人默默的站在一旁冷眼旁观,但是脸色却不是太好。而一旁的徐亮见状却忍不住揶揄道:
“喂,我说姓薛的,说起来你还出身将门世家,看你五大三粗的模样,想不到这小小的农活儿就把你给难倒了!你还真是中看不中用啊,哼哼……银样镴枪头!”
薛伯陵蹲在田边正是一肚子的火,徐亮这一撩拨顿时便算是引燃了火药桶,只见他指着徐亮喝骂道:
“姓徐的,你少在那儿说风凉话,瞧你那笨手笨脚的样子比我好不了多少!”
眼见薛伯陵发了火徐亮却更来劲儿了,只听他冷笑着说道:
“别管我比你好多少,我徐亮至少不像你姓薛的撂挑子不干,没种的玩意儿!”
薛伯陵闻言顿时急了眼,“噌”的一声站起身便向着徐亮扑了过来,口中怒道:
“你说谁没种你说谁没种”
一旁的楚敬书、罗子霄二
第七十九章 种麦子(3)
说话间,只见苏小秦冲着站在一旁的秦老汉和二十余名青壮一挥手,那秦老汉立刻带着手底下的人来到近前。只听苏小秦继续说道:
“老秦,这些公子都是我大楚勋贵之后,他们却是没有干过这田间粗笨的活计。你让乡里的小伙子们给公子们做个示范,明白吗”
说到这里,苏小秦向秦老汉使了个眼色。这秦老汉身为一乡之里正也是个人老成精的人物,只一瞬间便明白了县令大人不是让他们给这些公子爷做什么示范,根本就是让他们赶紧替这些娇滴滴的公子哥儿把活儿给干了,省的再生事端。
只见秦老汉回到自己带来的那些青壮的人丛当中,向着其中几个人低声的嘀咕了两句,这些青壮们会意,大家一拥而上顿时将学员们手中的农具接管了过来开始热火朝天的干起来。
此时,徐亮和薛伯陵二人都对苏小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楚敬书、欧阳云瑞、罗子霄、宁青等人望向苏小秦的目光也变得热切起来。大家都觉得这个会来事儿的县令看起来颇为顺眼。感受着周围热切的目光,苏小秦很享受这种被人关注的感觉。他禁不住又向不远处的宇流明投去一缕轻视的目光,嘴角发出一声只有他自己听得见的冷哼。
在这同时,宇流明同样也在观察这个唤作苏小秦的县令。从先前这番做为来看,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口齿伶俐、善于协调各方关系,这一点在官场混尤为重要。不过,苏小秦的这个做法却有悖于宇流明今日带这些学员来渭南的初衷,所以他必须要有所行动了。
只见宇流明缓步走了过来,来到秦老汉的身旁微笑道:
“秦里正!”
秦老汉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官职比县令还大,连忙脸上堆笑口中说道:
“大人好,大人好!”
宇流明微笑着说道:
“秦里正是渭南人”
秦老汉操着浓重的渭南口音笑道:
“大人,看您说的。不仅老汉饿自小长在渭南,额家祖祖辈辈可都是渭南人!”
宇流明笑着点点头,继续问道:
“我自幼长在南疆,对于关中水土不甚熟悉。老里正给我讲讲这关中地区种地的讲究,行不”
秦老汉闻言一愣,随即便自信的说道:
“大人对种地感兴趣那您可是问对人了!”
接下来只听秦老汉如数家珍的开始向着宇流明滔滔不绝的介绍道:
“关中自函谷关以西地势平坦,这里雨量偏少、多伏旱,常易发生旱灾。若是赶上雨水充沛的年份,这里的庄稼大多可以一年两熟,若是遇上干旱能有个一年一熟就算是老天爷照顾了。渭河以南,地貌复杂,土壤多样尤以沙土居多。这些地方种水稻不合适,但却可以种上小麦、玉米、花生、杏、李、柿、石榴等杂果……”
宇流明听得津津有味不住的含笑点头,那秦老汉眼见这位大人如此感兴趣讲起来也越发的来劲儿,二人谈笑间便把关中地区的风土人情粗略的聊了一遍。正在这时,只见宇流明领着秦老汉来到田间几名青状汉子身旁。宇流明指着这几名青状汉子正在摆弄的一架犁耙问道:
“像这样的犁耙在关中应用普遍吗”
秦老汉乐呵呵的答道:
“这唤作‘曲辕犁’,可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相较于传统的‘直辕犁’改进了犁壁,壁呈圆形,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减少前进的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杂草的生长。目前关中地区普遍都运用这种犁来犁地。”
宇流明点点头,随即走到一个青状汉子身旁接过他手中的绳子微笑着说道:
“那我就来试
第八十章 种麦子(4)
宇流明拿起一旁递来的一张布巾正在擦汗,然而口中却是淡淡的道:
“秦老爷子,我在南疆之时也曾经和你一样,是一名乡里的里正。”
这话一出,周围除宁青、徐亮等少数知情人以外的所有人都愣了。站在人丛当中苏小秦神情间闪过了一丝异色,而秦老汉则是满脸的惊诧,口中禁不住道:
“啊……大人……也当过……里正”
宇流明微笑着点了点头,目光之中闪过一丝感慨,只听他继续说道:
“是的在南疆,我曾经是建宁郡龙马乡的里正。南疆比不得长安,那里的人吃不饱穿不暖,他们的农耕技术远远比不上这里,甚至有很多人生活在山野之间根本就不会种地。那时候我没办法啊,我是一乡之长,我得带着大伙儿活下去啊!要活下去,就得有吃的;要有吃的,就得学会种地!当时我就想着我先学会了,然后就去教其他人种。当时我只是简单的想,我可以教十个人,这十个人又可以教出一百个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大家就都会种地了……”
听着宇流明略显絮叨的话语,在场的所有人在这一刻都沉默了。这时,只见宇流明环顾四周向众人道:
“我拉着这犁耙在这亩田地上走了一个来回,大伙儿难道不来上几圈”
听着宇流明的话语,众多的学员没有人回答,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回到先前之处从新的摆弄起耕犁来。虽然他们的动作依旧生疏,虽然他们依旧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他们的神情中却多了一种莫名的坚持。
这种细微的变化没有逃过苏小秦的双眼,他为这种变化所惊异。苏小秦的目光不停的在宇流明的身上来回的游移,这一刻他早已经收起了先前的轻视之意,目光中更多的是一种探寻,他在探寻宇流明身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特质能够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正在这个时候,却听见不远处一个声音高声道:
“皇帝陛下,驾到!”
这一刻,所有人都停下了手头的伙计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片刻之后,大楚皇帝的仪仗便映入了众人的眼帘,在缓缓而来的人丛当中为首的是一个金龙蟒袍玉带加身的身影。
望见这一幕,苏小秦在微一愣神之后整个人都激动起来:皇帝陛下来了,皇帝陛下来了!这是整个大楚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自己在渭南当了这么久的县令,虽然紧邻帝都长安却是做梦也没有想过能够有机会得慕天颜。这一刻,苏小秦只觉得浑身因为激动而战栗得汗毛都竖了起来,他立刻向着秦老汉等一干傻站在原地的人喊道: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准备迎接圣驾!”
连苏小秦这个县令尚且如此失态,这些以秦老汉为首的乡间百姓又如何能够泰然处之在苏小秦连番呵斥之下,秦老汉以及一干青壮方才如梦初醒,只见他们急急忙忙放下手中的农具惶急的汇聚在一处等待着县令大人的下一步指示。人丛中不少人在窃窃私语,大伙儿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有兴奋、有惊恐、有窃喜、还有焦急……
这个时候,赵天宇在赵熙、裴行寂、崔群、宁霜影等人簇拥之下已经来到了近前。苏小秦见状又怎会放过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当即上前躬身道:
“臣,渭南县令苏小秦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天宇淡淡的看了苏小秦一眼,随口问道:
“宇流明何在”
话音未落只见宇流明自人丛当中迈步而出,亦如先前苏小秦一般向着赵天宇躬身道:
“臣,宇流明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天宇有些时日没见宇流明了,自从那日在朝会之上将其调离京畿司赵天宇心中一直有些愧疚,故而他语气异常和蔼的问道:
“朕听
第八十一章 种麦子(5)
宁家主母早亡,而庆凉王宁焕清则一直忙于国事在西北戍边,宁青自幼是由宁霜影所带大,故而宁霜影对于宁青而言既是姐姐也算得上是半个母亲。听得欧阳聪夸赞宁青,宁霜影用怜爱的目光远远的打量着自己的弟弟,口中却是谦虚的说道:
“哪里是他比别人聪慧这小家伙自幼便在西北长大,平日里疏于管教是野管了,不仅跟着西北凉州军学骑马打仗,没事也会到田间地头跟着农夫厮混,别的没学会倒是把他们种田的本事捉摸出了个一二三来。”
……
皇帝和一干大臣们平日里为了朝政你争我夺,大家互相之间端的是有些心结,此刻却是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不涉及朝中利益,说些闲散风趣的话语,再加上在场的众人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人精,互相之间彼此凑趣儿,一时间竟是一副主明臣贤、君臣相得的模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