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争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问长安
此时,一旁的卢敏、李渔、郑泰三人都满含深意的看了王焕林一眼,仿佛在说:你这个刑部尚书怎么当的自己的下属都约束不好!
王焕林感受着四周**辣的目光,忍无可忍之下只见他铁青着脸指着宇流明道:
“宇流明,你一个小小的京畿司司长,这朝堂廷议除了陛下问你哪有你说话的份”
宇流明淡淡的答道:
“若是往常却是没有卑职说话的份,不过今日廷议的案子却是由卑职带着京畿司的同僚一手查办,如果连我这经办之人都不能够谈谈自己的看法,尚书大人有些太武断了吧”
“你……”
王焕林只觉得一时语塞,找不出有力的话语来反驳。这个时候却听见龙椅上赵天宇不容置疑的声音传来:
“你说吧,朕倒想听听你对此事怎么看。”
宇流明波澜不惊的说道:
“我的看法很简单,适才众位大人都说要依法办理。那么好,我有说过现在这个案子办完了吗”
&nbs
第六十六章 宇流明出手
户部尚书李渔本是陇西李氏族人,陇西李氏算是本朝世家“七宗五姓”当中最有钱的,而李渔其人也是因为李家对帝国财政的鼎力支持才坐上看户部尚书这个位置的。他做为当朝户部尚书主管朝廷钱粮已经十余年,时间久了自然就把户部当做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如今皇帝要在户部新设立一个直属于他的部门,这等于是在李渔的户部埋下了一个钉子李渔当然不会愿意,但是现在事发仓促他并没有应对之策只能想办法拖延,随即说道:
“这个新设部门需要权责明晰……户部下属部门庞杂,臣还需假以时日将各家情况梳理清楚,再向……陛下禀报……”
赵天宇闻言神色间顿时闪过一丝阴霾:
你个老滑头,执掌户部十余年连个下属部门的权责也分不清,说出去谁信分明就是在打马虎眼儿!
不过此刻并不是深究这件事的时候,赵天宇决定还是先趁着当前的机会从世家门阀手中在攫取更多利益,于是转而对王焕林道:
“焕林,你是刑部尚书,此案是否还要继续查下去”
王焕林没想到赵天宇突然会点到自己,只得仓促的答道:
“这个……臣以为此案主要事实已经查清,应当迅速处理才是!这样一方面能够将人犯绳之以法,另一方面也是给长安百姓一个交代……”
“那些漏网之鱼呢”
“陛下……宇流明适才也说此案牵连甚广……若是再查下去……涂耗人力,而且牵连日久,我看……”
“涂耗人力你刑部不就是干这个的吗现在有了案子查到一半却因为耗费人力就不查了所谓牵连甚广,难道说我大楚的法令都是颁给少数人遵守的犯法的人多了便不追究至于牵连日久……朕等得起!”
一连串的质问仿佛一套组合拳打得王焕林晕头转向,在难以作答的情况下只得又跪倒在地上连连扣头,口中连连说道: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臣糊涂,臣糊涂……”
正在这时,只听一旁的裴行寂淡淡的说道:
“陛下,臣有一个问题。”
“裴相请讲。”
“宇流明适才所说是有些道理,不过如今京畿司手中押着这么多人,难道此案一日不办结这些人便得一直这样羁押着吗”
“这个……”
赵天宇尚未想好如何作答,却又听裴行寂继续说道:
“依我看,此案可以继续深挖查证线索,而目前在押的人犯则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这样既可以震慑不法同时也是给长安百姓一个交代。臣恳请陛下,按照我们先前商议的法子先予以定案!”
这便是在做交换了。裴行寂答应了可以继续调查此案,但是赵天宇则是必须要依照大楚刑法对目前查证出的人犯予以定罪。赵天宇思忖半晌,最终一拍身前的龙案道:
“好,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臣还有一事!”
赵天宇闻言一愣,随即道:
“讲!”
裴行寂手捻胡须满含深意的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宇流明,然后意有所指的说道:
“宇流明司长彻查长安粮食走私一案功勋卓著,陛下应当予以嘉奖。老臣以为,可以将宇流明拔擢为太学少卿,官职为从五品。这样一来待其任满一届之后便可以再给一个举人的功名,今后再要提拔也就顺理成章了。”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又是一片寂静。包括赵天宇在内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宇流明,没有一个人不明白裴行寂这番话的含义:陛下你要继续追查粮食走私一案也可以,但是宇流明却是不能再参与其中了!
&
第六十七章 悠闲
宇流明没有理会王焕林的揶揄,对着龙椅上的赵天宇继续说道:
“臣只是建议,单靠京畿司一家查办这粮食走私一案力有不逮,最好能有兵部或者总参谋部直接接入方可……”
宇流明话未说完王焕林便已经忍不住了:好你个宇流明!刚刚才在户部做完文章,现在又想着要往我刑部掺沙子,这怎么行他铁青着脸正要说话,却不想被一旁的裴行寂按住了肩膀,这话到嘴边便没有说出去。这时只见裴行寂淡淡的说道:
“宇流明,你既已不再是京畿司的司长,那么京畿司如何运作查办此案便不要再掺和了。”
这一刻宇流明的嘴角却泛起了一丝自信的微笑,他淡淡的说道:
“裴相多虑了,卑职岂是不知分寸之人不过适才我有件事忘说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些走私的粮食当中有一部分是朝廷的军粮……”
此言一出,宣政殿内群臣大哗。单纯的粮食走私还好说,现在既然涉及到了军队物资那么事情的性质便完全不同了。果然就在下一刻,只见大将军段擎天自武将一系官员中大步而出来到大殿中央,他对着赵天宇一拱手用洪亮的声音道:
“陛下,军队乃是国之柱石!这般蛀虫竟敢把财发到我大楚军队的粮食之上,我恳请陛下下旨让我军方介入此案,我势必要将这般蛀虫尽数揪出来!若不如此,如何对得起为我大楚戍边的百万将士”
话音未落,参谋总长宁霜影亦是迈步而出,她亦向着赵天宇朗声道:
“请陛下让我军方介入此案!”
大楚军方第一第二号人物都已经站了出来,其他将官便再也没有犹豫:
“请陛下让我军方介入此案!”
“请陛下让我军方介入此案!”
“请陛下让我军方介入此案!”
“请陛下让我军方介入此案!”
……
一时间军方将领群情激奋,而以裴行寂为首的王焕林、卢敏等人的脸色则是难看到了极点,至于帝国皇帝赵天宇他面对着军队将领铺天盖地而来的情愿,则早已经是目瞪口呆的坐在龙椅之上。
这一刻,宇流明对着面前犹自有些茫然的裴行寂微笑着说道:
“现在卑职总算可以放心的卸下肩上这千钧重担了,多谢相爷成全!”
说完这番话,宇流明对着龙椅上的赵天宇道了声:
“臣,告退!”
说话间,只见宇流明轻轻一甩袖子,紧接着便在王焕林、卢敏等人阴沉到极点的目光中潇洒的转身而去……
当宇流明走出皇宫的时候,他站在宫门前回身眺望,高耸的城墙矗立在面前给他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正在这时,早已经在宫门外等候的顔效非快步迎了上来,躬身道:
“大人……”
宇流明摆了摆手,淡淡的说道:
“我已经不是京畿司的司长了。”
“效非从未赶上过一个让我这般敬佩的上司,所以我还是要叫您大人!”
宇流明心下感动之余,也示意顔效非继续说下去。只听顔效非道:
“盖聂跑了!”
宇流明听到这句话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最终只是淡淡的说道:
“照顾好长安官道上那几十个兄弟的遗孀,我宇流明一定会给他们一个交代!”
……
今天是宇流明到太学第一天报到的日子,他早早的起床梳洗了一番之后便准备要出门,他可不想第一天就迟到。然而就在他刚走出馆驿大门的时候,却看见一个娇俏可人的小丫头正俏生生的站在门外愣愣的看着他——这不是小舒是谁
一见是小舒宇流明顿时用手拍了拍额头,他想起曾经答应过小舒待查办完长安地区粮食走私一案之后便会专门花时间去陪
第六十八章 太学上任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下午宇流明来到太学报到。太学实际上说穿了就是大楚的贵族子弟校,各家勋贵的子女到了一定年纪都会到这里来读书明理。当然,相较于其他书院、私塾这里有着更好的硬件条件,而大楚帝国当今的宗师级大家大多会在太学中担任太学博士负责教导这里的学生。而这些勋贵子弟在太学学成之后,学文的便直接取得举人资格,可以参与科举也可以直接外放为官;学武的则是安排到军队成为低级军官。
目前太学太常由赵熙担任。原本赵熙已经致仕,但是由于其巡抚南疆这件差事办得非常漂亮,赵天宇便不想就这么轻易放赵熙走,几番挽留之下最终赵熙答应再干几年太学太常,完成自己治学以及传播儒家思想的夙愿。
当宇流明走进太学大门之时,立刻便有一名侍从上前来询问。当得知眼前这位是新来就任的太学少卿时,侍从当即恭敬的说道:
“大人请在此稍待,我立即去向闵大人禀报。因为闵大人就任太学正卿之后定下规矩:卯时入,酉时出。故而现在还不能让您进去。”
宇流明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想起前些天史马法曾经和自己提过,太学正卿闵行为人古板严苛,还让宇流明特别要注意。这时宇流明心中只有苦笑了,看来今天自己上午没来报到的事情怕是躲不过去了。
片刻之后,只见那名侍从领着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快步而来。这名老者给宇流明的第一印象便是精神极为矍铄,须发皆白但是双目之中神采奕奕,只是一次短短的目光对视便向宇流明传递出一种犀利的气势。
“你便是宇流明”
老者的声音洪亮而严肃,让宇流明不得不认真的答道:
“卑职正是!”
“我乃是太学正卿闵行,也就是你的顶头上司!”
还真是一点也不客气啊!宇流明心中这样想着,同时对闵行躬身道:
“卑职见过大人。”
只见闵行一双锐利的目光不停的在宇流明周身上下的打量,看得宇流明浑身不自在。这时只听闵行说道:
“宇流明,我接到的通报是你应该今天上午前来报到!”
宇流明正要解释,闵行却抬手止住了将要说话的宇流明,继续说道:
“你不用解释原因,我也不想听。本官要告诉你的是,这太学与其他衙门不同乃是帝国教育的圣地,在这里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自此以后,你每日必须按照本官定下的‘卯时入,酉时出’的规矩行事,明白吗”
宇流明见状只得苦笑道:
“卑职明白。”
闵行又道:
“你现在身为太学少卿,平日里的任务便是督促考学,你要对这里的学生严加管束。他们虽是勋贵子弟你也不要手软,不要怕得罪人,出了问题老夫担着!”
这一席话虽然严厉却让宇流明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感,心中暗忖:闵老夫子虽然刻板严厉了些,但却算得上是一个有担当的上司。
这时只听闵行又道:
“今日老夫便带着你在这太学之内巡视一番提前熟悉一下情况,免得日后你当值之时出了差错。”
说话间,宇流明便跟在闵行的身后一路行来。一行人先是到了房舍之外,宇流明远远便已经听见自屋舍之内传来的一阵阵这嫩的读书之声。只听闵行说道:
“今日没有太学博士前来授课,本官便命这些学子在此温习以往功课。”
宇流明闻言轻轻打开屋舍外的一扇窗户露出一丝缝隙,目光透过缝
第六十九章 教官左丘明
闵行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冷冷一笑道:
“庆凉王爷在凉州不假,不过宁总参谋长却是常驻京城的,我想你姐姐一定很想了解一下你初入太学之后这几天的表现的,不是吗”
原本有恃无恐的宁青听完这番话后顿时傻了,呆呆的站在原地用幽怨的目光直愣愣的盯着闵老夫子。
闵行又是一番训斥之后便让二人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接下来的时间,宇流明和闵行等人便依旧站在屋舍之外观察这些学生的自习状况。有了宁青和徐亮二人的前车之鉴这些学生倒也老实起来,没有再干其他出圈的事情。
不过宇流明细心的观察之下却发现,这些学生表面上虽然是像模像样的在温习书本上的知识,但是从他们迷离的眼神、麻木的神态中可以基本断定他们当中没有几个人是真正把心用在了读书上。看着这一幕,宇流明的眉头禁不住微微的皱了皱。自习课之后,接下来便是学员进行武艺训练的时间。学生们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几乎是迫不及待的丢掉手中的书本跑出屋舍。
大楚采取以武立国、以文治武的国策,二百多年前赵胤风打败五胡十六国建立大楚之后深感华夏族想要永久的延续必须要有能够抵御外族的勇气和血性,自此大楚尚武之风盛行一直延续至今。凡事大楚官员无论文武皆要习练武艺,民间百姓习武也蔚然成风,这也是大楚能够在面对东胡、西辽、阴山以北水家等诸国环伺军事上不落下风的重要原因。
太学当中负责带领学员操练武艺的是帝国禁卫军皇城卫戍司副统领——左丘明,这个人在禁卫军中算得上是一等一的高手,一手的‘狂风破魔’刀法,在军中鲜有敌手。此刻左丘明已经在校场的空地上站定,而学生们则是陆陆续续来到校场排成数列站定。此时,宇流明细看左丘明,只见他一身戎装,身高七尺有余,四十多岁的样子,面目阴沉,不苟言笑,双眼之中少了几分武将的爽朗,却多了几分常人所没有的阴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