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之娱乐香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纪墨白

    而托赖我们的电视台,我们公司最近几年推出的剧集,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以及很不错的收益。去年一年,我们公司总收入四百零四亿台币,纯利润有三十亿新台币。

    夏天听罢点了点头。

    三十亿新台币,核算成美金,不过才五千万美元而已。尚不及他单日存款的收益,不过看到公司发展的这么好,他还是感觉非常满意的。

    三十亿台币,对于台湾的娱乐公司来说,收入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要知道,台湾市场其实很有限,毕竟人口只有两千三百万。但台湾的电视台却有几十家,最多的时候达到一百多家,三百多个频道。可以说是竞争异常激烈。

    相比起来,香港人口数量只有五六百万,但只有四家电视台,两家无线(tvb亚视),一家有线(九龙仓),一家卫星电视(卫视)。

    其中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在香港的收视率很低,连续多年一直都是亏损经营,根本不能够做大做强,因此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还是tvb和亚视,而其中的tvb又是常年一家独大的关系。

    因此,在香港tvb相当于一家垄断五六百万观众,因此盈利自然不在话下。最高的时候,tvb一年的盈利近二十亿港币。

    天下娱乐台湾分部,在台湾做不到像tvb在香港那样的只手遮天,但是却还能够创造三十亿新台币利润,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也足见张爱嘉这几年的工作没白费。

    夏先生,我有信心在今年把公司的利润,再往上涨十个百分点。张爱嘉又道。

    噢,这倒不必。夏天一听,摆摆手道,我不追求天下娱乐的利润,现在它对于我来说,不是用来赚钱的工具,而是用来实现梦想的。

    我希望公司全体上下,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作品上,争取多推出好的,受欢迎的作品。至于盈利么,只要不亏钱就行。

    天下娱乐台湾分部,一年盈利不过区区五千万美元。他一天赚得钱,都比这个数目要多。所以他真的不看重这家公司的盈利。

    相比起赚钱,他更希望天下娱乐台湾分部,将精力都放在创作上,以便制作出更多优秀的剧集和节目。

    要知道,世上的钱是赚不完的,但是作品却能够永远流传。

    就像一千多年前,东晋时候,石崇王恺斗富,两人都算是富贵之极的人物。但一千多年过去,这两人消没在历史长河中,极少被人提及。

    而同时期的王羲之,却凭借他精湛的书法,名留青史,被尊称为书圣。一千多年过去,依旧被人顶礼膜拜。

    这就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好的作品,足以抵挡历史长河的冲洗,而历久弥新。与之相比,再多的钱也经不起时间的洗礼。

    听夏天这么说,张爱嘉很是感动。

    做生意,没有不贪钱的。能赚一百,绝不会只赚五十。

    而夏天却直言公司不需要盈利,只需要出好作品。这种对艺术的追求,对金钱的蔑视,实在是令人钦佩的很。相比起来,那些钻到钱眼里,恨不能一分钱掰两半花的财迷们,不得羞愧死!

    夏先生,我知道了。张爱嘉点头道,我今后争取一定多出好作品,不会让你失望。

    这就对了。夏天点点头道,赚钱什么时候都能赚,但好的时代一旦错过,可就没有了。

    八零年代,内地演艺圈风气最好的时候。

    思想解放,禁忌题材在当时也能放行;文艺工作者压抑已久的创作浴望迸发,都铆足了劲想出好作品,不计较得失,不计较名利

    但可惜的是,因为缺少资金投入,最好的年代,却没有诞生出多少作品。而仅有的几部,却成为不朽的经典。

    比如八六版《西游记八七版《红楼梦《聊斋《济公《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等等。

    而当后来,娱乐圈都有钱的时候,风气却早就改了。

    制作公司导演演员都只顾着赚钱,只顾着出名,没有人再用心的琢磨作品,一切都是出于商业的考量。

    也因此,后来的影视剧越来越难看,不要说跟同期的美剧相比,就算是八零九零年代相比,剧集的质量都差了好大一截儿。

    而内地娱乐圈要想恢复到八零年代,上下齐心,只为出好作品的风气,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

    所以说,好的时代一旦错过,就没有了。

    台湾娱乐圈现在的风气还是很不错的,推出的剧集都是很棒的,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娱乐精神,完全不是前世那种无脑玛丽苏言情偶像剧。

    夏天希望能够趁着现在风气还正,多出一些好作品。不然,再过几年,就是满大街的杰克苏玛丽苏言情偶像剧了。




2610【促进交流】
    听夏天这么说,张爱嘉点了点头。

    台湾的电视剧起步并不算晚,跟香港的tvb亚视一样,也是从六零年代就开始制作了。

    不过因为钲治高压的关系,当时的台湾电视发展很慢。

    到七零年代的时候,台湾的电视剧质量,相比香港已经落后一大截。

    这导致香港的电视剧,每每都能在台湾引发收视狂潮。比如大名鼎鼎的《楚留香,当年在台湾播放时,收视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人人都热衷于追剧,迷得不要不要的,连出租车都不愿意跑,要赶回家去看《楚留香。

    这部剧的热播,使得剧中几位主演如郑邵秋赵雅芷等在台湾红透半边天。郑邵秋之后又在台湾电视台的邀请下,出演了《香帅传奇,继续楚留香的收视神话。

    而赵雅芷也凭借《楚留香等剧打下的名气,在八零年代中期开始在台湾发展,先后主演了《京华烟云《芙蓉镇《戏说乾隆《新白娘子传奇等等,还创下香港演员在台湾的最高片酬神话,每小时八万港币。

    要知道,就算是像吴综宪张斐胡呱这样的综艺天王,每期两小时的综艺节目,片酬也不过四十万台币而已。可见赵雅芷在台湾的受欢迎的程度。

    而《楚留香的热播,也引起了台湾本土艺人的不满。担心自己饭碗不保的他们,纷纷向當局请命,要求停播《楚留香。后来,台湾當局颁布法令,规定港剧只能够播四个月。这也算得上是台湾电视剧保护月了。

    正是因为这项法令,使得台湾电视剧终于有了喘息之机,没有被港剧一棒子打死。在之后,台湾电视人也知耻近乎勇,提升了武侠剧的制作水平。

    他们向香港取经,引来香港的导演编剧演员。像大导演张彻,编剧张炭(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等等),知名演员尔冬升秦霈陈钰莲曾华蒨孟非潘盈紫龚赐恩刘清云黄日華张卫建周海湄等等,当年都曾经前往台湾发展。

    香港电视业虽然跟台湾是同时起步,但它因为没有政策的限制,所以发展的就快得多。在七零年代八零年代,已经全面超越台湾电视业。

    但进入到九零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飞速发展,钱淹脚目,台湾电视剧产业获得了更大投资,再加上从香港娱乐圈又取到真经,所以当时的台湾电视业发展迅猛。

    在电视剧领域,台湾电视业推出的琼摇言情剧系列如《梅花烙《青青河边草《鬼丈夫等等,不仅在台湾广受欢迎,在中國大陆及东南亚地区,也获得了不俗的反响。

    武侠剧方面,当年台版的金庸剧古龙剧也是很受欢迎的,比如咆哮教父马景涛主演的《倚天屠龙记,郑邵秋杨莉菁主演的《香帅传奇,卧龙生的《金剑雕翎等等。

    都市剧像《星星知我心《家有仙妻;历史剧像《武则天《一代皇后大玉儿《戏说乾隆《戏说慈禧;古装探案剧《包青天《天师钟馗总之诞生了不少的经典作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至于综艺节目,台湾更是全面超越香港。

    就连香港知名主持人曾智伟都坦诚,他主持的《超级无敌奖门人系列,是从台湾综艺节目取经的。

    台湾综艺节目,一方面借鉴吸收了扶桑的综艺节目精华,一方面又与台湾特有的秀场文化相结合,使得它的综艺节目不仅多种多样,异彩纷呈,而且还极具笑果。

    台湾综艺节目最火的时候,就连内地都要向人家取经的。像芒果台当年直接请台湾的制作人过来,指点他们如何制作综艺节目。

    开始的时候,因为资金短缺,所以只是请来顾问一下。到后来,台湾整个节目制作团队,都被打包请来内地执导。

    那一阵,台湾的主持人以及笑星,在内地电视台可是大受力捧的。像吴综宪黄铵陶静莹蔡康勇等人,当年都是不惜砸重金请来。他们的片酬,通常是台湾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所以说,九零年代,对于台湾电视人,真的是黄金时代。有资金,有人才。

    这一点,张爱嘉自己也是看得到的,所以她很赞同夏天的话。

    趁现在时机好,多拍些好作品,不然等世道差了,想拍好作品都不能了。

    夏先生,您的话我都记住了。她笑着说道。

    嗯。夏天也点点头,创作上的事,我就不过问了,我相信你的眼光。不过未来,除了要拍好作品之外,还得要加强跟内地的交流。两岸迟早要统一的,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应该要走在时代前列。

    张爱嘉笑着点了点头,夏先生,我们现在交流已经做得很密切了,很多内地演员都被我们引到台湾来了。像傅易伟丛姗金鸣叶敬何茵蒋琴琴焦恩骏等等,都主演了我们很多影视剧呢。

    嗯,还得要继续加大交流的规模。夏天点点头道,这对台湾电视人是有好处的。

    我知道。张爱嘉点了点头,现在台湾的电视台越来越多,合用的艺人却是越来越少。很多艺人都要靠抢才有档期。而内地演员多,片酬又便宜,还真是挺合用的。

    诚然,内地演员片酬比较低,而且质素又普遍比较高,的确是蛮合用的。夏天听她这么说,笑着摆摆手道,但我说得不是这些。

    那夏先生您指的是张爱嘉好奇的求教道。

    我的意思是,台湾的电视台未来会越来越多,竞争也会越来越无序,越来越激烈。所以咱们加大交流的规模,到时候,可以把业务转往内地发展。夏天笑道。

    内地很多制作公司,都是有台湾背景的。比如唐人周易飞腾等等。他们依托台湾的资金,在大陆市场做出了很大一番成绩。

    而夏天多年来力推的三地合作模式,为得就是有一天,香港台湾的娱乐圈沦落之后,这两地的娱乐圈中人能够熟门熟路的上内地发展,所以他才要求张爱嘉加大交流规模。



2611【养老】
    前世,主动来大陆发展的港台艺人,大都混得不错。

    因为大陆市场广大,前景广阔,艺人来大陆发展,能够获得更多机会。

    像tvb一年拍得戏只有三十多部,加上亚视,最多也不过就五六十部而已。

    而内地一年拍摄的剧集超过五百部,是香港的十倍之巨。投资方面,内地的电视剧平均成本,每集都在百万人民币左右。像一些大制作的电视剧,一集的成本甚至超过五百万。

    单是演员片酬,每集就高达百万人民币。而在香港,电视剧制作成本只有几十万港币。即便是像欧阳振华黎耀翔佘诗蔓等一线明星,每集片酬也不过一两万港币而已。

    所以说内地真的是很多港台明星捞金的圣地,很多早已过气的港台艺人在大陆找回了事业的第二春。

    比如吴祁隆,在出演《步步惊心之前,他的身份就是前小虎队成员。相比另外一位在凭琼摇剧,在大陆发展红红火火的苏友朋,他的知名度可以说是大打折扣。在台湾也好,在香港也好,都已经没有他的位置。

    但《步步惊心的热播,让他立刻咸鱼翻身,成为最当红的男星之一。就连他的影视公司都因此顺利上市,让他成了身家过亿的大老板。

    再比如刘恺崴,在香港发展时最多也只能算二线演员。但进入到内地发展之后,却是混得风声水起,不仅成为霸道总裁的代言人,而且还娶了内地最红的女星为妻,可以说一跃成为人生赢家。

    就算演员们没有迎来第二春,但是凭借内地的高片酬,也能够赚得盆满钵满。比如陈昊民,一连演了好几部《济公,虽然被吐槽是烂剧,但片酬却并没少拿;欧阳振华,离开tvb之后也来内地发展,拍了很多的雷剧,比如《钟馗传说《布袋和尚新传等等。

    而那些没有来内地发展的港台艺人,大多混得都不怎么样。比如因为口臭而被封殺的香港艺人杜文泽,原本凭借《无间道系列一炮而红,顺利跻身香港当红明星之列。

    最红的时候,一年拍十部电影,这在当时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要知道,香港电影没落之后,寻常演员有工开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就因为他嘴上没有把门儿的,一把好牌打得稀烂,被内地网民群起抵制,出演的电影票房惨淡之极,让片商再不敢请他拍戏。

    杜文泽只得去大马发展,而大马的娱乐圈非常落后,不要说跟中國大陆相比,就算相比早已没落的香港娱乐圈,也是大为不如。

    因此杜文泽去大马发展,也没有混出什么名堂,甚至三不五时传出破产的消息。也算是报应不爽,自作自受了。

    对比之下,真的可以说,内地,凭借其广大的市场,庞大的资金,为港台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的平台,让他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保证了很多港台艺人在过气之后,依然还有工开,还有钱赚,饿不死!

    这也是夏天为港台艺人们铺得一条路。

    虽然现在,港台娱乐圈的整体水平,相较内地娱乐圈还是高的,无论片酬投资制作水平等,都要高出一筹。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港台娱乐圈是注定要没落的。

    一则,港台两地的经济,已经过了高峰期,步入平淡期,这就使得娱乐圈获得的投资将会减少。

    因为娱乐圈是一个非常烧钱,同时风险又非常大的行业。一部影视剧,投资几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却有很大概率是连成本都赚不回来。

    在好莱坞,每年能够收回成本的电影,占不到发行量的百分之五十。基本上,近六成影片都是赔本货。

    这也是为何好莱坞电影公司动不动就要破产的原因,即使是像米高梅相对论(号称好莱坞第九大影业公司)等,也难以避免。

    在中國大陆,投资影视剧,也一样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每年,内地都有四五千集电视剧,拍出来之后无法上映,甚至有电视剧已经积压了十几年。

    而电影亏本的例子就更多了。即使是冯晓刚陈恺歌张义谋姜汶这样的大导演,也不敢保证自己拍得片子,就一定能够卖钱。

    因此在面对这么大风险的时候,如果是在经济活跃期,社会创造的财富激增,大量热钱无处宣泄时,老板们是愿意冒风险投资的。一旦搏中,影视剧卖钱,那也是很赚钱的。

    但如果是在经济平淡期,热钱退烧时,老板们就不愿意冒太大风险了。这个时候,娱乐圈要想得到投资,也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就像賭博,一个屡战屡胜,一直赢钱的賭客,自然有信心下大注。可是一个屡战屡败,一直输钱的賭客,除非输急了眼,又哪有勇气敢一掷千金呢。
1...13591360136113621363...14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