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轩樟
孙月芳和韦宝诧异的看着孙九叔,没有想到孙九叔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韦宝暗忖这个孙九叔真是让人难以琢磨。
芳姐儿喜道:爹?你刚才说什么?让我和韦公子再去请一道张师傅?
对啊。孙九叔道:他准是去找吴老三和王四刀他们去了,那两个是张建平的把兄弟,光是他一家脚行,他必定不敢接这趟生意,兴许是说不动吴老三和王四刀,他才不肯来赴约。
韦宝见孙九叔忽然帮他想办法出主意,还帮自己分析,不由感激道:多谢孙掌柜为我的事情挂心了。
我是觉得韦公子这趟生意还是不要做的好,但是你们年轻人必然听不进去的,既然你听不进去,我家月芳必然每日挂怀。那倒不如让你去做了,也省的她无心干旁的事情,一日到晚魂不守舍的。孙九叔阴阳怪气的吐槽道。
孙月芳被孙九叔说的粉脸羞红,嗔道:爹,说什么呢?却笑眯眯的出了柜台,就要陪韦宝去。
韦宝笑道:孙掌柜的意思我明白,芳姐儿肯这么帮我,我已经很感激了,我自己一个人去吧。
没事,我陪你去。孙月芳坚定道。
韦宝冲着芳姐儿笑了笑,见孙掌柜不像是有阻挠的意思,便没有再说什么。
二十道菜不一会儿功夫就做好了,山海楼这样的大酒楼,办事效率极高。
韦宝在孙月芳的陪同下,乘坐马车,带着张浩波黎楠彭明波高都,还有几个送菜的山海楼的伙计,再次前去找脚行的张建平张师傅,留下刘春石和范大脑袋继续在山海楼陪同杨弘毅的两个书办喝酒。
张建平果然不出孙九叔的预料,去找吴老三和王四刀商量,三人激烈讨论了一个多时辰,说的口干舌燥的,还没有得出结果,所以没有赶来赴韦宝的宴请邀约。
张建平手下的几个脚夫倒是很热情,一起陪着韦宝一行人去找张建平,在吴老三的脚行落脚的地方找到了。
这些脚行的生活极苦,甚至在灾年的时候的生活连金山里的贫困乡民的生活都不如,乡下毕竟还能上山找点野味,挖点野菜充饥,脚行的苦力们没有活儿干,成天只能抱着胳膊缩在破屋中。
这一下,张建平吴老三和王四刀都找到了,他们三人手下的脚夫们也都会合了,韦宝用目光数了数,有六七十人之多,大多数是年轻力壮的后生。
老张,韦公子来了。张建平手下的脚夫扯着喉咙帮韦宝通报。
张建平闻言,急忙和吴老三王四刀出了屋子。
吴老三和王四刀没有想到韦宝居然是一个年级这么轻的英俊公子,均一怔。
韦宝笑眯眯的说明来意,向三人施礼。
韦公子,这使不得的。我说了中午会去给公子答复就一定会去的,怎么敢劳烦公子亲自来?张建平见韦宝居然又亲自来了,还带了这么多菜来。山海楼的菜外送的时候,都是用精美的食盒装着的,显得很上档次。食盒里面还透着香气呢。
张建平吴老三和王四刀三人商量了许久,一直拿不定主意,到现在还没有想好是不是要走这趟货,现在见韦宝亲自来了,还带了菜来,都很不好意思,不知道该如何答复。吴老三和王四刀在张建平身后不发一言,沉默着。
韦宝微微一笑:几位师傅不要误会,我没有催逼的意思,走不走这趟货,全凭你们自己的想法。我说了要请张师傅和他的朋友吃饭,见你们到了饭点还没有去,便想着带些菜过来给你们手下人吃,然后请你们到山海楼去商量。
伸手不打笑脸人,韦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只说请客,决口不提帮助走货,让几个脚行师傅面子上抹不开,不住的推托,说什么也不肯去山海楼。
【0112 朋友转眼成仇人】
韦公子,不是我们不识抬举。像我们这种人,一年中偶尔有做成了买卖去山海楼喝两盅的时候,那也是坐在山海楼的大厅角落,哪里敢和公子这样身份的人一道饮酒?一起喝酒就万万不必了。张建平道:公子请先回去,过一炷香的功夫,我必定前去告知我们几个人商量的结果。
酒是一定要喝的。韦宝热情的笑道:你们商量你们的,我就在外面等着便是,反正不论你们商量的是什么结果,饭总是不能不吃的,等你们商量好了,咱们再去吃饭便是。
韦宝说完,又对黎楠道:还不赶快让人将菜拿出来给张师傅吴师傅和王师傅的弟兄们吃?
黎楠哦了一声,赶紧让山海楼的伙计把菜都拿出来,芳姐儿也在一旁帮着张罗。
这帮脚行的苦力哪里见过这么些好菜?从闻到菜香味已经流口水了,此时更是一个个眼睛像狼一样盯着食盒,一个个肚皮里面咕噜咕噜的震天响。
张建平王四刀和吴老三还要推托,却被芳姐儿能说会道的口才给挡了回去,只得作罢,另外也是实在是不忍心让几个月没有见过肉食的手下这帮穷弟兄们失望。
罢了罢了,建平,对韦公子说吧,这趟货就是刀山火海,我们也走了,大不了死在路上。走完这趟货如果万幸不死,也在山海关待不下去,便到关内做个流民罢了。吴老三慨然道。
王四刀见自己的手下都已经开始吃起来了,也叹口气道:我也是这话,这趟货,我跟着去了。
张建平见二人拿定了主意,点了一下头,郑重的对韦宝道:公子,我们商量好了,这趟货,我们帮公子送!
韦宝大喜,却不露声色道:三位师傅千万不要勉强!
我们粗人也不会说什么话,答应了的事情,就答应了。张建平一拍胸脯,既然应承下来了,也瞬间放下了一桩大心事,松了口气。
吴老三和王四刀也顺着张建平的话,一起抱拳肯定道:公子,我们想好了,帮公子走这趟货。
好啊,咱们到山海楼边喝酒边聊!韦宝热情的相邀这几位直爽的江湖汉子。
芳姐儿也喜悦无限,帮着劝三人一道前往山海楼,除了三人之外,王四刀还带了儿子王占奎,四人一道随着韦宝和芳姐儿走。
人有点多,韦宝和芳姐儿便没有坐马车,随几人一起步行。
张浩波黎楠彭明波和高都几名随扈见韦公子接连办下了路引,又找到了脚夫,都很开心,本来到关内做生意,这在本甲众人看来是很困难,甚至没有影儿的事情,现在已经被韦公子弄出个样子来了?似乎只等上路。
韦宝边走边暗暗观察张建平吴老三王四刀和王占奎四人,四人当中数王四刀年纪最大,王占奎最年轻,看他们四人走路的样子,韦宝感觉他们都是练家子,练家子走路稳啊,和平常人稍微有点不一样,感觉有股说不出来的气势。虽然都是粗布大褂,却一点不让韦宝觉得跟他们走在一起丢人,反而心里喜欢。
韦宝对功夫不是很感兴趣,也没有想过要在这个年代练成什么‘绝世武功’,他是有手枪的人,功夫再高一枪撂倒!既然武力已经封顶了,还练什么武功?随便一项入门的粗浅功夫,至少也要几个寒暑勤加练习,他自问没有这么多时间,也没有这么大的毅力。不过韦宝对于气功有点兴趣,气功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韦宝主要是对延年益寿感兴趣,谁不希望长寿?所以韦宝对于练家子们,都是格外尊重。希望将来能够找个内家高手学习一点点强身健体的练气法门。
这年代‘武人’不值钱,更何况他们这些平民武人,就更不值钱了。
只有文人才值钱,如果能取得秀才功名,即便是普通老百姓,生活也能过得下去,不说丰衣足食,开个私塾糊口肯定不成问题。
武人就不行了,平民武人更是只能做苦力。所以对于韦宝的格外尊重,几个人都感觉心里暖融融的,对韦公子的印象也格外好。
到山海楼的路途很近,几个人有说有笑,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走到了。
韦宝一行数人到山海楼门口的时候,又有七八人从对面过来,为首的俩人是韦宝的老熟人——金启倧和吴世恩。
韦宝和金启倧吴世恩,都在第一时间看见了对方。
金启倧和吴世恩的表情冷淡,尴尬。
韦宝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却能体会到两个人的尴尬。明白两个人是因为自己得罪了吴家大公子的缘故。
穿越没有多长时间,吴世恩是韦宝在这个时代认识的第一个外界的朋友,他其实还是看重这份关系的,不管算不算是友谊,吴世恩当初的几两银子总归帮助过他生意起步,金启倧帮他开过出关的路引,也总归算是帮助过他。却没有想到才短短几日功夫,双方再见之时,便生出这份尴尬的情绪,真是造化弄人。
金大哥,吴大哥。韦宝主动上前打招呼,依然像往常一般,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吴世恩和金启倧都没有笑,依然寒着面孔,吴世恩微微一个点头,算是答复了韦宝的打招呼。金启倧则将脸偏向一旁,正眼都不再瞧韦宝,冷然道:你居然还敢跑到山海关来?
韦宝一奇,同时心生怒气,劳资做什么了?就不敢到山海关来?山海关是你家开的啊?太霸道了吧?但他不是喜欢随便跟人起争执的个性,即便现在有卫指挥使司指挥使大人的公子杨弘毅做靠山了,韦宝也不愿意轻易与人结怨,更何况是曾经交往过的人,不再跟二人说话,回头招呼带来的几个脚行朋友进入山海楼。
几个人见金启倧穿着官服,经过的时候都略微一个拱手,这是礼节,其实他们这些靠力气吃饭的普通老百姓,对金启倧行不行礼都行,主要是看在韦宝刚才跟两个人说话的份上。
金启倧怒气冲冲的看着韦宝和几人进入,尤其看见芳姐儿紧紧跟在韦宝身边,看都不看自己一眼,愤愤然哼了一声,对吴世恩道:这小子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还敢跑到山海关来,还敢跑到这山海楼来!看看现在跟一帮什么人在一起?一个个穿的像乞丐一般!劳资现在就想把抓回去,办了这小子,吴大公子绝对高兴!
金启倧气就气在这里,现在山海关中的绝大部分低阶官员跟金启倧同样的想法,韦宝因为得罪了吴家大公子的关系,已经成了半个名人了,加上此前在怡红院卖能‘让举不起来的男人举起来’的灵药,两件事情合在一起,使得韦宝名声大噪,谁都知道,只要‘办了’韦宝,必然能讨得吴家的欢心,成为吴大公子眼中的红人。众人都将韦宝看做是‘唐僧肉’,金启倧也不例外,因为以前和韦宝相识,所以有点抹不开面子上来就动手,因此气的实际是他自己,他可不是因为对韦宝‘恨铁不成钢’,想让韦宝‘改过自新’,修补同吴家大公子之间的关系而生气。
吴世恩听了金启倧的话,不发一言,他看不惯金启倧这种为人,毕竟和韦宝相识一场,何苦落井下石?
但是金启倧同来的一帮朋友,大都是当官的,听说刚才那少年就是韦宝,一个个极为興奋,都嚷嚷着劝掇金启倧‘办了’韦宝。
金大人,这是大好机会啊,找个苗头,咱将这韦宝抓入大牢,吴大公子绝对从此高看大人一眼。
一个乡里人,毛都还没有长齐全,就敢跑到山海关来吆五喝六的,反了天了,金大人,办了他!
金大人,那芳姐儿不是您一直朝思暮想的吗?看样子跟那小子贴在一起很热乎啊?您受得了这种气?
金启倧听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热闹,更为烦躁,摊手道:先喝酒吧!毕竟此前和这孩子认识一场,待我想想再说。
别想了,这么好的机会,您不抓住,等会让旁人抓住了!
就是,老哥,你要是不动手,我动手了!
哥几个,办了这个韦宝,升官有望不说,吴大公子自然少不了一份赏钱,这可是好机会啊?
众人见金启倧拿不定主意,一个个倒是谈的更加热络起来!
韦宝的名气现在不小,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将‘韦宝’这两个字和韦宝本人对上号,此时听说刚才那俊美少年就是韦宝,再加上韦宝身边只不过是一群粗布衣衫的平头老百姓,像是毫无势力的样子,哪里还按捺的住一颗颗急切盼望发财升官的心。
杨弘毅的爹杨麒大人虽然是卫指挥使司的正堂官员,指挥使大人,第一把交椅。而吴襄眼下只是指挥同知,算官职的话,连卫指挥使司的前三都算不上,但是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本土势力,并不将杨麒这类调来调去的‘外来户’放在眼中,权柄仍然在辽西将门手中的,所以仍然是以吴襄这些树大根深的世家望族马首是瞻。
更何况,这些人并不知道韦宝这么快就能和杨家搭上关系,都只道韦宝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里愣头青罢了,以为韦家是哪个里的里正这类人物,土财主而已,哪里会放在眼里。
金启倧是个没有多少主见的人,被众人说的心动,咬了咬牙,我是说先喝饱了酒再办这小子,既然哥几个都这么说了,那咱们现在就办?
办!
办啊!
办死他个乡巴佬!
办!
办!
一帮人见金启倧动心了,更是卖力撺掇,出了事没有他们什么事情,有了好处,又能大吃大喝几顿不说,说不定金启倧升官发财了,还能多沾点光呢。
好!办他!金启倧哈哈一笑,大踏步的迈入山海楼。
一帮人在门口商量的这么大声,大厅的孙九叔和孙月芳都听见了,韦宝已经和几个脚行师傅上楼上雅间去了,她不由的暗暗焦急,孙九叔见女儿有要阻拦的意思,急忙拉住女儿的手:这是你能参合的事情?你拦得住吗?再说有这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呢!得罪了吴大公子的人,有谁能在山海卫待的下去?
孙月芳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不过被孙九叔这么拉了一把,让她清醒了一些,顿时想到了杨弘毅,暗忖杨弘毅既然能给韦宝办路引,金启倧这等人找麻烦的事情,应当不会不管,便没有再出柜台拦阻了。
金启倧路过柜台,扫了孙月芳一眼,见芳姐儿也看着他,不由更为来劲,歪嘴蔑视的一笑,意思——看我怎么办你的小情人,让你看看谁才是人物,什么才是权势!?想到能在芳姐儿面前直接出风头,不由的让金启倧更加来劲,走路的步子也不由又大了一些,更为‘风騒’了一些,一副江湖大佬出场的威风凛凛。
金启倧的一帮朋友更是如狼似虎,吆喝着上楼,他们中有好几个人都带着刀。
不管在什么年代,能带刀到处走,都是一件很拉风的事情,因为只有官和土匪这两种人会没事带着刀到处去,敢带着刀亮相,而这两种人,往往不容易区分。
韦宝本来想给几个脚行师傅另外安排一桌喝酒,在上来的时候同两个杨弘毅的书办打招呼,告罪说明刚才为什么出去的时间长了一些,让他们喝好这类的客套话,两个书办倒也热情,听闻几个人是韦宝请的脚行师傅,非要让将菜上在一桌,就一桌吃了,这样韦宝自然是乐意的,众人刚刚落座,正在寒暄客套的气氛当中呢,金启倧带人冲进来了!
韦宝!你特么刚才敢辱骂我?金启倧一脚将韦宝这雅间的门踢开,提着嗓子嚷道。
韦宝脑门不由掠过三道黑线,这是什么找事的理由?劳资刚才什么时候骂你了?擦,不知道是大明这个时代的人高级,还是因为自己以前没有遇见过如此蛮不讲理的找事手段?却本能的站起来了,愣愣的看着金启倧,不清楚他想怎么样?
金启倧见韦宝这幅‘菜鸟’表情,暗忖吃定了韦宝,更为嚣张,过来就拉韦宝的衣领子:走!跟劳资回衙门,我现在怀疑你和贼人勾结!来啊,把这几人都带走!
跟金启倧一起来的一帮朋友,除了吴世恩,都大声答应一嗓子,气势惊人,众人都还没有顾得上看在座的都有谁呢。
杨弘毅的那两个书办穿的都是一身便服,坐在那里并不起眼,而且杨家作为外来势力,平时甚少和辽西的本土势力掺和在一起,所以手下的人彼此之间也不熟悉。以至于金启倧等人到现在也没有注意到这两个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