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轩樟
反正,在同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交往中,既能尝到魏忠贤势力的好处,又能最后将自己摘出来,免于受牵连,这是韦宝的核心想法。
王体乾听韦宝喊自己祖宗,忍不住微微一笑,觉得这少年是不同,那天在宫中,东李的寿宴上,他也见着韦宝了,只是他一般都只站在魏忠贤的身后,除非问话问到他头上,不然他是一言不发的,韦宝这几天的表现,王体乾全部看在眼中,知道韦宝是个‘小人精’。
直到王体乾的轿子来到海商会馆前面,韦宝双膝跪地相迎,恭请王公公大驾。王体乾才掀了挡帘一个小角,由随扈将挡帘全部掀开,抬步出了轿子。
起来吧。王体乾轻声细气道。
谢王公公。韦宝老实不客气,嘣嘣嘣对着积雪的泥地,就是三个大响头,磕的大脑门上又是雪,又是泥土,极为虔诚。
王体乾本来脸上是没有丝毫表情的,见韦宝行此大礼,心里一阵舒坦,任谁都喜欢被尊重的感觉,他极少出宫,虽然在宫中见惯了此等奉承之人,但在宫外见的一般都是朝中大员,对方就是再想表达谦恭,也绝不会磕头。更别说王体乾见到的大部分官员都是东林人士,不但不是奉承他的,还少不得吹胡子瞪眼对他大加指责,甚至是谩骂。
韦宝额头的泥土和雪,并没有影响韦宝爆裂天地的颜值,仍然俊美无论,让王体乾看着也感到喜欢,男人一般不在意对方的相貌,太监就不同了,他们既有男人的想法,也有女人的特点,变了太监的男人,通常更为细心,注意的点也远多于正常的男人和女人。
是在这里办酒吗?王体乾声音放大了一点,问韦宝道。
是是是。韦宝急忙起来躬身带路,恨不得将王体乾捧在手上走路:王公公千万小心,您是千金之躯。小心,小心。
王体乾身边的一帮随扈太监差点没有笑场,都暗忖你小子怎么不进宫?进宫肯定是一把好手!比我们侍候的都周到。
直到王体乾跟随韦宝进入了海商会馆,王体乾似乎随时携带的足以威慑几条街的强力气场,才稍有减弱。
晋商乔东升乔广进,直隶商帮杨明晨杨四庆,还有一堆跟随在大哥们身后一起打压韦宝的大大小小的掌柜们,这时才感觉仿佛稍微能喘口气了,刚才连大气都不敢出一点,似乎只有憋着气,小小一点点的呼吸,才不会发出一点声音。但他们的心脏仍然剧烈狂跳不止。
不用人招呼,瞬间有上百大商号的掌柜们往乔广进身边聚拢,要看看‘商界领袖’现在怎么说?乔广进是众人的主心骨。
乔广进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站在海商会馆门卫的一帮东厂番役和锦衣卫,定了定神,别都愣着了!赶紧备礼向韦家祝贺啊!
众人这才知道要做什么,一起称是,人家韦宝的开业庆典,连司礼监掌印太监都来了,还想着打压不成?再打压韦宝,莫不是要在大明造反?都不想再当大明的子民了?
备多少礼合适啊?有人问道。
乔广进没好气的边回晋商会馆,边道:自己看着办,这事也问我?
一帮人诺诺称是,各自赶着回去包红包去了。
这一下,韦宝在海商会馆陪着王体乾说话,一大帮官场众人闻讯赶来,大都是之前韦宝让人下了请柬,没有将韦宝当回事的人。
韦宝下给官场人物的,都是和生意有关的街面上的官场,没有下给朝堂中的大员,犯不上,街面上的,多属于京城的卫戍体系和巡捕体系,那都是在司礼监的牢牢掌控下的一帮官员,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王公公都亲自来了,谁还敢端架子?不少人都是正在吃饭,听闻风声,放下碗就赶过来了。
五城兵马司东城指挥使司梁指挥使大人到。
五城兵马司东城指挥使司副指挥使刑大人到。
礼部右侍郎顺天府王知府大人到。
顺天府府丞周大人到。
锦衣卫指挥同知田大人到。
锦衣卫指挥同知
官场中人来的牌面越来越大。
原本打算包个十两纹银,二十两纹银的商户掌柜们,赶忙加码到五十两纹银!一百两纹银!希望韦宝不要记仇。
原本打算包个五十两纹银,一百两纹银的商户掌柜们,也赶紧加码到二百两纹银,甚至是五百两纹银!
在这年代,即便是京城的大商户,这种开业大喜,包个五十两都几乎到顶了,就算是财大气粗的晋商乔家,遇到实力相当大的商号办喜事,也顶多包个一百两纹银,便足够气派了!
但现在看这种情况,韦宝的开业庆典,弄得跟个魏忠贤魏公公过生日一般,谁还敢按照正常的规矩来?至少加个五到十倍才能安心哩。
官面上的人来,不报贺银数量,商界的人来,可是要报贺银数量的。
城南十八家郭记粮油总号郭掌柜礼金二百两纹银!
十王府街德望楼孙掌柜礼金二百两纹银!
十王府街南北茶庄张大掌柜礼金三百两纹银!
十王府街杨记商号杨四庆大掌柜礼金五百两纹银!
十王府街晋商会馆掌事乔家商号乔广进大掌柜礼金两千两纹银!
嚯!
一堆小商号见几家大掌柜都包到这个份上了?
捐个县令才多少银子?不过两三千两纹银吧?这他们都得包多少银子?不由的暗暗叫苦不迭。
一帮人都是参与了上韦家闹事的,现在还一帮伙计被关押在北镇抚司大牢呢,都不知道要出多少血,即便是作为商界老大的乔家应该会‘补贴’一部分银子,他们肯定不会一个大子不不拿出来吧?那事还没有了结呢,这边又得在韦家大放血!
但是想到韦宝现在的身世,鬼都不清楚韦宝和魏公公王公公这种顶级老大到了啥交情了,谁敢不多包些银子做礼金?等下礼金包少了,再惹得人家韦宝不高兴,还不转眼间,一个指头弹死你?
【0155 拜王体乾为干叔叔】
作为刘春石的副手,负责接待工作的范大脑袋差点没有欣喜的晕过去,这么多礼金?两百多家商户,合起来得天价数字了吧?
春石,看样子,少说能收上来三万两礼金!范大脑袋轻声对刘春石道:还是京师的掌柜们有银子啊。
刘春石负责记账收银票,也很高兴,点了点头:招呼的热络些,别因为刚才的事情摆脸色,听见吗?咱公子是大气的人,咱们当手下的,也不能小气啰。
知道知道,我是那小气的人吗?范大脑袋呵呵一笑,站起身来,眉花眼笑的大声对一帮陆陆续续赶来的掌柜们道:诸位大掌柜的,大家随便吃喝,尽兴而归啊,我们东家现在正陪一班大人们说话,可能要晚些才能过来给大家敬酒。大家可千万莫要挑理,等会又要砸我们店铺啥的。
一帮人本来就是如坐针毡,一个个都没有动筷子,就这么干坐着,现在听范大脑袋话里有话,更是差点没有被噎死!
尤其是为首的十王府街晋商会馆掌事乔家商号大掌柜乔广进和他儿子乔东升,还有直隶本地商界的领军人物十王府街的杨记商号大掌柜杨四庆,和儿子杨明晨。
这两对父子是最可怜的,此时哪里有闲情逸致吃饭?虽然韦家的伙食确实很牛!
这次的地震,不但各地灾情严重,对于京师的冲击也是很凶猛的,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店铺都倒闭关张了,要不然韦宝的收购也不会这么顺利。
韦宝不光要的是不动产,更看重人才的招揽!这么多的失业者,多少人将颠沛流离?所以这次招募的,都是各方面人才中的佼佼者,餐饮业者也包含在其中。
剩下来的这帮老板也一样,能在大风大浪存活下来的人,都是优秀的,不管是经营者还是打工者。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膳食文化已有雏形,以太公望最为代表,再到春秋战国的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
发展到明末,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成为最有影响的地方菜,称作四大菜系。
韦宝不是很了解苏菜,对鲁菜和川菜是喜欢的,粤菜的印象就是煲汤,也还行。
天地楼主要做的是鲁菜和川菜,都是在京师站得住脚的风味。
今天是正宗的鲁菜,只是可惜,再精美的菜肴,这帮大商户的掌柜们此时也无心吃喝。
刘春石闻言微微一笑,感觉范大脑袋这么绵里藏针的说话,有些阴损了,这些掌柜都不是小生意人,就是当中最差的,拎到山海卫也是最上层的大商家,若不是到了京师,你能见得着这么多厉害商号老板们?
韦宝的确是暂时抽不开身来管这些人,正忙着给摆在海商会馆内的八桌官场大哥们敬酒。
李成楝一直跟在韦宝身边,他的年纪整整比韦宝大了二十岁,生韦宝出来都行,现在却十足像是韦宝的小弟。
能有个成熟稳重的皇亲国戚当小弟,一下子将韦宝的逼格提升了不少,否则韦宝一个14岁的少年人,的确有点撑不起场面,在一帮老谋深算的大官面前,会像是小学生一般。
各位大人一定要吃好,小小意思,都请不要嫌少。韦宝一面敬酒,一面让手下人拿出红包递给各个当官的。
刚才这帮人包了多少钱来,他原封不动之外,另外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翻一倍包回去,这个便宜是不能占的。
当官的们见韦宝这么会做人,加上搞不清楚韦宝和魏公公王公公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了,纷纷站起身还礼,都说客气话。
韦宝跟来的每个人都说几句话,这个交际效率就高了,要是在平时,就算是官场中人一次想和这么多有实权的官员说上话,也得几个月时间,韦宝一次性就搞定。
等韦宝回到和王体乾单独吃饭的主桌的时候,不少当官的便偷偷看红包到底多少,发现翻倍了,别人也都是翻倍,一个个失落哟,均暗忖早知道就多包银子了!
当官的给平头老百姓包红包,最多的不会超过十两银子,这不上火吗?
王体乾也包了红包,这是国人的传统,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地位的人,只要参加类似的喜宴,封红包的礼数是不曾荒废的。
王体乾包的是二十两纹银的银票,已经不算少了,韦宝奉还的是一百倍,一张两千两的银票。
王体乾当着韦宝的面看过,不动声色道:韦公子不会是嫌我包的银票太小吧?这么重的礼,倒成了你给我祝贺。
王公公,这是哪里的话,您这么大体面的人来我这里,我这是上辈子烧了不少高香了,哪里会嫌少?韦宝笑道,您给我的银票,我要封存好,以后留给子孙做个纪念。
那我是不是得在银票上签上名字?要不然谁知道是我包给你的银票?王体乾听韦宝说的夸张,忍不住带上了点微笑:嘴巴还真滑溜,都赶上宫里面那帮小子了。我的事情多,也没有功夫在这儿待长了,直接说了。
韦宝一怔,不知道他要直接说什么事情?因为王体乾说完停顿了一下。
韦宝最怕跟这种瞎断句,一副老谋深算的人物打交道,急忙陪笑道:您老是大人物,事情肯定多,请说。
你小子有福气了,魏公公看上你了,明白什么意思吗?王体乾将韦宝的红包揣入袖兜中,一面去夹菜,一面不动声色的问道。
韦宝立时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不是想收自己当干儿子,就想收自己当干孙子呗。他左右看了看,为了和王体乾说话方便,这里没有他自己的随从,只有跟着王体乾身边侍候的四名太监。韦宝不知道这些人是王体乾自己的人,还是魏忠贤的人,感觉说话不方便。
对于王体乾这种身份的人,没有必要拐弯抹角,韦宝见人家已经点明了,便预备将自己拜在王体乾门下的事情说出来。
王体乾见韦宝的眼神,知道韦宝有什么不想让人听,只能和他单独说的话,看了那四人一眼,我和韦公子说会话,你们到外面侍候吧。
是,王公公。四名太监答应着,便退了出去。
韦宝听四人对王体乾的称呼和见四人的反应,便暗忖这四人之中,至少有两个人不是王体乾自己的人,而是魏忠贤派在他身边的,没有想到太监自己对自己人也防的这么紧。
现在没有人在旁边了,韦宝才轻声道:公公的意思,是不是魏公公想收我做干孙子?
王体乾鼻子呼出一口气,似笑非笑道:到底是聪明人,一听就全明白,不是干孙子,是干孙子的话,用得着我来吗?魏公公的干儿子不少,随便来个人,就成。
韦宝哦了一声,那就是干儿子了啊,看样子魏忠贤挺器重自己的?不过,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初衷,直言道:王公公,我是个胆小怕事的人,能蒙魏公公赏识,是我祖宗多少代修来的造化,只是
王体乾见韦宝一副有难言之隐的样子,顿时不悦,你还不乐意?
不是不是,我当然是一万个愿意,可惜我克父啊!这要是因为收了我当干儿子而克了魏公公的话,怎么担当的起?韦宝其实在说这句话之前,已经想好了,明着驳了魏忠贤的意思的话,肯定不行,才找了这么个理由,我爹娘给我算过命,我克父。王公公,我从小,我爹身体就不行,后来算过命,知道我克父,我管我爹喊叔父,这之后,我爹身子才好了。
王体乾闻所未闻这种事情,疑惑的看着韦宝,还有这种事情?
是啊,我开始也不信,后来又试了几次,还真是这样的。韦宝轻声道:后来我又找一算命的算过,算命的说我命硬,所以不能有爹压着,但是若有姓王的贵人愿意当干叔叔,倒是可以。因为王姓带这个王,压得住。
本来王体乾还有点相信,听韦宝这么说,顿时心里跟明镜了一般,没有想到这小子居然会打起自己的主意来了?呵呵,你什么玩意?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还由着你个啥也不是小老百姓来挑剔了?
王体乾忍不住用深邃的目光打量韦宝,暗忖你小子胆子不小,魏公公看上你,你还敢挑肥拣瘦的?怎么着?不想认魏公公,想认我当干叔叔?
大胆。王体乾一声轻呼,放下筷子,用旁边雪白的汗巾擦了擦嘴唇。
韦宝吓得赶紧跪下磕头:没有半句虚言啊,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王公公跟前说假话,今天要不是有王公公在场,我这几片小店已经被人砸烂了。
王体乾看着14岁的韦宝,不知道韦宝是真的鬼灵精,小小年纪就想很多事情,是真的在挑选靠山,还是说年轻人没有什么见识,见自己今天气势能镇住场面,以为自己比魏公公更高?
要说朝中人认为他比魏忠贤厉害,那是绝无可能的,但是小老百姓不知道宫中的道道,加之韦宝年纪又这么轻,还真有可能。
你起来说话。王体乾不动声色道。
韦宝答应着从地上爬起来,站起身,却再不敢坐下了。
你知道一万个我也赶不上一个魏公公吗?魏公公看上你小子,你还挑肥拣瘦的?王体乾挑明道,小小年纪,心眼还挺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