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冯一平保证不了他们喝好,但是能保证他们吃好。

    在冯一平家里,在女孩子面前,他们开始还有点放不开,后来看到两个女孩子也是大块肉大口饮料,也就不再端着,吃的好生畅快。

    一平,我正想问你呢,女孩子胃口总是小一些,吃不多时,小蔡就放慢了节奏,关于众筹的项目,好多人都觉得开个书店不错,投资可大可小,比如我们可以经营二手教材,也符合我们学生的身份,利润也相当可观,前景也不错,如果我们努力,也未尝不能把它打造成类似诚品书店那样的牌子,你觉得怎么样?

    小蔡就是三个发起人中的唯一一位女生,她来自商业氛围浓厚的沿海地区,家里生产塑料玩具,从小耳濡目染,虽然学的是美术,但对经商一道并不陌生。

    开书店啊,冯一平沉吟着。

    学生创业,想到开书店,这个不出奇,不过,这还真不是个好路子。

    比如现在很繁荣的万泉河书店一条街,过不了几年,就会全军尽墨,就是各大学内外的那些书店,存活下来的也都不到半数,而且大多数都租不起地上的店面,只能转入地下室经营。

    港台地区和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不一样,这个不太有可比性,诚品书店在港台能成功,在内地还真不见得,另外,诚品其实不仅仅是书店,它是综合性的文化产业,运营范畴很大,

    可就附近这么多高校的学生,书籍需求量就很大,

    是,需求肯定大,但是,各个高校的藏书量也大,这就抵消了好大一部分,另外,我们买书的预算也有限,平均一个学生一年能买几本书?而且学校周围竞争也激烈,利润虽然是不错,但是将来的经营费用,比如房租也上涨的很快。

    知道了结果,去找理由,总是要容易些,看小蔡脸色有些黯淡,冯一平话题一转,如果要做,我倒建议可以换一个方向,不以高校学生为主体,而主要针对企业和机关,专门经营精装书籍。

    大家都知道,现在不管看不看,一些领导和老板的办公室里,总少不了一书架精装的大部头,这块市场也不小,而且都是批量购买。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但是,不管我们这个协会,学校批不批,我们几十个人做的头一件事,一定要成功,不然谁都受不了这个打击,所以我建议,不要急,决定做之前,还是要再进行缜密的市场调查。

    最好是按教科书上的来,针对大家提出的每个项目,都做一份合格的企划案,等到企划案出台,就能很容易分辨究竟有没有做一个项目的必要。

    金宝也在旁边听着,一平说的是,那我们就正规一些,前期工作多做一些,另外,关于项目,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个人觉得,干洗店其实也不错。




第二百二十五章 赴港
    三月的南国,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带着另外两个人的期待,冯一平和黄静萍又一次赴港。

    提行李的时候,冯一平就看到出口处的包卓远在笑着向他们招手,气色看起来不错的样子,不是电话里那愁苦的范。

    司机推着行李车,包卓远为了照顾黄静萍,用蹩脚的普通话说,一平,第三期发行之后,这几天,终于引起了不少反响,

    那就好,等着吧,等到中旬以后,反响肯定会更大。冯一平自信的说。

    包卓远没有接茬,他实在是不知道冯一平哪来的这么些信心。

    我们先去酒店还是先去公司?

    看他那急切的样子,冯一平笑着说,先去公司吧,

    与国内其它公司的办公室相比,虽然员工的精神面貌还不错,但杂志社的整体氛围并不理想,有些压抑,不太活跃。

    公司成立之后,老板终于又难得的大驾光临一次,其实杂志社的员工心情蛮复杂,这三期的成绩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在烧钱,私下里,裁员或者歇业的议论就没断过。

    所以,当包卓远在办公区,向那些没见过冯一平的员工们,介绍那个被第一批员工簇拥着的小伙子,说他就是杂志社老板的时候,掌声稀稀拉拉的,有些女性职员惊慌的四下张望,终于来了吗?是要大裁员还是歇业?

    冯一平猜得到这些人的心思,当包卓远叫他讲两句的时候,他走到办公区中央,决定讲两句,虽然我们见面不多,但是我们就是一个集体。就是一家人,所以,我也懒得说客套话,只讲几点。

    首先,大家的从去年到现在的工作,都卓有成效,不管是我个人,还是集团公司,都很认可,也都很感谢大家这几个月的辛勤工作。

    在那些本来就怀疑的员工耳朵里。这话就是要裁员或者歇业的前言啊。

    好在冯一平没给他们猜测的时间,马上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杂志社。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队,各位同仁,都是集团的优质资产,所以请大家放心,我们不会放弃一个员工。

    最后,大家都清楚。目前发行的这三期反响一般。但是进步也是明显的,一期比一期乐观。所以,我在此寄希望于大家。抖擞精神,再接再厉,力求一期比一期办的好。

    好了。都放心了吧?那就都接着工作!冯一平安抚鼓励完,看着那些露出笑脸的员工们,跟在包卓远身后到他办公室。

    他的话一说完,办公区的气氛马上活跃了不少,茶水间那边,更是传来了女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包卓远站在百叶窗前,看着外面这几个月来少有的一幕,感概了一句,还是一平的话有份量。

    可不吗,人家是老板嘛,大家的工资都是从他手里拿,说话当然有份量。

    冯总,请看,高屹铭把一些报纸,主要是外文报纸拿给他看,这就是这几天报道我们杂志的报纸。

    包卓远也高兴的打开了好些网站,这上面,也都有对我们杂志的报道,

    冯一平略略看了一下报纸上的评论,绝大部分都是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们就是一家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哗众取宠的杂志,还说要不是因为每期连载的蓝海战略的文章,这本杂志,真的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网站上的内容也差不多吗?冯一平问了一下。

    他猜测,网上估计还会批的更凶一些,这些知名网站背后,都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有些烧钱烧的正爽着呢,你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杂志胆敢这样泼冷水,摆明了就是不想好好相处嘛,那又怎么会客气?

    黄静萍看了狮城一份繁体报上的批评文章,看着冯一平他们三个好像还很高兴,有些不理解,这不都是批评我们的话吗,你们这么还这么高兴?

    我们当然高兴,批评就意味着人们对我们的关注,批评的人越多,也可以说明我们的关注度越高。冯一平解释道。

    这其实和娱乐圈差不多,那些刚刚出道,只有少量作品面世的新人,哪怕受到的都是差评呢,报道的都是绯闻呢,只要有人关注,那也比那些没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的其它演员好。

    我估计,这些网站后面的公司,此时说不定也发现了问题,所以他们这样横加指责,是不是有心虚的成份在里面?高屹铭说。

    哈哈,你说的对,怕是有不少人已经感到了这种危机,他们怕了,他们越怕,说明我们的方向越正确。包卓远说。

    在冯一平的灌输下,他们现在也都接受了冯一平的观点,认为这个被好多专家教授夸出花来,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们未来的美丽的大泡沫,是要破裂,虽然爆发时间还有待商榷,但结果是肯定的,他们自然不接受那些批评的文章。

    反响最大的,其实还是一平你,大家都追着我问这个作者冯一平的联系方式,有其它杂志社想跟你约稿的,还有好多是邀请你去访问演讲,你有这方面的打算吗?包卓远说。

    冯一平那些文章对杂志的拉动作用,大家都心知肚明,杂志社前途不明朗,包卓远也认为,冯一平不应该再被杂志社拖后腿,而应该把蓝海战略结集出版。

    我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好的东西,当然要留着给自家人用。冯一平说,而且,你们都做好准备吧,我们的结论,这几天就会揭晓,到时,你们就真的准备电话被打爆吧!

    类似的话,他在第一次筹备会议上说过,只是,当时参加筹备会议的人,因为对杂志社的前途不看好,此时留下来的并不多。

    对这些坚持下来的人,冯一平一一跟他们握手,还嘘寒问暖几句,大家就有些诧异,这个小老板,在工作上那么急进,私下里接触,倒又是一个很温和的人。

    中午出门去酒店的时候,还在办公室的那些职员们,都自动起立,给喂了他们一颗定心丸的冯一平鼓掌喝彩。

    老实说,虽然不管这是自发行为还是组织的,这样的活动冯一平都有些排斥,因为它不应该在一家现代化的企业里出现,但是,真正身处其中的时候,冯一平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享受这种众星拱月的感觉。)



第二百二十六章 前夕
    你说,怎么就没更多的人来骂我们的杂志呢?到银行安排好了资金,回到酒店后,躺在落地窗前的沙发上,头枕着黄静萍的大腿,吃着她喂的葡萄,看着下面的维多利亚湾,还想着那些游艇上,是不是有着好多大长腿的超模,冯一平有些失望的问黄静萍。

    不稀罕他们骂,过两天就好,过两天就会有人追着夸我们眼光独到,黄静萍仔细的剥掉葡萄皮,自己吃一颗,喂他吃一颗。

    通过冯一平的解释,她也算明白了,原来这有时候,特别是对一本杂志而言,被更多人骂,其实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关注。

    正是这样,我才希望骂的人更多一点啊,你想想,现在我们明确说狼就要来了,他们不高兴,不爽,梗着脖子驳斥,然后几天后,就如我们说的一样,狼真的来了,那不就相当于他们自己打脸吗?那情景,你想想该多有趣!

    真可惜,现在驳斥他们观点的,都是一些影响力不大的地区性刊物,以及一些不太知名的网站,要是那些巨头们,比如稍微有点软,以及蓝色巨人等,这个时候来批评一下他们该多好,那将会是多么好的广告啊!

    为了让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杂志能得到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前沿杂志的前瞻性和权威性,冯一平不介意他们的杂志现在千夫所指。

    因为现在他们被人骂的有多狠,泡沫破裂的时候,那个反差就有多大。

    可是,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就像是一个刚说话的孩子,对着一群职业生涯正好着的大力士说。嘿,你们马上会输!

    现场声音嘈杂,小孩子的声音又小,能听到他这番话的大力士本来就不多,大多数听到的,也都当作是笑话,睬都懒得睬,回应他的,当然只有极少数。

    3月10号,周五。

    对大多数人。比如那些在互联网公司任职,或者是在相关公司任职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日子。

    美联储的格林斯潘那个老小子又一次加息。无所谓,虽然法院还没宣布,但是大家都知道,联邦政府诉微软垄断的案子,最后的结果,就是垄断。这也无所谓。

    因为今天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一度高达,比99年的翻了一番还多!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高管们想着这个周末要去哪个小岛的海滩上晒太阳。普通员工们则想着去哪个俱乐部打高尔夫,那些辞掉工作。专职炒股的人,看着账上那可观的收益,想着是去买套房子呢还是换辆车。

    冯一平和黄静萍在酒店的餐厅吃着七分熟的牛排。喝着勃艮第的红酒,刚刚在网上浏览到的那些消息,和各地晚报上的那些文章,依然都是一片叫好声。

    他很为这些盲目乐观的人悲哀,他们肯定没学过我们的《周易,所以不懂什么叫否极泰来,也没看过《老子,所以不知道祸兮福所倚。

    不过这样挺好的,一片叫好,只有他们一家唱衰,不如此,又怎能称托出《前沿杂志眼光的独到和精准呢?

    但是,这一次,关注互联网行情的不止他一个人。

    杂志社办公室里,包卓远看着雅虎上的报道,拨通了冯一平的电话,只是,话到嘴边,变成了,一平,你们吃饭了吗?

    正在吃,你还在办公室啊,要不要过来一起?

    包卓远看着收市后固定在高位的纳斯达克综指,想着刚刚发行的那一期杂志上,明确的指出有极大可能,在三月中旬,互联网泡沫就会破裂,想着自己临到老了,还晚节不保,有可能成为业内的笑柄,一点胃口都没有,不了,今天答应了老婆,要回家喝汤。

    外面的秘书也看到了这篇报道,顿时也没有了和闺蜜去逛街的兴致,她看到包卓远办公室的灯熄了,谁知道等了好一会,也不见他人出来,有些不放心,过去敲门,包总,

    没人回应,推开门一看,电脑的荧光里,包卓远正在抽着不知道哪儿搞来的烟,青烟袅袅,他的脸荧光和烟里忽隐忽现。

    包总,你没事吧?

    没事,走,我也家,包卓远拿起一本书扇了扇,拿起公文包和秘书一起往外走,见到办公室里那些肯定也知道这个消息,所以面色发苦的职员,依然笑眯眯的打招呼。

    他知道,这个周末,对杂志社的好多人来说,将是一个难捱的周末,说不定有些人会准备找另一份工作。

    小吴,是自己住吗?房租高不高?平时有没有积蓄和投资?他以一个长者的身份问自己的秘书,也不知道,如果没有了这份赖以谋生的工作,这个小姑娘该怎么办?

    首都,金翎也看到了相关的报道,有些心神不宁,推掉了方颍芝一起吃饭的邀请,几次想给冯一平打个电话问问进展,最后还是没有打出去,她是很相信冯一平的判断,可是,现在的这整个形势,确实是一片大好。

    但是,一平又那么有信心!她忽然眼前一亮,难道今天的这个数字,就是最高位,之后就会走下坡路吗?一定是这样的!她激动的站起来走了好几步。

    从年后就一直关注着这方面信息的郑博赡当然不会错过这条新闻,他心情沉重的给女儿打电话,可能郑佳怡是唯一不关心和担心这事的,这时正没心没肺的和同寝的室友在外面逛街,爸,是,前天一平走之前给我打电话了,恩,这个周末我不回家,今晚也不回爷爷家,对,在外面吃饭,一会去逛街,

    那你注意安全啊!郑博赡叮嘱了一句,还是不要影响她吧。

    不过,他自己当然轻松不起来,以致于晚上做饭的时候,发挥的不是太好,方市长觉得这完全不是他应有的水平,吃了几口就问他,老郑,最近工作忙吗?是不是太累了?明天要不我们去干休所放松一下?

    没事,做饭的时候接了女儿电话,可能有些疏忽,要不这些倒了吧,我们去外面吃,

    也好,你想去哪?

    江边吧,顺道去吹吹风,

    方市长听了就断定老公有事,这个时候的江风,可不是太温柔,还蛮凉的。

    比没心没肺的郑佳怡还放松的,当然是冯一平。

    他兴致好的很,饭后带着黄静萍去看了场电影,007系列的黑日危机,火爆的场面不少,这时的苏菲玛索,正当年,风情那个万种啊,新的邦女郎,虽然被法兰西女神盖过了风头,不过,这个后来一直没火起来,最后只能沦落到一些电影电视剧里打酱油的丹尼斯理查兹,其实个人条件也非常不错。

    看了电影还不算完,之后,他又拉着黄静萍到一直很向往的兰桂坊小酌了几杯,回酒店后,不顾黄静萍的反对,关了房间里的灯,拉着她在落地窗前激情了一回。)
1...210211212213214...18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