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冯一平笑了下,我怎么不记得说过这样的话
不愧是高盛的掌舵人,这样合适的谎话,真是张嘴就来,还是当面扯的。
“巴蒂罗姆小姐,你好,”
“冯先生,很高兴见到你,”巴蒂罗姆握住冯一平的手,“很早我就想采访你,为此,我不止一遍的看过你的著作,”
劳尔德笑着束手站在一旁,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冯一平心说,这应该和劳尔德说的我最喜欢看你的节目,是一个道理吧。
“只是,这几年来,我个人和我的同事,也多次联系过你的办公室,但一直就得不到这样的机会,”
“冯,之前你为什么就不给我这个机会呢是我还做得不够好吗”
看着并肩朝座位那边走去的两个人,依然站在原地的劳尔德手刚举起来,就迅速收了回来,这么快就把我这个介绍人给丢到一边了
但飘过来的冯一平的那句话,让他心情又好了不少。
“我想,应该是我那些时候,都有比接受采访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虽然离得有点距离,劳尔德也感受到那边一时都有了短暂又尴尬的安静,他笑着摇头走出去,年轻人啊,你为什么现在还没成家
呵呵,看来真不是没有原因。
但他要是还留在这,估计就开心不起来。
一向在华尔街非常吃得开,因为总是会有交易员主动向她透露消息,有时一句话就能让道指急速下跌,因此被称为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声音的玛利亚,此时笑了笑,“我完全能理解,你知道吗冯,我非常喜欢你的一个特质,你总是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做事,而不是在夸夸其谈上,”
“我很好奇,是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具备这样的品质”
冯一平看了她一眼,这位巴蒂罗姆小姐在华尔街这么吃得开,真不是没有原因,你看她多会夸人
但他依然保持着警惕。
和华尔街有关的人啊,都得加小心。
想当初,终于成功的熬赢格林斯潘的伯南克,就差点栽在这位手上。
话说06年5月,刚刚接任美联储主席三个月的伯南克,在花生屯和这位巴蒂罗姆小姐餐叙,也不知道伯主席是苦熬多年,终于得以成功上位,所以有些得意,还是因为他也和绝大多数男人一样,就喜欢在美女面前表现,显能耐,以博得带着星星的崇拜的小眼神,所以一时嘴上也顾不得把门。
结果就惹出了大麻烦。
巴蒂罗姆很快在她的节目中转述伯南克的话,“针对我最近就美联储利率政策所作的国会证词,市场的反应是错误的,”
伯南克之前在国会讲话时,曾暗示美联储或许会暂停加息,因此让一些人觉得,在通胀问题上,他属于温和的“鸽派”,在利率问题上,他比较软弱。
这番话的直接后果,是影响美元的汇率,由于美元汇率的波动,以及投资者的担忧,巴蒂罗姆在节目里说了这话几分钟后,道指便迅速下跌超过70点……
闷骚的伯南克,因为这样的嘴快一时爽,很快又被召到国会过堂,并受到了议员们“你要小心你的言辞”的警告,大大影响了他苦心竖起来的人设……
殷鉴不远,冯一平笑了笑,“谢谢,我身边的不少朋友,也都具备这样的品质,”
&nbs
2797.第2782章 新梦想
第2782章 新梦想
嘴快的巴蒂罗姆提出的有关巴菲特的问题,冯一平并没有正面回答。
记者们免不了会提出这样吸人眼球的问题,但他才刚刚投资了高盛,得在意这位合作伙伴的脸面,不好说他们在背后搞的那些小动作。
更何况,最终的结果,是自己胜出。
“选择在这个时候投资以及投资高盛,主要是基于我们在多年合作过程所对彼此的了解,我们相信,这样的合作,会对我们的未来都有利,”
“选择这个时机,是因为此时价格合适,条款也合适,所以,合作自然就水到渠成,”
巴蒂罗姆点头,“你对高盛很看好,高盛对你们也很看好”
冯一平笑,“虽然这么说,有些互相吹捧的嫌疑,但确实是如此,我看好高盛,我信任他们的经营团队,”
劳尔德,你在偷偷的看吗满意吧!
对冯一平的避而不答,巴蒂罗姆有些不满意,她还想努力一下,“高盛最终选择和你合作,而不是和巴菲特,冯你认为会是什么原因”
旁边嘉盛的那些人感觉有些看不下去了,冯之前还不知道我们同时也在和巴菲特接触,所以,你能不要再纠缠这个问题吗
这个问题,冯一平也不太好回答。
无论怎么正面回答,都会有高下之分,那就有可能会让那位成名已久的股神不高兴——一般人这样说巴菲特可能无所谓,但冯一平这么说,那他很可能就有所谓。
虽然他就是不高兴,那也没什么,但何必逞这样的口舌之利呢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比较谦虚的方式,什么前辈谦让,一时侥幸之类的。
但坦白说,现在面对一个集体的时候,他乐意展现自己的谦虚,但在这样关乎个人和个人之间的问题上,他一般还真不想那么说。
“我想,也许是因为我比较专一”他半开玩笑的回答,“据我所知,巴菲特现在有很多选择,而我就和高盛谈过,”
巴蒂罗姆对冯一平的评价又高了几分,不愧是冯一平,这样的回答,不但有趣,还一点都让人挑不出错来。
“你一直是这么专一,对吧,”巴蒂罗姆也开了个玩笑。
“也可以说是专注,”冯一平看了一眼窗外。
在这个雷雨季节,他可不敢说自己专一。
好像美国每年被雷劈的人不少。
自己精心准备的一个大料,就被冯一平这么轻松的卸开,巴蒂罗姆稍稍有些灰心,因为,接下来,就是一些比较中规中矩的问题,不会有多少惊喜。
“我们都知道,你是硅谷最成功的创业者,一般来说,硅谷和华尔街的连接,主要会是由于其它的目的,拉投资、进行并购,ipo等,”
“而联合基金的这次投资,可以说是硅谷的创业者,第一次投资华尔街的公司,还是高盛这样的知名的公司,这是否意味着,你们以后会在金融方面有更多的计划”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冯一平说。
巴蒂罗姆笑了笑,我表示怀疑。
因为这个问题,我刚刚就问过一次,但你没有回答。
“巴蒂罗姆小姐,我想……”
“请叫我玛利亚,”
“好的玛利亚,我想你一定也清楚,华尔街在利用高科技方面,其实已经走在很多行业前面,比如在超级计算机的利用方面,在交易自动化等方面,”
“但从硅谷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这其中还有很多可以创新的方面,藉由互联网,我们应该能让金融体系变得更好,从而杜绝再次发生类似的危机,”
“目前我们还并不清楚,这次危机,将让我们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不清楚,我们是不是可以再承受一次类似的危机,所以我们希望利用硅谷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世界的金融科技水平,从而尽量减少类似危机发生的几率,”
“也就是,你们希望改变金融界”巴蒂罗姆又提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我们想让世界变得更好,这自然也包括让金融行业变得更好,从我们的这次投资来看,我想,华尔街对此也持欢迎态度,”冯一平从从容容的说。
硅谷和华尔街的关系,本来就不够融洽,我怎么可能会说一些更容易导致对立的话
劳尔德在办公里撇嘴,和我们谈投资的时候,你什么时候提过利用硅谷的技术,让金融界变得更好的话你一门心思的在意你的投资回报好不好。
面对冯一平滴水不漏的回答,巴蒂罗姆觉得,他真不像是一个才28岁的年轻人,但她也不是一般人,所以她继续刨根问底,“目前,你们计划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进行这样的改变和提高”
她就想知道,冯一平这究竟说的是套话,还是真的有计划。
“目前我们的想法很多,比如,我们希望能促使金融行业的理财业务发生更好的改变,我们希望未来能以更低的门槛,更低的费用,让更多的人都享受更好的理财服务,”
“我们还希望一定程度上解决个人借贷难的问题,搭建一个为机构投资者和借款人提供投资与分析服务的平台,”
“我们还希望根据用户的偏好,帮用户从几千家银行中,寻找贷款最便宜、储蓄利息最高或者客户服务最好的哪一家银行……”
“以上这些,是我们暂时想到的主要为个人用户带来更好体验的计划,”冯一平轻轻松松的一下子就数出了好多条来。
“对于企业用户,我们也有不少计划,比如,我们希望能根据我们的算法,寻找天才的交易员,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我们还希望能简化现有的并购流程,最好是能自动匹配一些合适的交易对象,就像是……”
“就像是facebook,”巴蒂罗姆说道。
冯一平笑,“我也想这么形容,创办一个用户都是公司的facebook,”
“以及,一个主要服务于投资人的facebook,”
“我们还希望能在发现内幕交易、保护在线支付……等等方面,为企业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更好的金融服务,”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的金融业务
2798.第2783章 一碗水端平
第2783章 一碗水端平
冯一平说的这些,当然不是为高盛准备的厚礼。
你让高盛的那些人不去想怎么设计新的模型,怎么赚钱,也让他们脱下名贵的西装,穿上格子衫和卫衣,和硅谷的那些程序员一样去写代码
那本来就不现实。
他说的那些计划,本来就只有硅谷才能实现,所以,那些计划他准备交给联合基金,或者是一家新的公司,重要的是,要联合联合基金的原有的股东来一起完成。
在美国,涉及金融领域的这些产品,把谷歌和苹果拉在一起,总是没错的。
“冯,这可真让人失望,”劳尔德半真半假的埋怨着,“我想,看了采访的所有人,都会以为,那是你为我们准备的计划,”
“我明明说的是针对整个金融行业,”冯一平看着劳尔德,“直接说吧,你要什么”
“不是我要什么,我是想,高盛能为这些计划提供不少帮助,不是吗你们在这方面可没有多少经验,”
冯一平马上说,“如果是这个问题,那你完全不必担心,这个时候,我们还招不到既有在华尔街工作的经历,又能写程序的人”
劳尔德又一次非常无奈。
只要冯一平这个时候竖起大旗一摇,前华尔街的精英们,怕是会乌泱乌泱的跑过去。
就看看联合基金的约翰这次带来的团队吧,其中他叫得出名字的银行家就有三位。
想一想那些倒闭的银行的高管,想一想贝尔斯登、雷曼的那些总裁总监们……只要他们想,什么样的人招不到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好吧我只有一个要求,在你这些项目需要融资的时候,高盛一定是要在首轮,而且要拥有最大的份额,”
冯一平想了一下,“虽然我们可能不缺钱,但……我同意,”
他们三家联合起来,怎么可能缺钱只是,考虑到其中的一些计划,本来就是希望能发展到高盛他们这样的客户,让他投资,也好。
劳尔德还待说些什么,冯一平的手机又响起来,他把那来电显示给劳尔德看了一眼,“你看,因为我这么配合,所以,麻烦来了吧!”
来电的是彭博社的董事长彼得格劳尔,也就是在布隆伯格在纽约当市长玩的时候,负责掌舵彭博社的人。
劳尔德一副我帮不了你的样子,又笑着走开,“我不打扰你,”
“冯,”彼得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听说你接受了玛利亚巴蒂罗姆的采访”
“你可是彭博社的第二大股东,在危机恶化之后接受相关的采访,不是应该首先考虑我们自己的公司吗”
“彼得,高盛是希望,这个消息,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冯一平解释道。
从覆盖面来说,当然是巴蒂罗姆的《华尔街报道》更大,使用彭博终端机,会收看彭博财经频道的,虽然更专业,层次更高,但毕竟是少数人。
那边笑了起来,“我就知道冯你一定会考虑得非常周全,所以,你也准备好了接受我们的采访,对吧,”
“你肯定也准备了更多新的内容,对吗”
在其它时候,冯一平可以推辞,但在他成为彭博社第二大股东后不久,这样的请求,他不太好推辞。
高盛就可以这么配合,彭博社就不行
“我还在高盛……”
“好,我马上派人来接你,哦不,我亲自来接你,”
…………
列克星敦大道和第59街路口的彭博大厦,也就是更多人口中的彭博塔里,第一次莅临的冯一平,都没有来得及四处走走看看,就被彼得格劳尔和在布隆伯格手下当了六年纽约副市长的丹尼尔多克托罗夫,这两位布隆伯格的左膀右臂,以及一些前来一睹冯一平真容的员工,簇拥到采访室里。
捞到采访冯一平这个机会的,是电视台的一个男记者。
就在现场调试设备的时候,彼得格劳尔突然把冯一平拉到一边,“冯,”他认真的看着现场忙碌的那些人,看着还在看提纲的男记者,“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们也应该培养几个出众的女记者”
冯一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