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这没什么,无论如何,我总不能成为一个妨碍他们开展业务的因素吧,冯一平也笑,但是周老师,我还是想多嘴一句,他们也能严格把控风险的,对吧,
对软银在资金方面的状况,他和微软的判断基本一致,目前来看,缺口应该在200亿美元左右。
他就担心,有些人脑袋一热,大气的表示一力承担。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他相信,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孙正义一定敢于付出代价,让相关人等心动不已的代价。
而作为一个老牌的投资家,他至少和世界各地的银行都关系,比如瑞士的银行。
这样的关系,无疑让他有更大的优势,让一些人收起好处来,完全不会有任何担忧,。
怎么,你觉得这项业务会有风险?周老师声音变了。
因为他知道,在这方面,冯一平的意见,肯定是权威。
我主要是担心,有些人会好大喜功,冯一平说得很委婉。
原来如此,周老师松了一口气,这点你完全不用担心,额度方面,自然有限制,
那我没有任何问题,冯一平闻言,也放松下来。
在去医院的路上,他甚至在想,如果事情如自己摄像般的顺利,那么,没准自己以后能从那些银行手中,把软银的一些资产收购过来?
哎,暂时还是不要想得这么好吧!
前面,医院已经在望。
20多平米,本来非常透亮的病房里,此时有些水泄不通的意思,病床前,那些满脸兴奋的大人们,把梁永高这个做爸爸的,彻底的挤到了一旁。
小蔡靠在枕头上,怀里抱着包得紧紧的一个小家伙,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因为缠绕的脐带的原因,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最终选择剖腹产,所以她现在看起来还挺精神。
踮着脚朝里凑的梁永高,首先发现一手捧花一手提着一个礼包的冯一平,惊喜的叫道,一平,你怎么来了?
恭喜你啊!冯一平笑道,辛苦了小蔡,
看着他们两家那有些呆住的亲属们,他笑着问好,叔叔阿姨好!各位好!
马上,冯一平就淹没在热情的东北话和南方方言里。
对梁永高和小蔡的亲属来说,冯一平这个时候能来看望小蔡,那真的并不比小蔡生了个胖小子带给他们的惊喜要小。
这充分说明了冯一平对梁永高和小蔡的重视,这充分说明了他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成功。
所以他们刚做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爸妈,此时脸上都笑开了花。
梁永高和小蔡其实也是一样。
尤其是梁永高,相比小蔡家,他们家的综合实力,真的要差上许多,但刚才他发现,在冯一平搂着他的肩膀表示祝贺以后,老丈人看自己的眼光,顿时都不一样起来。
冯总您坐,冯总您喝茶,冯总您吃水果,
梁永高他们能叫冯一平名字,其它的人可对冯一平客气得不行。
不不,我站着就好,冯一平小心的抱起那个还在吐着泡泡的小家伙,笑着问一旁的梁永高,怎么样,是不是幸福得有些眩晕?
是,真到现在还懵懵的,梁永高说,你这过来,不耽误你事吧,
有什么事,比这事更重要,
这话一出,亲属们顿时更热情起来,冯一平和他们寒暄着,眼睛在一旁堆得高高的奶粉和营养品上扫过,突然觉得好像有什么事。
是什么事?
他目光最后停留在那些奶粉上面,我怎么把这事忘了?
而离开美国的孙正义,效率非常高,他在日本转了一圈,又到中东走了一趟,不过几天的时间,竟然真就筹措齐了大部分的资金。
他又一次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第五百零一章 又管闲事
汽车一驶入大院,周遭便一下子安静下来。
楼看起来免不了有些老旧,但依然很庄重,楼前及周围的停车场上,停着不少车,但却没看到有多少人。
一下车,冯一平便感觉到了难得的荫凉,在5月下旬已经炎热起来的日子里,这无疑让人觉得惬意。
这也是在那些新建的更现代的政府建筑,所感受不到的气息。
梅义良拿着包从另一侧下来,看到居然没有人来迎接,感觉有些诧异,冯一平眯了眯眼,走吧,
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这时传过来,一个他们都熟悉的中年人,带着五六个男女急匆匆的迎出来,大老远就伸出手来,冯总,抱歉我们来得迟
哪里,是我们来得早而已,冯一平说。
他们大概提前到了5分钟。
梅义良已经热情的和那位中年人寒暄起来,辛苦刘主任您了,不过,再忙,可还得注意身体,我看你这脸色
梅总你也知道,最近这些事领导们都忙得停不下来
冯一平刚走进大厅,刚好看到高官从电梯里出来,冯总,
领导好,
高官看起来,也比平时要严肃。
也是,在这样的时候,没有多少人还能笑得出来。
书记在上面接一个电话,不能下来接你,让我替他向你道歉
不敢不敢,其实都不敢劳动您下来,真的,我自己上去就好,冯一平说。
不,应该的,高官说,看着冯一平,跟着又补充了一句,完全应该,
冯一平知道高官补充的这一句,为的是什么,摇头道,那真不算什么,
冯高官说出一个字来,跟着改了称呼,一平你好样的,
这话,真就一点不官方,也就非常真诚。
冯一平不想就这事说太多,问道,今天突然过来,不会耽误领导们的工作吧,
你总是这么客气,高官按着电梯,坚持让冯一平先出去,我们都知道,以你这有什么事,只要自己能解决,就一定不会麻烦人的性子,要是主动找上我们,那就一定是大事,
前面,书记已经在会议室门口向冯一平招手。
在这样的时候找两位领导,是因为有另一件事,我觉得同样不能耽搁,大家时间都紧张,而这次要谈的问题,同样是越快引起上头的重视越好,所以冯一平马上开门见山的说。
在五里坳,我们已经下架了国内不少品牌的奶粉,嘉盛旗下的便利店和超市,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下架相关产品,
奶粉?两位领导一愣。
是,奶粉,
其实还包括牛奶。
嘉盛旗下所有的餐厅里,也已经剔除了相应的牛奶供应商。
说起来,这本来也不关我的事,但我觉得,这件事可能非常严重,冯一平接过小舅递过来的那一大摞资料,这是我们让sgs,德国tuv两家检测机构的食品实验室所做的检测报告,
他知道两位领导多半看不懂报告里的那些专业术语,就翻着最后的结果给他们看,这是我们送检的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他补充道。
两位领导再不懂这方面的知识,经过了苏丹红等事件的洗礼,也知道把化工产品加入到食品中,尤其是婴儿奶粉中,无论如何是不妥当的。
他们看着报告顶端的那一家,送样15件,不合格15件,而检测结果表示,最高含量每千克已经超过5000毫克,眉头马上皱了起来,一般安全的含量应该在多少?书记问道。
应该在每千克1毫克以内,冯一平答道。
无法无天!两位领导马上拍案而起。
这些奶粉,在我们省有销售?高官问道。
紧接着他看了看报告下面的那些品牌,自己答道,那当然是有,
当然有,因为这份报告上,国内叫得出来的奶粉品牌,差不多是一网打尽。
区别不过是合格数量,以及含量的多寡而已。
对不起,高官招手示意秘书,通知质监局
交代的时候,他还忍不住批评了一句,他们都干什么吃的?
尽管有冯一平亲手交上来的报告,这样的事,自然还是要责成相关的职能部门,再做出检验后,他们才好采取行动。
一平,你别介意,高官解释道。
我理解,这是大事,马虎不得,冯一平说。
这样的事,书记抖着那份报告,为什么我们都会不知道?
他们的公关能力很强,冯一平说,相关的事例,网上早就有反馈,但一般都是发帖没多久,就被删掉,
我还听说,其中的很多,还是由发帖人自己删除,因为他们得到了不错的补偿,
这会有什么后果?高官问。
肾结石,以及,致死,冯一平说。
啪,桌子又被拍了一下,我们的质监部门
其实,早就有人在质监总局的网站上反馈过这个问题,但不是被屏蔽,就是没有回应,冯一平说。
但这在很多人中间,并不是新闻,我就是在去医院看一个生孩子的同事时,知道了这事,
他其实是忘了,真忘了。
他原本记得的,因为他早就反映过导致出现大头娃娃的假奶粉事件。
主要是今年的大事太多,而其中的一些,又格外沉重,和让人觉得无力。
领导们看了一眼报告上的名单,很快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其中不少公司,不但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企业负责人,还都算是体制中人,因而这些公司就能具有一般公司所不具有的能量
到了他们这个层级,一些套路,一想就知道。
可气的是,在这样重大的问题面前,那些人首先想的,并不是如何解决,而依然是如何掩盖。
一平,你显然已经有了调查,这,影响有多大?
应该,以十万计,冯一平沉声道。
简直是简直是领导们说不出话来。
你放心回去,他们亲自把冯一平送到楼下,拿到报告后,我们第一时间向上头反映,
最迟不会超过今晚,
谢谢,给领导添麻烦了,冯一平和他们握手告别。
知道这件事的,不止省里的两位,金翎爸爸那边,也在今天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本来想,如果反应不及时,自己干脆直接陈书高层,现在看起来,应该用不着。
这一次,他也没有动用媒体的关系,因为这样的事,会让媒体也觉得无力。
在调查的过程中,冯一平都听到过,其实已经有媒体向相关厂家致电,但那边斩钉截铁的表示,没有证据表明相关的症状和他们的产品有关。
冯一平觉得,如果有记者还坚持追踪相关问题,接下来,搞不好真会被上门抄水表。
尤其是,他觉得,既然自己有这样的渠道和能力,那么,像今天这样的会面,会比媒体上的报道,更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迅速解决。
看着冯一平的车走远,两位领导几乎同时说,我这就打电话,
虽然要拿到相关的报告,还是需要时间,但他们相信,在小事上都那么严谨的冯一平,绝不会在这样的大事上马虎。
何况,他的公司,和这件事完全没有利益冲突。
而这样的大事,自然是让高层越早知道越好。
好,我这就通知晚上召开相关的会议,
一旦省里的质监局拿出了相应的报告,那自然相应的有很多工作需要部署。
在车上,梅义良放下了心,这下,肯定很快就会解决,
这一点,冯一平相信。
梅义良又问,网上的那些事
冯一平摇头,就让他们说吧,
第五百零二章 意见
娱乐节目停播,打开电视,依然是看上一会就会让人忍不住眼泪的新闻,搜救队伍依然日以继夜的奋斗在现场,但难受的是,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听到的好消息已经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现实
但无数人,依然对此抱着希望。
而新闻播报中的相关数字,还是在无情的上升这是一个让无数国人痛彻心扉的5月。
几乎都没等官方呼吁,大批大批的人,纷纷第一次找到当地的红会等机构,以及到银行询问相关的账户,自发的捐款。
工人农民干部学生企业家明星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抱着存钱罐坐着轮椅的老人拿着养老金捡垃圾的从贴身的衣兜里拿出钱塞进捐款箱的时候,另一只手还提着蛇皮袋子
不少原本对相关机构的德行持保留态度的人,这次都没有任何犹豫,不管条件如何,都献出了自己有生以来,从数字来说,最大的一次的爱心。
这些日子,所有人,都希望着通过这样的方式,为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带去慰藉,都希望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分担他们的苦痛。
而在各门户上,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的捐款,一直也在刷新着。
虽说在这样的事上,多少都是心意,捐或者不捐,其实也是自由,但既然有了数字,难免就有了比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