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如果不改变,那么,一定只会比我所预测的,还要严重,冯一平很认真的说,我非常确信这一点,

    他当然非常确信那一点,因为,那都是他亲身亲历过的事,他还切身体会过其中的痛苦和压力。

    所以,我非常希望能有谈一谈的机会,

    这个问题,可不会像上次那样写一篇文章就能解决,这次他要做的事,最好是要面谈才会有效果。

    因为上一次他的那篇文章,很明确的指出了我们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在哪些方面,面临多大的损失。

    但这次,他给不出那样的数据,因为这次他想谈的问题,可以说是会影响到我们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我想这应该不是问题,周老师笑着说,一平,你现在对你的受欢迎程度,是大大的低估,

    只是他沉吟道。

    我明白,冯一平说。

    连周老师这样掌舵央行的人,都还是不太相信他所描述的那样的场景,那遑论说服其它人了。

    我并没有奢望我的意见,这次一定会被采纳,实际上,我早就做好了那样的准备,

    这一次,我会发动我所有能发动的力量,宣传我的观点,所以到时候,我可能,看起来不会太听话,

    我无意成为一个意见领袖,但我一定会尽我一切的力量,阻止会导致那样情况发生的计划,

    这些年来,我得到的回报太多,我希望能多做一些能对大多数人都有益的事,

    你既然打定了主意,那我也不拦你,周老师说,我相信,你这样的坚持,一定有着非常充足的理由,

    只是一平,你还是要相信上头的胸怀,你也要对自己的形象,有个更全面准确的认识,

    你觉得,经过这么多事以后,你还只是一个单纯的商人吗?

    你也知道,大家对你印象都非常好,

    周老师所说的这个大家,自然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说的那个大家。

    我们看人,一向是不只要察其言,还要观其行,而你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挑剔,周老师说。

    这话让冯一平心里宽了不少,也就是,我其实有时说话过分一点,也没关系?

    哪里,你过奖了,

    周老师举起茶杯,我会转达你的意见,我觉得,也有必要成立一个项目组,来论证你的一些论断,

    如果他成立的那个团队所得出的结论,和冯一平的一致,那么,他自然会站在冯一平这边。

    但一平,你也要尽量完善你的理由,

    我明白,谢谢你周老师,拜托您!




第四百六十七章 不一样的丝带儿
    八达岭。

    桃红柳绿,春意融融,阳光灿烂,碧空如洗。

    在嘉盛x部门机场草坪上的央视著名主持人,被称为央视两大台柱子之一的水主持和他的团队,此时都忍不住有些激动。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即将采访冯一平,也因为,嘉盛此前一直不对媒体开放这里的采访权,他们是第一个进入这个以代号命名的,看起来规模庞大的机构的媒体团队。

    虽然在从入园到抵达机场的途中,他们的设备被告知不能开机,但他们浮光掠影的看到的那一切,已经足够让他们惊讶。

    尽管以前有过耳闻,来的路上也有过一些想象,但嘉盛这个保密程度最高的园区的规模和设置,依然出乎他们所有人的预料。

    而那些在花树下和草坪上换脑子交流的那些人中,有一些大拿,被团队里眼尖的人认了出来,于是,不少人就自动脑补出了园区里那些楼里的场景:大批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们,围着一台台一看就很有科技感的机器忙碌着,空间里不时还回荡着机械式但同样富含科技感的通告声

    而屋外那些人里形形色色的老外,也进一步拔高了他们对这里的评价。

    并不是说他们也崇洋媚外什么的,而是谁都知道,一般来说,聘请这些国外的专家,可不便宜。

    而这个园区乍一看去,就有这么多外籍科学家,可想而知,这绝不是国内很多公司的那种为了提升形象而玩的花架子。

    以至于在草坪上架设设备时,有人看着前面的航站楼说,此时就是这栋大楼的楼顶裂开,露出里面竖起的一个带着运载火箭的发射架,或者是飞出几艘飞碟来,我都不会惊讶,

    要不是园区这会减少了很多室外实验,那些在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各种机器人现在都暂时入库修整,那还真不知道这些人现在会怎么想。

    大楼并没有裂开,他们也没看到火箭或者是飞碟,只看到几辆比景区常见的那种电瓶车看起来要更厚实,造型也更科幻的电瓶车,疾驰而来。

    穿着一件白衬衫的冯一平笑着从车上跳下来,大踏步的握住迎过去的水主持的手,一直只在电视上看到你,今天可算见到了真人,

    他这还真不是调侃,在央视的一种主持人中,他最喜欢的,就是眼前的这位,和另外一位姓白的主持人。

    这两位不但口才好,自身的学识,也让他们能问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以及发表一些很有见地的评论。

    至于央视那些名气比这两位还要大的主持人,坦白说,他还真不太欣赏。

    那些人中的好些,都是煽情教的忠实信徒,动不动就通过拔高声调的办法,来拔高自己说的那些话。

    生硬得,让看的人一脸的尴尬。

    这更是我的荣幸,水主持说,虽然我已经不年轻了,但我同样是你的粉丝,所以冯总,能签个名吗?

    他表现得比冯一平更像是一个粉丝见到明星。

    哈哈,冯一平笑着指着椅子说,请坐请坐,

    水主持在坐下去的时候,顺道把西装外套和领带都脱了下来,总不好冯一平穿得那么随意,自己却这么一本正经,并且马上发问,冯总,我看过很多你的采访,好像,你一直更倾向于在室外接受采访,这中间有什么原因吗?

    我主要是觉得,在室外的采访,更轻松自然,在室内的那些,有些太过于正经,双方的互动,看起来更像是按着写好的剧本在演,

    这个,我们真没有,水主持连忙说道。

    我当然相信你,冯一平说。

    谢谢冯总你的信任,水主持说,冯总,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请,冯一平抬手示意了一下。

    冯总,这次在采访你前夕,我们在网上发起了一个征集网友们想问你问题的活动,这第一个问题,就是从我们收到的那三万多个问题中选出来的,

    这么说,我还是个问题人物?冯一平笑道。

    我想,这只能体现出网友们对你的关心,水主持人说,这位网友的问题是,冯总你为什么在国外接受的采访,上过的节目,比国内要多得多?

    这个问题后面,可真蕴含着不少信息,网友们,果然都比较跳脱啊。

    冯一平心说,提这个问题的家伙,多半是我的黑粉。

    那其实很简单,我在国外的接受采访的时候,一般都有着商业上的诉求,就是我们的一些商业活动,需要民众的支持,所以我才会接受那些采访,

    而众所周知,在国内,我们所有的商业活动,都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所以,我们主要就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上来,以更好的回馈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和厚爱,

    冯一平巧妙的把话题转移到大家对他的支持上。

    我同时还得说,我其实也有些不太喜欢国内一些媒体惯有的格式,他们中的有些,甚至想把我刻画成三岁让梨,四岁砸缸救人式的完人

    但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我想这位网友一定会对的回答非常满意,水主持人说话的同时,马上毫不犹豫的砍掉了自己拟好的几个问题。

    那几个问题,确实有冯一平所说的那种倾向。

    他同时觉得,剩下的那些问题中的一些,看起来可以少一些修饰,更直接,更有力一些,就像是美国的那些脱口秀一样,用一些刁钻的问题来刁难嘉宾,而不是像国内的一些采访一样,主要是照顾嘉宾的情绪。

    冯总,我们都知道你对次贷的看法,那么,你能说说你对国内股市的一些看法吗?

    他刚说完,冯一平就马上说,我们还是谈谈中国足球吧,

    得,水大主持顿时又觉得,冯一平的反击,比早有准备的自己的想像的要更犀利,看来自己也有必要向他学习。

    至于把冯一平描写成全才的文章,想必未来他那些回忆录,一定有的是篇幅记述那样的事。

    你是觉得,国内的股市,会比我们的足球,还要不可救药?他问道。

    你可以那样理解,我并没有接触国内的股市,但从我的角度看,那些不心痛过几回的股民,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股民,

    但我从技术上分析,大家目前一定要认清楚一个现实,在目前的情况下,股市如果一时走高,那其实并不是你真的可以继续持有的理由,

    因为那还有可能,是机构投资者,或者其它的参与者,为了方便自己套现离场而采取的举措,

    放在以前,冯一平是绝不会说这样的话,可是昨天周老师的话,等于告诉冯一平,大家对他的容忍度很高,所以今天,他马上毫不掩饰的发表了这样的言论。

    当然,他知道,自己的这个观点,估计很快就会有什么专家之类的人站出来反驳。

    但冯一平怎么会在乎那个?他只希望,看到自己的采访过后,那些听了无良专家的话,准备继续持有手中当初那些随便选的股票的民众,能及时止损离开。

    你是觉得,今年我们的股市,还是会继续下跌?水主持人问道。

    无论是从国内形势还是国际形势来看,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股市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那才是真的不可思议,

    冯一平直接给出了这样的论断来。

    他因此估计,等到这期节目结束,一定会有不少股评家和股评家的金主,气得和急得跳脚。

    但他对此一点都不遗憾。

    水主持人觉得,到了自己要抛出一个有力点的问题的时候,我想你这样明确的论断,一定会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那么冯总,你认为,国内还会出现另一个冯一平,另一个和你一样出色的冯一平吗?

    ht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四百六十八章 无力感
    我这样的人?冯一平难得的沉默了一下,仰头看着天。

    天很蓝,很澄净,很美,但却也很远,难以触及。

    我们最近在国内投资了不少的公司,我们还计划在国内投资更多的公司,因为,国内目前不缺乏有想法,有能力,还有梦想,以及富有冒险精神的人,

    同时,国内在相关的领域,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和不错的成绩,我完全相信,有这么多人的努力,国内未来在互联网领域,一定会毫不逊色于硅谷,

    国内互联网公司,在发展之初,对硅谷公司的模式,有颇多的借鉴,但在未来,我能确定,包括硅谷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一定也会借鉴国内一些企业的模式,

    参与采访的人,包括水主持在内,听到这样的话,都很激动。

    抛开其它的不说,谁还不想做个被人追赶和模仿的人?

    冯总,抱歉打断一下,你认为,这样的未来,大概会在多久之后?

    我的预计,这样的未来,会在5年后,最多10年后实现,

    那时,国内会涌现出一批很有代表性的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在那些公司中,一定不乏开创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的公司,

    这一点,对国内的创业者了解得越多,我的认识就越清楚,

    虽然在互联网领域,我们的起步同样比较晚,但国内创业者对互联网的理解之深,远超我见过的世界其它国家的创业者,

    但是,我认为,在未来,像我这么年轻,就能创业成功的年轻人,应该会越来越少,

    这自然是一个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答案。

    按冯一平以往的风格,他这时一定会再三谦让的表示,自己的成功很侥幸,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在创业这条路上超过他。

    至少,也可以很笼统的回答,当然会有,

    但越来越少?

    水主持觉得,自己是不是采访了一个假的冯一平。

    因为,从一开始到现在,冯一平的风格,就真的和他印象当中的风格,大相径庭。

    倒也不是狂妄,说回来,就算是狂妄,冯一平现在也真还有狂妄的资格。

    但至少,真没有以前那么的温和谦让,只看着他的眼睛,就能感受到他身上释放出来的锐利之感。

    他真不明白,冯一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具体的原因,或者说,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水主持问道。

    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有社会发展的必然,冯一平说,随着我们国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大家收入的逐步增加,未来,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完全没有通过创业改变命运的必要,

    就和现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的民众一样,他们只要找到一份还过得去的工作,就能安然的享受中产的生活,

    在那样的情况下,很多人自然没有创业的必要。

    因为创业,必定会承受着比为别人工作,要大得多的压力,以及,还有一败涂地的风险。

    后来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啃老族,就是因为,他们有啃老的资本,不然,换成70后,或者说60后试试,看他们怎么啃老?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未来我们的创业冲动少了,水主持总结道。
1...16211622162316241625...18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