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今天晚上的这节目,不止他们两个在看,省城的那些人都在看,市里。苏和晴在看,方颍芝做了追电视剧的妈妈的工作,也在看,她还注意到了冯一平穿的是有佳的工作服。

    冯振昌和村里的人,也想看。可惜今晚看不到,只能等冯一平让人把碟子给他们带回去。

    省城,最后一个拜访的客人也终于走了,金翎从阿姨手里接过茶杯,走进爸爸的书房,两鬓斑白的金主任摘下眼睛,有话跟我

    金主任有时间接见我吗

    等等,我查查日程表,恩,可以给你几分钟。在外人面前一向冷峻的金主任,也和女儿开起了玩笑,吧,又有什么困难

    爸,就不能成立一家的公司吗

    又遇到了阻力

    我已经很克制,可是,今天因为营建部的主任一再拖公司的后腿,我刚在会上宣布暂停他的职务,由他副手代替,一回到办公室,总公司领导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要团结,要稳定,这还让我怎么开展工作

    你有没有想过,你几个月前不适应省糖酒公司,现在又不适应省商,有没有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从我们就跟你,遇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反复找了,我觉得我做的很对,只是下面的人,不是协助我工作的,都是掣肘我工作的。

    金翎现在觉得,自己就像是开着一辆本来零到一公里加速只要几秒的豪华跑车,按理本该高速上上一骑绝尘,把那些先起步的,还在国道上蹦跶的对手甩的老远,偏偏启动后,不是这有问题,就是那出毛病,只能叮当作响的以龟速前进。

    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一辆都不是正规大厂生产的简易拖拉机,咚咚咚的从自己身边驶过,更气人的是,那拖拉机一边朝前开还一边更新,从外观内饰到动力系统,都在提高,然后一会的功夫,就把自己甩的老远,现在更是连它的尾气都看不到。

    发展的问题,到底,还是人的问题。金主任了一句,在省内的国有企业中,省商为什么效益好为什么到现在,它还只有十多家大卖场就是因为省商人行事稳健,你呢,欠缺的就是这点。

    爸,我这是经商,考量的是经济,不是政治。

    可是,这年头,国企,特别是国企的领导,当然也要讲政治。

    公务员法要到下个世纪才颁布实行,现在国企的领导,还可以调到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的领导,也可以调到行政岗位。

    不能新开一家的公司吗金翎又问了一次。

    她很有信心,只要头上没有现在的这些婆婆管着,或者只要下面没有那些糟心的属下碍事,按她的意志成立一家新公司,哪怕是从现在开始,她也有信心能找准时机,从弯道超车,跑到有佳前面去。

    现在只有裁撤国企,没有新增的,如果你要成立一家开发系统软件,或者研发芯片的公司,我还可以帮你争取。

    那我想辞职,到国外或者外省去工作都可以。

    遇到问题就退缩,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是,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虚耗下去。金翎很坚决。

    想到也在外省工作的儿子,金主任叹了一口气,好吧,我原则同意,不过,这家公司是你力主成立的吧,你不能就这样撒手丢给省商,至少要实现收支平衡,不要给继任者留一个大包袱。

    我想办法。金翎看出来了,这是爸爸的底线,可是一想到公司那庞大的开支和可怜的利润,她又有些头痛,当初怎么就天真的以为国企的优势可以成为助力呢未完待续。。

    pp我是后来才惊讶的发现,昨天的月票居然有那么多,感动莫名,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第一百零一章 规划毕业旅行
    阳春三月,梅家湾又有一件新鲜事,梅建中要跟着女儿女婿去首都,这一趟他们没什么事,是专程去玩的。

    旅游,在他们这个地方,在现在这个时候,离大部分人很远,特别是对梅建中的同龄人来说,当然,其实他们也不稀罕。

    不过,去其它的地方他们可能还无所谓,但是首都啊,他们多少次在歌里听到过,多少次在电影里看到过,多少次听各种工作队的人满是憧憬和向往的讲起过。

    从他们朴素的感情而言,很多时候,首都很抽象,抽象到只是一个承载了他们很多的梦想和寄托的词语,有时候,首都又很具体,具体到就是一座散发着光芒的城楼。

    所以这两天梅建中进进出出的时候,那些老兄弟经常会把他叫住,装上几袋烟,坐在一起,看着旁边嬉戏的孩子,拉扯几句,建中,老兄弟几个里面,你是有福的,只是我们都没想到,秋萍和振昌会出息到这个份上。

    是啊,我也记得,早几年的时候,是他们建房子的第二年吧,吃的油都缺,还要秋萍提着个罐子到娘家来借。

    说这些干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现在不是好好的其中一个比梅建中年纪还大,头发花白的,说了一句,然后两眼放光的说,首都啊,记得帮我多看几眼,邓书记现在住在那吧,当年他和刘元帅带兵从后面山里过的时候,我还帮他带过路,他还亲自跟我握过手呢

    这话,冯一平从他嘴里也听到过不止一次。

    此言一出,讥笑四起。你又在吹,你当年顶天能见到他身边的警卫。

    我吹什么老爷子把烟袋锅在鞋底上一磕,他我还会认错

    听到去首都的这个事。激动的不止这些老人家,在大西北当过几年兵的大舅。对从未去成首都也很遗憾,这次主动提出,要跟他们一起去,顺道照顾梅建中,这样刚好,本来冯一平还说要抽调一个年轻人,去帮他们打理路上的事情呢。

    清明过后,正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日子。冯振昌和梅秋萍,带着梅建中和梅国胜,先去省城,在省里住了一夜,然后坐火车去首都,至于回程,冯一平建议他们坐飞机。

    周六中午放学后,冯一平和黄静萍连饭都没吃,带着几个面包上路,又一次往县城赶。这一次,是他们三剑客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聚会。

    黄静萍把面包撕成小块,往他嘴里递。还记得去年吗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

    记得,冯一平笑着说。

    当然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去县城,然后因为黄静萍,和卫生局长的侄儿起了冲突,也是那一次,他第一次没有抗拒黄静萍的心意。

    多吃点,听到他肯定的回到。黄静萍愈发高兴。

    算了,留着肚子去吃好吃的。

    肖志杰他们还真做了一桌好吃的等着他们。黄静萍一进门,意外的看到和于莲在一起聊天的张秋玲。你怎么也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张秋玲拉着她的手,让我看看,看看冯大老板,冯大名人有没有欺负你。那不消说,她肯定也看了冯一平的访谈。

    好长时间没见的闺蜜两个,高兴的手牵着手,黄静萍高兴的说,我真没想到你能来。

    张秋玲看了一眼那边也高兴得满脸都是笑的肖志杰,我爸他一个老同事今天大寿,带着我妈一起去了,也要明天才回。

    过来吧,边吃边聊。王昌宁从厨房端出来一摞碗,于莲拿着一把筷子,招呼她们两个。

    这个家里还是和冯一平年初来的时候一样简陋,连六把椅子,也有四种规格,不过菜很丰盛,啤酒烧鸭,板栗炖鸡,剁椒鱼头,回锅肉,酱爆茄子,酸辣大白菜,还有一大盘炒田螺,小小的桌子,放的满满的。

    说起来,这是一年后,我们又一次聚在一起,为了这次的重逢,我们干一杯吧几个人里面,比冯一平大了一岁,比其它五个都大月份的王昌宁提议。

    对,干一杯

    试试这个,放下杯子,张秋玲就给黄静萍夹了一块啤酒鸭,我烧的,

    等等,冯一平也夹了一块给肖志杰,既然是你烧的,那应该是肖胖胖同学第一个吃。说实话,他有些怀疑张秋玲的水平。

    不相信我的水平是吧,张秋玲自己夹起一块,我一个人烧饭大半年,这是我最拿手的一道。

    你看看,一个女孩子,怎么心思就这么复杂呢被张秋玲看穿了,冯一平也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那这个我先吃,王昌宁夹了一个田螺,用力一吸,好吃旁边于莲轻轻的打了他一下,没得说,那肯定是于莲烧的。

    冯一平也夹了一个,真不错,很入味,这个好,这个留着我们下酒。田螺很鲜,带着姜蒜的香气,很美味,不过用筷子夹着吃,总不太对味,他舀了一小碗,直接用手捏起来,这样吃才爽。

    这两个月怎么样,老师怎么评价你们两个的三个女孩子在一边叽叽喳喳的,他们也一样,几个月不见,也有好多话要说。

    三本应该没问题,努努力,我们也能上个二本,超常发挥,也有上一本的可能。王昌宁总结道。

    那就努努力吧,保证上个二本,争取一本

    唉,肖志杰看着对面笑嘻嘻的张秋玲,叹了一口气,来,喝酒

    考不上一本,那他和张秋玲的这事,就难了很多,不过,他们两个也确实尽力了,比如肖志杰,虽然冯一平还叫他肖胖胖,比过年的时候,他瘦了好多。

    冯一平比他乐观些,这事也不难,关键还是在张秋玲,只要她铁了心,张副校长也拦不住,不过呢,这话现在也不急着说,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让他多一点压力和动力也好。

    你还是想去首都

    是,我也想努努力。

    那我们不还是不在一起

    都在大城市就方便,从首都坐飞机到省城,和从市里开车到县里,时间差不多。他们两个意向都是生成的大学。

    是,到时我们也顺道去首都看看。

    我提议,等七月份高考后,也等秋玲放暑假后,我们自己犒劳自己,一起去旅游一趟,从省里出发,先向南到海边,再折向北到首都,好不好

    我赞成肖志杰第一个拍了桌子,举起酒杯,这几个月累死累活的,不管结果怎么样,总要奖励自己一次。

    张秋玲看着都瘦下来的肖志杰,也举起杯子,好

    王昌宁笑着看了看对面的于莲,跟着也举杯,于莲有那么一丝迟疑,不过也举起了杯子。

    那就这么定了接下来的时间,都抽空看看地图,把自己想去的地方标出来,我们再统一规划路线。

    冯一平很清楚,按现在的发展,上大学之后,他只会更忙,到时更没有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学前的这个暑假,也许是最后的大段轻松逍遥的时光。

    他们租住的这个地方,住三个人都难,晚上大家干脆在酒店开了两个标间,冯一平他们三个,也是相隔多年后,又在一间房里开起了卧谈会,另一边,于莲看着兴致勃勃的在地图上做标记的黄静萍和张秋玲,难掩脸上的苦涩。

    黄静萍偶一抬头,见她那副样子,吃了一惊,怎么了未完待续

    ::今天带儿子去了一趟动物园,这是书上传后第一次带他出去玩,更的迟了一些,抱歉



第一百零二章 人渣主任
    晚上九点多,冯一平他们正聊的起劲,他电话响起来,看到窄窄的屏幕上黄静萍三个大字,肖志杰作怪,一把抢过去,捏着鼻子对电话说,怎么了这么快就想我啦

    黄静萍一听就听出来,马上把手机给张秋玲,马上张秋玲的高音就飙了过来,肖胖胖,他们两个卿卿我我,怎么,你想插一杠子吗

    肖志杰马上话也不敢说,一边把手机递给冯一平,一边竖起食指在嘴上做嘘的姿势,看他那副贱样,王昌宁笑着拿起枕头在他背上打了几下。

    喂,冯一平说了一声,就听那边黄静萍说起来,他笑着恩恩哦哦的,等挂了电话,跟那两个货说,张秋玲和于莲都睡了,静萍睡不着,邀我出去走走,你们要吃夜宵吗我给你带回来。

    整天在一起还不够,这么一会都分不开,不用说,这又是肖志杰,要是受了后来的网络熏陶,他肯定会说冯一平他们这是花样秀恩爱。

    不吃是吧,那我走了。

    要,当然要,烤香肠,锅贴,炒粉,肖志杰拉住冯一平的手,自己点完了,问王昌宁,你呢

    多来点锅贴就好,对了,加份汤。得,都是能吃的货。

    黄静萍气呼呼的在电梯口等他,具体怎么回事

    边走边说吧,黄静萍有些气愤的样子。

    等他们两个到了广场旁的那家牛肉面馆的时候,冯一平已经把事听了个大概,难怪黄静萍有些气。

    随着离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于莲的父母到处托关系,最后终于经熟人介绍,认识了县医院办公室的主任。找了个晚上,他们带着礼物和于莲一起去了主任家一趟,主任当时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承诺。隔两天的下午,就给于莲打电话。说他在医院值夜班,叫于莲晚上去见他。

    不疑有他的于莲单身赴会,结果只在他办公室呆了不到三分钟就夺门而逃,之后那主任还不死心,一边联系于莲爸妈,说这事正在努力,还说叫于莲也要到医院多走动走动,做做工作。不明真相的于莲爸妈听了喜出望外,千恩万谢不说,还打电话给女儿,叫她多朝医院走走。

    另一边,主任打电话给于莲挑明了说,不过他这一关,就别想进县医院。

    于莲这些天就一直夹在中间,不知道怎么跟家里爸妈开口,又不敢跟王长宁说,怕影响他考试。只是离她毕业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家里也催得越来越紧。

    你帮着想想办法吧这样的恶人,想想就来气。

    难怪于莲昨天的表情有点不对劲呢。果然是人渣处处有。

    收拾他的办法肯定有,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在于莲自己,有些事情,她自己不做决断,外人是帮不上忙的。

    冯一平理解于莲爸妈的想法和做法,这两年,虽然铁饭碗这个标签,已经没有以前光鲜。但对农村的一些人来说,依旧充满了诱惑力。家里有个吃公家饭的,出门腰杆都要直一些。

    于莲肯定也不会同意那个人渣主任的要求。可是如果不给她爸妈挑明,冯一平把于莲安排到省里去,那她家里不但不会感谢,肯定还会怪罪,说不定还会找到省里去闹。

    这样吧,于莲有她爸妈知道的同学或者闺蜜吗让她们给她家里打个电话,把这事旁敲侧击的说一下,先让她爸妈死了在县医院找工作的心,接下来是回她老家,还是去省里,我们都好安排,至于那个主任,过后有的是时间收拾他。

    冯一平相信,在这个舆论和民间监督不足的时代,那个主任敢这么嚣张,平时肯定也不会怎么收敛,只要找个人跟他几天,肯定能抓住一些把柄。

    你跟于莲强调一点,只要下了决心,那就什么事都没有,一切都会安排的好好的,只是无论如何,这事不能影响到王昌宁的考试。

    行,我回去就跟她说。
1...145146147148149...18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