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梅河

    这两年,他对面馆这边的事过问的是不多,但是,他做的事也不少,比如那套系统,你现在知道它的好处了吧,那能帮你省多少事还有加盟的事,也是他帮着张罗,还有招人,不是他,我们这样的面馆,能招到大学生

    细起来,现在家里能有这样的成就,主要是靠你弟弟,我们都觉得他拿三成太少,应该是他拿五成,我们拿三成

    不过我们做父母的,总要有些脸面,况且一平现在对这一块也不太看的上,所以我和你妈最后才定下来这样分。

    听了这些,玉萱你还觉得你弟弟不应该比你拿的多,还是我们偏心,重男轻女吗

    冯振昌和梅秋萍选择今天这些话,也是想了好久,以前家里穷的时候,有难处的事不少,现在富了起来,有些事如果不处理好,也很麻烦,搞不好会让他们姐弟反目成仇。

    女儿虽然现在连对象都没有,但过几年总要成家,儿子大学毕业以后,成家的事肯定也要提上日程,这些话,现在不清楚,等冯玉萱接手面馆以后,随着以后积累的财富越多,家里的人越多,那掰扯起来更麻烦。

    从头到尾,原原本本的下来,冯玉萱虽然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满意,但再也无话可。

    家里最难的时候,她没有帮忙,家里做这些事,出主意的也不是她,两次的启动资金,她也都没帮上忙,白了,她顶天也就是一个高级打工的,给她股份也主要是看在她是家庭一员的份上。

    冯一平现在对这一块是真的不太在意,就是都给姐姐也没事,不过,他主要担心的也就是姐姐成家的事。

    原来的记忆里,姐姐成家后,受姐夫的怂恿,挖坑给他这个唯一的弟弟跳,差点害的他一蹶不振的事,他一记得很清楚,就是现在想起来那一幕,心都很凉,万一这一次,冯玉萱又碰上一个和冯一平记忆里差不多的人呢有了面馆做资本,那不是破坏力更大

    所以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爸妈的这个分配方式很合理。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 家务事
    谈话结束后,冯玉萱虽然挑不出爸妈这样分配的理由,但面上的不开心,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没事我睡觉了。,

    梅秋萍看她这个样子,有些不放心,跟着她回房间,冯振昌则和冯一平在客厅继续。

    虽然前期没参与,但你姐姐这些年确实为面馆做了不少事,而且她也总归是你姐姐,我们分她两成,也得过去,你也不要有意见,不过,我看你的样子,也不像是有意见的,是吧

    其实冯振昌他们今天的这些话,自己有想过,梅建中和梅义良也跟他们提起过几次,哪怕是姐弟之间,有些事,还是早清楚的好。

    我没意见,我觉得你们这样做的对,在老家,兄弟分家的时候,闹得不成事的也很多,这些早明白省事也省心。

    他们家现在,和一般人相比,也算是有些身家,目前家里只有四个人,都是血脉相连,而且有些事过去不久,容易明白,像冯玉萱今天这样,一时想不开,多谈谈心,慢慢的也能接受。

    要是等过几年掺进来一个不好相与的女婿,或者是一个不省心的儿媳妇以后再这件事,那很可能真会上演狗血剧。

    爸,我要跟你的不是这个,我想跟你的是,你回去之后的一些事。

    我明白,你不是总让我少喝些酒吗,我知道,你看我这几年,也就是村里的路通了的那一次喝醉过一次。

    冯振昌以为儿子又要这个事,他自己现在也明白,以前因为喝酒,确实在家里制造了不少矛盾,经常和梅秋萍吵架。不过,以前他喝酒,也不仅仅只是喝酒,其实也是一个难得的消遣和放松,现在不一样,眼界开阔了。好多事他自己想的明白,酒这个事,适量就好,喝多了对自己不好不,还会额外生事。

    爸,我跟你的不是这个,我想的是,现在在村里,你的话没人不听。比当四叔的村长还要有用,在我们带出来的这些开店的人里,你的话,甚至会比他们父母的还管用些,之后你要去村里人开的那些店巡视,有些事,你可以提前管一管,给他们打打预防针。

    就是原来你给我提过的。防止他们赚了点钱后,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打牌赌博乱来是吧。

    好多人在老家的时候,也爱打牌或者搓麻将,不过,当时没钱,每局也就是几根烟的输赢,其实就是图个乐子。现在手里有了钱,机会也多,不定就会去玩些大的。

    哪怕是你有万贯家财,只要沾染上了赌,那真的没得救。输个精光,只是迟早的事。

    对,我想的就是这个,最重要的是,我们家带他们出来,是让他们赚钱致富的,不要开始是夫妻两个一家人出来,等到赚了点钱后,就分成了两家人,那我们以后回去,对他们的父母和孩子也不好交待不是。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村里的那些人,几年之间,就有了比一般的城里人还要高的收入,如果不好好引导,特别是那些男人,在盖了新房,买了新车之后,不定会去采采路边的野花,其实客观的,不是不定会去,而是多半肯定会去。

    就像那个笑话里的,有人问一个种地的老汉,你要是有了很多钱之后,你想干什么

    老汉,那我要买好多好多的馍馍。

    买了馍馍后,还有好多钱,你打算做什么

    那我要盖很大的房子,再把里面全都装满馍馍

    做了这些之后,你还有很多钱,你再打算怎么花

    你这不是逼我纳妾吗老汉笑骂道。

    冯一平的这些老乡们,因为家庭环境和教育程的限制,你不要指望他们在物质丰富后,能有多高的精神追求,而且现在的大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多便利。

    只正月在县里的那一天,冯一平就大致看到,就他们那偏僻的县城里,已经有了两家歌厅,三家洗脚城,理发店就更多,也不知道里面有几家是真的,有几家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

    情这个东西,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是顶美顶美的,比如那歌里都唱,问世间情为何物,叫人生死相许,然而,这样的事,也就只能是电视里演一演,歌里唱一唱。

    在现实里,为了情生死相许的,我们见的少,为了所谓的情,抛妻弃女的,反倒见的多。

    这个事,我们是可以提提,但是只靠我们也没用,真的遇上这样的事,那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我们的这些话能顶什么用

    我想,先让妈和那些媳妇们,一定要管好家里的钱,另外,是不是可以按家里今天晚上的这样,也让他们夫妻把财产明晰一下,双方各占一半,如果一方做了对不起另一方的事,就要再让出来多少

    对于这样的事,冯一平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他只是觉得,还按老家的那一套规矩来,很不合适。

    按现在老家的规矩,有夫妻离婚,那不管问题或者过错在哪一方,吃亏的始终是女方,大部分的结果都相当于净身出户,连孩子也带不走。

    爸妈今天的话,也给了他很大启发,在牵扯到资产的时候,好像资本主义的那一套要公平合理些。

    冯振昌想了一会,这样也行,让那些女的把钱管紧,他们想乱来,手里的钱也不多,把收入明晰一下,也让他们知道乱来的后果,如果做了这两样,他们将来还有矛盾,那我们也算尽了心,对他们家里也有交待。

    就是这样一来,估计好多人会对我有意见。冯振昌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

    但是村里的大部分人肯定你做的好。冯一平给爸爸的杯子里续上茶。

    有这样想法的男人不会少,偶尔去娱乐场所的也不会少,但是真的放下一切,什么都不顾的人,肯定还是占少数。

    我先想想吧。

    爸,这个事也不急,你放在心上就好。

    反正以后要真遇到了这样的事,那些人多半还是会找冯振昌他们做主,他辈分资历都在那里呢,与其那时头痛,不如现在就把这些准备做在头里。

    在房里,冯玉萱扯着被子盖在头上,一声不吭,梅秋萍坐在床边苦口婆心的规劝她,你这几年是做了不少事,但是你拿的工资也不少吧,你一个人在外面也呆过那几年,你好好想想,就凭你的本事,能有这么高的收入,是件容易的事吗

    我们就去年,不算平时每月的工资,按年底赚的钱分红,你也能拿二三十万吧,就你市里的那个干姐妹,叫玉芳的是吧,她比你条件好吧,但她现在能赚多少钱能有你的十分之一吗

    你的心啊,太大了,就是现在让你和一平换一下,你拿三成,那是不是过几年,你又觉得你爸和我拿的太多

    你再想想,如果我们请一个外人来做你做的这些事,不找个能比你做的好的,找个做的不比你差的,好找吧,用的着花这么多钱

    妈跟你一句,面馆不是因为你才成的事,恰恰你是因为有了家里的面馆,才成了些事,你是不是

    冯玉萱还是那样躺在床上,一点反应没有,梅秋萍听着客厅的父子两好像谈完了,叹了口气,起身往外走,到门口的时候,冯玉萱腾的从床上坐起来,眼睛有些红,妈,我想通了,你们的对,是我想的岔了。

    她咚咚的走到客厅,爸,我想通了,你们分的很合理,我一点意见没有。

    弟,你以后要对我更好些,要知道我现在也是在帮你赚钱。未完待续。。



第八十五章 震落一地眼镜
    冯玉萱能做出这样的表态,当然让冯振昌和梅秋萍很高兴,全天下的父母都想着家庭和睦,冯振昌更是如此。

    在上新中国的学校前,他还上过几年私塾,听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好多士大夫奉为圭臬的话,其它的几条,对普通人来,都是很笼统和太遥远的概念,但齐家这一条,应该是每个男人都要做,也能做到的。

    他们在冯一平刚上初中的时候,对女儿多少有些怨言,家里那么难,她却一点都不关心,不过,随着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女儿也到身边以后,以前的那点的芥蒂早就烟消云散。

    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虽然不一定放之四海皆准吧,但准的时候肯定占多数,今人引申开来,久病床前有父母,一般而言,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儿女可能会觉得父母是拖累,而摒弃他们,但是父母一定不会摒弃自己的儿女,同理,有些儿女可能会一对父母有意见甚至怨念,但父母肯定不会。

    冯振昌认为,要做到齐家这一条,首要的便是公正,这又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概念,虽然儿子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理所当然的,儿子当然重要一些,毕竟女儿终要嫁到别人家,只有儿子才是自己老,后的依靠。

    嫁人后,就是女儿再有孝心,想帮父母做些什么,有时也不是她能做主的事。

    在他家,这件事更好区分,就最近的几年来看,肯定是儿子比女儿孝顺,所以他让儿子占三成。女儿占两成,这已经是有些偏袒女儿,对儿子有些不公平的事,他也知道,儿子现在,对这一摊真的是有些无所谓。要是女儿还不同意,梅秋萍可能还会帮着劝,他自己免不了要生气。

    现在好了,儿子不计较,女儿也想通了,皆大欢喜

    至少齐家我已经做到了,他想。

    冯一平在回去的路上也在想,虽然姐姐后来的那两句话里,还是有一些赌气的成分在里面。然而也算是个很好的开局。

    确定股权这件事,他当然不会主动提,但是自从他成年以后,包括嘉盛装饰,法人代表也已经是他的名字,其它的公司和工厂更是如此。

    虽然把冯振昌的名字写上去,肯定会让他高兴一会,但是以后随之而来的事。肯定会让他心痛,以后受外人怂恿。冯玉萱不一定就会,不要求继承挂在冯振昌名下的其它产业。

    亲情和血脉这个事,牢固也牢固,但在有些事情面前,也就那么回事,还是不要把亲情拿到巨万的资产面前来试的好。

    顺利吗回到家后。黄静萍接过他的包问了一句,虽然她并不知道冯一平回去和家人谈什么,她也不会细问,她只是关心冯一平顺利不顺利,冯一平也很喜欢她这一点。

    很顺利。你呢,一在家里

    是,芝他们约我去唱歌,我懒得去,留在家里看书,我想报名参加今年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她把冯一平带到书房,叫他看桌上打开的那么多书,神情就像一个想得到大人夸奖和肯定的孩子。

    很好,黄同学值得表扬原本让黄静萍去财院,他没有什么要求,是她想读书,就让她学些东西就好,但既然她自己想上进,有了目标,这当然是好事。

    可是,以后考中级职称好像很麻烦,一定要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是吧

    是,要有五年的工作经验,不过没关系,我们这么年轻,有的是时间。好学生黄静萍。

    也不要强求,我们不用在乎什么证,我还是觉得你学语言好。

    没事,等我先把初级职称拿下,就可以同时学。

    顺利的话,黄静萍的考试要到下半年,可晚上一上自习,冯一平的考试就开始了。

    听本周额外的的三套卷子没做完,陈老师马上把他提溜到办公室里。

    他翻了翻,数学都做了,语文的作文都写了,政治和历史的综合题做了回答,英语的作文也写了,倒还的过去,但是,这样显然不好对其它老师交待,冯一平,开学的时候,我就跟你讨论过这个问题,你现在的行为,就是对其它老师的不尊重

    我完全没有不尊重的意思,只是做了一个月以后,我觉得真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我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上面,让我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地方,针对性的加强学习的时间都没有。

    你的意思是,这些试卷上,前面的这些题和知识点,你都已经熟练掌握了陈老师扬了扬手里的试卷,难怪你只作后面的这些大题,可是,就前面的这些,老师都不一定有把握所有的都做对,你这样,是不是太骄傲了些

    办公室还有其它三个老师在,五班的班主任闻言就笑着,老陈,好歹这是我们学校三年级的第一名,骄傲一些也可以理解,我们不都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你的这个学生,不定还真比你学的扎实些。

    老吴,我的学生自有我管教,冯一平今天晚上的态,称不上恭敬,陈老师本来就有点火,不过,自己的学生,自己批评几句没事,其它老师几句,他又忍不住护犊子,就顺势把火气撒到吴老师头上。

    是,你管教的真没话,那么些老师加班加点出的卷子,他都不屑一顾,只这一点,就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对于这样的老师,冯一平没那个火星时间和他争论,不理会他就是。

    陈老师,他从书包里掏出一到三年级的六本历史课本,语文和英语,背课本体现不出水平,政治背起来太简单。还是历史跨大,知识点多,好多时间也不好记,算是有些难吧,你随便从这六本书里选,看我记不记得住。能不能背下来。

    这下不但陈老师,其它的老师也都愣住了,看冯一平这个样子,不像是作假,可是,那可是厚厚的六本书,涵盖了古今中外,从公元前到现在的所有大事和人物,他真的能记得起来

    陈老师看冯一平做的坚决。也有些动摇,想着是不是就按冯一平的,不用搞题海战术,那些死的知识点不用再作要求,只加强那些活动比较大的方面,比如作文之类的。

    他不想试,其它的老师来了兴趣,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向老师叫板。也是件稀奇事。
1...136137138139140...18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