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似水年华流年
就见他板着自己的脸,刘熙说道:“娘,我这一次的话,你要记住了,任家与咱们是有大恩的,甚至咱们现在的身份并不比他们高。”
听到这里,刘太太的嘴唇翕动了一下,有心说明明刘家是高门大户的,任家不过是以前刘父手下的人,骨子里就是一家猎户。
刘熙一看,就知道他娘还是感觉自己有理。
于是刘熙他真的是怒从心起,怎么给他娘,讲个道理就讲不通!说好的知书达理呐!
可恶!刘熙心里是无比的烦躁,恨不得怒吼几声,但眼前这个说不通的人,是他娘,想到这里,刘熙抓起一个杯子,就往地上狠狠地摔去,然后杯子碎了。
看到杯子被摔碎,刘熙才感觉心里好受了几分,这一刻刘熙都在羡慕任家小娘子,和眼前这个女人没有关系,这种娘就是典型猪队友。
要不是刘熙多年所受到的儒家教育,已经被他牢牢地刻进骨子里,再加上不孝是大罪,刘熙都恨不得没有这个娘,那有这么拖儿子后腿的娘吗
其实说起来,原本刘熙对任家小娘子是有几分嫌弃的,有一个原因,就是齐妈妈嘴巴里就没有说过原主的好话,什么笨,要教好几遍。
在刘熙原本的心里,齐妈妈和任家小娘子根本就没法比,可以说,原主根本就是被大力抹黑,甚至没有地方洗白。
而且刘熙还认为他和她,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小娘子琴棋书画统统都没有学过,齐妈妈说原主就不爱念书,最终被培养的,只是那些操持家务的事,
但现在想来,齐妈妈的话,是有很多水分的。
不过这时候的他们,已经解除婚约,刘熙知道为了前未婚妻好,也要离得远远的。
以后就是刘熙想要报答任家的恩惠,也要找到机会,以免给小娘子惹出麻烦来,这一点很重要。
另外,当初任伯父曾经给他说过,他的父系家族还有,以后进京赶考的时候,可以去见见,毕竟他爹的名声不错,说不定有人脉。
虽说当初族里有人,为了贪图他爹的家产,没有追查他这个被亲娘拐走的人,但是一旦他能考中进士,刘家人不会不认他。
看看前岳父,再看看自己的娘亲,刘熙觉得一定是自己前辈子不修,才有了这样的娘。
一个没有血缘的关系的人,对自己那么好,而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才是心思阴毒,没有一点点良心,刘熙很想问刘太太,你的良心呐
但是刘熙没有问,因为他知道,刘太太的良心被狗给吃了。
这时候的刘太太看到儿子摔杯子,已经是被吓得身体缩成一团,因为她看出来了,儿子是这真的怒了!这时候绝对不能和怒火冲天的人对着干。
所以刘太太只得瘪瘪嘴,说道:“娘知道了,任家不比咱们差。”
与此同时,刘太太心里腹诽着:任家都成绝户了,只剩下一个小娘子,不能参加科考,甚至在离开小镇之前,刘太太特意让齐妈妈出去说任家的坏话,只怕现在吐沫星子都把小贱人给淹没!
“那就好,娘要记住,你要是对任家不感恩,那么说不定不让我进学,也不让去参加科举。”这时候刘熙不得不把最厉害的结果告诉刘太太,务必把这位嚣张的气焰打下去。
这时候的刘熙实在是不知道他娘,天天瞎琢磨什么
而且谭先生在前不久,偷偷给刘熙来了一封信。信是寄到书院的,所以刘太太不知道。
信里谭先生给刘熙透了个底,刘氏家族要是知道他还活着,不会难为他的,因为刘氏已经换了族长,那个贪心的家伙已经被赶下台。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刘熙对谭先生是很感激的。
但是谭先生在信里却说,这些都是任贤弟早就付钱让人查好的,不图刘熙什么,希望将来刘熙有机会,遇到樱娘有难的时候,帮樱娘一把。
这也是刘熙在听到他娘和齐妈妈在屋里,准备算计余颖的时候,实在是忍不住的原因,老是算计任家人,这还是人吗
所以刘熙才会受不了,冲进来把两个人的说话打断。
刘熙所受到的教育,才没有让他做出太过出格的事情,但是从心底里对自己的亲娘真的是厌恶。
只是现在她是他的亲娘,所以不得不忍着,但是那个齐妈妈可就难说了。
“真的吗”刘太太说道。
儿子走科举这条路,可是刘太太她将来能否风风光光回到京城的金光大道,这可是大事!
看到刘熙很坚定地点头,刘太太有些着急了,连声说:“儿子,娘知道了,以后绝对不说任家的坏话。”
说到最后,刘太太掩住自己的嘴巴,就仿佛生怕坏话自动从自己嘴巴冒出来,同时眼睛转了好几转。
“可是齐妈妈这个人嘴巴太碎。”刘熙说道。
这时候的刘熙,已经知道如果不把亲娘的思想做通,那么想要惩罚齐妈妈,他娘肯定不会愿意,那么这件事只能让他娘自己做决定。
“那娘让齐妈妈少说话,齐妈妈闲得慌,才会有时间想东想西。”刘太太赶紧道。
这时候的刘太太为了儿子的科举大业,什么都肯牺牲,再说也没有让她自己牺牲,齐妈妈是她的奶娘,应该明白她的想法。
更何况,刘熙为补贴家用,甚至也找活挣钱。
那么齐妈妈多干点活,不就是多挣点钱吗要知道没有了任家的补贴之后,刘太太不得不典当一些自己的首饰,可是当铺从来都是贱收,所以资产大缩水。
于
第十五章 倒吊
而小镇的人,也多是路过的时候,看了一眼,甚至连多余的表情都没有流露出来,就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看的太多。
可以说习惯了看到有人被吊起来,在树枝间摇摇晃晃的,他们已经不稀奇这种场景。而且敢这样动手的人,绝对是任家的人。
现在小镇上的人,对任家的态度就是噤若寒蝉。
毕竟他们在镇子上住着,有能耐、有钱的人早就跑掉了,没有什么大本事的人,也就是只能待在这里,对任家他们一致认为,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另外,小镇上的人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小镇的安全系数是直线上升!因为凡是不长眼的都被教训过,竟然没有一个敢死不改悔和任家对上。
其实余颖很想说:不要怂,正面杠!
但是那些人怂了,一个个都乖乖地挣钱去了,小镇上下说不出的和谐。
再说那些被吊起来的人,刚刚开始被吊起来的时候,是无比的害怕,不知道这人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吊起来打人
后来没有来打人的,他们的心情是羞愧的,被人吊在半空中,还蒙着脸,一看就知道不是干好事的,幸而还蒙着脸,没有人看见他们的脸。
最坑的是,他们就什么都动弹不了。
浑身上下也就是眼睛还能动动,其他的就仿佛没有石化了。
那时候他们是无比的绝望,不知道刚才那位是什么意思
等到天开始亮了之后,小镇上的人开始活动,却对挂在树上的他们视若无物的,他们的心态就变成了古怪。
这小镇的人,都眼瞎吧!为什么都仿佛看不见的样子,他们一个个被吊着有些麻木的人,都是这种感觉。
而行动时,因为预付万一,没有过来一直离得很远的人,就一直没敢靠近,等到看到同伴们被吊到树上之后,更不敢出来。
因为遇上这种一人打倒n个大男人的牛人,上去也是白给,还是不要动手的好。
然后他穿上常服,和镇上的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他们下手的那一家人,警惕性特别高的原因,合着有那么多人想要浑水摸鱼。
当时知道这事的时候,他是满脸的黑线。
不过,他倒是得知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一般初次惩罚的时候,还是比较轻微的,一般到了晚上就可以被放下来。
那么就是说晚上,他们就可以被放下来。
一直等到夜晚的时候,他才救走了他们。
于是一行人跌跌撞撞离开小镇,这时候的小镇,在他们眼里,如同是张开大嘴的怪兽一样可怕。
当然余颖已经收拾好东西,就带着阿一跟在后面,前面的人愣是没有发现。毕竟余颖在他们心目里,就是一个娇弱的小娘子,怎么可能跟着出行
就这样,余颖和阿一很轻松一路跟着去了京城。
当余颖看到眼前出现的,比较雄伟壮观的京城时,余颖倒是没有太吃惊。
其实从那支凤钗被余颖拿出来之后,余颖感觉这个身体的母亲是有些大来历,至于原主的亲爹,余颖感觉也不是普通人,至于后来为什么成了猎户
余颖感觉原主亲爹,更多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越是不显眼,越是容易泯然大众。
想到这里,余颖眯缝了一下眼睛,这次的任务多多少少和皇族又拉上关系了,可真的很有缘啊。
看看眼前的皇宫,算是富丽堂皇,最起码这琉璃瓦是金灿灿的,别人是不允许使用这颜色,算算原主亲娘的年纪,余颖隐隐有了方向。
其实这些年,余颖虽然名义上待在小镇,但是事实上还是做了不少准备,已经查过本朝皇族的事情,说起来本朝的皇权争夺还是蛮紧张的。
上一代皇帝宣宗很长寿,结果儿子生的多了,儿子多了就不值钱,为了一把椅子什么手段都出了,甚至连宣宗曾经最喜爱的太子,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毒死。
不过,当时太子的亲娘文颐皇后,早几年生下一个女儿之后,没多久就过世了,所以没有人给太子讨个公道。
最终皇帝立了最宠爱妃子的儿子,为新太子,后来新太子登基为帝。
余颖实在是有些看不上那位宣宗皇帝,因为说起来,那位和皇帝据说感情不错的文颐皇后,还有一个亲儿子,按说也是嫡子,皇位应该传给他才对。
结果宣宗非要立另一个儿子为帝,神经病!
偏偏老皇帝也知道自己对不起原配皇后,就给一直守在边关的嫡皇子赵王,一块大大的封地,甚至允许赵王兵权、政权都是一把抓。
说实话,当余颖知道这个旨意之后,笑的不行,感觉那个老皇帝已经彻底糊涂了。
只怕后立的皇帝和赵王之间,会惹出大大的麻烦。
皇权一向是比较喜欢独断的,恨不得把地方抓的紧紧的,而赵王的势力不见得很弱,谁让他军政是一家,甚至可以任命赵王治下的官员。
中央和地方,根本就是两强相遇。
可以说宣宗绝对是昏头了,一方面宠爱后来的皇子,把皇位传给他,一方面又把赵王的势力扩大。
当然后来事态的发展,在余颖看来,是果然不出她的所料,不过,对余颖来说,这个身体的母亲是赵王的同母妹妹,明显更亲近。
而且原主的死,据余颖的猜测,也应该和皇族中人有关。
所以余颖感觉自己有可能和皇帝杠上,虽然余颖有能力一剑杀了始作俑者,但是感觉太便宜他们,怎么也要让他们尝尝跌落在尘埃里的滋味!
当余颖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站立脚下的宫殿里,皇帝在大发雷霆,任谁以为是手到擒来的事,结果碰了个满头包,也不会高兴。
“一群废物点心!让你们去抓个弱女子都抓不到!”皇帝吼叫着,甚至这一刻,他是气不打一处来,抓起手边的东西就砸过来。
这些年他当这个皇帝容易吗劳心劳力不说,还有一个赵王虎视眈眈的,而且赵王治下兵强马壮的,就是皇帝想要调兵,赵王不同意,说是边关吃紧。
于是皇帝想要抓个赵王的把柄,想要让赵王送质子进京,但是赵王竟然不同意,说自己守边关人手不够,而且他已经是年龄一大把,还想着祖孙团圆。
气得皇帝恨不得杀了赵王,但是赵王手里有宣宗的圣旨,上面说:只要赵王不出兵造反,就免其大罪。
知道这个圣旨之后,现任皇帝差点气爆了肚子。
只得另寻赵王的弱点,最后终于发现一件事。
赵王一直派人在全国范围内,找寻一个人,只是没有找到。
当皇帝知道这个小道消息的时候,也跟着查找,结果是没有什么踪迹。
直到后来,皇帝的儿子得了一块玉佩,据说是极品,好像是宫中的手艺,皇帝心中一动,想当年那个不知所踪的皇妹,在卫太子死之前,把她送出宫中。
当初这个喜上眉头的玉佩,文颐皇后极为喜欢,匠人因材设计,所以玉佩上雕出来的喜鹊极其灵动,有种呼之欲出的感觉。
当初卫太子很是看重这块玉佩,不过在那位皇妹被送走之后,卫太子身上就没有了这块玉佩。
于是皇帝就拿来了玉佩,说起来他曾经见过喜上眉梢玉佩,一看果然
第十六章 抢夺
a ,最快更新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最新章节!
只是这时候的皇帝陛下,对此还一无所知,他正在气得不行中,这一群饭桶!花了他这么多银子,竟然得到这个结果没法抓住!要他们有什么用!
下面被皇帝砸得是有些头破血流的人,跪在地上不敢动。要知道上头的人,已经是被气得有些抓狂,到现在气得呼吸还很粗重,所以他只能是硬挺着。
这时候的皇帝正抓起龙案上东西准备再砸下去,因为他的火还没有发泄出来,不过当他抓起的时候,停顿了一下,因为手里抓的是那块玉佩。
这个玉佩,皇帝最终没有砸出去。
而此刻的余颖现在倒是知道一件事,这一次想要抓她的人是皇帝。
不过应该是想要抓活的,没有打算放火烧死人。
那么在前世,余颖心里琢磨着,谁会想着杀原主
当然最大的嫌疑人还是刘太太,为了掩饰她做的错事,杀了原主之后,那么所有的亏待,都全部抹去。
不过更有可能是,刘太太并没有感觉自己做错事,做错事的人总是别人。
其实说到底这位刘太太实在是心狠手辣,再加上无知者无畏,凡是挡在自己身前的障碍,必然清除掉,原主明显是她的障碍。
猜你喜欢